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992|回复: 9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企业中源协和停牌确与“魏则西”事件有关 稍晚将出结果

 [复制链接]
源自:21世纪经济报道


  21世纪经济报道 李维,韩一奇 北京报道
  5月3日,中源协和(600645.SH)申请当天停牌,而据交易所信息显示,其停牌原因是“公司申请停牌对相关事项进行核查”。
  当日,21世纪经济报道从接近中源协和人士处独家确认,中源协和当日停牌的所核查事项确实和当前陷入舆论危机的莆田系医院不无关联。
  此前,中源协和拟非公开发行股票募资15亿,其中11亿用于全资收购的上海柯莱逊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下称上海柯莱逊),而上海柯莱逊的核心技术正是在“魏则西事件”中备受争议的DC-CIK细胞免疫治疗法,其也作为涉事亿元武警二院的细胞免疫技术合作伙伴出现。
  定增方案显示,上海柯莱逊2015年实现营业收入2.96亿元,净利润逾4000万元。
  此外,另一家中源协和的拟收购公司“KangXin Hospital Investment and Management CO.LTD”被译为“康新医院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而该公司则是武警二院肿瘤生物中心的域名管理者,而该中心正是魏则西接受治疗的部门。
  而该事件亦成为中源协和此次核查的主要缘由。
  “因为这是一个比较重大的负面新闻,所以公司今天申请了停牌进行核查。”
  据一位中源协和内部人士透露,中源协和稍晚时候将对核查结果进行公告。
  “如果不出意外,今天晚上应该会有一个核查结果的公告。”上述中源协和人士表示。
  在业内人士看来,中源协和的停牌自查或与防止其股价非理性下跌有关。
  值得注意的的是,另一家尚未停牌的“莆田系”港股公司今日已出现大跌,例如香港上市的“莆田系”公司华夏医疗今晨一度大跌18%,截至发稿跌幅收窄至14%。资料显示,该公司实际控制人为翁嘉晋,而此人正是系莆田商人翁国亮之子,此外截至去年底,刘永好等为代表的新希望国际(香港)有限公司也在华夏医疗中持股20%。
  “这件事闹的有些大,中源协和收的这家公司在这个事件中扮演的角色目前还不清楚,但按照惯例,即便发澄清公告和核查结果,估计第二天也很难避免股价会出现异常波动。”北京一家大型券商策略分析师认为,“如果被收购方真的存在问题,也不排除公司会取消收购的可能性。”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九爷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九爷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九爷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九爷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九爷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九爷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福建莆田男子承包北京医院科室卖假药被判缓刑 武汉地铁4号线今晨故障 发生数次小“爆炸”
2# 四姑娘山
 西蜀教师 发表于: 2016-5-3 17:08:01|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莆田系就诊患者:每次看病医生都问还有多少钱

源自:每日经济新闻
  “五一”小长假期间,一篇文章刷爆微信朋友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生魏则西在两年前体检出滑膜肉瘤晚期,通过百度搜索找到武警北京总队第二医院(以下简称北京武警二院),在花费将近20万医药费后,不治身亡。
  魏则西的经历可谓戳到了众多患者的痛点,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而记者调查发现,通过百度推广的医院,其合作方多是由民营医院阵营中最活跃的莆田人投资成立。另外,据《中国企业家》近日报道,在中国11000家民营医院中,莆田系民营医院占到了80%。魏则西之死,让人们再次把目光聚集到了这个宠大的群体上。
  值得注意的是,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以下简称国家网信办)发言人姜军昨日(5月2日)发表谈话指出,根据网民举报,国家网信办会同国家工商总局、国家卫计委成立联合调查组进驻百度公司,对魏则西事件及互联网企业依法经营事项进行调查并依法处理,联合调查组将适时公布调查和处理结果。
  而在昨日,百度相关负责人接受采访时,对魏则西事件进行了全面回应。

现象:莆田系医院遍全国
  虽然目前已经无法通过百度搜到北京武警二院的推广链接,但通过热心网友截图可以看到,排在第二推荐位的就是该院。
  查阅该院网页域名注册信息,发现注册公司名为康信医院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康信公司)。此外,该院肿瘤生物中心技术合作伙伴是上海柯莱逊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柯莱逊)。而3月3日晚间,中源协和(600645,SH)发布预案称,公司拟以11亿元收购柯莱逊100%股权。值得注意的是,柯莱逊官网将斯坦福大学医学中心列为合作伙伴,但斯坦福方面称并不了解该公司。
  与此同时,康信公司与柯莱逊似乎关系匪浅。截至记者发稿,虽然柯莱逊官方网站已无法不开,但从网友保存的载图可以看到,柯莱逊董事长为陈新贤,而康信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是陈新喜。另据某莆田系医疗公司知情人士介绍,这兄弟二人都是莆田系医疗企业中的大老板。
  记者梳理陈新贤参股医院发现,其先后出现在成都圣贝牙科医院有限公司、国科健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都圣贝医疗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上海康新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上海圣贝口腔门诊部有限公司、北京普京医院等多家医疗机构中;而陈新喜同样身为多家医疗机构的股东或法人,包括但不限于:上海康新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杭州真爱妇科医院有限公司、上海百投生物医学科技有限公司等。
  值得一提的是,“魏则西事件”之后,网上传出了一份莆田系医院名单,这些医院遍布全国。不仅有冠以“华夏、仁爱、玛丽亚”等字样的医院,还有一些以某某市第几医院、某某市人民医院等命名,极易误导患者。

手段:大部分利润投广告
  据一位在江西经营民营医院十多年的莆田人陈先生介绍,莆田系最早是从江湖游医开始,在电线杆上贴小广告,主要治疗风湿、性病、鼻炎等。“那时候比较低端,基本上是以行骗为主,打一枪换一个地方。”
  陈先生指出,“莆田系真正开始走上正规,是从上世纪90年代,莆田人承包医院科室开始的。那时候国家放开了公立医院科室承包,有部分莆田人便捕捉到了这里面的商机。”
  待到科室形成规模和气候后,这部分莆田人又趁机成立了专科医院。并且,莆田系涉足领域也更广泛了,凡是医保没有覆盖的领域几乎都囊括进来了。一般来说,医保覆盖不到的疾病其实都是一些不致命,对健康危害次一级的疾病,比如男科、妇科、不孕不育、美容整形。
  陈先生告诉记者,他在江西一个小县城开了一家男科医院。最初的时候,他和同行交流时,大家一致的心得就是投钱砸广告。“差不多有80%的利润,都要投入到广告中去。”陈先生表示,这基本上是江西的民营医院,或者说是全国民营医院通用的手段,只不过,现在广告的投放渠道变了,原来主要是地方报纸、电视、电台,现在则转向了网络,比如百度推广。
  值得一提的是,莆田市前市委书记梁建勇曾公开表示,“百度2013年的广告总量是260亿元,莆田的民营医院在百度上就做了120亿元的广告。”记者注意到,从百度2015年财报看,其前三季度营收共476亿元,粗略估算,其全年营收约在600亿上下。因此,保守估算,莆田系医院对百度营收的贡献度大概在五分之一左右。

法则:羊毛出在羊身上
  砸巨资投入到百度推广中的这些医疗机构,自然是要穷尽一切办法,把这些投入收回来,并且还要有盈利。魏则西事件之后,南昌一位曹先生向记者讲述了他在南昌某泌尿专科医院治疗的经历。
  曹先生表示,他患有尖锐湿疣,妻子也被传染了,由于患病处比较私密,所以不敢轻易告诉亲朋好友,于是两口子就到前述专科医院治疗。
  “一进去,一位主任就告诉我,这种病很严重,要立刻治,能治好,但是要用贵一点的药。”曹先生陈述道,医生开的药是400多元一针,他夫妇二人每天都要打一针,再开了一些其他的口服药,住院治疗了半个月,都没有好。
  曹先生回忆称,医生每次开药的时候,都问他还有多少钱。他带去的28000多元钱很快就花光了,最后找一位同学借钱的时候,才忍不住告诉了同学实情。同学告诉他,肯定被骗了,让他直接去江西省人民医院。“在公立医院,只花了2000多,就治好了。”曹先生告诉记者,事情过去了许久,本来一直没有打算对外说。看了魏则西的遭遇后,他深有感触。
  查询了解到,曹先生口中的泌尿专科医院幕后老板也是莆田人。
  大医博爱股权投资基金管理公司总裁陈向军向记者表示,“魏则西事件”,带给莆田系民营医院既有正面的影响,也有负面的影响。“正面的影响是,莆田系得去思考,未来我们怎么去发展;对莆田系的从业者来说,需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3# 峨眉山
 西蜀教师 发表于: 2016-5-4 02:48:00|只看该作者

莆田系公司给部队医院领导送礼清单曝光

源自:新京报
  魏则西之死是个案,但是,公众更愿意从这个死亡案例中揭开一些莆田系医院大行医疗腐败的根源,因为经由医疗体制生出的痼疾,正在伤害着每一个人,每一个人都需要将这些情绪倾诉出来。
⊙作者:廖保平

