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2354|回复: 0
 1熊猫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傅治军 发表于: 2008-1-29 02:49:33|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记忆中的祭灶神

 [复制链接]
灶神
文/傅不思
过了“腊八节”就算进了“年”,老成都在“年三十”到来之前,有它许多自己的习俗。
传统的腊月二十三,全家老小都要打扫灶台祭祀灶神爷。记得62年成都各辖区“街道食堂”垮杆,各家各户烧蜂窝煤之前,百姓人家大多烧柴灶做饭,那时我还年少,在家里亲自见识过成都的“祭灶”。
记得那天,各家各户把自家的行军灶(成都人家过去大都使用这种方形像柜子一样的行军灶,木板木条做成的抬进抬出十分方便)抬到院子里,要举行扫灶祭灶神爷仪式。只看见满院子的人都在忙,忙着“祭祀灶神爷”。家里力气大的男子把用了一年的铁锅翻转过来,扣在地上,用锅铲一点一点把附在铁锅上的锅烟刮掉。再把灶膛里的柴灰铲到院子中花木根下,盼望来年有好果子吃。再找年龄最小的儿娃子伸手进灶膛中把炉桥摸出来,让炉桥翻过身,预示明年炉火更旺。接着用烧碱把灶台上的家什洗刷的干干净净。小娃娃大多会去凑热闹帮倒忙,锅烟刮得到处都是,自己满脸弄得乌猫灶拱。大人们又气又急,定会说:“猫钻灶拱,事事走红”。放好铁锅再把行军灶抬到原处。各家把早就准备好的“鱼儿糖”、“红桔”等贡品摆在灶台前,小心摆放好老百姓必备的:油盐酱醋柴。这摆放还有点讲究:高高的土陶油壶、宽口的土陶盐罐、高醋矮酱油、把把柴摆在灶门前。据说灶神爷掌管一家衣食祸福,今后在灶台前再不打烂锅瓢碗盏,保佑娃娃们顿顿都有白米饭吃。母亲会站在灶门当中说上四言八句。看她,丢一块烂瓷片在地上,随着瓷片落地的声响,附和道:“保我全家人岁岁平安”;看她,用一只酒杯把酒洒在地上,边倒边唱:“全家人诸事遂意酒洒满地红”;再看她,在围腰里抖落几粒米掉在地上,说唱道:“瑞雪兆丰年,灶上的白米(饭)吃不完”;──。贴张红纸就算祭灶和祭祀了灶神爷。这过场一完毕,我们会趁母亲转过身去的时候,悄悄拈一支鱼儿糖放在嘴里。心想:来年自己定会不愁吃穿,顿顿都有白米饭端──
如今,时隔多年“祭灶神”的习俗已不在,但一想起这些我都会掉下眼泪来。
记忆中的祭灶神  8ZJXilRm.jpg  保存到相册
老成都的肉架子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傅治军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傅治军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傅治军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傅治军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傅治军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傅治军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有谁还记得国际水利专家费理森关于三峡大坝“封箱效果”的预言? 珠玉满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5,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5-5-8 14:26, Processed in 0.171600 second(s), 14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