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1405|回复: 0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纪实·新闻新顽主走进新世界:石一枫新作《漂洋过海来送你》出版

 [复制链接]
源自:新浪读书
  4月16日晚,人民文学出版社于线上举办石一枫最新长篇《漂洋过海来送你》首发式。著名评论家、作家、中国作协副主席李敬泽,著名作家、茅盾文学奖得主李洱,著名编剧、书评人史航与作者石一枫,围绕“新顽主vs新世界,跨越时空的通关之旅”展开对谈,活动由评论家、《十月》杂志副主编季亚娅主持。嘉宾们的精彩发言在直播平台引发读者热烈回应。
《漂洋过海来送你》石一枫 人民文学出版社

敏锐的现实主义与新的时代经验
  70后作家石一枫,曾以小说《世间已无陈金芳》获得第七届鲁迅文学奖,近年的《地球之眼》《心灵外史》《借命而生》等也赢得文学界的关注与众多读者的喜爱。鲁迅文学奖授奖词评价:“石一枫具有敏锐的现实主义品格,同时伴随着浪漫的抒情精神和倔强的青春理想。在具有典型意义的人物性格和命运中,浓缩社会生活的特定形态,展现着人的道德困境和精神坚守。”
  他近年不断自觉探索新主题、开掘新题材,捕捉新的时代经验,激发现实主义文学的新活力。这次推出的长篇新作《漂洋过海来送你》中,他头一回将笔触落到了北京胡同里的“原住民”──主人公那豆自小跟爷爷相依相伴,在胡同平房里生活。爷爷的陡然去世,让他心中悲痛无法释怀,偏偏此时又意外在骨灰中发现了一块似乎不属于爷爷的“异物”。这是什么呢?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他决定一探究竟。谁知,这还仅仅是个开端。正如司炉工李师傅所说,这天下的事儿,全拴在一块儿呢!当手机视频里传来阿尔巴尼亚的号子声,当发小从大洋彼岸传来了新的线索,那豆决定,背上行囊,为了爷爷亲赴美洲大陆走一遭……
人民文学出版社总编辑李红强致辞
  新书首发式上,人民文学出版社总编辑李红强首先致辞,对作者石一枫新作的出版表示祝贺,也表达了人民文学出版社对优秀青年作家的重视与期待。他提到,《漂洋过海来送你》写法举重若轻,欢快好读,围绕一个意外,纵向上写三代人的内心世界和精神沟通,横向上写身在北京与海外的几个青年的个人坚守和家国情怀,既有京味儿小说幽默大气的底色,又写出了新一代青年的个性。

“写祖孙关系的当代小说,这是最动人的一部”
  胡同里的两间半小平房、平房门口挂着的八哥黄雀儿,构成了《漂洋过海来送你》的基调,但石一枫的视野远不止于此。通过探寻爷孙两代人的经历,小说折射了长达半个世纪的历史变迁,从爷爷辈的保家卫国、工厂转型,到孙子辈的漂洋过海、世界互联,截然不同但又彼此支撑的生活,撑开了小说的时空尺度,其中不变的,是中国式的血浓于水、生生不息。老话讲“隔辈儿亲”,这也是富有中国特色的亲情关系。当小说主人公那豆脚踏大洋彼岸的土地,梗着脖子想要“起范儿”的一瞬间,想起爷爷曾显摆过的往事,一腔豪情仿佛穿越了时空。浓厚的家国情怀,就这样在隔辈人之间实现了传承。
李敬泽赞扬小说中对爷爷那年枝的塑造
  在本次首发式上,嘉宾充分表达了对小说中祖孙情感和人物形象的肯定与喜爱。李敬泽说,中国当代文学真正写祖孙关系的作品,其实很少,《漂洋过海来送你》是他相当长时间以来看过的最动人的一部,石一枫写出了祖孙作为两个完整的生命,双方世界观与价值观的沟通;一老一小两个男人的关系,有时候甚至像兄弟俩。李敬泽尤其赞扬小说中对爷爷那年枝的塑造,这个人物“讲理”“要脸”,两样加在一块儿,就显出了人物的“范儿”,这也是中国传统的“范儿”。石一枫回应,爷爷那年枝也是小说中他最满意的形象,如何塑造像那年枝和那豆祖孙这样的人物,前辈作家没有帮他趟过路,需要自己去探索。
史航评价《漂洋过海来送你》是用精明的方式讲厚道的故事