  魏则西之死的剧情正在向纵深推进,被视为“害死”魏则西的百度和莆田系被人人们持续炮轰,种种问题被挖出来,各种“画皮”被撕开。比如百度当年是如何阻止谷歌进入中国,继而让自己一家独霸。
  莆田系的前世今生,成为今天刷屏的热点。搜狐网“新闻当事人”栏目报道“莆田系股东曝与80所部队医院合作 给某院送礼百万”,称莆田系股东陈元发在腾讯微博上,曝出100所与莆田系陈氏兄弟旗下公司合作的部队及地方医院名单。
  除此之外,陈元发还公布了陈氏兄弟的公司给多个部队医院及领导过节送礼的金额报表。报表显示,2012年新加坡华康医疗投资集团给一合作方医院院长的“春节送礼”金额高达40万元,且给该医院22名领导收的礼金共计98.7万元。根据陈元发提供的材料,2012年春节,上海康新给安庆某一医院21名领导送礼共计72.3万元。
  与此同时,微博上也开始流传另一发送礼名单。从一份《“春节”合作单位领导送礼审批表》可以看到,西安某一医院上至院长政委,下到各个科室的主任,2011年春节一次收受节礼就在30万至5万、2万不等。
  这些被曝光的医院收礼清单,有名有姓有职务有具体数额,且曾在天涯等网上发过,只是以前,根本没有人关心而已。现在,这些陈年“旧账”纷纷被翻出来,放在魏则西之死的舆论聚光灯下,显得格外扎眼。
  这些送礼名单仍然有待依法调查核实。不过,在公众看来,一些莆田系医院之所以能够如此肆无忌惮,从最简单地常识来看,并不排除背后存在严重医疗腐败的魅影。
  如果这些送礼名单是真实的,从逻辑上来说,也很好解释。这些医院的某些科室被莆田系托管了,但名头仍然是正规医院的名头,看起来仍像公立医院,容易取得患者的信任,实际上是莆田系资本在运作,把他们擅长的性病、不孕不育、整容等科目放到医院,然后大做广告,吸引患者,并采取他们一惯的手法──“没病当有病治,小病当大病治”,榨取患者的钱财。
  在这个过程中,一些莆田系医院需要得到正规医院及其医生(名医)的支持和配合,才能让这条灰色的、黑色的利益链条勾连起来,才能顺利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
  所以,一些莆田系医院给公立医院行贿送礼,导致医疗腐败,并不奇怪,也不会是意外事件。何况,并不是每个与公立医院合作的都稳赚不赔,有报道说,莆田系在外面的投资医疗的,有30%是失败的,有的人甚至亏得不敢回家过年。无论是赚钱还是亏钱,都要将公立医院这棵大树抱得紧紧的。
  实际上,从各地(级)官员想要甩包袱,出政绩,将一些效益较差的医院或科室视为财政累赘,急于将其打包托管给莆田系开始,就注定了,一者这是一个双方不伦不类的合作,垄断与市场纠结在一起,监管又不给力,给权力留下寻租空间,为医疗腐败提供土壤。
  二者,一些地方政府的公共责任不尽,一些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职能缺位,指望民营资本来“代行”,岂可能得?结果加剧了医疗乱象,加剧了医患矛盾,加剧了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导致民众对医疗领域积怨深深。
  可以说,魏则西之死是一个个案,但是,公众更愿意从这个死亡案例中揭开一些莆田系医院医疗腐败的根源,因为经由医疗体制生出的痼疾,正在伤害着每一个人,每一个人都需要将情绪倾诉出来。
  我相信,莆田系的一些民营医院在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之后,会想办法洗白自己,也希望办最好的医院,提供最好的医疗服务。但是,在医政监管缺位的背景下,赚快钱,赚短钱心理是必然的,劣币驱逐良币就会成为常态。要想实现这样的目标,上用钱讨好权力,以期获得垄断资源,下对患者敲骨吸髓,将利益最大化,则是必然。
  可是,在目前的环境下,没有莆田系,就会有别的系,条条蛇都咬人。莆田系这样的民营医院提供了差异化服务,却又寄生在垄断的医疗资源之下分食,并没有开成公私各司其职的体制,加之监管或被收买,或是无力,最终都要由患者来买单,这正是悲哀之处。
  在今天,军网发表文章谈魏则西事件,称若属实任何人都逃不了问责。这一表态值得肯定,也释放出了绝对不会袒护违法违纪行为的负责任立场。什么时候,中国的老百姓看病求医,不再被坑蒙拐骗,首先需要医疗系统全面的刮骨疗毒,打击医疗腐败,依法对这些送礼名单进行调查。
4# 金佛山
 晴晴妈妈 发表于: 2016-5-4 08:56:01|只看该作者

中源协和定增卷入魏则西事件始末:莆田系老板早已套现走人

源自:21世纪经济报道


  导读  而另有业内人士认为,不但此事对并购本身的不确定性在加剧,而由于柯莱逊此前已被中源协和通过并购基金的方式纳入囊中,而舆论风波也给标的资产的估值带来了冲击,而一旦出现风险暴露,中源协和是否将向提供并购基金中的优先级份额提供补偿也存在不确定性。
⊙记者:李维 实习记者:韩一奇 北京报道

  五一长假期间,一场涉及百度、莆田系医院等多方的“魏则西事件”迅速在网络中发酵,而这场风暴也正在对A股的上市公司带来冲击。
  其中受市场关注最多的,莫过于中源协和的定增收购案,据3月初的有关预案披露,中源协和(600645.SH)拟定增募资15亿元收购从事细胞免疫技术治疗的“上海柯莱逊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下称柯莱逊)。
  该公司所提供的细胞免疫治疗技术,正是“魏则西事件”中被质疑的核心要素之一,此外该公司的“前股东”陈新喜也是莆田系医疗企业老板之一。
  就在5月3日开盘前,中源协和以“对相关事情进行核查”为由申请停牌;据21世纪经济报道当日报道,其停牌原因正与此次“魏则西事件”背后的风波有关。
  需要注意的是,目前柯莱逊已不在莆田系手中,其去年底已被中源协和曾发起设立的并购基金所购得,中源协和同时还曾以子公司股权作为质押物参与此次受让;这意味着即便此次并购失败,柯莱逊在此次事件中承受的信誉受损,已经对中源协和带来直接影响──虽然并购基金资产贬值,但中源协和仍需向并购基金的优先级受益人支付融资本金及利息。
  而在业内人士看来,此番的“魏则西事件”和背后细胞免疫治疗技术争议,或亦将给中源协和的这次并购计划带来新的变数;而在当晚,中源协和收到了来自上交所的问询函,但仍未就此次事件关注的细胞免疫治疗技术进行回应。

已通过并购基金购入
  5月3日早晨,中源协和申请停牌,而据交易所信息显示,其停牌原因是“公司申请停牌对相关事项进行核查”。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当日从接近中源协和人士处确认,中源协和当日停牌的所核查事项确实与其一场陷入“魏则西事件”的收购案有关。
  公开资料显示,该笔收购最早披露于3月初,中源协和拟非公开发行股票募资15亿,其中11亿用于全资收购柯莱逊,此外4亿元用于补充柯莱逊的流动资金。
  值得一提的是,柯莱逊的核心技术正是在“魏则西事件”中备受争议的DC-CIK细胞免疫治疗法,其也作为涉事医院“北京武警二院”的细胞免疫技术合作伙伴出现。
  事实上,在此次并购要约出现前,中源协和早已通过另一渠道对柯莱逊“出手”。
  去年底,中源协和发起设立并购基金合伙企业“融瑞投资”,从陈新喜等人处全资收购了柯莱逊,交易总价约8.2亿元。
  记者查阅资料发现,融瑞投资发起时,浦银安盛基金的子公司──上海浦银安盛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下称浦银安盛资管)还曾在其中扮演优先级合伙人,而第三方财富公司杭州巨鲸财富管理有限公司(下称巨鲸财富)则曾作为夹层出现,两者分别出资7.1亿元和2.35亿元,而作为劣后的中源协和仅出资1.25亿元。
  在此次并购基金中,中源协和提供了其子公司上海执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权作为担保,用于保证对浦银安盛资管和巨鲸财富的本金和分别为8.658%、11.38%的年化预期收益的偿还支付。
  而在并购交易前,浦银安盛资管和巨鲸财富仍然作为柯莱逊的优先级股东出现,而柯莱逊若受到此次黑天鹅影响,两家资管机构或亦将间接“踩雷”。
  而在仅仅2个多月后,柯莱逊在中源协和收预案中的价格就已高达11亿元,即较前一次交易溢价35.12%,在业内人士看来,从两次交易时间间隔较短来看,中源协和可能比较急于将柯莱逊并入表内。
  而后来的4月11日,中源协和将其劣后份额转让给天津万兆投资发展集团(下称万兆投资),但截至截稿前,该笔交易尚未完成。
  “收购前转让给万兆(投资)可能是在避免被认为是自己在对倒交易的嫌疑,”上海一位投行人士表示,“但这个溢价不难理解,场内场外的资产估值方法本来就不一样,场内存在流动性溢价是正常的;只是它的周期比较短,因为定增的停牌最早在2月初就有了,也就是说并购了没多久就被上市公司装进去了,可见中源协和对收购这个公司的事还是比较着急的。”
  “通过并购来增厚业绩,扩大自己在干细胞领域的业务,是中源协和近年来的主要动作。”一位接近中源协和的医药行业投资人士表示,“所以他们也急于通过并购一些技术公司来占领市场。”
  仅从预案内容来看,柯莱逊的业务并不包括临床治疗,而仅仅属于临床测试阶段,而即便是临床测试业务,亦让柯莱逊赚得盆满钵满,2015年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96亿元,净利润逾4000万元。“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收购完成后将成为公司未来业绩的新增长点。”中源协和曾如此评价。

