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2237|回复: 3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睢文发 发表于: 2006-10-17 20:45:21|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洪水遗民神话解析

 [复制链接]
──以彝族洪水神话文本为例

 肖雪 
  
  洪水神话是世界上流传最广泛的神话之一,中国学界对洪水神话的关注始于梁启超在《太古及三代载记》中所作的《洪水考》。而芮逸夫的《苗族的洪水故事与伏羲、女娲的传说》称得上是中国洪水遗民神话研究的划时代之作,该文推测兄妹配偶型的洪水故事起源于中国的西南,进而传播到四方。40年代闻一多的《伏羲考》将48篇中国西南少数民族洪水遗民神话异文,与中国古代文献、相关考古资料等等,进行了深入的考证和比较研究。这以后,“洪水遗民”即“洪水过后仅遗的人传衍人类”这一神话母题就成为了广大学者探讨的一个重点。彝族洪水神话不仅流传地广,而且不同支系不同地区流传的文本存在差异。因此,为了探究彝族洪水神话文本的内涵,及其流传演变,本文将从文本自身内容出发,进行对比和阐释,因为“对于神话学研究的两个视角:文本和语境,神话文本应该才是神话学研究的本体。神话的意义存在于文本之中,神话文本是传承活动的对象与内核”(陈建宪:2003)。
 
  一、彝族各地洪水遗民神话的文本概述
 
  流传于四川大凉山的《洪水泛滥的故事》讲述了:
 
  很久以前,居木三兄弟将天神恩铁古兹派来收财物的使者杀死了,埋在土坑里。后来恩铁古兹知道了实情,就派撮却阿妈到人间报复三兄弟,于是居木三兄弟头天耕好的地,晚上都被撮却阿妈还原。连续几天都这样,三兄弟很纳闷,于是决定趁夜晚来看个究竟。他们埋伏在地边一会儿后就看见了一位白头发的女人赶着一群猪,在耕过的地里乱拱。三兄弟十分生气,一把抓住她,大哥说:“把她杀了吧。”老二说:“把她捆起来打一顿。”老三说:“打也不要打,杀也不要杀,好好的问一问。”于是大家开始审问,撮却阿妈说:“天神已经知道你们杀死使者的消息,现在决定放九个海子的水来淹没人间。”三人很害怕,要求撮却阿妈告诉他们避洪的方法。阿妈对三人说:“大哥住铜柜,老二住铁柜,老三住木柜。”洪水来后,只有老三的木柜落在一座高山上,生存了下来。在居木老三救下的动物的帮助下,他终于娶到了天神的三女儿,并从天神那里得到了许多工具、牲畜和植物的种子,于是人间又变得繁荣起来。婚后天女生下三个儿子都是哑巴,动物们把从天神处偷听到的治疗办法告诉了居木:把三个哑巴儿子叫在火塘边,把三节竹子放进火里烧。等到第一节竹子烧爆后,大儿子惊得一跳,叫了声“阿自各”,成了彝族的祖先。二儿子听到竹节的爆炸声后,叫了一声“则良呢”,成了藏族的祖先。三儿子听见爆炸声,叫了一声“哎唷”,他成了汉族的祖先。
 
  这则故事广泛流传在大凉山的各县和地区,除了名字翻译有别外,故事主体情节都相同。
 
  流传于云南红河州的彝族史诗《尼苏夺节》讲述了:
 
  龙王的儿子造了天地万物,又用泥土造了独眼人。在独眼人时代后期,人类变得无人性又无仁心,天神大怒,降下洪水灭绝了独眼人,只有娥玛姐弟心地善良而被神鱼所救。兄妹二人通过滚石磨、簸箕等仪式结为夫妻,开创了直眼人时代。若干代后,直眼人又变坏,天神又降下洪水消灭了直眼人,只有好心的杜姆由于天神的帮助乘木柜得以生存。获救之后,天神将杜姆变成了小伙子,并与三个天女婚配,生下九男十二女,开创了横眼人时代。横眼人与天上通婚二十四代以后,天上撤掉天梯,彝族才在地上彼此开亲。
 
  云南楚雄彝族史诗《梅葛》讲述了:
 
  远古没有天地,格滋造了天地。天上撒下三把雪,落地变成三代人。天神要换人种,武姆勒娃见学博若有五个儿子,一个姑娘,就变成熊,翻平了五兄弟耕的田。五兄弟下扣捉住了熊。老大到老四都对熊很凶,只有老五对熊好。熊为了报答老五,在洪水来之前,叫大的四兄弟造金、银、铜、铁柜子避水,给老五葫芦籽让其种出葫芦后,和妹妹住进葫芦里避水。洪水来临,大的四兄弟都被淹死了,只剩下老五兄妹两人。哥哥河头洗身子,妹妹河尾捧水吃,吃水后就怀孕了,生下怪葫芦,劈开葫芦,里面走出很多人,他们成了彝族、汉族、傈僳族、白族等的祖先。
 
