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816|回复: 0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少数民族何吉贤:理解张承志的一个视角

 [复制链接]
源自:《民族文学研究》  : 何吉贤
  中国当代文学中张承志的存在及其评价构成了“张承志难题”。这一难题既表现为面对张承志这一对象时我们知识和视野的局限,也凸显为文学面对现实时问题意识的薄弱。“张承志难题”中包含的问题的核心是如何解释中国。作为一位信仰伊斯兰的回族作家,张承志的“走向中国”之路包含了极为丰富的内涵,这是一条由美的体认而确认自己的中国文化身份,由文化的民众主体而确认自己的民族身份,在文明的交汇和边缘处发言,由全球的不平等结构而寻找“第三世界文化立场”的“中国认同”之路。
  1.中国当代文学中的“张承志难题”
  张承志是一位当代中国作家,不过,当我们称他为一位“当代”—“中国”—“作家”的时候,实际上,在张承志这里,在他的名字前面的每一个限定词都需重新考虑,需要不同的知识和思想视野。张承志是这样一位特异的作家,他对人们习焉不察的上述这些概念的通常意义都提出了重要的挑战。
  先说“当代”。“当代”当然不是一种简单的时间表述,从文学批评的意义上讲,“当代”首先是指那些仍然在展开的、尚没有被充分历史化的经验,它具有相当的紧张感和不确定性。按张旭东的说法,“最高意义上的当代,必然是现代性的最激烈、最充分、最政治化的形态;而最高意义上的当代文学,必然是文学本身最政治化、最具有矛盾性的状态,这种状态不仅仅界定当代文学,它事实上在一个特定的意义上界定着文学性本身,……”[1]按此理解,作为文学上的“当代”,首先体现的是与当代经验、当代议题的关系,是在什么样的程度和位置上内在于当代的经验,同时又与这些经验性的“当代”构成某种紧张的对话,提出当代的议题。循此逻辑,我们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在张承志这位“当代”作家身上,体现了怎样的“当代性”?
  张承志在刚出道时就对自己提出要“为人民写作”的要求,并将其视为“信念的观点”[2],我们应该注意到,这是在“新时期”思想解放运动中的70年代末,张承志此时也有以文学创作介入思想解放运动的自觉。那么,他为什么会提出这一看来似与已被否定的“革命时代”的话语联系颇为密切的说法呢?他的这一看似与时代潮流格格不入的说法有什么新的意涵?他之后的以《黑骏马》和《北方的河》为代表的小说创作,与当时或之后的“知青文学”、“寻根文学”构成了什么样的关系?概而言之,作为80年代成就卓著的作家,他的创作,如何“既内在于80年代,又超越于80年代”?在接下来的八九十年代转型中,张承志被塑造成了“文化抵抗的英雄”,他与同时期的“人文精神”讨论,同时期展开的全社会性的商品化进程,构成了怎样的关系?
  张承志的学术背景是北方民族史,他的很多写作与历史叙述有关,但他的写作又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学术性写作,是用文学的方式来表达学术性的问题,他主动放弃学术性的写作,却又常常处于学术的问题中,主要是因为这些问题与当代的关系。这一文学的选择,恰似专注于杂文写作的“后期鲁迅”,用“匕首和投枪”式的杂文介入当代的思想和文化论争。换一种说法,我们也可以说,张承志叙述历史的目的是如何在历史中行动。
  张承志在80年代中期以后公开了他的伊斯兰信仰,并将信仰作为他写作的最重要动力。
  再说“作家”。在“现代”的标准下,当谈到作家,我们会有一些既有的标准,比如说想象力、虚构故事的能力、文人的情趣等等,但张承志似乎与我们想象中已有的有关“作家”的标准格格不入。他自己也承认:“对于以故事为叙述原则的小说,我并不具备什么才能。”[3]张承志是当代中国非常特殊的“作家”,像他这样的“作家”在当代中国凤毛麟角。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脉络下,要理解张承志作为一位“作家”身份的特殊性,至少要对下述三个问题作出适当的解释:
  1.抒情作为一种写作推进的动力在张承志这里构成了怎样特殊的意义?张承志在发表了自己的第一篇小说《骑手为什么歌唱母亲》后写的创作谈中,就提出今后要“发扬抒情的写法,把散文的风格融化在短篇小说里”[4]。之后在将《金牧场》改成《金草地》的时候,他也有意识地保留和强化与抒情有关的部分。抒情作为一种写作的重要动力,在张承志这儿有特殊的意义,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抒情传统中,张承志构成了怎样一种特殊的存在?