问询下自查仍无果
  然而,曾经的并购期望在遭遇“魏则西事件”后,无疑转身成了打向中源协和的当头一棒。
  在中源协和看来,此次并购标的卷入“魏则西事件”也的确较为重大,因此才在5月3日早盘申请了停牌核查。
  “因为这是一个比较重大的负面新闻,所以公司今天申请了停牌进行核查。”一位中源协和内部人士中午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询问时称。
  据该人士透露,中源协和稍晚时候将对核查结果进行公告。“如果不出意外,今天晚上应该会有一个核查结果的公告。”
  而在5月3日当晚,中源协和收到了来自上交所对此事的问询函,问询函要求中源协和核实并补充披露魏则西事件影响、可能承担的法律责任等事项。
  但截至记者截稿前,中源协和仅表示坚定看好“免疫细胞治疗技术的发展”,但尚未对问询和核查结果做出回应。“公司坚定看好免疫治疗细胞行业的发展,并且相信随着免疫细胞治疗技术的发展,将推动肿瘤治疗水平的提高,创造巨大的社会价值。”中源协和认为。
  在业内人士看来,中源协和的停牌自查也与其防止股价受情绪盘影响出现大跌有关。
  从市场变化来看,“魏则西事件”对与莆田系相关的上市公司带来了明显影响──例如香港上市的“莆田系”公司华夏医疗(08143.HK)5月3日早晨一度大跌18%,截至发稿跌幅收窄至13.11%。
  “这件事闹得有些大,中源协和收的这家公司在这个事件中扮演的角色目前还不清楚,但按照惯例,即便发澄清公告和核查结果,估计第二天也很难避免股价会出现异常波动。”北京一家大型券商策略分析师认为。
  而另有业内人士认为,不但此事对并购本身的不确定性在加剧,而由于柯莱逊此前已被中源协和通过并购基金的方式纳入囊中,而舆论风波也给标的资产的估值带来了冲击,而一旦出现风险暴露,中源协和是否将向提供并购基金中的优先级份额提供补偿也存在不确定性。
  “这个事对于柯莱逊肯定是黑天鹅,因为舆论发酵后,往后很难再有技术合作了。”前述接近中源协和的医药行业投资人士称,“如果对其经营层面带来损害,那么这个并购的风险就大了,而中源协和的问题是,这次定增相当于是把之前的表外收购置换成表内收购,之前通过并购基金的收购中,子公司提供了担保,这意味着,即便放弃这次定增收购,中源协和仍然要承担这次事件的风险。”(记者:微信:lw8346860)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5# 华蓥山
 晴晴妈妈 发表于: 2016-5-5 09:56:00|只看该作者

魏则西事件背后天价收购案:中源协和是否会买下柯莱逊

源自:南方都市报
  “魏则西事件”背后的天价收购案
  五一假期引爆的“魏则西事件”仍在发酵。5月3日起停牌的A股上市公司中源协和身陷其中──国内最贵细胞免疫治疗公司收购案能否成行,最快有望在今晚揭晓。
  中源协和证券事务部门相关负责人昨天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表示,不出意外的话,公司将在5日晚间披露是否继续收购上海柯莱逊公司100%股权的公告。
  21岁的大学生魏则西之死,把百度、武警北京总队第二医院、莆田系推上了舆论风口浪尖的同时,也让中源协和这家拟收购上海柯莱逊公司的上市公司收到了上交所问询函,后者作为莆田系出身的民营公司,目前已被外界扣上“违规承包医院科室”、“违规使用医疗技术”、“用百度竞价排名招徕患者”的“帽子”。而截至5月3日,柯莱逊仍否认“承包”一说。

谜底:11亿元收购或今晚定案
  今年3月4日,中源协和发布非公开发行股票预案,其拟通过非公开发行股票的方式募集不超过15亿元资金,其中11亿元就是用于收购柯莱逊100%股权。在此之前,中源协和作为劣后级有限合伙人设立并购基金引导收购柯莱逊。
  对于卷入“魏则西事件”后上述并购是否还会继续的问题,中源协和证券事务部门昨日回应南都记者:“我们公司的领导正在处理这一事情,依照交易所的要求是6日之前要给出明确答复,所以,究竟收购还是不收购,最终结果最快将在5日晚间公布。”
  柯莱逊公司相关负责人昨日也向南都记者表示:“公司目前正在接受调查,期间不方便接受采访,等调查结果出来会第一时间联系媒体。”
  根据中源协和3月4日披露的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预案,柯莱逊的主要服务为配合医疗机构,按照医生为患者制定的细胞免疫治疗方案,运用自主研发的细胞免疫治疗技术,对医疗机构采集的患者血液样本在G M P实验室进行细胞分离培养、体外扩增等技术,在严格的质量控制条件下制备好合格的免疫细胞制剂并提交给医疗机构;医疗机构将该细胞制剂再回输至患者体内。目前柯莱逊的细胞免疫治疗技术服务涉及的细胞种类主要包括CIK、N K细胞等,近3年来业务规模持续上升,为国内近30家医院长期提供细胞免疫治疗技术服务。
  南都记者注意到,中源协和收购柯莱逊一度被资本市场普遍看好。有券商曾在《中源协和调研简报:外延扩张仍在推动,基因细胞战略逐渐成型》中判断,由于2015年12月中源协和已经公告其设立的并购基金以8.2亿元受让柯莱逊100%股权,因此,注入上市公司只是时间问题。该券商还大胆预计称,今年4月底左右上述定增方案有望提交证监会审核,6月底左右有望获批。

争议:11亿估价究竟值不值
  依照中源协和此前披露的数据,柯莱逊2015年未经审计的净利润为0.4亿元,若以11亿元的收购价计算,预计中源协和将按27.5倍的静态市盈率收购柯莱逊。这一市盈率明显高于医药并购市场平均15-18倍的市盈率。
  由于目前中源协和尚未出具第三方评估报告,广州一家会计师事务所的合伙人坦言,上述交易价格是否公允不好说。在其看来,即便请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去审,也只能审查交易的真实性,很难去审查交易背后的意图。
  上海一家证券机构的医药研究员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表示,对于创新项目而言,高于平均水平也可以理解。因为过去细胞免疫治疗属于比较前沿、市场热度很高的创新项目。在其看来,该领域安科生物收购博生吉公司股份,或许可以作为一个参考。
  依照安科生物2月3日拟以自有资金750万元受让博生吉医药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控股股东杨林5%的股权可见,博生吉公司目前估值是1.5亿元。而这家公司2014年、2015年前10个月,分别实现营业收入32.98万元、8.51万元,净利润-149.41万元、-134.72万元。
  而南都记者查询工商信息显示,柯莱逊2013年、2014年、2015年营收1.82亿元、2.56亿元、2.96亿元,净利润分别为250万元、2480万元、4000万元。
  不过,在学术界,博生吉所研究的CA R-T技术比柯莱逊从事的D C-C IK价值略高,前者具有一定的特异性,在临床治疗方面能够变得更加精准,而后者则属于非特异性。
  根据已经披露的数据推算,2014年12月23日,陈新喜持股98%的柯莱逊增资至1亿元;2015年12月,中源协和参与设立的并购基金融源瑞康出资8.2亿元购买柯莱逊100%股权,仅一年时间,陈新喜转让柯莱逊股权一下子赚了7.24倍。而后融源瑞康转手又计划以11亿元的价格将柯莱逊100%股权卖给中源协和,从账面看,发起并购基金的各方总共又赚了34.15%。
  很显然,若上述收购最终以11亿元的价格成交,莆田系出身的柯莱逊原大股东陈新喜和参与设立并购基金的各方都将是赢家。

