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376|回复: 0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2016年南京青龙山发现塔林遗址 消失明代古刹重现

 [复制链接]
天宁寺塔林残留的龟趺
  青龙山的密林里,散落着多件古代和尚墓塔的构件,不远处还有一个石刻龟趺,这些墓塔属于谁,又和哪座寺庙有关系呢?最近,南京文史研究者张智峰告诉了“老南京”一个新的发现。
  据记者了解,这批墓塔构件是明代文物,是文物新发现,很可能与一座已经消失了数百年的古刹──天宁寺有关。

现场发现多个墓塔残件
  “这座塔林,是我们最近爬青龙山时无意中发现的!”张智峰说。青龙山山区有一座黄龙山,这批构件就散落在黄龙山西南山麓的树林,附近还有几口小水塘和一条山涧。石构件有正方形的、长方形的,还有圆锥形的。
  张智峰对佛教文物比较了解,他很快认出这些构件都是古代僧人墓塔的组成部分。墓塔,又称为“僧塔”,是供奉和安置僧人舍利、经文和各种法物的佛塔,一般由塔基、塔身和塔刹三部分构成。墓塔又分为亭阁式、覆钵式等多种类型。
  “墓塔是分段雕刻的,然后组合在一起,如果被毁,一般都散落成三个部分,如果构件完整,组合起来还是比较方便的!”张智峰说。
  张智峰给记者提供的图片显示,这些墓塔构件大部分都较完整,上面有狮子滚绣球纹、覆莲纹、云纹等多种精美的花纹。
  在墓塔构件不远处,地下还有一处墓圹,规模更大,四周散布着青石条,张智峰说这可能是墓塔的地宫。另外,现场还发现了一个石龟趺,也就是民间俗称的“驮 碑乌龟”。石碑早已经不见了踪影,石龟身上还留有放石碑的槽。张智峰说,根据石龟颈部的纹饰判断,这很可能是一个明代文物。

铭文信息透露这里是“天宁寺”
  很多人都知道少林寺塔林,里面放置了历朝历代少林寺僧人的墓塔。张智峰说,古代寺庙旁边,往往会设置塔林,密布寺庙历代圆寂的僧人的墓塔。
  因此,黄龙山西南麓山林出现了这些墓塔残件,说明附近曾有过一座寺庙。
  张智峰试图从现场残存的墓塔塔身上寻找线索,因为墓塔上铭刻僧人的身份信息。
  在一件塔身上,张智峰读出了这样的文字“临济第三十四世天宁霈庵澍和尚塔”。
  “临济”,是指临济宗,禅宗南宗五个主要流派之一。张智峰说,“天宁”,可能是寺庙的名字,说明该塔林所属的寺庙叫做“天宁寺”。
  “天宁”,是寺庙的常用名字,江苏省内扬州、常州、南通都有天宁寺,都是历史悠久的古刹,但南京历史上有没有天宁寺呢?

天宁寺已经消失了几百年
  通过查寻史料,记者发现,明代的南京真的有一座天宁寺。堪称“明代南京佛寺百科全书”的《金陵梵刹志》记载,“天宁寺”,位于南京外郭城门高桥门外,距 离通济门三十七里。建于北宋治平二年(1065)。明代正统年间(1436-1449)重建,不久又被毁。葛寅亮编纂《金陵梵刹志》的时候,天宁寺只剩下 基址和几间僧房。也就是说,早在明代,这里就已经是“山林幽迥,野泉散落,人迹鲜至”。
  《金陵梵刹志》中还收录了一篇明代人写的《天宁寺游纪略》,其中提到,明正德年间,文人慕名去游览天宁寺时,就已经“道远且险”。好不容易到了天宁寺,发现寺庙虽地处荒山,却非常雅致,寺旁还有一眼飞泉,景色如画,令人流连忘返。
  明代一位名叫王韦的文人游览过天宁寺,写下过一首《游天宁寺》:“问年看井干,结夏闭山门。路夹双峰起,泉流百道喧。葡萄缠废栋,蛱蝶舞荒园。窈窕堪栖隐,逢人未可言。”
  史料中的天宁寺位于高桥门外,其地理位置正与这座塔林相吻合。张智峰说,他发现的这座塔林,就是属于那座已经消失了几百年的天宁寺。

希望列入文物保护范围
  记者了解到,南京古代寺庙众多,留存下来的塔林还有多处,天隆寺、灵谷寺、栖霞寺、定山寺、万福寺等古寺附近还有塔林或者零散的墓塔,其中不少已经被列为文物保护单位,比如,天隆寺塔林是目前南京保存最为完好的古寺塔林,已经被列为江苏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张智峰查阅了文保资料后发现,这处天宁寺塔林遗址,并没有被列入文保名单,甚至很可能还没有被文物部门发现。“我希望有关部门能重视这处塔林遗址,列入保护范围!
源自:新蓝网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奥燕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奥燕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奥燕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奥燕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奥燕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奥燕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武汉投29亿元建考古遗址公园 占地6.55平方公里 璧山出土重庆最大明代家族墓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21 09:42, Processed in 0.109201 second(s), 11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