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778|回复: 0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飞翔 发表于: 2016-8-10 10:45:00|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少数民族激发民族活力彰显文化魅力

 [复制链接]
源自:人民政协报
  在中华民族绚丽多彩的大家庭中,人口较少民族以较少的人口规模维持着其独特的传统,散发着独特的魅力,为促进整个中华民族文化的繁荣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与价值。近日,由全国政协常委、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龙新民带队的全国政协“人口较少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专题调研组分赴新疆、黑龙江,走访多个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地,了解情况、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探讨对策。据了解,此次调研是为8月即将召开的全国政协“促进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专题议政性常委会议做准备。
  在10天的实地调研中,委员们深切感受到人口较少民族的文化魅力,也对人口较少民族文化传承的困境忧心忡忡。人口较少民族文化传承保护现状如何,有哪些经验,存在哪些问题?应如何更好地传承保护人口较少民族文化?本报记者就此采访了参与调研的委员。

分类研究,留下完整的文化基因
  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木垒县的大南沟乌孜别克族乡和奇台县的大泉塔塔尔族乡是两个人口较少民族乡,在全国都是唯一的。委员们非常珍惜深入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地的机会,积极走访和了解他们的文化现状。全国政协委员聂震宁说:“在塔塔尔乡和乌孜别克乡,我感到老百姓生活非常幸福祥和,但同时看到村里一些民居没有什么民族文化的特别设计,民族元素不突出。”这也是很多委员的共同感受:具有民族特色的建筑不多见,很少有人穿着民族服饰。
  人口较少民族文化的主要传承环境是所聚居乡村,随着乡村青壮年持续外出务工,聚居乡村的民族文化维系、生产和传承功能持续衰减,语言、习俗、服饰、建筑等民族文化传统越来越衰弱。由于人口较少民族多杂居于其他民族之中,通婚情况比较多,受其他民族影响很大,加之现代化发展中生活方式、生活习俗的改变,人们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缺乏热情和自信,通过自身力量保持、传承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存在相当大的困难。目前,人口较少民族低龄人群中习用母语的越来越少,部分人口较少民族语言文字以及以此为载体的口头文化濒临失传。如果不及时抢救和保护,一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将逐渐消亡。

是主动保护还是让其自生自灭?
  “28个人口较少民族占了我国多民族的一半,代表这个民族文化传承的传统要保护,否则它们就会消失,这关系到我国民族的团结和文化的繁荣。”全国政协常委龙新民说。而在全国政协委员陈光林看来,我国56个民族的文化共同构筑起中华民族文化百花齐放的大花园,它们既有共同的文化基因,也有各自特质,每个民族的文化都应得到尊重和保护。
  龙新民委员强调,当前,人口较少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查研究,形成总体规划。全国政协委员孙庆聚也认为,28个人口较少民族文化的保护工作一直融入在少数民族文化保护的整体之中,由于人口较少的特殊性,很容易被边缘化,需要单独分类研究,在政策上给予点扶持,有针对性才能更有效果。
  对于人口较少民族“无可奈何花欲落”的困境,全国政协委员张廷皓提出应当区别不同层面的文化保护,人口较少民族文化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在相对封闭生产方式落后的条件下,产生了一个个独特的文化单元。今天,人口较少民族的保护传承要注重与现代文化相适应,对民族文化元素进行认真分类研究,保留适应现代文化发展的有益特点,有些可以进博物馆保护研究,有些需要抢救整理,有些则在生产生活之中活态传承。
  出身于普米族的全国政协委员茸芭莘那长期关注人口较少民族文化,就她了解的情况,在某些人口较少民族中,能够完整传唱本民族歌谣的人都在60岁以上,且不超过10人,人口较少民族很多文化习俗等都面临濒危的状况,可能“明天”就消失了。“建立人口较少民族系统影像志已经十分重要和紧迫。”茸芭莘那委员说,通过数字技术建立文献档案和数据库,用文字、音像、图片、视频等手段把那些濒危的民族文化元素记录下来,保留人口较少民族文化的基因,便于日后进行研究和传承。目前,这种抢救记录和研究在一些地区正在进行中:新疆近年已抢救搜集柯尔克孜文、锡伯文、乌孜别克文、塔塔尔文以及用汉文记录的各少数民族古籍7000册;黑龙江2014年出版的《伊玛堪集成》,囊括了迄今为止所有的赫哲族伊玛堪说唱,有的篇目属首次以文字形式面世。在黑龙江,有专家组成的非遗保护专家委员会,在民族文化相关领域的学术团体和专家学者之间搭建学术平台,把人口较少民族代表性传承人纳入其中,为人口较少民族文化保护工作提供理论支撑。

