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3346|回复: 0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探讨研究蚕丝生产的民俗活动

 [复制链接]
源自: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顺庆有数千年历史的蚕丝生产,流传下许多与蚕丝生产相关的古民俗活动。这些风俗习惯不仅反映出古代蚕丝生产的发展水平,也可以看出当年蚕桑丝织在地方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http://www.phoer.net 7 J0 Y2 E3 G! P0 o/ S, h
  丝绸源点(图片源自:封面新闻)
http://www.phoer.net 4 x+ @% {/ w! z# v8 k1 K  蚕过年
http://www.phoer.net 4 G6 s* M! z* r7 q8 |3 F* H# o" @  每年正月初八日是蚕过年。这一天四乡农家和城中丝绸商户皆设丰盛酒食及香烛祭蚕,祈求新年蚕茧丰收,丝绸生意兴隆。这种风俗一直延续到民国初年。《新修南充县志》(1929年修撰)中对此也有清楚的记述。
http://www.phoer.net 2 \4 X; T6 d$ s9 C$ f
  蚕茧(蓬州闲士摄于2019年中国西部丝绸博览会展馆,图片源自:四川方志图库)% s( f' J( |* t" }! W+ G http://www.phoer.net
  祭蚕神
http://www.phoer.net : i: a8 I8 Y1 j/ U% r  汉唐时代阆中、安汉(唐代名果州)一带皆建有先蚕祠,祭祀蚕神嫘祖。传说嫘祖是西陵氏之女,嫁给黄帝为黄帝元妃。她教民种桑养蚕,取丝织绸以制衣裳,因而百姓一尊她为“先蚕”,意思是“养蚕织绸的祖师”,世世代代立祠庙祭祀。唐代观察使吕颛途经嘉陵江一带时曾写下一首小诗,反映当地这种民俗活动。
http://www.phoer.net 0 d% ^! Z* P( x6 M  M
  嫘祖养蚕(图片源自:中国考古)
http://www.phoer.net % g" x3 J, }9 l1 N2 B" c8 ~  先蚕祠
http://www.phoer.net 4 u1 X5 s6 W& w  花缬冰纨才寸丝,个中消息几人知?. m. p6 c+ _) n( H( s# x1 r3 T http://www.phoer.net
  掇桑试语巴江女,好爇名香报尔师。) L7 `$ `! x* F: v6 v http://www.phoer.net
  中华之母──嫘祖栽桑养蚕抽丝编绢图(石小玉 画,图片源自:中华母亲嫘祖网)" N4 r7 ^4 ~+ Y http://www.phoer.net
  蚕 市/ _* j7 G( J1 k- X9 F* j: V http://www.phoer.net
  《资治通鉴》卷三五三僖宗乾符六年(1879)四月甲子条,胡三省注释:“成都城中鬻花果、蚕器于一所号蚕市。”宋代成都蚕市从正月初二至四月十九日浣花活动后结束。北宋仁宗庆历年间(1041~1049)的益州知州田况在诗中这样描写蚕市:* Y9 |( `/ o& E1 ]. X$ w http://www.phoer.net
  齐民聚百货,贸鬻贵及时。; t5 E6 F; K! g# I" g8 o http://www.phoer.net
  乘此耕桑前,以助农绩资。
http://www.phoer.net : B# f* P3 R7 P$ N2 M4 J3 d6 q0 S  物品和其伙,碎琐皆不遗。
http://www.phoer.net 1 R) S$ c4 I7 U+ e5 P  张仲舒词《蚕市》也描述了当时的盛况:
http://www.phoer.net 6 p# C$ o6 e3 a' b6 t4 u0 M  成都好,蚕市趁遨游。夜放笙歌喧紫陌,春邀灯火上红楼,车马溢瀛洲。
http://www.phoer.net $ Z. b3 f2 M+ A5 K9 i, _  人散后,茧馆喜绸缪。柳叶已饶烟黛细,桑条何似玉纤柔,立马看风流。& u* R& z  t2 X7 {! ~! D. W- B' F http://www.phoer.net
  这些描述说明,宋代成都地区的蚕市是季节性的市集贸易与春游相结合的一种民俗活动。邵伯温诗“从昔遨游胜两川”“十里绮罗明月天”“哀公不称作遨头”,证明当时享有“小成都”之称的果州也有相似的风俗。' `7 ]: B2 {8 v- a http://www.phoer.net
  大型舞台情景剧《东方丝源》演出现场(2022四川国际文化旅游节主办方 供图,图片源自:四川日报)* n& G! |/ L$ K; B: D6 O http://www.phoer.net
  上元唤诗(丝)3 |. y" n: _. k5 f# G7 ~ http://www.phoer.net
  唐宋时每年元宵之夜开始,一连三晚都要进行观诗灯和儿童唱诗活动。民间称为换蚕诗(丝)。宋人彭永的小诗《上元》记述了民间这种风俗。
http://www.phoer.net   I+ e, C5 h" }; N+ E2 {  巴人最重上元时,老稚相携看点诗。
http://www.phoer.net ( ?$ Q5 Q' Y# |+ ~, r  行乐回来天向晓,道旁闻得唤蚕(丝)。1 w! A0 S: ~. k6 x- P4 ? http://www.phoer.net
  生丝(蓬州闲士摄于2019年中国西部丝绸博览会展馆,图片源自:四川方志图库)
http://www.phoer.net : d% D6 \/ |) C  三月三上西山
http://www.phoer.net $ U1 T6 y3 |- x5 y  J0 z  三月三到郊外“踏青”,原本是一项古老的民间习俗。《后汉书礼仪志》载:三月上巳,军民皆洁于东流水上。日:洗濯。祓除去宿垢疢(chèn 趁),为大洁。”并引《韩诗》:“郑国之俗,三月上巳之溱、洧两水之上,招魂续魄,秉兰草,指不祥。”至魏晋时期,才认定三月三为上巳节。几千年演变,各地区、各种不同人群三月三的活动也大不相同。有的到郊外赏春、踏青;有的在这一天去爬山登高;有的亲友相邀到水滨宴饮,以除不祥;有的文人雅士在水滨开一弯弯曲曲的小渠,再用酒杯装上一些酒放人水渠中漂流,杯停在谁的面前,谁就取杯饮下酒,并要即兴赋诗。这就是古代文人津津乐道的“曲水流觞”。《兰亭集序》所写的“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座其次”,就是描述这种游戏。# f) [: x# D; h) W% l7 h" P6 J6 Z http://www.phoer.net
  南充西山开汉楼(图片源自:南充西山风景区网)
http://www.phoer.net 8 H5 r' s: `/ j8 b" [% F( D* T  果城古来也有“三月三,上西山”的春游习俗。不过作为蚕桑之乡的这种“踏青”活动,也与蚕丝生产有些关联。《蜀中广记》中说,巴乡民俗,每年三月三日是阴还是晴,就是一年蚕茧生产丰歉的先兆。民谚:“三月三日晴,树上挂银瓶。”是说三月三这天如果晴朗,那么这一年蚕茧一定丰收。农家称老蚕做茧为“蚕上树”。“树上挂职银瓶”,就是说结茧又大又多。* h  U& V2 p/ N  Q http://www.phoer.net
  南充《丝绸之城》(又名《丝绸女神》)塑像(蓬州闲士 摄,图片源自:四川方志图库)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八神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八神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八神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八神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八神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八神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沙钢出局?中信集团拟入局抢夺南钢 程实:市场与现实的距离感与预期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5,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5-5-13 02:04, Processed in 0.078000 second(s), 10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