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2331|回复: 1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王洪林 发表于: 2008-2-8 21:13:35|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找白毛

 [复制链接]
找白毛
世界文坛上,发掘白毛男、白毛女而一肩挑的作家只有杰出战士邵子南,他千淘万选,力扛一对白毛登临文艺界。
一、渊源
邵子南一睁眼,就和白毛结下了不解之缘。他自幼喜欢听故事,讲笑话,钟情民间文学。七岁时,父亲董宗邦到成都行医,教他学些中医书理。成都市一城两县,西北成都、东南华阳,是《山海经》里有名的神女素女出没的地方,传说青神、毛女的故事。事偏凑巧,华阳县唐时有白毛女村,邵子南起居浸淫,稚嫩的心田被白毛撩拨得怪痒痒的。无独有偶,他的祖籍湖北麻城县,宋朝有白毛男,明初董家迁居四川资阳县,1916年生下董尊鑫,字聚昌,1933年初中毕业自称邵子南,弃家流浪,上成都当伙计,入松潘县漳腊金厂挖矿,体察社会底层下力人苦况,还在岷江、川江流域任职员、当水手、拉包车、跑勤杂、学丐帮、做和尚、干记者,与三教九流打得火热,社会经验异常丰富。
1936年春到上海,务短工,住窝棚,迷恋旧诗,喜欢新文,泡图书馆,读外文学,亲厚作家丘东平,引荐认识欧阳山、草明,一起睡地铺,谈文艺,编刊物。在马斯南路(今思南路),一说辣斐德路(今复兴中路)桃源村一个三层楼的亭子间里,楼下正间住着萧琳、邵子南。萧琳是越南华侨,从事翻译工作;邵子南写小说,他与张光年、萧琳都以写稿为生。冬天,邵子南完成描写小煤窑童工的短篇小说,标题《青生》想必受到了青神、素女的启迪。这些男童劳动吃住都在煤洞里,不死不准出来,由于多年不见阳光,浑身白毛。《青生》屡投不中,经茅盾推荐,193735在《中流》发表,一举登上中国现代文学宝座。
1939年,西北战地服务团文学队队长邵子南在晋察冀边区听到河北唐县青峰山白毛女故事,率先留心采集,转战平山、阜平,一路记下十万字素材。几年间,他一边听,一边访,一边记,一边讲,敌来组织群众转移,挥枪带领游击队抗日,敌退发动文艺兵宣传群众、娱乐群众、鼓舞斗志,还组织少年高尔基,花费大量心血培植新苗,农忙帮耕助收,割禾打场,杀猪宰羊,打双光脚板,惊得霜雪软,赤脚行军打前站,一日急走一百四十几里路,还替战友背娃娃,一落脚就抢帮炊事班搬石头架大锅,烧茶送水,煮菜做饭,让同志们烫脚消乏,喝汤解渴,进食疗饥,他自己几口吃完,哼小调,讲故事,消痰化食,出趣解闷,演绎最多的就是白毛女故事。灯下,整理素材,创作《白毛女》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全面孕育一个感人肺腑的重大题材,主题逐渐鲜明。1944年创作歌剧《白毛女》,9月脱稿试排,19451月成立加工修改组,以邵子南为主,吸收贺敬之、丁毅等参加,不久邵子南退出修改组,他的战友王滨等人继续加工,5月向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首场隆重献演,受到肯定。随着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发展,邵子南首创初稿、鲁迅艺术学院集体创作、贺敬之等加盟执笔的歌剧《白毛女》感动了边区、解放区,震惊了全中国、全世界,成为人民中国的红色经典,演出经久不衰,评议至今犹热。
二、追踪
1978年秋,资阳新华书店拉起《赵巧儿送灯台》促销横幅,我才知道作者邵子南是老乡,从此留意寻访信息。1985年春,四川大学陈厚诚完成中国现代文学史资料汇编《邵子南研究资料》,撩开了邵子南和《白毛女》关系的面纱,一石激起千层浪,赞同的有,附议补充的有,否决的有,威胁作者收回成命的有,争议迭起,史料渐聚。我参与发起了邵子南诞辰八十周年座谈会,中国文联主席周巍峙书赠《深深怀念老战友邵子南同志》,邵夫人宋铮、周巍峙等出席了资阳市人民政府举办的座谈会,他肯定邵子南为“歌剧《白毛女》初稿而铺垫了基石”。19991011,《四川日报》发表我《掩在幕后的一颗文星》参与这场辩论。
歌剧《白毛女》支起跷跷板,两端挑举口述、搜集整理、创作和改编、文艺表演,文艺批评群体一大串,初稿和定稿最重要的两个人无疑首推邵子南与贺敬之。由于地利,我关注邵子南早,接触遗属、亲友;由于天时,中小学课本读《白毛女》《回延安》多时,去年写信请贺敬之题字,714日如愿以偿,今年111日到北京登门拜访,求序未果,合影留念。

(上)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王洪林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王洪林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王洪林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王洪林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王洪林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王洪林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转帖] 公开一个治老年人夜尿多的处方 春节摄影大联展
