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7月,酝酿柑橘协会,12月6日登记,2007年1月30日召开资阳市雁江区敲钟柑橘协会成立大会,年初会员53户,年底300户。在此之前,有过2年口头存在的柑橘协会,做了一些前期工作。协会登记成立以来,组织果农讲解育苗栽培、田间管理技术,组织社员对外营销,增加农民收入。2 }. o2 [, G( Q+ W http://www.phoer.net
http://www.phoer.net 5 `' N' b- F+ I' G+ T 2006年,敲钟村柑橘园2160亩,产量1000万千克,占资阳市7%,产值1000万元,占全市8.5%;2007年,全村柑橘园2260亩1000万千克,占资阳市7.2%,产值800万元,占全市9%。协会成立前后对比,这两年都遭遇持续大旱,产量基本稳定,已经来之不易;协会成立,产值反而滑坡,是因为开花结果时节需要水,然而滴水皆无,全靠协会号召并组织社员抗旱,尽管如此,小青果遍地黄落,不可遏止;剩余果子快要成熟时,又遇罕见的连绵秋雨天,雨量非常大,任何人间组织都没有遮天大法,无力规避过多雨量,果味淡,甜度低,好在协会拥有特早和早熟蜜柑8月20日首批上市,好歹赢得了先机,而且多亏了协会组织销售渠道畅通,比著名的碑记镇蜜柑早一个月卖完。由于料事在先,谋事甚早,旱涝交替加害下,全市果味寡淡,惟独本村口感稍好,均价比周邻乡镇高出20%,相当于挽回产值160万元。试想如果没有协会,果品产量、质量还会下降,产值堪忧。& {) G9 P, b+ I c http://www.phoer.net
+ i5 z: V4 ?. F6 v! M http://www.phoer.net
短短1年间,做了5件大事:第一件,成立协会,召开大会大力宣传,借助多媒体扩大影响;第二件,申请注册鸫雁山商标,2006年11月2日上交申请,2007年4月24日,国家商标局发出受理通知,秋天开始试用,小心翼翼培育品牌,一扫千秋橘户无品牌销售局面;第三件,重视网络宣传,2006年12月19日,建立中国鸫雁山柑橘网,2007年4月村上接通互联网信号,中共雁江区委组织部赠送电脑,组织营销网络;第四件,草拟《申请资阳蜜柑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报告》,准备上报;第五件,长效宣传别开生面,出版了宣传柑橘的中国第一部社志《鸫雁山社志》,该志资料积累30年,在电脑上创修3个月,2007年6月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17万字,图文并茂,上至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与本地人合影,下至历届社长合影,资料珍稀,8月10日《四川日报》报道,赢得社会舆论赞叹。& L9 T! d" R6 V Z http://www.phoer.net
http://www.phoer.net 1 r! W# k8 ]! f/ n; a* h 在这期间,协会成员还有几件大喜事:名誉会长、村党支部书记王用权当选资阳市人大代表;会长王治卿、副会长刘树文被聘为助理农艺师;走南闯北务工经商办企业的青年刘树文,终于接受组织劝告为村民服务,从小做起,出任社长;秘书长王洪林更是硕果累累,捷报频传,大诗人贺敬之、流沙河与大作家李尔重、魏巍为他做序题词,新作不断问世,2006年11月7日当选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理事,2007年9月16日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成为全市三个中国作家里面最年轻的,也是所在县解放58年来在本地工作的本地人第一个中协会员,他加入中协,向自己读过书的几所母校、几个单位捐赠所著图书9种4000册价值10万元回报社会,内有宣传敲钟村、忠义镇乃至资阳市柑橘的书《敲钟村志》《鸫雁山社志》等,尤其详考确证为唐朝贡柑之乡,引起省市注目,有利于古为今用。散文《鸫雁橘》等多篇收入《共丁集》,已签合同,2008年1月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加大宣传力度。
http://www.phoer.net - l% a! M. C9 ^0 o* C$ q% L S1 _
http://www.phoer.net . n! l7 A2 n3 {) c+ G: h* D 家乡翻天覆地的变化牵动着游子的心。地球物理勘探高级工程师王冰网上读帖3年,欣喜地发现不少鸫雁山喜讯,2006年12月23日回到阔别20年的祖籍敲钟村,2007年1月9日,江津市黄姓回到祖先278年前居住地敲钟村任家湾寻根问祖,受到社员和王洪林热情接待,提供史料,四川大学法律系学生研读《敲钟村志》《鸫雁山社志》,12月1日以《乘雁起飞的贡柑之乡──记我的家乡资阳市忠义镇敲钟村》热情讴歌家乡,参与学校征文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