“对世界有强烈兴趣的作家才能讲故事”
  石一枫小说对故事性的关注与叙述风格也引发了嘉宾的讨论。史航评价《漂洋过海来送你》是用精明的方式讲厚道的故事,小说里的人物有时不想承认自己的厚道,把内心像蜡丸一样封起来,但作者在关键时刻一个一个将其拍碎。李敬泽认为,石一枫在表现这种厚道时,怀有一种“羞涩感”,他要用文学表达来平复自我,由此才让我们看到了他作为优秀小说家的艺术才华。
李洱认为石一枫的写作注重故事性
  李洱提到,石一枫的写作注重故事性,在这个经验被搞得七零八落、充满“事故”的世界里,他还能够讲一个完整的故事,这说明作家一定是敏感到世界的变化、对世界有强烈的兴趣,并且强烈地感觉到这个世界与自己有关系的人,他肯定世界的这些变化,否则故事就不能成立。石一枫趣味横生的叙述中,能看到跟王朔相近的“痞”,还有跟刘震云相似的“绕”,但他还是一位“肯定型”的作家,作品中有对传统和民间文化价值观的肯定和认同。
“北京”一向是石一枫的标签

当胡同嵌入世界、本土变成潮流
  无论在现实中还是文学中,“北京”一向是石一枫的标签,他的做派很“北京”,语言更“北京”,有对老舍先生代表的传统一脉的承续,不少人也把他视为继王朔之后的“新京味儿小说”旗帜。
  石一枫作品的“新”在于多元。他曾说:“对于讲事儿而言,有意思的地方,往往在于极其遥远的事情发生关系,风马牛相及。”《漂洋过海来送你》中的新一代北京青年,正在用不同于前人的方式看待、接触外部世界:在手机视频里,在陌生的大洋彼岸,在留学生们中间,异质的文化彼此碰撞,竟然毫不违和,反而“混搭”出一种特有的艺术效果。可以说,提笼架鸟与漂洋过海都可以看作现实的一个侧面,有时最本土、最传统的元素反而会转化为潮流和时尚,这也是“国潮”成为近年流行的文化关键词的背景所在。
  李敬泽表示,相比于“北京性”与“在地性”,他更愿意强调石一枫小说的“世界性”,因为世界性在这个时代已经深深刻进我们生活的肌理中,他赞赏石一枫的视野,写北京也就是写世界,它已自然地与世界发生关联。
  嘉宾们也讨论到小说触及的“国潮”话题。石一枫表示,在自己这代人小时候,“国”的东西是不“潮”的,流行风尚大多来自港台或欧美,而近些年,本土文化元素重新开始“潮”起来。史航谈到,我们总是容易把明明活着的文化当成化石去供着,而现在“国潮”就是本来活着的文化凑到你面前告诉你它活着,那是一种始终在成长的文化,它们面向年轻的世界,《漂洋过海来送你》就具备这种气质。李洱则把小说的“国潮范儿”看作一种接续,他认为小说的核心就是“寻找”,那豆寻找爷爷,这个过程也是在寻找回忆,寻找文化,跟传统价值重新建立联系,这才是真正的“国潮”。
《漂洋过海来送你》新书发布会嘉宾合影
  据悉,《漂洋过海来送你》的影视改编已在筹划之中,作为影视行业的从业者,史航表示非常期待,当主持人问及史航期待的演员阵容时,他表示,自己更看重的其实是导演,因为石一枫小说写得非常丰富,需要优秀的导演来实现不打折扣的呈现。
  当老北京接轨新世界,当传统的血脉“潮”起来,《漂洋过海来送你》作为人民文学出版社今年推出的重磅新书之一,贯通现实与历史、胡同与世界,深沉的情怀、新颖的主题,搭配石一枫特有的欢脱戏谑文风,成就了一个“上头”又“走心”的好故事

