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97|回复: 0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2023年科学家开发微观尺度分子抽绳,将聚合材料强度和韧性同时提升2倍

 [复制链接]
  : DeepTech深科技
源自:DeepTech深科技

  抽绳常见于我们的背包上,抽绳的两端分别通过领结状锁扣结构的两个洞,呈 U 型状态。
  当拉紧抽绳时,背包口会牢固地收紧。在外力作用下拉抽绳的过程中,抽绳本身和锁扣都会发生形变。因此,抽绳结构的抗拉伸效果强于单独使用的自由绳索。
  图丨生活中的抽绳与分子抽绳概念示意图(源自:丛欢)
  那么,能否能够利用分子在微观尺度下模仿抽绳的作用机制,来强化分子结构呢?
  受抽绳结构启发,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丛欢研究员课题组与吴骊珠院士、王树涛研究员、肖红艳副研究员、上海交通大学颜徐州教授等团队合作,通过化学合成的手段,实现了在微观尺度下的分子抽绳。
  分子抽绳与宏观尺度的抽绳兼具“形神相似”,可用于聚合物材料的交联剂,不仅可以增加材料的强度,还实现了包括硬度、韧性和粘附强度等机械性能的全面提升。
  图丨丛欢与课题组部分成员(源自:该团队)
  从聚合物材料的力学性质上来看,其强度和韧性两个关键指标往往此消彼长,不能同时增强。
  以日常生活中的塑料和橡胶为例,当外界温度低到一定程度,材料逐渐变硬,它的韧性也会随之下降,这导致材料变得很脆且容易断裂。
  在该研究中,研究人员结合精准分子合成、超分子组装和理论计算等手段,对提升聚合物材料的力学性质进行了跨学科的全新探索。
  分子抽绳的尺寸约 2 纳米,大约 4万个分子抽绳并排,粗细等同于一根头发丝。和生活中的抽绳结构一样,分子抽绳由两部分构成:一个具有刚性骨架的 8 字形双环分子 H 充当“锁扣”,以及一个柔性的线形分子 G 充当“绳”。
  研究人员在两个分子结构中各嵌入了三个互补的结合位点,使得两种分子在溶液中混合后,就可自发、定向地组装成分子抽绳的结构。理论计算的结果也证实,在微观尺度下分子抽绳在受到外力拉伸时,结构变形与能量变化和生活中的抽绳非常相似。
  为了检验分子抽绳能否增强材料的宏观力学性能,研究人员采用聚丙烯酸甲酯进行了概念性验证。他们发现,仅需引入千分之一摩尔当量的抽绳结构后,材料的强度和硬度便能够同时提升为原来的 2 倍以上。
  图丨仿抽绳高分子复合物具有类似拉绳的结构,并模拟了拉绳在外力作用下的形变特性。这种复合物可以作为交联剂,增强相应聚合物的宏观力学性能(源自:Angewandte International Edition Chemie)
  如何表征聚合物中到底有多少抽绳结构呢?这是审稿人在论文修改阶段提出的犀利问题。
  为回答该问题,研究人员采用紫外分光光度的方法测定材料中未被结合的游离“锁扣”分子的含量,并且进行了大量对照实验。通过宏观力学性质和光谱表征进行对比,圆满回答了审稿人的“刁难”,并证实抽绳结构是提升材料力学性能的决定性因素。
  “也正因为这些努力,我们弄清了分子抽绳结构能够影响宏观聚合物材料性质的原因。明确了材料的形变机制,也为未来开发性能更佳的机械互锁聚合物材料奠定基础。”丛欢表示。
  图丨客体分子 G 与主体分子 H 的分子结构以及核磁共振氢谱谱图(源自:Angewandte International Edition Chemie)
  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离不开各种各样的聚合物材料,为了满足不同的使用场景,全面提升聚合物力学性能(增强增韧)具有广阔的应用潜力,这也成为科学家们不断努力创新的目标。
  下一步,研究人员计划继续优化仿分子抽绳的合成路线和结构,以进一步降低合成的成本并拓展更多的应用场景,探索机械互锁聚合物材料更多的可能性。
  在分子层面(纳米尺度)的表征对于分子结构的理解、合成和精准地调控,有助于对宏观材料(微米及以上尺度)性质的认识。因此,未来在分子尺度创新合成与组装的方法,将会创造出结构更加精准可控的材料。
  “我相信随着研究的深入,合成化学家会创造出更多性能更强大的材料。”丛欢最后说道。
  参考资料:
  1.Dong,X.et al.Assembly and Utility of a Drawstring-Mimetic Supramolecular Complex.Angewandte International Edition Chemie(2024). https://doi.org/10.1002/anie.202318368
  运营/排版:何晨龙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桑曲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桑曲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桑曲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桑曲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桑曲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桑曲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巴西公司用无人机对抗登革热,在25英亩土地每10分钟放飞1.7万只蚊子 科学家用AI辅助活细胞单粒子追踪,自动化解析药物递送工作机制,促进全流程自动化药物递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17 03:59, Processed in 0.187200 second(s), 10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