  2.在90年代初完成《心灵史》的创作后,张承志即停止了虚构性的写作,转向随笔和散文的创作,这是一种高度“介入性”的创作,就像晚期转向杂文写作的鲁迅,选择“横站”的姿态,以“文化游击战”的战术,介入当下的现实;
  3.如果说作为“作家”的张承志的写作是一种文学性的写作,那么,如何理解张承志写作中密度很高的思想和学术的含量?张承志90年代以后的很多随笔和散文创作,是对思想和学术问题的回应。他说,“我摸索着用文学的形式,去完成学者的题目。”“与一般作家不同,我的文学创作几乎一路都与专业探究并行;给予过我扶助和教益的知识分子,也多是学者而非文学家。”[5]张承志涉及的专业有考古、边疆史、宗教、人文地理等,视野极广,且所涉话题大多极具争议性。
  以上诸种,都对在当代中国的知识和思想结构下,如何理解和评价作为当代中国作家的张承志提出了挑战?我把这称为当代文学批评中的“张承志难题”。而当代文学批评中的“张承志难题”又体现了中国当代文学和知识界知识与视野的局限。
  本文的目的并非对以上难题提出正面的回答,提出这一“难题”,是为了说明它的背后所指向的,是如何理解中国?如何理解中国在当代世界的处境?这样一个问题。今天,随着中国和世界形势的变化,张承志提出和讨论的问题,如中国的边疆民族问题,西北内陆问题,关于60年代的革命问题,都已成为非常尖锐的学术、思想和现实的问题。我把张承志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和回答归结为对“中国”的理解,当然,这里首先是要把“中国”问题化的,没有一个先在的“中国”的本质,每个人与“中国”的关系都要从自我及其周围的关系中去寻找,因而,“中国”的位置并不是固定的,寻找中国认同的过程,也是自我确立的过程。这也是张承志的“中国观”给我的启示。

2.排斥和确认:张承志的中国认同
  对于一位一般的中国作家来说,“中国认同”当然不会是问题,但张承志的问题在于,他是一位回族作家,一位信仰伊斯兰的回族作家,一位从蒙古草原走出来的回族伊斯兰作家。
  在中国的构成中,回族是一个“外来”的民族,从唐宋时期开始,来中国进行经商等活动的阿拉伯人和其他中亚人逐渐在中国定居下来,与中国民族的其他人种通婚融合,尤其是经过元朝蒙古人的统治,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回族。“他们定居中国后几经辗转,大都聚集在西北,并且吸收了其他民族的一些人,融合、发展而形成一个信仰伊斯兰教的中国回回民族。这个民族由于明初禁止其说‘胡语’,穿‘胡服’,加之散居全国各地,生活在汉文化的包围之中,故明代以来汉语就成了他们的共同语言。”[6]回族因其独特的生活方式和伊斯兰信仰等原因,在中国历史的演变中,处境艰难,尤其在清朝中后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歧视和镇压。
  张承志出生回族,但张承志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初入“文坛”的时候,虽然也被看作一位少数民族作家,但他身上的民族特色并不是一个问题。这也与我们所熟悉的“(少数)民族文学”有关,能够进入当代中国主流文学、文化界讨论的所谓的“(少数)民族文学”,除了提供特别的民俗风情等之外,还能提供其他可供讨论的问题吗?