  云南楚雄彝族史诗《查姆》讲述了:
 
  洪水时代,其他人都坐在金、银、铜、铁船里被洪水淹死了,只有好心的阿朴独姆和妹妹用葫芦避洪水,所以得以幸存。兄妹二人通过滚石磨等仪式的考验,最后成婚传人烟。生下18个男孩、18个女孩,都是哑巴。后来孩子们因竹子烧爆而受到惊吓就都会说话了。于是他们成为彝族、哈尼族、汉族等的祖先。
 
  贵州毕节彝族史诗《洪水泛滥史》讲述了:
 
  笃慕三兄弟,在洪水泛滥时,老大笃慕格坐在榆木桶里避洪水,笃慕沙坐在杉木桶里避洪水,笃慕俄坐在竹桶里避洪水。金甲老仙给善良的笃慕俄一个鸡蛋让他夹在腋下,并说等孵出小鸡就把桶踢开。洪水过后世上只剩笃慕俄。笃慕俄娶了三位天女,生了六个孩子,被称为彝族的六个祖先。
 
  新平彝族的《天蛋》神话讲述了:
 
  古时天地未分开,人神住一起。后来人神成仇家,神发洪水将人类淹没,只有以木桶避水的查决幸存。神将天女的天蛋带到人间来孵出了一个小天女。老查决后来钻进天蛋,出来时成了小男孩,天女只喂六天,小男孩就成了小伙子,于是人间的男子得以和天女成婚,人类就繁衍了。
 
  将以上流传于云、贵、川等地的彝族洪水神话文本进行比较,概括如下表:
 
洪水遗民神话解析  0S0x5GBb.jpg  保存到相册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睢文发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睢文发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睢文发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睢文发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睢文发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睢文发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书画之乡:大佛脚下画家村 [公告]刘子华名誉案19日开庭审判
2# 四姑娘山
 楼主|睢文发 发表于: 2006-10-17 20:46:01|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通过比较,我们可以看出这些文本都描述了洪水给人间带来了大灾难,人间只剩下一人或兄妹,而他们都具有心地善良的优良品德,通过与天女结婚或兄妹婚配而繁衍了人类。这类神话文本最大的共通之处在于将洪水神话和族源神话紧密结合了起来,流传在各彝族地区的洪水神话内容中都谈到了彝族的起源,无论是居木(杜姆、阿朴独姆、娥玛、笃慕),还是他的子孙都被认为是彝族的祖先。
 
  不同之处在于洪水神话中仅遗的人又繁衍人类的途径分为两种:天女婚,如《洪水泛滥史》等;兄妹婚,如《梅葛》、《查姆》,其中天女婚居多数。另外,神话文本中避洪的工具及生出的后代都有所不同。
 
  二、彝族洪水遗民神话的文本阐释
 
  列维.斯特劳斯认为:“神话不依赖民族语言,神话故事的结构本身就是意义的呈现。因而神话是超越民族语言、民族文化的意义载体。”神话文本的意义不仅存在于文本的普遍结构层面,同时存在于文本的地方叙事层面。于是,意义分析的工作就必须往返于文本的深层结构与表层结构之间,以求得二者之间的相互阐释。因此,我们有必要通过以上文本的比较深入地分析文本所透射出的文化涵义。
 
  (一)这类洪水神话产生的意识基础
 
  以上口传文本所描述的洪水神话已经处于神话时代与历史传说时期之间了。它不再像英雄神话一样把希望寄托在具有超自然力的英雄身上,它的主人公在洪水面前都表现出无能为力,只能采取躲避、顺应的方法以求个人的幸存。这说明这一时期的神话描述更客观和真实,反映了这一时期彝族先民的思维方式已经从原始思维进入了一个理性认识的阶段。他们已经发现面对自然界发生的灾难,仅凭主观的美好愿望是不能使他们摆脱困境的,这就是这类洪水神话产生的意识基础。
 
  (二)这类洪水神话影射出彝族先民的原始宗教信仰
 
  以上口传文本中都提到了洪水中仅遗的人借助木柜、竹桶、葫芦等工具避洪而得以幸存,影射出彝族先民对木头、竹子和葫芦的崇拜。彝族大多认为祖先从竹而出或曾因受到竹的庇佑而得以幸存,因而将竹视为祖先的图腾。从图腾的意义来看,人的来源之地也就是人的最终归宿之处,因此,彝族认为人死后,其灵魂也要回到竹祖先那里,于是供奉竹祖灵位是川、滇、黔、桂四省彝族共同的习俗。但由于支系不同、地域不同,竹祖灵的形式有所差异,如云南禄劝一带的彝族以红绿线捆山竹条做祖灵;云南宣威的彝族以竹筒做祖灵;四川凉山的彝族以竹根做祖灵。此外,在以上流传文本中还提到:生出的哑巴孩子都因受到竹节爆炸发出的声响而惊吓得发出了声音,从这个情节也可以看出彝族对竹的崇拜。
 
