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2371|回复: 1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印林 发表于: 2007-3-18 20:21:01|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各地方言察纳雅言

 [复制链接]
4言察纳雅言
印林
一、有点麦子
  二、三十年前,此语形容人相貌出众,相貌与麦子扯上关系,这来自民间智慧。受肚子里有点墨水的影响,有段时间我以为此语当是有点墨汁,但墨汁与文化攀得上亲,却与相貌八杆子打不着。腹有诗书气自华吗?农民似无此酸雅。此语分明是质朴的带着田野气息的语言,而且当出自南方。在中国,麦子本属于北方作物,引种到南方,水土气候不是很适宜,产量一直不高。在上个世纪70年代,科技力量有限,农民劳动积极性也不高,比如重庆一带能把麦子种好的生产队不多。说有点麦子,等于说麦子长得好。农民的语言是鲜货,借用来说人长得乖,长得帅。哎哟!你看那个妹崽,好有麦子哟!那个超哥,也有麦子!有点麦子走在赶场的石板路上,必然招来一大群蜂群样的目光。为什么不说有点谷子或者有点包谷呢?博学家能否见告一二。一笑!
二、一天灯晃
  电灯在农村普及前,照明多是桐油灯、煤油灯,我的家乡是70年代末才用上电灯,那一天,不啻为过年的欢乐!从此告别了煤油灯的历史,再也不用担心风一吹,一瓣红花似的火苗飘落,一天灯晃便也渐渐退出历史舞台。现在回想起这个词语,心中充满了温馨和苦涩。一盏灯飘摇、无主,背景是漆黑的大幕,形象得如在目前。此时,一个无所事事的人,将身影投射在坼裂的土墙和黑黑的千脚泥地面上,荧荧绰绰的飘浮,宛如他内心的空落。随着电灯普及,任凭风吹雨打,灯都摇得不那么厉害了。一天灯晃的人尽管还有,却干脆去掉了那不晃的,直接叫,或加上了两个带轻蔑意味的字眼──称为晃鸡子
3/12/2007
附:天涯网友hfsteady回帖:
  有点...好象就是只在大家窘迫时突然出来个本应是正常水平,但矬子里头拔大个儿显出来的意思吧(~这个实在是杀风景)?有两下子,有点墨水......都是这个意思吧?还有那个"(这年头)还有开脸的哪?"不过不那么漂亮,像英语习惯用法似的。
三、架墨
  事情的开始叫"架墨",事情的完成叫"刹角"(,此处读如"各")。
  方言未必输与雅言,比如这架墨,一听就比开始可感可知。开始一词抽去了人与物,抽去了故事。而说架墨,我们分明年看到了一位作坊时代的老木匠,把一棵树放倒、搭在两端的木马上,然后将墨斗钉在树的一头,牵着长长的墨线,牵到另一头。俯下身,半蹲,睁一眼闭一眼,准备弹线。他的神态看起来有点滑稽,更多的是慎重,有时还来回瞅来瞅去的。鲁班的子孙,经过这一番耐心的打量,最后当机立断,将手中的墨线轻轻一弹,再弹,三弹,还没有开锯,这棵树在他的心中,早已经变成了木板的形状了。
  于是,一棵树开始了走向家具的历程。
  四、刹角
  我一直不清楚这刹角该写成什么样才最能揭示它的本来面目。此处姑妄言之。起初我以为这个词语也应该与木匠有关,但问题出来了,木匠将做好的家具之类再刹掉一角有什么必要?也许是刹椁也说不定,那就雅得很了。是古代套在棺材外面的大棺材,人一死翘翘,装殓入棺。什么都完了,刹椁了。一想不对,此语估计与石匠关联大一些。石匠开石塘口,毛糙得很,但等到石头出来了,往往打磨得有棱有线。这一想,发现应该是最初出自泥水匠之口。上个世纪80年代初,家乡流行砌干打垒的碎石墙,那些泥水匠砌墙,主体砌得又快又毛,但遇到边角,就非常细心。刷浆的工人,常也是大面积的主体一刷,最后收拾边角,边角一整归一,活路就做完了,刹角了。
3/13/2007
补: 
  有同事说,架墨──出自蔑匠,应写成架蔑。篾匠编竹器,把蔑片交叉相架,编制工作变由此开始。也是一解。又说,刹角,是木匠做好家具后,收工前,将桌子板凳之类的四角再打磨一下。当是正解?
