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3197|回复: 8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星涛 发表于: 2003-12-12 03:26:59|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南充介绍

 [复制链接]
南充介绍 南充是已有建城2200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位于四川盆地东北部、长江最大支流嘉陵江的中游。自春秋战国以来,皆为都、州、府、路、道署的治所。南充人陈寿,以其所著的《三国志》,使故土成为三国文化的发祥地。开国元勋朱德元帅、罗瑞卿大将,民主革命家张澜,亦出生、成长于此。新中国成立后,南充曾是川北行署(省级行政区)所在地,现是川东北地区最大的商品集散地、经济、文化中心,享有"川北心脏"之称。 气候状况:南充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约17.5℃,春季花明,夏日风清,秋熟香溢,冬至温润,空气湿度大,云雾多,阴天多. 所辖区域:南充,辖5县3区1市,481个乡镇. 面积人口:幅员面积12494平方公里,人口730万(居全省第二位),南充市城市人口60万。南充又名果城、果州,全国山水园林城市,自然风景极美,川内四大美女城市之一。 南充南充开发较早,新石器时代就有先民居住。夏代为“有果氏”之国,殷商属巴国,周为巴子国属地。战国时期,约公元330年,巴子国国都迁阆中,秦惠文王更元九年秦灭巴,十一年置阆中县,隶巴郡(今重庆市)。秦代郡县建置依旧。  西汉初,析阆中县置安汉(今南充)、充国县。新莽时更安汉县为安新县。  东汉兴平元年境内置巴郡,辖安汉(郡治)、阆中、西充国(充国更名)、南充国县(析充国县置)。建安 六年改巴郡为巴西郡,郡治迁阆中,隶属未变。三国蜀汉、西晋、成汉时,郡县依旧。东晋时,阆中为北巴 西郡郡治,辖西充国(郡治)、南充国、安汉、羔羊县(今仪陇境)。  南朝宋时,巴西郡为僚人所聚,郡县迁今绵阳市境内侨置,辖阆中(郡治)、安汉、西国(西充国改)、南国(南充国改)、羔羊县。南朝齐时,郡县建置依旧。 南充安汉阁 朱德故居 唐代,隶山南西道,境内置3州,辖阆州(阆中郡)阆中(阆内改,州郡治)、思恭(今阆中境)等19县。  五代时,州县设置未变。后唐于阆州置保宁军,于果州置永宁军。  北宋,境内置3州,辖隶成都府路的果州南充(州治)、西充、相如等13县。  南宋,境内置1府,辖隶潼川府路的顺庆府南充(府治)、西充、流溪县及隶利州路的阆州阆中(州治)、南部、新井、奉国、新政、西水县和蓬州蓬池(州治)、仪陇、营山、伏虞、良山、相如县等2州15县。   明代隶四川布政使司,境内置2府,辖顺庆府南充、西充县和蓬州、营山、仪陇县,保宁府阆中(府治)、南部等1州6县。    清代隶四川省,境内置川北道,辖保宁府阆中(道府治)、南部县,顺庆府南充(府治)、西充、营山、仪陇和蓬州(县级州)等2府1州6县。  中华民国初,隶四川省,境内置嘉陵道,辖南充(道治)、阆中、南部、西充、营山、仪陇、蓬安(蓬州改)等7县。民国24年,境内置第十一行政督察区,辖南充(区治)、蓬安、营山、仪陇、西充、南部等6县。阆中隶第十四行政督察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隶川北行署区,境内辖南充市(区治,区直辖)、南充、西充、南部、仪陇、营山、蓬安等1市6县;属南充专区(治今岳池县九龙镇)。1952年撤川北行署区,隶四川省,南充专区治迁南充,辖县未变,南充市改属南充专区。1953年撤剑阁专区,划阆中县隶属。1968年南充专区更名南充地区。1991年1月阆中撤县建市。1993年7月撤南充地区、南充市及南充县,设立南充市(地级),辖顺庆(市治)、高坪、嘉陵3区及西充、南部、仪陇、营山、蓬安5县,阆中市由省直辖,南充市代管。 南充,古老嘉陵江畔的明珠,闻名遐尔的丝绸之乡,久负盛名的水果之州。 南充位于四川盆地东北部,地处嘉陵江中游。介于北纬30°35′—31°51′,东经105°27′—106 °58′之间。南北跨度165公里,东西跨度143公里。东邻小平故里广安地区,南连西南最大工业城市重庆,西通巴蜀大都市成都,北接川北门户广元。  南充市辖顺庆、高坪、嘉陵三个区和西充、南部、蓬安、营山、仪陇五个县以及阆中市,共400个乡镇、5746个村,48029个社。幅员面积1.2494万平方公里,总人口704.22万人,人口密度564人/平方公里。有耕地522.85万亩,人均0.75亩。南充自然条件优越,物产资源丰富。按经济类型分,境内重点资源有土地、动植物、水、天然气、石油和盐卤等。从目前开发利用情况看,除农业经济正向综合开发发展外,大量的水能资源尚未开发;石油和盐卤资源具有大规模开发条件,有望成为大型化工基地;占社会劳动力88%以上的农村劳动力资源潜力巨大。 南充有着悠久的革命斗争历史和革命传统,孕育了一代代革命英豪。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朱德、罗瑞卿是南充人民的光荣和骄傲。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星涛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星涛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星涛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星涛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星涛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星涛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建议]门派是否可以多几个! 南充籍的党和国家、军队领导人
2# 四姑娘山
 楼主|星涛 发表于: 2003-12-12 03:27:49|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南充,“三国文化”的发祥地 ──  南充,历史悠久,人杰地灵。作为“三国文化”的发祥地,其文化底蕴十分丰富。西晋南充籍史学家陈寿幼在南充万卷楼发愤苦读,成年后,先后在蜀汉、西晋为官,因“独不为之屈,由是屡被遗黜”。公元280年(晋太康元年)开始收集、整理档案文献,询访历史人物的遗闻轶事,民间传闻歌谣,踏访名人遗迹,考核旧史所述人物姓氏年里、官爵行事,历经近二十年,写就千古名著《三国志》。从此,一种为后世产生深远影响吸引无数仁人潜心学习、研究的文化现象──三国文化由此而产生。诸葛亮、刘备、张飞、曹操以及“草船借箭”、“赤壁大战”与许多三国人物、三国故事更是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三国志》中所反映出的谋略在今天被举为经典,广泛运用于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教育等多个领域。作为世界文化遗产,三国文化已经超越了时代、超越了国界,并越来越广泛深入地在世界范围内产生强烈影响。1993年11月,在南充召开的“纪念陈寿诞辰1760周年暨三国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学者始终把南充历史文化与三国文化结合研究。并提出没有《三国志》,就没有《三国演义》,没有《三国演义》,就没有三国文化,因此,完全可以说南充是三国文化的发祥地。 “三国文化”源头在南充,有许多历史遗迹作证。境内的万卷楼、张飞庙、谯周墓、王平墓、诸葛寺等千百年来在默默地诉说着南充与“三国文化”的渊源。因此,三国文化是南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极大地丰富了南充历史文化的内涵,作为它的发祥地,南充为世界文化的发展所做出的贡献更是功重千秋
南充介绍  mUJSD6ap.gif  保存到相册
南充介绍  8HgJQrVB.gif  保存到相册
南充介绍  FniFNYdI.gif  保存到相册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3# 峨眉山
 baoer 发表于: 2004-6-7 21:44:51|只看该作者
唉!

