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392|回复: 0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西河 发表于: 2022-3-2 16:12:59|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2022年高同庆:推动技术创新,共同建强绿色基础设施

 [复制链接]
源自:通信产业网
  (记者:高超)“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在2022年GTI线上国际产业峰会上,中国移动副总经理表示,中国移动将始秉承“绿色、创新、合作、开放、共赢”的理念,依托GTI、GSMA等平台,与全球产业伙伴紧密协作、共同努力,创新节能、智慧洁能、绿色赋能,携手构筑绿色低碳新未来。
  当前,全球气候变暖成为人类生存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走向碳中和已成为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共识,已有超过120个国家和地区提出了碳中和目标。中国作为推动全球气候治理进程的重要力量,也作出承诺,力争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任务目标。
  高同庆表示,中国移动始终践行绿色低碳发展。自2007年以来,连续14年开展“绿色行动计划”,取得显著成效。一方面,通过实施多项节能措施,仅在2016-2020年五年间,自身累计节电近100亿度,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630万吨,单位电信业务总量综合能耗累计下降86.5%;另一方面,通过深化信息技术与千行百业的融合创新,助力社会减排量超过8亿吨。2021年,中国移动是唯一一家入选CDP“应对气候变化最高评级A名单”的中国内地企业,也是自2016年以来第四次入选该名单。
  实现低碳发展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涉及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当前,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加速发展,为经济社会绿色发展提供了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的技术手段,已成为推动社会节能减排的重要引擎。
  为此,高同庆指出,中国移动正在全力构建以5G、算力网络、智慧中台为基础的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加速形成“连接+算力+能力”新型信息服务体系。
  5G方面,已建成覆盖全国、技术先进、品质优良的5G网络,累计开通5G基站超过70万座,约占全球5G基站35%,累计发展超2亿5G用户,拓展5G商用案例超6400个。
  算力网络方面,全面推动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已形成“4+3+X”数据中心节点布局,总机架能力达120万架,从300余个区域和省级中心云逐步延展,已完成超过1500个CDN边缘节点建设。
  智慧中台方面,已构建具有运营商特色、中国移动特点的“业务+数据+技术”智慧中台AaaS能力服务体系,汇聚多年沉淀出来的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和数据要素资源,形成统一能力视图,能力月度调用量近百亿次。
  同时,中国移动在2021年将“绿色行动计划”升级为“C2三能──中国移动碳达峰碳中和行动计划”。围绕“节能、洁能、赋能”三条行动主线,进一步推动新型信息基础设施节能降碳,更好地赋能社会绿色低碳发展。
  第一是节能,即降低新型信息基础设施自身能耗。
  一是持续推进网络架构绿色转型,采用C-RAN架构建设无线网络,进一步提升基站总体能效,同时加快云化演进,进一步构建布局完善、规模集约、架构先进、技术完备的云基础设施,持续提升资源使用效率。
  二是深化网络节能技术部署,持续开展网络节能技术研究和规模部署,推广网络智能节电平台应用,深入研究节能新技术、新材料、新器件,持续降低网络能耗。
  三是逐步提升数据中心能效水平,利用节能型部件、加大液冷技术应用,降低服务器运行功耗,推进数据中心向建筑装配化、制冷低碳化、供电简洁化演进;同时持续开展绿色数据中心评价和认证,将数据中心和存量机楼的节能运维精细化管控提升至业界领先水平。
  第二是洁能,即提升清洁能源使用比例。
  一是积极打造零碳/低碳数据中心,提升风能、光伏等可再生能源的应用比例,因地制宜开展零碳/低碳基站部署,通过市场化交易方式推进绿色电力引入,逐步提升绿色电力使用比例。
  二是逐步降低传统用能,构建东西协同的算力体系,引导非实时高耗能业务向西部迁移,充分利用西部可再生能源;同时逐步提升电力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占比,加速对煤、汽油、柴油等非清洁能源的替代。
  三是推进能源综合利用,鼓励能源梯级利用,建设电、热、冷、气等多种能源协同互济的综合能源项目,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第三是赋能,即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助力社会减排降碳。
  一是加速信息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做强连接,持续推进面向5G Advanced的技术演进,推动5G向极致性能、极简网络、绿色高效、智能安全方向可持续发展;以网强算,基于广泛的网络分布和组网能力,充分利用、吸纳全社会算力资源,发挥网络集群优势突破单点算力的性能极限;注智赋能,统筹推进“业务+数据+技术”中台协同联动,输出统一封装、灵活调用的数智化服务能力。
  二是赋能高碳排放行业绿色发展。发挥新型信息基础设施优势,赋能重点碳排放领域的生产制造、运营管控等过程,减少能源与资源消耗,实现生产效率与碳效率的双重提升,切实助力产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
  三是助力污染防治领域高效管理。充分利用数智化技术手段,对生态环境数据进行采集、监测、挖掘与分析,助力环保部门完成智能决策、信息共享、业务协同等工作,解决政府环境运营、环境监察及监测等方面的需求难题。
  高同庆认为,未来几年是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高峰期,也是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期,更加需要产业形成合力,联合创新,积极有序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对此,他提出了四点倡议:
  一是推动技术创新,共同建强绿色基础设施。持续部署C-RAN等网络新架构,引入无线网络与数据中心节能新技术,使用高效散热新材料,以及风能、光伏等新能源,同时利用人工智能等技术不断提升智能化和协作化水平,实现信息基础设施端到端系统级能效提升。
  二是凝聚产业共识,共同夯实新型服务体系。汇聚多方力量,联合产业链上下游共同打造“连接+算力+能力”新型信息服务体系,通过泛在网络,促进算力资源、数据要素、数智能力的高效汇聚、流动和共享,推动实现连接无所不达、算力无所不在、智能无所不及,筑牢全社会节能减排的绿色发展基石。
  三是促进产业融合,共同打造绿色融通生态。积极推进新型信息服务体系与能源、工业、交通等领域深度融合,开展绿色低碳应用创新,探索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解决方案和创新应用,促进更多成熟优秀成果在全球范围内推广落地。
  四是深化全球合作,共同构筑绿色开放未来。积极把握绿色发展机遇,以国际视野谋划低碳发展布局,深化全球产业在数字减碳技术、标准、方案、应用、投资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积极分享先进发展经验,共同构建绿色数字发展共同体。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西河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西河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西河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西河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西河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西河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港媒述评:俄乌战事冲击亚洲地缘政治 外媒分析:美能源巨头从乌克兰危机中牟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5,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5-5-10 12:54, Processed in 0.140400 second(s), 9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