  1983年,张承志在一篇名为《所谓民族文学第一特性》中提出:“以真挚的创作冲动出发、以及由于对自己独特生活的强烈偏爱和体会产生的作品中的真挚感情,正是民族文学的第一特性。”[7]在这个时候,他虽然已有“对自己独特生活的强烈偏爱”的意识,但所用的还是一种普遍性的文学的表述,也许,他所谓的“对自己独特生活的强烈偏爱”和“真挚的创作冲动”之间,那种独特的桥梁还没有建立起来。
  自1984年冬天走进“回民的西海固”之后,张承志信仰了中国伊斯兰的哲合忍耶教派,从此一变其为草原母亲歌唱的“北京知青”作家的身份,成为了信仰伊斯兰的回族作家。自觉复归族裔意识,逐渐萌醒伊斯兰教的宗教意识的过程,集中反映在他的一系列回族题材的作品中,特别是小说《黄泥小屋》、《残月》、《西省暗杀考》(89年发表)、《错开的花》和《心灵史》(90年写成,91年发表)等。同时,他写出了《离别西海固》(91年)、《以笔为旗》(93年)、《撕名片的方式》(93年)、《无援的思想》(93年)、《清洁的精神》(93年),和《致先生书》(91年)、《南国问》(94年)等一系列散文,将他的笔深入历史中,深入信仰伊斯兰教的贫苦农民,宣布与“腐败的中国文人”“决裂”,高扬底层的反抗精神。
  在《嵌在门框里的耀眼绿色》一文中,张承志说:“为什么我们和别人,和那些精英大家总是格格不入?为什么人与人有着不同的观点、哲学、倾向,以及立场?──原因很简单,我们的血性不同。我们之间的分歧不是由于哲学,而是由于气质。”[12]对于张承志来说,气质的形成其实决定于人的生活,由生活才能有文化的养成,气质的积累。因此,他说:“我出身源头在西亚的回回人血统,但我是中国文化养成的作家,我感到人要知义。”[13]他又说,“我的血缘在西亚,我不喜欢炎黄子孙这个狭隘的词,但我是黄河儿子中的一员。”[14]这里,有两点值得重视。第一,张承志明确提出了“我们”和“精英大家”的对立。研究一下张承志作品中人称的使用是一个有意思的问题,在早期的小说中,他有意识地混用第一、第二、第三人称,值得专门研究。这里他用第一人称提出了“我们”与“精英大家”的对立,并把“我”归于基于共同“血性”和“气质”的“我们”。第二,张承志提出了虽然血统不同,但自己却是“中国文化”养成的作家,是“黄河儿子中的一员”。差异和排斥之上,出现了更高的认同,就是“中国文化”,这种认同是在“知义”和对“新体制”的反抗基础之上的认同。张承志是一个锻造文字的大师,我觉得他的很多用词和用力的概念,都会在汉语史上留下来。他这里的很多词都是值得细细琢磨的,比如“知义”指的是什么?尤其是指涉中国历史中的汉民族和边疆少数民族,以及少数民族之间如伊斯兰的回族和蒙古族,回族和维吾尔族等的时候。
  对于张承志来说,不能回避的问题是:“中国文化”是什么?或者说,对于他来说,“中国文化”意味着什么?
  在谈到《心灵史》的时候,张承志有一段话,他说:“《心灵史》是对中国文化的一个建议,。我幻想用这么一生去追逐一点沟通,倒不是由我去沟通中国和伊斯兰的文明;而是沟通文学,与古代中国的精神。”[15]“中国文化”当然是一个很大的概念,大到可以包含中国地域内的所有人的生活方式,小到支撑这个文明体的核心价值体系。在张承志的意义上,这也是一个相当宽泛的谱系,可大可小,他一再强调人的生活世界与文化,与对美的体验的关联。由此它也把“中国文化”的核心归结到“古典精神”和对美的体认上。这点后文还要涉及,这里暂不详述。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飞翔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飞翔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飞翔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飞翔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飞翔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飞翔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民族地区社区治理中的权力内卷化 奂平清:大瑶山调查与费孝通民族研究的理论自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5-15 06:57, Processed in 0.202800 second(s), 10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