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372|回复: 0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飞翔 发表于: 2023-12-17 16:40:58|只看该作者|只看大图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少数民族准确把握“四个与共”,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复制链接]
源自:中国民族报  : 严庆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四个与共”理念蕴含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体认、情感和态度,对于增进“五个认同”、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具有重要意义。准确把握“四个与共”理念,有助于夯实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根基,促进各族人民自觉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宏观层面:“四个与共” 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夯实思想基础
  “四个与共”理念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发展与巩固进行了系统概括,是中国特色话语体系的组成部分。“四个与共”理念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历史方位,突出各族人民的依存性与联结性,强化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价值指引、情感孕育和信仰共塑。
  价值指引。“四个与共”理念有助于深层次把握中华民族的历史传承与现实关联,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焦点。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需要广泛凝聚共识,培塑具有共同性的政治信念,促进各族人民在理想、信念、情感、文化上的团结统一,共同致力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现实行动。“四个与共”理念回答了当下应该按照何种路径、何种形式、何种目标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为推进民族工作提供了指引。“四个与共”理念是新时代维系各族人民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有利于促进各族群众生成共同的认同基础,增强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治意识。当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我们越发展壮大,遇到的阻力和压力就会越大。在国内,党的民族工作面临新的形势和任务。“四个与共”理念的提出,有助于夯实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有助于应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民族领域可能发生的风险挑战,为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提供重要思想保证。
  情感孕育。情感认同作为一种真实又具有普遍意义的心理认知,是中国这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共同心理特质的彰显,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要素。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需要实现从国家主导、社会建构到民众自然接受的濡化过程。“四个与共”理念注重各族人民的情感联结与精神共鸣,强调心理场域的建设,体现了中华传统哲学的情感温度,为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注入了情感动力。“四个与共”理念有助于加深各族人民对统一多民族国家历史脉络和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知,并由此激发对伟大祖国和中华民族的归属意识和身份意识,自觉本能地产生对伟大祖国和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亲切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维系各族人民团结和睦的情感纽带,“四个与共”理念强调各族人民共享祸福荣辱、共担责任、共同发展,具有强大的情感动员、精神振奋功能,为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发挥了重要的情感孕育作用。在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过程中,要坚持“四个与共”理念的价值指引,注重情感功效发挥,营造积极的情绪体验,凝聚起各族人民勇往直前、团结奋斗的精神力量,助推中国梦的实现。
  信仰共塑。政治信仰是人类社会政治生活的重要精神支柱。各族群众的政治信仰不仅关乎民族本身,更关乎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加强多元主体的信仰培塑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重要环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要义在于增强中华民族的一体性与中华各民族的依存性,信仰作为联结各民族关系的观念要素,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具有重要价值。“四个与共”理念强调各族人民在行动上的团结一致,在思想上的相依相守,有助于凝聚整个中华民族。“四个与共”理念继承伟大的民族精神,其中所蕴含的情感、意识有助于增进对中华民族的认同,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提供精神动力,推动中华民族成为认同度更高、凝聚力更强的命运共同体。
2023年新疆中秋晚会上,演员在表演各民族联舞《舞动天山》之群舞《中华民族一家亲》。 ●

微观层面:“四个与共” 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指明实践方向
  “四个与共”具有指导实践的现实意义,其实践导向体现在利益链接、社会整合和文化共享等方面。
  利益链接导向。共同体是一个归属性观念,蕴含着对意义、团结、集体行动的探求。在实现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整体利益进程中实现好各民族具体利益,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应予以关注的一环。要根据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实际,以公平公正为原则,突出区域化和精准性,更多针对特定地区、特殊问题、特别事项制定实施差别化区域支持政策。从政策安排、制度保障、公共服务等方面着手,维护各族群众利益,增进各族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吸引个体不断增强对共同体的归属感和信任感,更为积极主动地融入共同体。“四个与共”理念对中国这个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发展进行了意涵概括,为密切各民族间的关系和互动提供了思路。民族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在于利益问题,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需要保障各族人民的利益。“四个与共”理念强调增进共同性、尊重和包容差异性,强调各族人民在历史上就具有相互依存性、相互依赖性,中华各民族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各族人民的利益和国家利益是一致的。
  社会整合导向。根据唯物主义观点,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能动反映。“四个与共”理念脱胎于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叙事和现代社会发展现实之中,并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指导社会发展和实践。实现社会整合、维护社会稳定是我们这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必须重视的问题。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需要构建强有力的国家认同,通过制度安排和政策规划等,整合社会成员的利益、价值和观念。“四个与共”理念为应对这一现实需求提供了思路,奠定了社会整合的动力基础。共同参与、共同分享是社会整合和发展的内在需要。“四个与共”理念强调的共同建设、共同分享、共同承担的意涵,对于促进民族团结、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四个与共”理念指引下,各民族互惠互助、互通有无,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共建美好家园、共创美好未来。
  文化共享导向。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共同体文化具有凝聚共同体成员的认同意识的作用,是共同体保持自身活力的精神源泉。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共生性、协同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培育为社会成员所共享的集体记忆,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有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四个与共”理念关注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联结和文化纽带,强调对中华民族的历史认同、对中华文化的价值认同,对于整合文化资源、促进文化共享具有指导意义。总之,“四个与共”理念兼顾共同性与差异性,“一”中有“多”,“多”聚合为“一”,凝聚起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共识和力量。
  【作者系中央民族大学教授。本文系国家民委民族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四个与共’研究”(项目号2021-GMG-005)阶段性成果】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飞翔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飞翔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飞翔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飞翔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飞翔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飞翔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打造“六个典范”,推进模范省建设 建设中国自主的中华民族共同体话语体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5-3 15:57, Processed in 0.140401 second(s), 9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