底线:免疫细胞技术应用临床是否合法
  值得注意的是,在收到上交所问询函后,中源协和已表示,免疫细胞技术应用临床是否合法,是公司收购柯莱逊的底线。而这一底线随着事件的进一步发酵,已经逐渐明晰。
  虽然,5月3日柯莱逊公司副总经理程昆在接受上海一家媒体专访时还否认承包北京武警二院的肿瘤生物中心,称只是合作共建。
  但昨日早间一份“关于召开规范医疗机构科室管理及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视频会议的通知”的便函显示,“近期发生武警北京总队第二医院违规承包科室,违规应用医疗技术事件”出现在政府机构的文件中。
  此外,有消息灵通人士还指出,自体免疫细胞技术、基因芯片诊断技术、颜面同种异体器官移植技术和细胞移植治疗技术未列入国家卫计委《限制临床应用的医疗技术(2015版)》范围。这4项医疗技术不再作为三类医疗技术管理,须按照临床研究的相关规定执行。
  而医疗技术一旦被列入临床研究,就应按照《医疗卫生机构开展临床研究项目管理办法》和《干细胞临床研究管理办法(试行)》等规定执行,遵循伦理审查、知情同意、免费和信息公开原则,并在临床研究项目立案后,于30天内到发证机关进行备案,按程序完成备案后方可开展,同时不得收取患者费用。而一旦自体免疫细胞治疗技术不能再收费,那么,曾被资本市场高度看好的自体免疫细胞技术能否在短期内继续商业化也就有了一个很大的问号。
  截至昨日记者发稿时,国家卫生计生委已经明确自体免疫细胞治疗技术不再列入三类医疗技术。
6# 青城山
 忘伤 发表于: 2016-5-5 09:56:00|只看该作者

“莆田系”股票下跌 细胞免疫概念股重挫

源自: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卢杉上海报道
  “魏则西事件”进一步在政策层面及资本市场扩大影响。
  5月4日上午,国家卫计委召开视频会议,明确细胞免疫治疗仅限于临床研究、禁止医院变相承包科室,以及严格医疗类广告审查等,并要求医院开展科室合作的外包项目均需停止,已开展的项目需上报卫计委,细胞免疫治疗须停止应用于临床治疗。
  这是继5月2日国家网信办牵头成立联合调查组入驻百度、国家卫计委等监管部门联合对涉事武警北京市总队第二医院进行调查后,政府对于医疗机构和临床技术的进一规范。
  受事件负面影响及政策利空,百度从周一美股开盘后急速下挫,周二持续下跌。截至当日收盘,跌幅超过10%,两日内市值蒸发7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53亿元),总市值约604亿美元。莆田系医疗股也集体下跌。

“莆田系”股票下跌
  5月4日,“莆田系”医院所涉多家在A股和港股上市公司股票应声下挫。
  疑似直接涉事的上海柯莱逊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原归属莆田人士陈氏兄弟名下,在去年底出手转让,套现8.08亿元。今年3月初中源协和(600645.SH)发布收购柯莱逊预案。
  5月3日开盘前,中源协和收到来自上交所的问询函,后以“对相关事情进行核查”为由发布公告,申请停牌。
  据此前媒体调查所披露,包括詹、陈、林、黄在内的莆田“四大家族”把持了大部分“莆田系”医院的资源,其中,以“华夏”、“华康”、“华东”等名称开头的医院基本被陈氏家族控制;以“博爱”、“仁爱”、“曙光”为名称的医院大部分被林氏家族所控制。
  这些直接与“莆田系”相关的企业,在五一假后的交易日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跌。
  首先作出回应的是“莆田系”商人翁国亮旗下公司的港股公司华夏医疗(8143.HK),接连两日持续下跌。截至4日晚间收盘,报收0.5元/股,两日跌幅超过18%,市值跌至8.5亿。
  3日晚间华夏医疗发布“自愿性公告澄清媒体报导”公告,称“媒体报导中所指北京之相关医院并非本集团之联属公司,亦非由本集团管理或营运之医院。该医疗事故与本集团并无关连。本公司保留其采取任何法律行动之一切权利。”
  根据公开资料,华夏医疗为投资控股公司,其附属公司主要从事在中国提供综合性医院服务以及药物批发、分销及药物零售连锁店业务。自2008年上半年起,华夏医疗在全国各地完成多家医院的收购,包括重庆爱德华医院、浙江嘉兴曙光医院、珠海九龙医院等。
  其董事局主席翁国亮亦是香港莆田商会会长。在华夏医疗现任管理层中,执行董事翁嘉晋为翁国亮之子,即此前市场所谓“莆二代”。根据华夏医疗最新的2015/2016第三季度报告,截至2015年12月31日,翁嘉晋持股30.42%。
  股东名单中还有另一位著名“莆田人士”,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及其妻子李巍、女儿刘畅,持股20.2%。
  翁国亮旗下另一家医药企业万嘉集团(0401.HK)在3日下跌2%后,4日一度跌幅达6%,收盘反涨4%,但成交量仅34万股,成交额17万港元。
  自称“蒲系第二代”的林玉明,现任和美医疗(1509.HK)主席兼总裁。和美医疗3日下跌后4日收涨1%,报5.86元/股,成交额827万港元。
  和美医疗去7月在港交所挂牌上市。据其公开资料及2015年度报告称,其为中国规模最大的私立连锁妇儿医院集团,以2013年的集团收益及2013年底的医院数目计算,和美医疗在中国所有私立妇产科专科医院集团中排名首位,按集团收益计算,市场份额约占13.0%。目前经营11家医院,2015年营业收入为9.094亿元人民币,净利润为1.06亿元。
  另一家由“莆系二代”林国良创立的华韩整形医疗,成立于2010年4月,2013年11月在新三板挂牌,被称为国内整形美容第一股。4日报收19.1元/股,跌幅0.52%。
  华韩整形的现任董事为李昕隆,林国良不再实际控制华韩整形。华韩整形开设南京医科大学友谊整形外科医院、北京华韩医疗美容医院、华韩(青岛)整形美容医院等。林国良曾先后担任南京南医大友谊医院有限公司、南京友谊医院董事长,法定代表人。
  另一家据称“上市平台搭建已经完成”的蒲系民营医院安琪儿医疗集团,其创始人为卓朝阳。主营高端妇产、妇科和新生儿科,目前在成都、昆明、重庆、西安共设有5家医院。2010年,安琪儿医疗获得鼎晖投资和清科创投共1亿元的A轮投资,2013年12月,获得红杉资本数亿元人民币的B轮融资。
  除此之外,民营医院的概念股,绿景控股(000502.SZ)、平潭发展(000592.SZ)、澳洋科技(002172.SZ)、ST千足(002173.SZ)、信邦制药(002390.SZ)、爱尔眼科(300015.SZ)、福瑞股份(300049.SZ)一片翻绿。
  细胞免疫方面,国际医学(000516.SZ)、银河生物(000806.SZ)、姚记扑克(002605.SZ)、北陆药业(300016.SZ)、香雪制药(300147.SZ)、佐力药业(300181.SZ)也有不同程度的波动。

“莆田系”产业联盟授课医院管理
  发展壮大“莆田系”不仅仅开设公司、医院,事实上,早在三年前其就已开始对外教授医院管理课程。
  2013年11月,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万通控股主席冯仑和万好国际集团董事局主席翁国亮及12位医疗健康领域企业家,在北京成立了中国医疗健康产业发展策略联盟。
  根据其官网显示,此联盟现有20家签约会员企业,覆盖中国医疗健康领域的主要服务领域,成员旗下拥有的医疗机构和医院超过2500家,主营业务涉及中国医疗健康领域的各个领域,包括健康管理、综合性医疗服务,专科及高端连锁齿科,大型医疗健康产业的投资集团等。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发现,除了刘永好的新希望集团、翁国亮的万好国际、和美医疗、安琪儿医疗之外,此次深陷“魏则西事件”的陈氏兄弟亦参与了此联盟。联盟成员之一的圣贝牙科连锁机构为陈新贤实际控股企业。
  除此之外,此联盟还对医院职业经理人、行政管理人员和医疗健康产业投资界等人士开办教育课程,号称“首家现代民营医院管理H-MBA课程”。
  据其官网介绍,此研修班课程由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医疗健康产业发展策略联盟、莆田学院以及英国邓迪大学等教授执教,有政府机构权威官员、民营医院企业代表参与。课程内容分为医院管理、市场营销、财务、危机管理与媒体应对等,费用为每人六万元。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7#
 晴晴妈妈 发表于: 2016-5-6 17:56:00|只看该作者

莆田系医院经营者:药从国外偷运 办假执照揽活

源自:法制晚报
  【推荐阅读】
  揭秘莆田系四大家族及所控制的医疗机构(名单)  “这行太闹心,想改行”  经营院长25年亲历“莆田系”发展 曾为出诊办假执照 接受月盈利百万任务 不知未来路在何方

