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710|回复: 0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飞翔 发表于: 2023-3-1 16:41:00|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少数民族推进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

 [复制链接]
源自:中国民族报  : 李俊清 付秋梅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用“十个明确”概括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涵,“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其中之一。民族事务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是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双重现代化,具有复合型、整体性的特征,其目标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进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增强“四个意识”,强化“五个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其核心就是要引导各族人民增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增强国家意识、公民意识和法治意识。公共服务作为政府社会职能及公共利益实现的主要形式,具有连接国家与公民的政治纽带作用,承载着国家认同功能。要发挥以公共服务为载体的政治纽带作用,增强各族人民公民意识,强化国家认同。一是持续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和便捷化,让各族人民群众在“在公共服务中感知国家”。二是在公共生活中,要以增进共同性为方向,加强民主法治、权利义务等现代政治价值的宣传和引导。三是坚持物质和精神并重,在增进共同性、尊重和包容差异性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公共教育、公共文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四是重视法治建设,保障各族群众合法权益,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从经济、文化、社会关系入手,多维度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一是加强民族地区与内地经济融合的利益连接纽带,缩小区域之间发展差距。历史经验与现实情况表明,没有坚实的物质基础,就不可能全面实现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要从经济领域着手,持续推动民族地区融入新发展格局,完善差别化区域支持政策,强化新时代安边固边兴边工作,加快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二是加强民族地区与内地文化交融的文化连接纽带,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要充分发挥文化作为社会成员黏合剂的作用,一方面,大力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发展公共教育、公共文化、文化市场,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基层,在丰富各族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厚植家国情怀;另一方面,向各族群众普及国家提倡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推动各族群众牢固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使各民族人心归聚、精神相依。三是引导人力资源跨区域流动,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塑造和谐互助、团结奋进的社会关系纽带。要借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形成的势能,引导中东部地区和民族地区人口双向流动,进而带动社会资源在国内循环流动,形成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搭建起更加亲密的民族关系网络。

以法治化、制度化、规范化多重治理模式提升治理效能。法治化、制度化、规范化是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要以法治为经、制度为纬、规范为线的治理模式,提升民族事务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基于法治之维,要在严厉打击民族分裂势力,持续巩固反恐与去极端化成果的同时,健全民族政策和法律法规体系,依法治理民族事务。基于制度之维,应完善复合型治理的民族工作体制机制,提升化解民族领域风险隐患的制度韧性。要健全民族事务治理的党建引领机制、多元共治机制、协同响应机制、信息沟通机制、应急处置机制,激活民族地区基层党政资源、组织资源、行政资源、自治资源以及民间内生性社会力量等德治资源,系统建构民族事务治理共建共治共享格局,将涉民族因素的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基于规范之维,要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连通外宣、内宣,加强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和管理。面对尖锐复杂的民族领域意识形态斗争,需要外宣、内宣统筹发力,守好意识形态阵地。一是扩大对外宣传,抢占舆论阵地,牢牢把握国际话语权。一方面,面对西方话语霸权对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攻击,要深入开展涉民族事务外宣斗争,综合运用政治、外交、经济、法律政策、文化等手段多拳出击;另一方面,要加强正面舆论引导,多角度、全方位、立体式地讲好中国故事,并动员境内外民间力量进行广泛宣传,让国际社会更多、更真实地了解中国。二是强化对内宣传,凝聚合力。既要加强反分裂宣传工作,又要巩固扩大主流舆论。要多挖掘鲜活的正面典型,如“家是玉麦,国是中国”“没有祖国的界碑,哪有我们的牛羊”等,传播正能量。三是优化网络宣传,维护国家安全。网络是做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的重要平台。要健全涉民族因素网络信息管理机制,规范网络社群发展,严防境外有害信息倒灌和渗透,形成良好的网络生态。要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让互联网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最大增量。

  【
⊙ 作者简介
  李俊清,中央民族大学国家安全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付秋梅,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全面提高边疆民族地区公共安全保障能力研究”(21ZDA116)阶段性成果。】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飞翔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飞翔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飞翔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飞翔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飞翔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飞翔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提高民族地区引进人才的竞争力|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大力发展智慧教育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5-17 02:53, Processed in 0.249601 second(s), 12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