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亚福 中国实行计划生育的理由是“人口太多”。但我想问一个基本问题:人口怎样才算“太多”?究竟有什么客观标准?有人回答说:“这个问题还用问吗?中国有13亿人口,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当然是太多了!”然而,我从来不满足于想当然的回答,而要求有理性的分析。因为我知道,想当然常常是靠不住的。例如,一般来说,液体变为固体后,体积是要变小的,因此有些人想当然地认为水结成冰后,体积也会变小。但事实上,水结成冰后,体积反而会膨胀。下面我就对“人口太多有什么标准?”这个问题理性地分析一下: 首先,判断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是不是“太多”,不能光看人口数量,更要看人口密度。例如,加拿大的人口数量是新加坡的10倍,但你能不能说,相对于新加坡而言,加拿大的人口太多了?当然不能!因为加拿大的人口密度远远小于新加坡。如果光看人口数量而不看人口密度,那么我们设想一下:全世界只有两个国家,一个是“中国”,另一个是“外国”,中国有13亿人口,外国有52亿人口,那么你岂不是要惊呼:“外国人口太多了!” 其次,单看人口密度还是不够的,因为不同的土地的自然条件不同,土地的承载力也不相同。例如,西藏面积虽大,但适宜人居住的地方不多;江苏省面积虽然小,但绝大部分地方都适宜人居住。可以说,江苏省1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能养活的人口,肯定比西藏12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能养活的人口更多。因此,要判断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是不是太多,还要考虑到适宜人居住的土地面积。 如果我们都赞成判断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是不是太多,主要标准是看人口密度和土地的自然条件,那么我们可以进一步分析:在什么样的人口密度和土地的自然条件下,人口是太多?假定中国960万平方公里这样的自然条件有13亿人口是太多了,那么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中国的人口密度是每平方公里135人,按照有一半国土适宜人居住来计算,那么适宜人居住的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270人。如果“适宜人居住的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270人”这个标准就是“人口太多”,那么我们看看其它国家是不是“人口太多”。 我们知道,不但中国有很多地方是不适宜人居住的,其它国家也有许多地方是不适宜人居住的。现在我退一步来假定:世界上其它国家的土地全部都是适宜人居住的,那么按照上面一段所说的标准:哪个国家的人口密度超过每平方公里270人,就可以判断这个国家“人口太多”。稍有地理知识的人都会知道:日本、韩国、新加坡、印度、孟加拉国、斯里兰卡、黎巴嫩、以色列、荷兰、萨尔瓦多等国的人口密度都超过每平方公里270人,那么这些国家也是“人口太多”了。然而,日本、韩国、新加坡、以色列等国不但不认为“人口太多”,反而还鼓励生育。 有人认为小国人口密度可以很大,但大国的人口密度就不能很大。这种观点显然是站不住脚的,并且这种观点在客观上助长了分裂主义。因为分裂主义者会说:“小国比大国更有优势,国家分裂可以减少人口基数,所以国家分裂有利于发展经济。”但实际上,欧洲国家正在朝着联合、统一的方向发展,就是因为大国比小国更有优势。 有人不同意人口密度和土地的自然条件这两个标准,而认为:看一个国家的人口是不是太多,要看失业率的高低,失业率太高就是人口太多。然而,一个国家的失业率并不是固定不变的,一般来说,经济繁荣时失业率低,经济萧条时失业率高。例如,在1929~1933年经济危机时期,美国人口只有1.2亿,但那时失业率高达25%。如果你认为失业是由于人口太多,那么你是不是认为那时美国也应该减少人口呢?然而现在美国人口有3亿,失业率只有5%。 还有人认为,如果一个国家发生饥荒,就证明这个国家人口太多。然而,历史上发生的很多饥荒,并不是由于人口太多。例如,前苏联是一个地广人稀的国家,然而在1933年,乌克兰发生了历史上最严重的饥荒,有几百万人饿死。饥荒的原因是斯大林在1930年初强行实施农业集体化。也就是说,乌克兰饥荒的原因,不是人口太多,而是政府干预太多。 结论:当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出现大量失业人口或过剩人口的时候,不是人口出了问题,而是社会出了问题,要改革的是社会制度而不是要减少人口。如果社会制度出了问题,即使是像阿根廷这样每平方公里只有11个人的国家,照样存在大量的失业人口;如果社会制度出了问题,即使是像索马里这样每平方公里只有16个人的国家,照样有大量的过剩人口。所以,出现人口问题的根本原因不在于人口数量的多少,而在于社会制度是否合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