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345|回复: 0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飞翔 发表于: 2024-5-21 13:40:28|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少数民族中国民族理论学会2024年学术年会综述

 [复制链接]
  : 中国民族报  : 记者 王琪
  在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中国历史研究院,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一周年之际,5月11日至12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系列研讨会、中国民族理论学会2024年学术年会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研究”理论研讨会在吉林省延吉市召开。会议由中国民族理论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延边大学共同主办,延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来自全国各地高校、科研机构和相关部门的近百位专家学者参加研讨。

着眼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不断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须顺应中华民族从历史走向未来、从传统走向现代、从多元凝聚为一体的发展大趋势,深刻理解把握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不断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坚实的精神和文化基础。
  “举办这次会议,对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深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研究阐释,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副局长郭建宏在开幕式致辞中表示,希望与会专家学者进一步深化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深化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体系研究,为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贡献智慧和力量。
  “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与中华文明均具有历史延续性。”中国民族理论学会副会长、渤海大学特聘教授都永浩提出,中华民族历史上的文明纽带及其突出特性,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基础,两者构成了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内涵。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赋予了时代属性。”中国民族理论学会常务理事、浙江师范大学边疆研究院教授吐尔文江·吐尔逊表示,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在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维护国家统一、对外讲好中国故事三个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云南民族大学教授刘荣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提炼了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深化了“两个结合”的理论内涵,规划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战略路径,对民族工作具有直接指导意义。“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与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一体两面、同步互构、相互成就。两者是‘两个结合’的生动体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深刻揭示出共同致力于强国建设与民族复兴,就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与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共同路向。”他说。

立足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建设
  理论是意识形态的基石。理论研究越深入,对意识形态的支撑就越坚强有力。构建科学完备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必须立足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遵循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科学揭示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道理、学理、哲理。
  中国民族理论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所长王延中在主旨报告中,指出了构建科学完备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的重要性、迫切性、主要要求,以及民族研究“国家队”在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方面的任务与使命。他强调,民族学及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专家需要凝聚共识,加快学科调整与人才队伍建设,多学科共同推动形成中国自主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史料体系、话语体系、理论体系。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张少春认为,构建科学完备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需要立足于“两个结合”,梳理“民族团结”这一基础概念早期的近代化和社会化历程,中华民族从自在到自觉的历史进程,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历史脉络。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民族学学院教授龚志祥提出,从中国学术史角度对“民族”定义的梳理,是丰富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的历史基础,是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的理论依据,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时代化,加快构建充分彰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
  云南大学民族政治研究院副教授朱军表示,新时代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延续和时代创新。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内涵不断丰富和发展,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建设的中国经验和智慧。“中国式现代化的全面推进,必然贯穿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同频共振、相向而行。”他说。

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坚持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也是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这是我们党坚持“两个结合”、着眼“两个大局”,深刻总结国内外民族工作经验教训,深刻洞察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趋势,取得的重大理论和实践成果。这一重要理念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巩固和拓展了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指明了党的民族工作的前进方向。
  “西部地区要牢牢把握主线,切实维护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进一步形成大保护、大开放、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乌云格日勒表示,西部地区在全国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要准确把握新时代西部地区的战略定位,贯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动经济社会繁荣发展,加快建设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深入推进新时代兴边富民行动,切实巩固民族团结、边疆稳定的大好局面。
  “《爱国主义教育法》通过强化中华文化认同增进公民的中华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通过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全社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通过弘扬民族精神助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南民族大学法学院院长潘红祥指出,《爱国主义教育法》将历史教育、国家观念培养和民族精神涵养立法化,引导各族公民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和民族观,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考察时的重要讲话,为广西指明了在新时代新征程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方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党校(广西行政学院)教授凌经球表示,广西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建设为载体,以“五个家园”建设为现实向度,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根本方向”落到实处,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创新实践。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亦是新时代意识形态的理论话语与实践要素。”河北民族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代洪宝认为,面向新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实践要求,要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突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引导,有效应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民族领域可能发生的风险挑战,为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提供重要思想保证。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飞翔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飞翔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飞翔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飞翔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飞翔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飞翔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余承东再放言:与江淮合作汽车远超迈巴赫!300亿A股巨头直线暴涨! 套路式收费侵害投资者权益(十四):中泰证券资管货基收益率垫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16 21:46, Processed in 0.109200 second(s), 7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