  而对于木的崇拜除了与彝族的生存环境有关外,也与彝族的原始宗教有关,如凉山彝族认为木头做的器具具有一定的法力,因此现在凉山彝族毕摩(巫师)在进行宗教活动时都必须借助树的丫枝或枝叶等工具。而日常生活中所用的碗、勺等也是用木头做的。
 
  云南和贵州的彝族认为天地未分时的形状像葫芦,人类就是从葫芦状的天地中诞生的。此外因葫芦腹大籽多,文本中从葫芦里诞生出各个民族的祖先这一情节也隐喻了女性的生育过程。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3# 峨眉山
 楼主|睢文发 发表于: 2006-10-17 20:46:16|只看该作者
 (三)这类洪水神话反映了彝族古代社会的婚姻形态
 
  除了《尼苏夺节》文本中提到了两次洪水、两种婚姻形态外,其他流传的文本所反映的婚姻形态可分为:兄妹婚和天女婚两种。
 
  1.兄妹婚
 
  我们可以较容易地看出以上文本中兄妹婚的故事情节是原始血缘婚和血缘家庭的反映。尽管这些情节曲折地反映了血缘婚的事实,但是故事里强烈地充斥着非难血缘婚的思想倾向。这是对群婚、对偶婚取代血缘婚时彝族先民的道德、心理的曲折反映。正如马克思所说:“在原始时代,姊妹曾经是妻子,而这是合乎道德的。”但氏族看到长期延续的血缘婚的后代脆弱。达尔文从生物学角度指出:“近亲之间连续若干代的近亲交配,在同样的条件下,几乎永远招致身体的缩小,衰弱和不育。”因此氏族实行氏族外婚,禁止血缘婚,认为兄妹婚是不合人伦、风规的。同时我们看到文本中兄妹成婚后,生下的后代都有弊端,不是哑巴就是怪葫芦(有的是肉团等),这些情节都是对血缘婚的否定。因此,这类洪水神话不可能是血缘婚正流行时期的产物,而应该是由第一阶段血缘婚家庭过渡到第二阶段氏族社会时期的产物。
 
  以上文本中的兄妹婚又可以分为两类:
 
  A.对洪水后兄妹结婚的提议,主人公没有太多的疑虑。在当时的情形下,他们为了传衍后代,就自然在一起了。但是,他们并不同床,而是以无性的方式繁衍了后代,如《梅葛》中描述的哥哥河头洗身子,妹妹河尾捧水吃,吃水后就怀孕了。从目前收录的资料看来,这类血缘婚故事非常少。
 
  B.对结婚一事,兄妹双方或一方都表示反对,但经过神或动物的安排,采用占卜、滚石磨等方式,解除疑虑后就结婚传代了。这类兄妹婚故事具有普遍性,彝族洪水神话流传文本中的兄妹婚多属此类。而让人奇怪的是,这些神话在否定血缘婚时,却认为兄妹成婚是天神的旨意,神的安排。神意其实是氏族集体人意的折射:在特殊情况下,兄妹成婚是被允许的,这种幻想有遗存的血缘婚为依据。各氏族婚姻形式的发展不平衡,错综复杂,大多数实行群婚,有的还残存血缘婚,甚至在一夫一妻普遍实行的时候还有血缘婚的遗迹。
 
  此外,兄妹多次拒婚后终于成婚,原因在于经过多次占卜,证明是天意要他们结合来繁衍人类。占卜的方式主要以滚石磨为主。石磨的出现是进入农业经济时期,母系氏族繁荣时代的表现。石磨研磨食物,提供的食物更为可靠,对氏族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先民们对石磨熟悉又有感情,便把它神化了。而洪水神话中出现了占卜,说明原始宗教对神话有着深刻的影响。实际上血缘婚、群婚、对偶婚时期男女婚配是比较自由,也不稳定,用不着占卜,那洪水神话中兄妹结婚为什么要占卜呢?当时的彝族先民在狩猎、盖房、出门、战争之前都要占卜。在幻想中,兄妹是否应该结婚,是件大事,也应该进行占卜,于是便把头脑中存在的巫术观念用上了。现在,川、滇、黔各地的彝族在执行婚嫁、丧葬、搬迁、出远门等生活中的大事之前,仍保留着需要毕摩占卜卦算吉凶的习俗。
 
  2.天女婚
 
  彝族洪水神话各地流传的文本中多为天女婚。神女是新时期有聪明才智、自由地位的妇女的曲折反映。地上男子与神女婚配,有一夫多妻型,也有一夫一妻型,这一婚姻形态反映出了对偶婚的特点。
 
