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152|回复: 0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大卫 发表于: 2016-6-30 12:31:02|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2016年博物馆满馆精品 为何观众却一脸懵

 [复制链接]
源自:新华网
  最近国内某博物馆的一个大型展览汇集了众多精品,其中不乏国宝级文物,观众从展厅走出时却很懵。有人坦言,展览中精品虽多,但彼此之间没有明显的主次与关联,展品铭牌上也仅简单地写有名称、年代、出土地点,像是把库房搬到了展厅,让人看不出头绪,也提不起兴致。
  有学者提出,博物馆正经历从以藏品为中心到以观众为中心的转型,“策展时代”已经到来。众多文物简单堆砌出的展览,已经难以说服、打动观众;而主题性、故事性的展陈策划理念,将给观众提供难忘的观展体验,成为博物馆“吸粉”的关键。
  有业内人士直言,国内博物馆界办的很多展览还停留在精品展、名品展的概念阶段,只是简单地把“家底”齐刷刷拿出来展示,缺少独到的策展思路和呈 现方式。上海博物馆副馆长李仲谋表示,“一个成功的文物展览,应该强化策展,根据某一特定主题、以讲故事的形式将文物渗透到特定历史背景中,以便观众深入 了解。”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曾经策划主办过一个题为《中国:走向盛唐,公元200年~750年》 的大展,300多件中国稀有文物,不是简单地按照时间顺序 展出,而是打破朝代分期──从汉末到盛唐;打破门类限定──囊括青铜器、石雕、玉器、丝绸等多个门类,以极为生动的方式立体地呈现出中国文化融合外来 文化并发展到顶峰的主题,契合了参观者的观展心理,获得轰动性的展览效应。
  “引人入胜的展览不一定非得有价值连城的国宝,但背后有故事的文物必不可少。展览中为什么这几件展品相邻相近?不应只有文物的类型学、年代学的 原因。”在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副馆长、研究员沈辰看来,展览需要如电影一样有故事,让观众看出重点,看出关联。展览背后的故事则需要精心考量文物之间 的关联。恰到好处的文物的组合,可以让故事一环扣一环、一波接一波地演绎,复原出鲜活的历史文化图景。
  沈辰以曾于多伦多热展的 《紫垣撷珍──故宫博物院藏明清宫廷生活文物》 大展为例说:“当时展览中的部分展品在文物的珍稀程度上也许排不上 号,但包含的信息量非常大,在串联故事方面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比如一组反映慈禧生活的文物中,出现了慈禧‘大雅斋’瓷器的小样。很少有人知道,慈禧专 门为自己设计、烧制‘大雅斋’瓷器之前,宫里的画师会先画出小样,小样令慈禧中意了,造办处才批,然后在小样上贴几个黄条,上面写着按照此样、何等尺寸、烧制数量之类的话,相当于给景德镇下了订单。这对了解清朝景德镇官窑瓷器的烧制和慈禧对瓷器的喜好情况有相当的助益。”
  利用有限的藏品和空间,为观众提供难忘的观展体验,离不开策展人的功力。在欧美的博物馆中,策展人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馆长 康柏堂曾说,世界级博物馆的核心指标是“策展人”。这个舶来的名词,主要是指以最佳方式展示、发掘展品在审美和教育方面的重要意义。可惜,在国内以“策展 人”自居的不在少数,担得起策展人之实的却屈指可数,尤其在博物馆界。
  李仲谋认为,博物馆策展人应该是“多面手”,既要具备学术上的通观视野,还要熟悉博物馆展览的运作方式。这样的人才在国内极为稀缺,甚至存在“先天不足”的尴尬。也有专家指出,正因博物馆最终提供给公众的是一种观展体验,策展人简直像个无所不能的魔法师:要将自己对展览的理解准确地传达给设计 团队,利用展墙,划分空间,设计参观路线,制造“迷宫”一样的空间,还得为展品搭配文字、设计、灯光、声音,调动观众的视觉、听觉、触觉、味觉,为这一空 间营造令人着迷的“气场”。而国内相关人才的培养,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记者:范昕)

源自:文汇报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大卫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大卫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大卫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大卫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大卫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大卫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误会了:跳进兵马俑坑捡杯子的不是大妈是工作人员 侯爷回府:海昏侯国考古展珍贵文物近期返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2 00:40, Processed in 0.140401 second(s), 7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