  法制晚报讯,去年,做了25年民营医疗的莆田人陈永利(化名),第一次考虑彻底退出行业。
  在重庆市区,陈永利已经把一家木材公司的门面搭建起来,“现在民营医院不好办了,被频繁曝光之后,患者流失。这行太闹心,想改行。”
  对于闹得沸沸扬扬的魏则西事件,他向《法制晚报》记者坦言,目前很多接管莆田系医院的年轻一代,“都以暴利为主”。
  作为莆田医疗发源地东庄镇土生土长的村民,陈永利和大部分同乡一样,经历了皮肤病、性病等各种民间治疗手法的粗放学习。然后,怀着希望离开了这片一筹莫展的土地。
  上世纪90年代轻易承包下的医院科室,让莆田游医有了四处落脚的根基。靠着托人仿造的医师执照、偷渡运回的低成本进口药,陈永利看见“天赐”的机会。
  莆田系四大家族的詹国团、陈金秀、林志忠和黄德峰,一直是陈永利的奋斗榜样。经历了多年医院经营的管理,陈永利也挣扎着尝试转型为正规大型企业。
  然而,这并不是大多数莆田系医疗经营者能做到的。
  家族间的竞争、暴利驱使下的灰色经营、难以为继的融资、正规的医师身份,都让陈永利一次次重新开始。

承包医院接疑难杂症 一天赚一两千
  上世纪60年代出生的陈永利,提起莆田系创始人“祖师爷”陈德良,充满了敬畏和感激。
  1980年代,土地贫瘠的莆田县东庄镇,因为陈德良的皮肤病治疗偏方,开始彻底转变了生存信念。此后,亲戚带着亲戚,一半以上的人离开了家乡。
  陈永利小学没有毕业,在家乡的成长环境下,跟着陈德良的第三代弟子,用半个月学会了皮肤病治疗手法──这个赖以生存的技能。
  仿照陈德良的第一批弟子詹国团等,家乡人先后靠关系找到各地的医院。1990年,20岁出头的陈永利跟着师父,经人介绍,到保定一家医院,承包了除内科外的所有科室。
  皮肤科、男科、妇科、精神科……陈永利记得,当时只要交上管理费,就可以大张旗鼓地干,“那时候有些医院允许承包,我们也找了好几家,保定这边有意向,就过来了。一年几万元,我们一口气承包了十几年,一直到现在。”
  陈永利发现,当时的大医院都不敢承接皮肤病和性病的患者,而性病患者又大幅增加。“大部分医生也不会治疗这些病,我们才有这个机会。”
  去了保定的陈永利师徒立马招了十几名当地医生,包括化验医生、彩超医生,以及护士。然后,把他们自己的“医疗经验”教授给他们。
  陈永利并没有医师执照,但除了皮肤病,他自称肝病、性病等疾病他都能治疗。他自学,再观察别人,然后模仿,个把月就用于实践了。“学会配方,再看看相关的书就差不多了。一边学一边看别人怎么开科室,我们就照着开。”
  “生意太好做了。”直到现在,陈永利还感叹,那时稍微在电视和报纸打打广告,一个患者就带着下一个患者来了,从早上7点半到下午2点都看不完。“一天能赚一两千元,发给聘来的医生底薪就有1000多元,比大医院多。”

医院用药从国外偷运 办假执照揽活
  陈永利头疼的是,遇到疑难的皮肤病,他们也没有办法解决。
  在1997年之前,陈永利所在医院的用药,都是靠老家人偷渡从印度、马来西亚、美国、韩国、日本带回来。
  直到1998年前后,社会上有人针对莆田系打假,陈永利开始增设更多有执照的专业医师,而像自己这样的赤脚医生就尽量不坐诊。他还在医院开始增设荧光仪器等先进设备,“大医院用什么我们也用什么,都是医疗器械公司仿日本制造的。打假反而把我们推到了正轨,让我们风风火火地干下去。”
  1998年,陈永利经朋友介绍到东北一家医院,主要承包干休所。“这是莆田系家族中詹开土所建集团名下的医院,整个东北几乎都是他的门诊。”在一开始,陈永利是感到荣幸的。
  因又能坐诊又能配药,上任不到10天,陈永利又被调到铁岭某人民医院,让他帮助开设皮肤科和泌尿科。
  然而,一天8千、上万的收入,陈永利全部上缴,年终到老板家中领一次工资,一年实际到手工资只有一万多元,“其间手头紧,就向老板借。”
  因为是赤脚医生,证件不齐全,陈永利的工资只能被下压。面对相关部门的审查,陈永利托人在福州仿照正规执照办了一张假执照。
  半年之后,因为鞍山某区人民医院要筹办泌尿科,陈永利又被调去处理挂牌、装修、储备仪器的事务。刚筹备好,他再次被派去葫芦岛某区防疫站的医院做经营院长。“因为刚开,人员不够。让我管运营、广告和人事等方面。”
  因为被调转频繁而工资不高,打工没有奔头,2004年陈永利决定单做。
  他到杭州与人合伙开设皮肤科诊室,雇了一个医生。不到一年,最终还是因为都缺少资质,而当地相关部门对资格证和药号等方面的审查严格,他们险些被扣了所有药物,只能败走。
  因为有20多年的经验,陈永利觉得在这个行业里从业还是容易,几年后又决定辗转苏州,再尝试开门诊。但因房租太高,而银行贷款、融资难,再次关门。

每月百万元经营指标 维系广告投放
  25年,辗转十几个地区的莆田系医疗机构,陈永利称自己想给人治好病,但他不否认其中的暴利。
  体会最深的一次,是2005年,他被介绍到山东泰安一家莆田系医院做经营院长。经营院长必须完成收益指标,他接到的任务目标是,实现一个月百万元毛利。而在他上岗时,这家医院每天的收益只有千元,近乎倒闭。
  “不管病能不能治好,先管能收多少钱。”陈永利告诉《法制晚报》(微信ID:fzwb_52165216)记者,相关的套路都差不多──比如通常在检查前先说一个费用,检查后又加其他费用。
  陈永利记得,一位患者曾经来割包皮,花了1万元。“这正常只要3千元左右,最多收四五千元。没什么大病,反正就让你把所有的仪器都过一遍。”
  如同频繁被曝光的过度医疗事件,陈永利笑了笑,坦承这些都很好忽悠。“就说你神经敏感,或者有囊肿、早泄,都可以。让患者上了手术台之后,再增加项目和收费。”
  “老板有时候都不知情,而是雇了的经营院长在操作。”从经营院长的角度,陈永利看见,一些不良的莆田系经营者,更多存在于男科医院。“投资一个医院上千万元不容易,被曝光了很难做下去,患者都失去信任了。”
  陈永利的大部分经营工作是广告投放,这也是加进医疗费用的成本。
  早年,多是交给莆田老家的广告设计公司,设计完成后,他再给医院所在地的电视台去拍摄。在他印象里,分为“30秒”和“1分钟”两类广告,一个月要投入一两万元,并不便宜。
  不过,相比之下,陈永利在经营较好的医院中,患者多,药品利润在50%~60%,一天就有万元收益,广告费很快就能赚回来。而近年,对在百度的广告推广,陈永利称比电视广告还要贵,“都是通过网络公司和百度联系推广,我们自己还联系不到百度。他们按吸引到的患者流量来计算。”
  在一个名为“医院竞价交流群”的QQ群中,《法制晚报》记者看见,群内文件曾在去年3月上传过网络营销工具介绍,就针对每月花了几万甚至几十万百度竞价广告费的医疗机构,推出可抓取网站访客手机号等联系方式的工具,以此建立数据库,进行二次营销。
  此外,围绕着百度网页,陈永利每个月还要支出消除负面评价的费用。一条上万元,每月起码一两条。

因家族斗争决定单干 未来出路难寻
  陈永利被下暴利指标的那家山东莆田系医院,之前正因为经营不善,老板才聘请陈永利帮忙。而陈永利在接手经营院长3个月后,让每天的收益提升到2万多元,“但随后老板说我不合格,让我走。莆田系都是家族关系,看到有另外家族成员有可能做得比自己好,就会想到打压下去。”
  陈永利又到四川南通市一个镇上的莆田系医院后,虽然被任命为经营院长,但是老板随意调动人事并不经过他的同意。做了5个月,陈永利再次辞职。最后一站,他被迫来到的是河南一家博爱医院。
  “这家医院之前也因为暴利的经营方式,流失了患者,做不下去,最终被转手给现在的老板。”陈永利从接手的一个月营业额40万元,做到第三个月进100万元。“原先老板跟我谈的是,毛利在200万元以下,按5%提成,以上按8%。到第四个月时,他把我叫过去,说只能4%和6%来算。也是因为亲戚之间商量过的结果。我觉得还不如后勤,就走了。”
  “民营医院老板留不住人才。”陈永利谈到,离乡从医的莆田东庄镇人,像他这样颠沛而并无太大获利的有很多。经营的老板每年回乡时,会在大年初一到初四招聘,“他们一直在换人,流动性很强。”
  2013年,陈永利终于回乡盖了一套5层楼的房子。直到去年,他离开开封,彻底转行。
  “现在家乡的年轻人不用再学当年的治疗技术,上一代已经把江山打好,他们直接继承。”陈永利觉得,下一代也不会愿意再多琢磨行医方式,而只顾经营。“近些年,新一代已经慢慢转型,现在经营的都在30岁左右,脑子里都是暴利。”
  陈永利看着莆田系成功的老板正在拓宽房地产、汽车等多元化产业,逐渐转型,或者像祖师爷陈德良一样抽身而退。他虽然不想再做这一行,但不知道还能告诉下一代做什么更好,自己的大孩子也依然去了莆田系医院做后勤。“现在东庄镇还是在延续医疗行业的传统,多数年轻人都继续接班。”
8#
 晴晴妈妈 发表于: 2016-5-7 05:56:00|只看该作者