悲哀呀!好后悔现在才真正了解了一点南充!!
4# 金佛山
 罗松涛 发表于: 2004-6-26 21:42:36|只看该作者
翔实,丰富,欢迎更多的介绍。

以前对南充都是浮光掠影的了解。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5# 华蓥山
 罗华勇 发表于: 2004-7-21 03:51:48|只看该作者
还有,南充和西充很久以前简称充国,...........
6# 青城山
 罗华勇 发表于: 2004-7-22 22:48:01|只看该作者

这是西充晋城中学..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7#
 cclave 发表于: 2004-7-29 10:17:14|只看该作者
补充一点:

1、1993年7月撤南充地区、南充市及南充县,设立南充市(地级),辖顺庆(市治)、高坪、嘉陵3区及西充、南部、仪陇、营山、蓬安5县,阆中市由省直辖,南充市代管。

2、同时,设立广安地区,将原南充地区的华蓥市和广安等4县划归广安地区管辖,行政公署驻广安县

南充和广安原本是一家人,广安分出去之前,南充对外宣称为“三总故乡”即:总司令(朱德,仪陇人),总设计师/总书记(邓小平,广安人),总参谋长(罗瑞卿,南充人)

分家后:现在改称“将帅故里” 即:元帅(朱德,仪陇人),大将(罗瑞卿,南充人)。

不过不管是南充人还是广安人大家对对方都相当友好,绝对不象重庆和成都那样成为死对头。
8#
 魏继新 发表于: 2004-8-2 11:39:41|只看该作者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9#
 安蓉 发表于: 2004-8-12 16:20:12|只看该作者
呵呵,恩,可以

多详细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5,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5-5-8 13:31, Processed in 7.160412 second(s), 11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