  我们还可以发现这类神话中都提到了兄弟耕地的情节,表明这类神话幻想扎根于农业生产的土壤。恩格斯说:“思维永远不能从自身中吸取和引申出来的,而只能从外部世界去吸取和引出存在。”农业与采集和狩猎相比,提供的食物较为可靠,它促进了定居,推动了制陶和畜牧的发展,它在原始人观念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而农业经济取代采集、狩猎的时期是新石器早期,即对偶婚普遍实行的时期。此外,天神嫁女,陪送女儿许多牲畜、金银、植物种子这一故事情节,也正是私有财产出现之后的折光。因此,这类洪水神话反映的社会婚姻关系已经与以前大不相同。
 
  关于天女婚在彝族古代社会的具体所指,目前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
 
  A.认为天上,指君王所在地。古代彝族社会中,部落首领与君王之间素有联姻习俗,王国的君主为了巩固其统治,将联姻作为一种手段,选一女嫁与部落首领。而君主与部落首领之间的这种联姻被神化为天地开亲。而天神派人到人间收取财物,实际就是君臣关系的写照。
 
  B.认为天女婚指的是与北方部落的婚姻关系。当居木向南迁徙时,征服了当地土著民族,定居下来后,具有北方游牧民族特色的居木部落和当地南方农耕民族在生产、生活各个方面都有明显的差异。而一个获得胜利的征服者初期往往是不同被征服者缔结婚姻的,因为他们要保持自己在婚姻关系上的优越感。然而相同血缘内部又不能通婚,所以只好保持和他们有联系的北方部落的婚姻关系。[9]根据彝族社会发展的历史记载,笔者认为第二种解释更为合理。彝族很重视等级观念,现代社会虽已经消灭了阶级差别,但以前分属于土司、黑彝和白彝、娃子等级的人,除极个别人,至今仍是不通婚的。因此,笔者认为天神、天女所居住的天宫,实指北方江河源头之高原。人间男子和天女通婚,实质是指南迁之古氐羌人群体与未南迁之北方群体通婚。
 
4# 金佛山
 楼主|睢文发 发表于: 2006-10-17 20:46:37|只看该作者

  三、彝族洪水神话文本的传承和演变
 
  吕微认为:神话的传承和演变,实质上就是神话故事文本的重组和重构,通过发掘神话表层叙述的深层结构--神话原型,将发掘出的文学原型与当下的文学叙述相对比,从而使文本呈现出自身的历时性深度。
 
  通过对比分析,我们还可以发现相邻近地区所流传的洪水神话故事相似点要多一些,而地缘距离远的地区所流传的洪水神话相异性要大一些。从文本的内容方面可以发现流传于各地的彝族洪水神话的基本结构是:洪水--遗民传人(天女婚/兄妹婚)型的故事,在此主体结构上,不同的地区又附加上了不同的故事成分,如天女婚故事中加上了"难题求婚型"、"动物报恩型"、"迁徙神话"等亚母题神话成分。此外,由于各地居住环境的不同,四川凉山彝族经常与藏族、汉族交往,因此该地流传的洪水神话中提到居木生出的后代是彝族、藏族、汉族的祖先。而云南的彝族则经常和汉族、傈僳族、白族等交往,因此流传于该地的洪水神话中天女或兄妹生出的后代就是彝族、汉族、傈僳族、白族等的祖先。这些故事情节也是在神话的主体结构确定之后,通过各地的流传和演变,而逐渐附加上去的。
 
  彝族洪水神话文本结构上的变化实际上是文化变迁中出现的一种结构,这种结构不仅是不同地区文化共时性传播所造成的横向交融,也不仅是同一地区文化历时性发展所造成的纵向传承,它是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有机结合发展变化的结果,反映出了文化重构和文化叠合的实质。
 
  四、结语
 
  通过对不同文本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彝族洪水神话的发展线索:在旧石器晚期产生了洪水神话。到新石器时代,早期洪水神话或被加工,或者重组、重构产生出新的洪水神话,这是洪水神话的繁荣期。这个过程是以彝族先民的经济发展和观念信仰发展为基础的。在旧石器晚期,原始人就以洪水故事为中心探索洪水起因、人类起源、婚配原因、族类起源等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以幻想形式加以解释。到了新石器时期,随着经济、思想、宗教的发展,彝族先民对上述问题的探讨相应地扩展到农业、牧业方面,神化内容具体了,幻想成分相应减少了。而这些丰富的洪水神话对于我们研究彝族先民的生活、宗教、婚姻观念等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文本依据。
 
 
 
  肖雪,西昌学院彝文系
 
  源自:《攀枝花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5-17 11:51, Processed in 0.187200 second(s), 11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