  天涯网友hfsteady说,刹角?不知在哪见过一个词"煞紧",是用来形容女子穿衣时把衣裙扯平不要留褶皱。查了下字典,煞的确有结束,收束的意思。煞角,会不会是最后整装时拽一拽衣角呢?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印林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印林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印林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印林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印林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印林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转帖]向全国全球征集出版社出版《社会主义基本理论》 信用卡分期有陷阱,到底是优待还是套路?
2# 四姑娘山
 楼主|印林 发表于: 2007-3-18 20:24:50|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五、归一
别以为市井没有文化,有些听似粗鄙的语言,细究,大有来头。把事情做好,叫搞归一弄归一,过普通话级的那些日子,我舌头都挛大了,感叹生在南方之不幸,全拜这些搞归一之类的所赐。没想把这三个字写出来,不觉汗颜。这哪里是土语,这几个汉字承载着数千年的文化精华。
  归一,万法归宗,九九归一,河图洛书乃中华文化的起源,易学由是滥觞。伏羲演先天八卦,文王拘而演周易,道家讲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为天下正。秦始皇统一中国的丰功伟绩,都浓缩在了这归一二字里了。
  落魄的朱允炆对归一另有别解,他被四叔燕王朱棣赶下台,削发为僧逃命,感慨万端地唱道:收拾起大地山河一担装,四大皆空相,历尽了渺渺程途、漠漠平林、垒垒高山、滚滚长江,但见那寒云惨雾如愁织,受不尽苦雨凄风带怨长。雄城壮,看江山无恙,谁识我一瓢一笠到襄阳。(李玉《千忠戮》[倾杯玉芙蓉]
  如此归一,任谁也当大彻大悟了。
  归一流落民间,是精英文化的普及,化了大众的愚顽。如此高深的哲学命题、政治命题,被中国的庶民们大事化小,拿来处理鸡毛蒜皮的日常生活,这其中包含着怎样的禅机呢?真是道与禅无处不在噢!政治家收拾山河,小百姓收拾鸡毛。吃喝拉撒与统一天下、宇宙洪荒一样伟大。  
  千万不要小看了那些在乡间说归一的人,要知道,他们和上古圣人同言同根同心!
3/14/2007
六、落教
办事热心,充满人情味,叫落教。一个人一当获得了落教的口碑,名誉就不胫而走,酒局饭桌上神吹海侃时,即使他远在千里之外,座中也会有人说起他,说起他时就会掏出手机来,拨一串阿拉伯数字:喂,哥们,是你吗?你在帮人办事啊!你真是太落教了。兄弟想念你呀,来!听到起,给你斟了一杯,不许推噢,咱们兄弟伙,谁跟谁!一定得喝,感情深,一口吞,干了!
  座中的人都齐刷刷盯着他喝了酒,满带敬意的微笑着。手机一停,他还得传布一下那人的来,因为他做了落教的人的朋友,感受到了无上的光荣。
  巴渝两地流行的落教一词,让人想起官话中的落单落网落寞"以及《水浒》中的落草来,在这里有归属、停留的意思。落教应该与落草渊源很深。人生在世,绝大多数人都希望自己出人头地,于是尽往人多处扎堆;个人的力量究竟有限,于是需要加入阵营,需要找到自己的组织。比如林冲,他的组织是政府的禁卫军,没有想到的是开罪了高太尉,为主流社会所驱逐和抛弃,落了单,于是只好另寻靠山,变自己为一头狼,落草了。
  与落草对比,落教多了一层原则与道义的内涵。落草易让人想起乌合之众草莽荆榛,匪而不驯,蛮而未化;而落教,是进入一种严密的组织的行为,该组织具有完备的体制,有宗旨目的。据说,此语的出于嗨袍哥之口,袍哥曾在巴渝两地盛极一时,取《诗经·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之义,创教人看来肚子里颇有墨水。加入袍哥有相当严格的仪式,一旦加入,就算是落教了。从此有了靠山,一大帮兄弟伙给你撑腰、扎起,哪怕到了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只要一亮山堂,一对切口,马脸马上就会一变为笑脸,抱拳,掌肩,按会中规矩热情相待,宾至如归。长此以往,落教一词于是发生了转义,引申为懂规矩,有人情味
  建国后,各类江湖会党教门被政府取缔,但落教一词却在民间话语中长存了下来,不时在人们口中飞来飞去。说好的一面,是大家都希望碰上几个落教的朋友,缓解物质主义下人心的冷漠、坚硬与欺诈关系;说不好的一面,它使得某些组织、单位、团体多少带上了那么一点江湖气味。

 3/15/2007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5-16 08:01, Processed in 0.062400 second(s), 11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