细胞疗法应用被叫停 多家上市公司业务受到影响

源自:中国经营报
  “魏则西事件”影响百亿细胞疗法产业
  刘腾
  “深圳市各大医院的细胞免疫疗法业务现在都已经停了,而且不仅是对外营业,连研究都已经暂停。”在一家从事细胞疗法业务的公司工作了5年的销售负责人张祥(化名),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魏则西事件”让正在“摸黑”生长的国内细胞疗法产业遭到迎头一击。据了解,卫计委医政管理司于5月3日召集全国各省市卫生局医管部门进行电视电话会议,要求各省市医院停止自体免疫细胞治疗技术的临床应用。而此前,虽然明面上被禁止,但是该技术在国内各大医院普遍使用,成为医院肿瘤治疗业务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
  “细胞疗法”也成了资本市场热炒的概念之一。除了此次事件涉及的A股上市公司中源协和(600645.SH)以外,据不完全统计,三板上就有6家公司现在或曾经主要业务来自细胞疗法,而他们的合作医院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大医院。

细胞疗法应用被叫停
  细胞疗法是指围绕对人体细胞进行纳米级干预,比如提取、改造、移植、渗入等办法,以实现对疾病控制、治疗。
  “虽然有法律法规规定属于第三类医疗技术的细胞疗法不能开展临床应用,但是细胞疗法在全国各省的大医院都是普遍开展。”一位行业人士称,他还表示,这些技术或者单独由细胞治疗的科室进行,或者挂在肿瘤治疗科室下进行。
  “北京的大医院在开展细胞疗法时还比较谨慎,但是外地的医院就更明目张胆地进行。”研究医疗行业投资的法维翰咨询公司负责人刘宇刚介绍,由于卫计委规定第三类医疗技术在临床研究中不能对试验者收费,因此在大城市的一些三甲医院,该费用收入被列入“研究费用”或者“合作开发”费用。
  一位从事医疗器械销售的经销商王军(化名)对《中国经营报》记者称,这种技术给他们带来了不错的收入。因为该技术需要对细胞体外培养,因此需要用到细胞培养箱。
  “大公司购买金额不少,比如深圳的北科生物,上次一次就从我们这里购买了几百万美元的细胞培养设备。还有莆田老板开的公司,不久前也采购了上千万元人民币的产品。”这位人士称。
  不过,这些业务今年可能要大面积下滑,一同遭遇寒流的,还有国内蓬勃开展的细胞疗法本身。
  根据5月3日卫计委人士的相关讲话,2009年,原卫生部制定下发《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根据医疗技术的安全性、有效性、风险性和涉及的伦理问题,医疗技术被分为三类。国家、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分别负责第三类、第二类和第一类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工作。《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将自体免疫细胞治疗技术列为第三类医疗技术进行管理。
  2015年6月,按照国务院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要求,国家卫计委下发《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取消第三类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准入审批有关工作的通知》,明确原第三类医疗技术目录中的自体免疫细胞治疗技术,属于临床研究范畴,禁止开展临床应用。
  卫计委医政医管局副局长郭燕红在讲话中强调,自体免疫细胞治疗技术作为临床研究类医疗技术,不得直接应用于临床,而用于临床研究时,本着受试者自愿的原则,必须让受试者知情,而且不得向受试者收费。
  “估计不仅是风口浪尖的这几个月,就是今年一整年,我们的业务都会受到影响。”王军推测。

多家上市公司业务受到影响
  “目前,国内做细胞疗法业务最大的有几家,包括深圳的北科生物,以及上市公司中源协和。”张祥介绍。
  北科生物号称国内最早从事干细胞临床应用研究以及干细胞技术服务和细胞治疗的企业,成立于2005年,董事长胡祥。
  根据2014年12月中源协和发布收购北科生物13%股权的公告,北科生物的一些细节有所披露。公告显示,截至2014年8月31日,北科生物估值为7.6亿元人民币。2014年前8个月,北科生物营收6021万元,净利润-1935万元;2013年度营收为1.14亿元,净利润-2666万元。资料显示,北科生物先后与国内近百家三甲医院合作,已拥有 8万多人次的细胞治疗样本。
  中源协和年报显示,去年营收7.090亿元,归属上市公司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5258万元。该公司去年细胞检测制备及存储以及细胞培养业务占营收的比重即超过50%。
  而三板上还有不少公司主打细胞治疗概念,这些公司与国内一些医院有着合作关系。
  这些公司包括弘天生物(832979),该公司于2015年7月23日挂牌。资料显示,2013年细胞委托培养收入占弘天生物主营业务收入超过98%,第一、第二大客户均为部队医院。2014年弘天生物开展细胞免疫分析业务,此项业务逐渐取代细胞委托培养成为公司主要收入来源。到2015年,细胞委托培养收入占弘天生物主营收入已经不到1%。
  合一康(832521),2015年5月份挂牌,2015年合一康营业收入4740万元,净亏损1690万元,合一康主要收入来自免疫细胞治疗技术服务,2014年1至10月份前五大客户中也可以看到部队医院的身影。
  康爱生物(833338),2015年8月份挂牌,主营业务为细胞免疫治疗技术应用服务。康爱生物收入几乎全部来自“增强型DC-CIK技术服务”。2015年康爱生物营业收入1612万元,净利润107万元。
  安集协康(833926),2015年10月份挂牌,主营业务为免疫细胞和肝细胞技术服务。2015年安集协康营业收入153万元,净亏损1041万元,主营业务收入75%来自免疫细胞技术服务。2014年前五大客户中有私营医院、生物技术公司,还有清华大学。
  顺昊生物(833686),2015年9月挂牌,该公司成立初期主要从事干细胞的基础性研究,后转型“开展干细胞及免疫细胞功能技术开发服务,积极推进免疫细胞技术服务业务”。
  2015年顺昊生物营业收入690万元,净亏损52万元。
  汉密顿(834147),2015年11月挂牌。2015年汉密顿营业收入1234万元,全部来自免疫细胞制备技术服务,净利润472万元。主要销售客户多为公立医院。
  “这些上市的三板企业,他们所用技术也多为过时的技术,比如CIK细胞。”刘宇刚评论。

影响百亿规模产业
  虽然细胞疗法业务收入涉嫌违规,一般医院都进行暗箱处理,导致整个行业无法统计,但是有业内人士估计,产业规模最少也超过100亿元人民币。
  另有分析资料显示,我国有近两百家不同规模的干细胞公司,基本覆盖了从上游的存储到下游临床应用的完整干细胞产业链,而中国干细胞产业收入在未来5年将达到300亿元。
  “市场是非常可观的,因为癌症肿瘤市场的规模是明显的,近些年的研究表明,细胞治疗有可能是对于癌症肿瘤最有希望的治疗方法,好于传统的化疗、放疗,如果癌症肿瘤病人都选择这一出口治疗,可想而知市场的规模。”刘宇刚分析。
  数据统计,国内抗肿瘤药的销售规模2011年达到了 587.4亿元,2015年市场规模大约 860亿元左右,按药物收入一般占医院总收入的 30%~40%计算,肿瘤医疗服务市场规模约为2150亿~2866亿元。
  “‘魏则西事件’说明的问题很多,但是有一点需要注意,就是我国药物审批太慢,绿色通道不畅,病人病急乱投医,他们很容易被莆田系这样急于赚钱的医院忽悠。”刘宇刚表示。
  据介绍,国外对于抗癌药物的进展都有透明的介绍,比如美国的FDA,对于哪些药物、哪些疗法被允许进入临床,对大众都明确公示,以方便让病人知道哪些方法未来可能有希望,这对于病人寻找治疗方向有很大帮助作用。
  “还有就是一些国家有各种疾病的医学协会,他们是知名医生组成的团体,会发布一些手册和指南,这些手册和指南面向病人介绍了目前进展中有希望的药物和方法。而我们目前的医学协会并没有做这样的工作。”刘宇刚介绍。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9#
 忘伤 发表于: 2016-5-7 10:56:00|只看该作者

