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1666|回复: 1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amiko 发表于: 2006-11-15 14:40:28|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转帖]人口问题的各种诡辩法分析

 [复制链接]
 
何亚福
 
近两年我在论坛上发了许多有关人口问题的贴子。对这些贴子,赞成者有之,反对者也大有人在。我并不认为我的贴子没有任何错误,因此,如果反对者能实事求是地指出我贴子中的错误,我是很欢迎的。遗憾的是,迄今为止,我还没看到有哪一位网友能合乎逻辑地指出我贴子中的错误。下面我归纳一下这些反对者所使用的方法:
 
其一,诡辩法。从我发的这么多人口贴子中可以看出,尽管我不认为人口增长是一件坏事,但我并不主张鼓励人口增长,而是提倡一对夫妇生两个孩子。我认为“一对夫妇一对孩”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是符合人口的可持续发展规律的。有些人看到我反对“一胎化”,就回贴说我支持生五个孩子,甚至生“一个排的孩子”;然后,他们大谈特谈人口增长的坏处。且不说人口增长到底有没有坏处,他们至少应该论证一下:一对夫妇生两个孩子,人口怎么会增长?莫非世代更替水平的生育率是小于2.0的?但他们不去论证这些,就说我鼓励人口增长。又如,我有个贴子题目是《中国能养活30亿以色列人》,就有人说我希望中国人口达到30亿。其实我那个贴子已经讲得很清楚:能养活30亿人并不等于要鼓励达到30亿人(事实上中国人口在可预见的未来连16亿也达不到)。“反对一胎化=鼓励人口增长”,这个等式要成立,智商至少要低于50。
 
其二,偷换概念。例如,我在一个贴子中说:“人的价值是正数而不是负数。”有人回贴说:“你能保证所有人的价值都是正数吗?有些人的价值就是负数,所以‘人的价值是正数而不是负数’这句话是错误的!”我说“人的价值是正数而不是负数”这句话中的“人”,并没有具体界定是哪些人或哪个人,而是普遍地、一般而言的“人”,只要承认“人类社会是不断进步的”,就必然要承认“人的价值是正数而不是负数”这个论点。以个别人的价值是负数而否定“人的价值是正数而不是负数”,显然是偷换概念。打个比方,我说“美国人比中国人更有钱”,指的是一种普遍情况,当然中国的陈天桥比一位普通的美国工人史密斯更有钱,但如果因此而得出结论说:“陈天桥是中国人,史密斯是美国人,陈天桥比史密斯更有钱,所以中国人比美国人更有钱”,这显然是偷换概念。
 
其三,以偏概全。我在很多贴子中,都已经讲得很清楚:一个国家的贫富,与人口数量的多少并没有必然联系。人口密度比我们还大的国家,有富的也有穷的;人口密度比我们还小的国家,有穷的也有富的。中国社科院人口研究所的李小平(网名“半个诗人”)回贴说:“恩,不错!现决定将半个诗人派驻美国、加、澳任30年常驻代表,派何亚福到印度、孟加拉任30年常驻代表。”李小平的意思是说:“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之所以富裕,是因为人口少;印度、孟加拉之所以贫穷,是因为人口太多。”李小平在另一篇文章中说:“加拿大、澳大利亚是明摆着的例子。孟加拉人口1.35亿,澳大利亚不到2千万,其国土和耕地面积分别是孟加拉的53倍和7.2倍。孟加拉人均收入只有几百美元,澳大利亚则上万美元;按平价购买力计算,也只及澳大利亚的五分之一,人多何益?”
 
在此,我向李小平发出回应:“很好!如果李小平愿意去老挝、柬埔寨,我就愿意去印度、孟加拉!”按照李小平的逻辑,老挝、柬埔寨人口很少,应该富得流油才对,为什么那两个国家还是那么贫穷呢?加拿大、澳大利亚虽然是地广人稀的发达国家,但这两个国家最富裕的地方,恰恰是多伦多、蒙特利尔、悉尼、墨尔本等几个人口密集的大城市。如果李小平去加拿大、澳大利亚,他是愿意住在这些大城市还是愿意呆在人烟稀少的地方?他现在为什么愿意住在北京这个人口超密的大城市?他不是喜欢人少吗?为什么不搬到人烟稀少的地方去住?
 
其四,混水摸鱼。有一位“一胎化”支持者说:“即使放开二胎,将来也还是避免不了老龄化,所以不应该放开二胎。”这种说法就好比,有两个学生一起去参加考试,一个考了40分,另一个考了80分。考了40分的学生对考了80分的学生说:“这次考试,我没得满分,你也没得满分;我有的题做对了,有的题做错了,你也一样,所以我俩的成绩差不多!”这种说法显然是有意把水搅混。同样道理,不论是继续实行“一胎化”还是放开二胎,将来中国都避免不了老龄化,但老龄化的程度并不相同。比方说,继续实行“一胎化”,将来的老龄化会超过30%,这么高的老龄化程度是一个国家无法承受的;而放开二胎,将来的老龄化程度可能只有20%左右,这是可以承受的。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amiko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amiko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amiko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amiko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amiko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amiko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转帖]秦晖:大西线设想的工程学硬伤 冉云飞 “唐诗我说”系列演讲之三:杜甫笔下的巴蜀
2# 四姑娘山
 耿纪朋 发表于: 2006-11-15 22:09:22|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问题要多方面分析。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5,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5-5-12 06:19, Processed in 0.093600 second(s), 10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