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261|回复: 0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2023年CCG:2023年中国国际化人才培养白皮书

 [复制链接]
源自:199IT
  1、本报告基于调查研究分析,构建了国际化人才的国际沟通素养框架,包括情感内核、认知基础、行为要素三个层次。情感内核是国际沟通素养的基础与前提,包括国家认同、全球关怀两个重要元素。认知基础是连接情感内核和行为要素的桥梁,包括外语知识与技能、世界知识与全球议题、专业知识与技能,以及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行为要素是情感内核和认知基础的外显方式,可促进情感内核和认知基础的形成,包括深度理解和有效表达两种形式。
  2.以外语知识与技能为代表的国际沟通素养培养取得较为丰富的成绩。目前国际沟通素养培养已贯穿初、中、高等教育及职业教育体系全过程,并从英语教育领域拓展融入不同的学科教育领域。基础教育阶段,国际学校不断发展,截至2020年10月,全国正常运营、采用国际课程、实行双语教学的各类全日制国际学校共计1399所。越来越多高校创造国际化校园环境,提升国际化水平,2023年QS世界大学排名前100的中国大陆高校中,国际学生占比为5.4%~17.5%、国际教师比例为6%~47%。自2009年起,中国已成为全球托福考生人数最多的国家。从ETS每年发布的《全球托福考生成绩报告》来看,过去十余年,中国考生的托福考试成绩显著提升,平均成绩由2010年的77分提高到2021年的87分,逐步接近全球考生的平均分(88分);托福成绩100分以上的考生人数占全球考生人数的比例较2009年增长了三倍。
  3.出国留学是提高国际沟通素养、培养国际化人才不可或缺的环节。目前,中国同181个建交国开展了教育合作与交流;与58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学历学位互认协议,为中国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出国留学机会。根据UNESCO的数据,2021年中国大陆有108.8万名学生在境外高校留学。除了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韩国等传统留学目的国之外,德国、法国、意大利、爱尔兰等欧洲国家以及马来西亚泰国等东盟国家也成为重要目的地。自2008年以来,中国已连续15年成为美国第一大国际学生来源国。2021~2022年度,中国留学生人数仍位居国际留学生人数榜首,约为29万人,占美国高等院校国际学生的30.6%。
  4.中国国际沟通素养培养初步形成东部发达地区引领的渐进式发展模式。东部发达省市国际化程度相对较高,国际化文化更丰富,具有更开放、多元的氛围,国际学校等国际化教育资源更丰富,对国际沟通素养的重视程度高,其国际沟通素养高于其他地区。2021年,中国考生的托福考试成绩平均分为87分,31个省区市(不含港澳台)中,24个省市托福考生的平均分超过了80分。中国托福考生人数和成绩分布也呈现了明显的区域差异,托福平均成绩省间差异达到15分。
  5.国际沟通素养主要包括“深度理解”和“有效表达”两方面的行为要素,本报告以托福考试的“听力+阅读”以及GRE考试的“语文推理”作为深度理解水平的衡量指标,以托福考试的“口语+写作”以及GRE考试的“分析性写作”为有效表达的衡量指标,分析中国国际化人才国际沟通素养的发展状况,并发现:
  (1)中国考生深度理解相关指标接近或超过全球平均水平。中国托福考生的阅读理解平均得分超过全球平均值,听力理解成绩不断提高并接近全球平均值。自2008年以来,中国考生的托福阅读成绩开始超越全球平均值,2021年中国考生阅读成绩(23分)高出全球平均值1分。中国考生托福听力成绩稳步提升,进一步缩小了与全球平均值的差距,2021年,中国考生的托福听力成绩(22分)与全球平均值(23分)的差距缩小至1分。同时,GRE中国考生的语文推理成绩(152.3分)于2020年超过了全球平均值(151.4分)。
  (2)中国考生有效表达相关指标与全球平均水平的差距逐渐缩小。2008年至2021年间,中国考生的托福写作成绩与全球平均值的差距逐步减小,并于2021年达到全球平均分值。中国考生的托福口语成绩与全球平均值差距不断缩小,至2021年,两者分差为1分。同时,GRE中国考生的分析性写作成绩与全球平均值的差距逐渐缩小。2011~2012学年,中国考生分析性写作得分与全球得分相比低0.6分,随后六年稳定保持约0.5分的差距,2020年,中国考生分析性写作得分(3.3分)与全球考生平均值的差距缩小至0.3分。
  6.为进一步促进中国国际化人才培养,本报告提出如下建议:
  (1)出国留学依然是人们提升国际沟通素养、成为国际化人才的主要渠道,国际学生在促进经济发展和国际人文交流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复杂的国际形势下,应继续加强与美国、德国、英国等发达国家以及“一带一路”伙伴国家保持稳定的教育交流合作关系,持续鼓励中国学生到这些国家留学,也欢迎相关国家的优秀学生来华留学,加大中国国际化人才培养力度。
  (2)从促进国家发展、提升国民素养、推动企业全球化、促进技术发展等不同角度来看,外语既是国际化人才成长之“路”,也是中国发展之“桥”,应保持外语在教育中的地位,加强重点领域职业教育体系的外语培养力度。
  (3)构建兼具批判性和多元性的国际沟通素养评价体系,以全面、深入地测评国际沟通素养,着重提升国际化人才“有效表达”能力。
  (4)通过丰富长短期留学项目形式、进一步创造国际化的校园环境、提升课外交流项目的国际性和真实性、提升国际交流的信息技术支持水平等方面创新国际交流形式,多角度拓展国际沟通的触角。
  (5)国际化人才培养需要政产学各界共同发力,充分发挥政府、学校、企业等多元主体作用,进一步完善国际化人才培养生态体系。同时,针对国际素养培养区域不均衡等问题,鼓励企业、社会组织等民间机构在欠发达的中西部或东部三四线城市根据地方特色引入国际沟通素养培养资源。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玉曲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玉曲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玉曲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玉曲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玉曲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玉曲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2023创意趋势报告:新都市物语 AI“旋风”席卷,制药业能否借势起航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5,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5-5-11 00:33, Processed in 0.093601 second(s), 9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