魏则西事件影响百亿细胞疗法产业

源自:中国经营网
  魏则西事件影响百亿细胞疗法产业
⊙作者:作者:刘腾 来源:中国经营网
⊙ 记者:刘腾

  “深圳市各大医院的细胞免疫疗法业务现在都已经停了,而且不仅是对外营业,连研究都已经暂停。”在一家从事细胞疗法业务的公司工作了5年的销售负责人张祥(化名)说。
  魏则西事件让正在“摸黑”生长的国内细胞疗法产业遭到迎头一击。据了解,卫计委医政管理司于5月3日召集全国各省市卫生局医管部门进行电视电话会议,要求各省市医院停止自体免疫细胞治疗技术的临床应用。而此前,虽然明面上被禁止,但是该技术在国内各大医院普遍使用,成为医院肿瘤治疗业务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
  “细胞疗法”也成了资本市场热炒的概念之一。除了此次事件涉及的A股上市公司中源协和以外,据不完全统计,三板上就有6家公司现在或曾经主要业务来自细胞疗法,而他们的合作医院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大医院。

细胞疗法应用被叫停
  “虽然有法律法规规定属于第三类医疗技术的细胞疗法不能开展临床应用,但是监管部门一直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细胞疗法在全国各省的大医院都是普遍开展。”一位行业人士称,他还表示,这些技术或者单独由细胞治疗的科室进行,或者挂在肿瘤治疗科室下进行。
  “北京的大医院在开展细胞疗法时还比较谨慎,但是外地的医院就更明目张胆的进行。”研究医疗行业投资的法维翰咨询公司负责人刘宇刚介绍,由于卫计委规定第三类医疗技术在临床研究中不能对试验者收费,因此在大城市的一些三甲医院,该费用收入被列入“研究费用”或者“合作开发”费用。
  一位从事医疗器械销售的经销商王军(化名)对《中国经营报》称,这种技术给他们带来了不错的收入。因为该技术需要对细胞体外培养,因此需要用到细胞培养箱。
  “大公司购买金额不少,比如深圳的北科生物,上次一次就从我们这里购买了几百万美金的细胞培养设备。还有莆田老板开的公司,不久前也采购了上千万人民币的产品。”这位人士称。
  不过,这些业务今年可能要大面积下滑,一同遭遇寒流的,还有国内蓬勃开展的细胞疗法本身。
  根据5月3日卫计委人士的相关讲话,2009年,原卫生部制定下发《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根据医疗技术的安全性、有效性、风险性和涉及的伦理问题,医疗技术被分为3类。国家、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分别负责第三类、第二类和第一类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工作。《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将自体免疫细胞治疗技术列为第三类医疗技术进行管理。
  2015年6月,按照国务院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要求,国家卫生计生委下发《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取消第三类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准入审批有关工作的通知》,明确原第三类医疗技术目录中的自体免疫细胞治疗技术,属于临床研究范畴,禁止开展临床应用。
  卫计委医政医管局副局长郭燕红在讲话中强调,自体免疫细胞治疗技术作为临床研究类医疗技术,不得直接应用于临床,而用于临床研究时,本着受试者自愿的原则,必须让受试者知情,而且不得向受试者收费。
  “估计不仅是风口浪尖的这几个月,就是今年一整年,我们的业务都会受到影响。”王军推测。

多家上市公司业务受到影响
  “目前,国内做细胞疗法业务最大的有几家,包括深圳的北科生物,以及上市公司中源协和。”张祥介绍。
  北科生物号称国内最早从事干细胞临床应用研究以及干细胞技术服务和细胞治疗的企业,成立于2005年,董事长胡祥。
  根据2014年12月中源协和发布收购北科生物13%股权的公告,北科生物的一些细节有所披露。公告显示,截至2014年8月31日,北科生物估值为7.6亿元人民币。2014年前8个月,北科生物营收6021万元,净利润-1935万元;2013年度营收为1.14亿元,净利润-2666万元。资料显示,北科生物先后与国内近百家三甲医院合作,已拥有 8万多人次的人细胞治疗样本。
  中源协和年报显示,去年营收7.090亿元,归属上市公司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5258万元。该公司去年细胞检测制备及存储以及细胞培养业务占营收的比重即超过50%。
  而三板上还有不少公司主打细胞治疗概念,这些公司与国内一些医院有着合作关系。
  这些公司包括弘天生物(832979),该公司于2015年7月23日挂牌,资料显示,2013年细胞委托培养收入占弘天生物主营业务收入超过98%,第一、第二大客户均为部队医院。合作医院如图。2014年弘天生物开展细胞免疫分析业务,此项业务逐渐取代细胞委托培养成为公司主要收入来源。到2015年,细胞委托培养收入占弘天生物主营收入已经不到1%。
  合一康(832521),2015年5月份挂牌,2015年合一康营业收入4740万元,净亏损1690万元,合一康主要收入来自免疫细胞治疗技术服务,2014年1至10月份前五大客户中也可以看到部队医院的身影,合作医院如图;
  康爱生物(833338),2015年8月份挂牌,主营业务为细胞免疫治疗技术应用服务。康爱生物收入几乎全部来自“增强型DC-CIK技术服务”。2015年康爱生物营业收入1612万元,净利润107万元。合作医院如图。
  安集协康(833926),2015年10月份挂牌,主营业务为免疫细胞和肝细胞技术服务。2015年安集协康营业收入153万元,净亏损1041万元,主营业务收入75%来自免疫细胞技术服务。2014年前五大客户中有私营医院、生物技术公司,还有清华大学。
  顺昊生物(833686),2015年9月挂牌,该公司成立初期主要从事干细胞的基础性研究,后转型“开展干细胞及免疫细胞功能技术开发服务,积极推进免疫细胞技术服务业务”。
  2015年顺昊生物营业收入690万元,净亏损52万元。合作医院如下。
  汉密顿(834147),2015年11月挂牌。2015年汉密顿营业收入1234万元,全部来自免疫细胞制备技术服务,净利润472万元。主要销售客户多为公立医院。合作医院如下。
  “这些上市的三板企业,他们所用技术也多为过时的技术,比如CIK细胞。”刘宇刚评论。

影响百亿规模产业
  虽然细胞疗法业务收入涉嫌违规,一般医院都进行暗箱处理,这导致整个行业无法统计。但是有业内人士估计,产业规模最少也超过100亿元人民币。
  另有分析资料显示,我国有近两百家不同规模的干细胞公司,基本覆盖了从上游的存储到下游临床应用的完整干细胞产业链,而中国干细胞产业收入在未来5年将达到300亿元。
  “市场是非常可观的,因为癌症肿瘤市场的规模是明显的,近些年的研究表明,细胞治疗有可能是对于癌症肿瘤最有希望的治疗方法,好于传统的化疗、放疗,如果癌症肿瘤病人都选择这一出口治疗,可想而知市场的规模。”刘宇刚分析。
  数据统计,国内抗肿瘤药的销售规模2011年达到了 587.4亿元,2015年市场规模大约 860亿左右,按药物收入一般按医院总收入的 30%~40%计算,肿瘤医疗服务市场规模约为2150-2866亿元。
  “魏则西事件说明的问题很多,但是有一点需要注意,就是我国药物审批太慢,绿色通道不畅,病人病急乱投医,他们很容易被莆田系这样急于赚钱的医院忽悠。”刘宇刚表示。
  据介绍,国外对于抗癌药物的进展都有透明的介绍,比如美国的FDA,对于哪些药物、哪些疗法被允许进入临床,对大众都明确公示,以方便让病人知道哪些方法未来可能有希望,这对于病人寻找治疗方向有很大帮助作用。
  “还有就是一些国家有各种疾病的医学协会,他们是知名医生组成的团体,会发布一些手册和指南,这些手册和指南面向病人介绍了目前进展中有希望的药物和方法。而我们目前的医学协会并没有做这样的工作。”刘宇刚介绍。
10#
 晴晴妈妈 发表于: 2016-5-7 13:56:01|只看该作者

中源协和曲线收购柯莱逊因魏则西事件陷僵局

源自:经济观察网
经济观察报 实习记者:李满
  15亿元的定增收购事项,从“坚定看好”到“重新评估”,中源协和(600645.SH)陷入进退两难的局面。
  5月5日晚间,因收购卷入“魏则西事件”的上海柯莱逊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下称“柯莱逊”)而处于舆论中心的中源协和发布公告称,由于相关事项未确定且存在重大不确定性,公司特向上交所申请延期回复,同时强调公司需要时间对非公开发行股份收购柯莱逊公司的事项进行重新评估。
  而就在仅仅2天前的5月3日晚间,中源协和公告称收到上交所问询函,要求中源协和补充披露“魏则西事件”对公司经营活动和对非公开发行股票产生的影响以及与天津万兆投资之间的担保情况进行充分披露。公告末尾,中源协和曾提到公司坚定看好免疫治疗细胞行业的发展。
  这期间,5月4日,国家卫计委相关部门召开会议,要求细胞免疫治疗技术须停止应用于临床治疗,而仅限于临床研究,并且要求禁止医院变相承包科室。
  由此,主营细胞免疫治疗的柯莱逊,从中源协和曲线收购的挚爱囊中物,变为分外艰难的选择。