⊙ 作者简介
  石一枫,1979年生于北京,1998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硕士。著有长篇小说《红旗下的果儿》《恋恋北京》《借命而生》《心灵外史》等,小说集《世间已无陈金芳》《特别能战斗》等。曾获鲁迅文学奖、冯牧文学奖、《十月》文学奖、百花文学奖、《小说选刊》年度奖·中篇小说奖等。

名家推介
  你可以相信石一枫,相信他对小说的理解与众没有什么不同。小说就该是一次事件、一场危机,是你没想到的东西突然水落石出、白刃相见,由此,小说成为了震惊和冒险、觉悟和召唤。──李敬泽
  石一枫的小说总是能让我看得津津有味。鲜活的语言、生动的故事和动作感极强的人物,使埋藏在叙述和情节下的情感与时代风貌呈现得丰盈细腻,让人在带泪的笑声中获得对人生的重新打量。《漂洋过海来送你》就是这样的一部佳作。──邱华栋
  广阔的生活视野和奇崛的文学想象,构成了《漂洋过海来送你》独特的艺术魅力。从心灵到现实,从本土到域外,阔大的时空在石一枫随心所欲的讲述中,构成了一幅浓墨重彩的现代生活景观;活色生香的人物,汹涌澎湃的情感,流畅无碍的语言,将既有意思又有意味的故事表达得令人叹为观止。在小说露出颓势和式微的时代,石一枫势不可当的文学自信,为我们带来了新的文学潮汛。──孟繁华
  我喜欢读石一枫的小说,他巧舌如簧,能把故事讲得滴水不漏。他写小说也从来不端着,坦诚地面对小说中的人物和读者。他有能力将一切都作为自己戏谑的对象,却在戏谑中还原了事物的初心,他以这种方式打通了古典与后现代的区隔。就像在《漂洋过海来送你》中,他借殡仪馆里的一场意外,开启了一连串的追寻,让生与死、历史与现实、崇高与卑贱、理想与世俗做了一次文学上的量子纠缠。──贺绍俊
  石一枫以他行云流水般的通透畅快,书写了一个有关坚持、信念和希望的故事,文本看似天马行空,却实实在在地把过去与现在、个人与时代紧密联结在了一起。这部求真的倔强之书还昭示着,在时光流逝的长河中,个体再渺小都不应被忽略,真相再难寻也不能被掩盖。──梁鸿鹰
  石一枫的长篇新作《漂洋过海来送你》,是一个最具当下性的中国故事,是近年来流行的“国潮风尚”中的新收获。鲜活的京味儿、狂欢的语言、诡异的想象、广阔的时空,将国风传统的亲切敦厚,以及国际潮流的创造活力,天衣无缝地编织在一起。贯穿在悠长曲折的历史脉络之中的主线,是故国异乡间九死不悔的寻找历程,以及感人肺腑的亲情主题。──张柠
  北京男孩那豆的一个执念,将故事的发展推进至太平洋彼岸,让不同阶层的年轻人达成了某种理解;而他们的祖辈们,在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烽火连天的岁月里也曾有过一段军民鱼水情的偶遇……《漂洋过海来送你》可看成当下年轻一代的成长小说,他们最终学会在长时段的历史意识和全球视野里,去理解家族和中国命运。曲折离奇的故事背后,是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季亚娅
  石一枫的小说总会弥漫一种近乎天真的道德热情,执着地将其貌不扬的普通人刻画成那些“扑在尘土里也身上带光的人”,并赋予他们的故事某种“史诗”光环。因此他的作品往往会用表面的嬉笑怒骂、玩世不恭的“痞劲”,来掩护文本内在深沉的理想主义情怀。在他们这里,总能让人感受到一种升腾的力量与向上的激情,这或许能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一些。──徐刚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天文星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天文星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天文星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天文星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天文星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天文星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4月23日樊登读书“知识进化论”活动回顾一年好书 人教好书6种图书入选农家书屋《推荐目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25 19:25, Processed in 0.078000 second(s), 9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