2# 四姑娘山
 楼主|王洪林 发表于: 2008-2-8 21:14:19|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续完)
通过票贩子高价购买火车硬座,迷糊一夜,15日黎明抵达郑州,受到主人热情款待。宋铮原名淑清,1923104日生,河北临城县梁村镇北街人,14岁随兄奔赴太行山投身革命,到邢台北方大学读书,上抗日前线,进入邯郸华北人民广播电台做播音员、助理编辑,南下到南京二野政治部任文艺新闻大队辅导员、政治干事,培训敌占区文艺人才,进军西南。船行武汉,待命宜昌,1950年元旦挺进山城,任重庆市文联人事秘书、支部书记、支部委员,深交邵子南,1951年春节结婚,1955年底守寡,孝敬婆母,抚育孤女,奉命把丈夫遗稿移交邵子南遗著编辑委员会,担任石桥铺中学校长,派系斗争中,迫害邵子南的人迁怒于她,撤职批斗,19626月调河南农学院教务处、函授部工作,1979年调河南商业专科学校搞教务、管人事,平反提为行政十三级,协助出版《邵子南选集》,1985年退休,晚年带外孙女,泣血寻找邵子南遗稿下落:“邵子南你这个龟孙子啊,你病重我照顾你大半年,后事你只字不提,早知你与工人出版社签订了长篇小说《周金宝》出版合同,我哪会把40万字手稿移交编委会,直接给出版社多好哇。问曾克,曾克说备战存到雅安了,我1979年去查,没找到;问沙汀,沙汀支吾未见。子南啊,百多万字心血丢失,你害得我数十年寝食难安哟,我对不起你呀!”宋铮捶胸顿足,痛心疾首,引得我鼻子发酸。采访笔录,忙乎半天,在沙发上午眠,宋阿姨照顾孩子似的,从头到脚给我展被盖,怕敞风着凉,我心怦地升起一股股暖流:啊,子南前辈,你追求光明,孤身冷天涯,艰苦奋斗,你追随毛主席共产党,为国抗战、为民解放,一天当两日来燃烧,寡母包办你婚姻,你咬牙怒吼:“你啥时把这个女人给我整死了我就回来!”戈焰热恋你,你托词躲开了,李青林要嫁你,喜糖买回来,国府宪兵却包围了红岩村,洞房未入两分离,你凯旋前夕,李青林已经和江竹筠并肩殉主义,宋铮倾慕你,造化太残忍,五年夫妻情,五十几年苦守贞……我乖乖地向壁侧卧,不忍惊扰慈祥的宋阿姨照拂来自她夫君故乡的青年人。老人家一走,我揩了一下眼角,手机响起来:“王先生吗,我是贺敬之同志的秘书,你要的题字,贺部长已经写好了。核对一下地址,给你寄去。”阿姨寻声出来,又替我仔细掖被角:“小王,再睡会。”脸上泛起母亲般的微笑。
邵夫人买了票,赠给两只郑州特产烧鸡,目送我离去。站了一个通宵,黎明前到西安,问拢戈焰家,立雪钱府,遍地银白,耳朵冻红,心花怒放。1993628日,戈阿姨题字寄赠近作《炮火中的女记者》给资阳市邵子南纪念馆、中和镇人民政府,因馆未就,代藏至今。伸缩了十几次,终于按响门铃,进入抗战诗人钱丹辉府上,戈焰失恋,抗战胜利时才跟丹辉喜结连理,开门的是他们六十岁的大儿子,落屋品早茶,手脚恢复知觉,里屋传来热情洋溢的声音:“是洪林同志吧,你先坐会,我就起来。”戈焰本名郭丽君,笔名郭沫玲、戈炎、白桦,19239月生,四川涪陵人。14岁开始写诗《抗战.抗战》,193810月参加中国共产党,12月在延安中共中央组织部训练班学习。1939年参加西北战地服务团,协助邵子南编辑《诗建设》。1942年冬,毕业于华北联合大学文学系,历任晋察冀通讯社、新华社察哈尔分社、冀热察导报社记者、编辑、编辑科副科长。1949—1967年,在安徽日报、安徽人民出版社、安徽省文联、省妇联任编委、副总编、秘书长兼《安徽文艺》《江淮文学》主编。1964—1965年任中共中央西北局《内部未完稿》编辑。文化大革命受迫害,劳动改造四年。1972年至今,任陕西省作家协会专业作家,陕西日报高级记者,出书八本。她说:钱丹辉去年过世了,89岁,他和邵子南都是晋察冀诗人。此行目的明确,没有寒暄,就为合编《白毛女七十年》一书,交我先看,午餐时心慌,只得实告:“车上连熬两夜,我想午休半小时。”丢碗就要躺沙发,戈阿姨不肯,拉我睡客房,黑甜一阵,起来继续读完稿件,多次眯眼小憩,半下午交换看法,阿姨十分认可,夸我比她还熟悉情况。当夜安寝,次日再忙一天,大致沟通,留下目录,稿子托付我办,她主编,叫我做副主编。
挤扁西安,斜站过夜,餐车来往,侧身相让,还是滞塞,抬过席地歪腻的人头,我一路谈笑风生,四近笑声时起,驱逐困乏。到了广元,总算落座,回到成都休整两天,下资阳张罗编书事宜,全国雪灾总爆发。春节,戈焰来电话,说贺敬之寄来文章,要求公平,我答应一碗水端平。好险啦,我要是按原计划在外多探访几天的话,恐为雪灾难民了,找白毛就该找到自己头上啦。
二〇〇八年二月八日成都永丰路仰韶楼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3 08:40, Processed in 2.043603 second(s), 8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