收购中的黑天鹅
  说起柯莱逊,这个公司正是在“魏则西事件”中为备受争议的北京武警二院的提供细胞免疫技术的合作伙伴。
  资料显示,柯莱逊的主营业务收入来自为医疗机构提供细胞免疫治疗技术服务,具体来说就是柯莱逊配合医疗机构,按照医生为患者制定的细胞免疫治疗方案,对进行患者的诊断、抽取免疫细胞和回输免疫细胞。目前,柯莱逊已为全国近30家医院提供这样的技术。
  但是随着“魏则西事件”的发酵,5月4日卫计委叫停细胞免疫治疗,加之社会舆论对该技术的起底和批判,柯莱逊曾引以为傲的生物技术已成为众矢之的,多家医院和公司都急于与其撇清关系,以维护自身形象,而只有中源协和已走在了对柯莱逊收购的道路上。
  2015年8月,中源协和开始出手筹划,之后成立并利用并购基金预先收购柯莱逊,而中源协和再计划从并购基金手中收购柯莱逊。现在中源协和在名义上尚未完成对柯莱逊的收购,柯莱逊当前仍在这家名为湖州融源瑞康实业投资合伙企业(下称“融源瑞康”)的并购基金旗下。
  对于布局“细胞+基因”双核驱动的战略的中源协和来说,其对于收购柯莱逊曾寄予厚望,中源协和曾称,此次收购将通过与上市公司现有技术、客户资源等的有效整合,将有利于增强与公司现有业务的协同效应,进一步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
  然而当前,柯莱逊不仅身陷“魏则西事件”,而且其主营业务突遭叫停,是否面临严重的资产减值损失的危险,是中源协和继续完成这桩收购的一大不确定因素;另一方面,由于此次收购是通过非公开发行股票来募集资金,投资者是否还愿意继续参与还是一个问题。不过,如果放弃收购柯莱逊,那么因此造成的违约责任也将接踵而来。长远来看,这也或将影响中源协和“细胞+基因”双核驱动的战略步伐。
  对于是否要继续完成收购柯莱逊,在5月5日下午的投资者网上接待日的活动中,中源协和董事会秘书夏亮回复记者称,公司将积极组织相关人员对柯莱逊相关信息进行核查,并重新评估收购事项。
  2016年一季报显示,中源协和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18.5万元,同比减少103.85%,如今面临业绩下滑和舆论不利的双重压力,这恐怕是在中源协和收购之初也未曾想到过的。

曲线式收购
  其实早在2015年8月,中源协和已经为本次收购做足了计划,其并未选择直接出面完成收购,而是通过股权基金这个“中介商”来完成。当时中源协和临时股东大会授权公司在不超过人民币10亿元的额度内,作为劣后资金与银行等金融机构合作设立并购基金。2015年11月,中源协和与湖州融瑞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下称“湖州融瑞”)、杭州巨鲸财富管理有限公司(下称“巨鲸财富”)共同投资设立融源瑞康并购基金,在公告中称,这支并购基金将作为专项资金收购柯莱逊。由于当时优先级合伙人并未最终确定,于是融源瑞康开启第二轮募资活动。2015年12月2日,上海浦银安盛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出资7.1亿元加入融源瑞康,成为最终的优先合伙人,预期收益率为8.658%。巨鲸财富出缴2.35亿元成为中间级合伙人,预期年利率为11.38%。而中源协和也如当初所设定,出资1.25亿元成为劣后级合伙人。
  当融源瑞康完成募资后,2015年12月21日,融源瑞康旋即和柯莱逊实际控制人陈新喜与股东武宁签订股权转让协议书,分别以8.08亿元和1200万元的价格收购陈新喜持有的柯莱逊98%的股份和武宁所持有的2%的股份。至此,莆田人陈新喜正式从柯莱逊退出,而融源瑞康则获得柯莱逊100%的股权。
  在这以后,中源协和高管纷纷入驻柯莱逊,副董事长王辉兼任柯莱逊执行董事,职工监事范冰清兼任柯莱逊监事。今年2月5日,中源协和宣布筹划进行非公开发行股票计划募集资金,而这一举措正是完成从并购基金中获得柯莱逊股权关键一步。3月4日,中源协和公布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的方案,公告显示,这一次将募集不超过15亿元的资金,发行股份数量不超过5000万股,发行对象不超过10名特定投资者,收购柯莱逊的交易价格约为11亿元,不过最终交易价格未确定,此次非公发行股份购买资产还需经股东大会和中国证监会的批准。走到这一步可以说,无论是资金还是人事,中源协和全面接手柯莱逊的万里长征,似乎已经走上审批的最后一公里。
  作为融源瑞康的中间级合伙人巨鲸财富,就如此曲线式并购告诉记者,并购的方法有很多种,中源协和采用这种方式实施,肯定也是基于公司的利益考虑。但是由于此次并购涉及到非公开发行和保密协议等相关事项,巨鲸财富方面称并不方便透露更多细节,称具体信息以中源协和上市公司公告为准。
  中源协和董秘夏亮5月5日对记者还回复称,设立并购基金对外收购,借助专业投资团队和融资渠道,将有助于为公司培育符合公司发展战略的项目,他认为符合公司及全体股东的利益。

天津万兆恐将兜底
  在这项曲线收购中,还有一个不可忽略的细节。今年4月11日,中源协和发布公告称称,基于公司对资金的需求,公司与天津万兆投资发展集团(下称“天津万兆”)签署转让协议,决定以1.3亿元的价格将融源瑞康中的出资份额及对应的财产份额转让给天津万兆,同时天津万兆将为中源协和质押担保提供反担保。这似乎看起来中源协和已从瑞源瑞康金蝉脱壳,天津万兆作为劣后级合伙人要承担全部损失。
  但是实际上,中源协和已经于1月28日和融源瑞康签订质押担保协议,中源协和以其子公司上海执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执诚生物”)100%股权为优先级和中间级合伙人的本金及预期收益等提供质押担保,担保金额为10.80亿元,与融源瑞康总资产相当。当时中源协和并没有反担保人,此次拉天津万兆入伙,正是为其提供反担保作用。
  在转手融源瑞康的出资份额后,中源协和还将继续为融源瑞康的本金和收益提供担保,天津万兆虽作为劣后级合伙人,但对入伙前合伙企业的债务以其认缴出资额为限承担有限责任。同时,在公告中还提到,如中源协和因承担上述担保责任而向优先级合伙人、中间级合伙人、合伙企业支付任何款项的,天津万兆须向中源协和偿付。也就是说,就当前柯莱逊出现的问题来看,最后尽管中源协和要承担责任,但是最终所有损失或有可能转嫁给天津万兆。
  整个过程来看,一方面是溢价收购份额,另一方面还需承担如此之大的担保风险,作为房地产公司的天津万兆为何参与这一并购,记者联系天津万兆,并未获得回复。
  对于这一次交易,中源协和方面解释称,这是由于公司已完成投资资金对产业并购的引导作用,中源协和将要回笼资金,转让劣后级份额及对应的收益与风险,并强调不会影响公司正在进行的非公开发行股票使用募集资金购买柯莱逊公司100%股权事项。

华丽的资本运作
  利用成立合伙企业收购资产的方法,并不是中源协和第一次采用。早在2015年2月份,中源协和也曾出资2亿元作为合伙人与中民投资本管理有限公司(下称“中民投”)以及中源协和董事长李德福实际控制的企业永泰天华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永泰天华”)等一同成立嘉兴中源协和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不过这一次中源协和是以中间级合伙人的身份出资,中民投和永泰天华作为劣后级合伙人。
  2015年11月,中源协和宣布将其在嘉兴中源协和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的出资份额无偿转让给西藏康泽投资有限公司(下称“西藏康泽”),中源协和称鉴于合伙企业尚未开展任何经营活动且无任何债权债务,公司尚未缴纳出资,公司决定将标的合伙份额无偿转让给西藏康泽。资料显示,西藏康泽同样也是李德福实际控制的企业。
  2015年8月,中源协和通过嘉兴会凌叁号投资合伙企业的两个SPV全资子公司收购中国脐带血库企业集团。对于此举,中源协和称这将有利于公司进军海外市场,实现公司细胞基因蛋白等业务的全球产业链布局。
  不仅如此,中源协和的海外投资动作也是接连不断。2015年6月5日,中源协和在美国特拉华州全资设立Vcan Bio USA Co.,Ltd.。今年4月12日,中源协和发布公告称,为实现公司细胞基因等业务的全球产业布局,Vcan BioUSA Co.,Ltd.决定在美国投资设立HebeCell Corp,投资金额达到500.72万美元,公告显示HebeCell 公司成立后,中源协和称将专注于纳米蛋白因子缓释制剂项目、诱导产生光受体细胞和视神经节细胞项目开发和研究及相关产品在美国的注册申报。
  根据中源协和的一季报显示,其净资产为15.11亿元,总资产为27.17亿元。中源协和大规模收购并舞出华丽的资本运作,势必需要依靠外力。如今,15亿元定增事项能否成行,中源协和面临“重新评估”进退两难的僵局尚待破解。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5,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5-5-6 05:20, Processed in 0.249600 second(s), 10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