积极“造血”,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文化水平普遍不高是当前人口较少民族地区依然存在的问题,非常不利于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人口较少民族大多居住在边境地区,以新疆的塔吉克族、柯尔克孜族为例,主要居住在帕米尔高原和昆仑山脉山区,海拔较高,自然条件相对恶劣,且基础设施不完善,农牧业基础薄弱,缺乏特色产业支撑。这些地方文化基础设施不完善,文化服务能力较弱,群众精神文化需求难以得到有效满足。全国政协委员伊尔扎提·扎达是塔塔尔族人,对这个问题感触颇深,“文化保护传承要和拉动当地经济生活水平捆绑在一起,用内生的活力来维持保护的过程。”他认为,人口较少民族的文化保护不能一直是“输血式”的,要激发本民族的积极性,增强“造血”功能。全国政协委员左东岭则指出,把文化保护和扶贫结合在一起,符合我国现在精准扶贫的政策。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联系,扶贫做不好,文化保护也做不好。
  现在,一些人口较少民族通过将文化项目与文化以及旅游产业融合,增强了自身造血机能,激发了传承活力,也增加了传承人群和从业者的收入,初步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良好格局,实现了人口较少民族文化保护传承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良性互动。在新疆伊犁,以锡伯族民俗风情为主,形成了锡伯民俗风情园、伊犁河文化、中国箭乡射箭技艺等民族文化品牌。在黑龙江黑河市,目前有桦树皮手工艺品厂家6家,现已开发出5大系列200多个品种,实现年收入58万余元,鄂伦春族狍皮制作技艺传承人葛长云、孟兰杰,开发兽皮坐垫、手套等兽皮制作产品,年收入8万余元。此外,鱼皮制作技艺从最初的几个手工作坊,发展为如今十几家颇具规模的企业。通过将民族传统工艺产品市场化经营,传统工艺制作有了发展活力,促进了当地文化产业的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周国富认为,生产性保护是保护传承人口较少民族文化的重要手段,这需要在合理利用民族文化的基础上融入或引进现代设计理念,关注当代人的审美心理和审美观念,在思路上一手坚守传统,一手面向现代,在保留传统生产方式的基础上,设计研发一些具有时代感和现代气息的产品,赢得年青一代的喜爱。
  人口较少民族大多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在发展原生态民俗旅游上潜力巨大。不过民俗旅游兼具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在获得经济增长的同时,更要注重文化习俗的保护成果,而这一点容易被忽视。“对人口较少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不能加以简单封存,也不能无节制地大开发,在民族文化旅游中,要避免为了吸引眼球、追求所谓“票房”,而搞低俗开发,甚至戏说、丑化、恶搞人口较少民族文化。”全国政协委员刘德旺指出,在保护人口较少民族地区自然生态、人文资源的基础上,要注重保持人口较少民族文化的原生态、独特性和纯净性,实现保护、传承的深层次融合发展。

人才为重,提升民族文化生命力
  人口较少民族在文化载体──语言文字方面,有着共通的特点,即多是有语言、无文字,即使像有语言有文字的塔塔尔族也已很少有人能自如书写本民族文字。人口较少民族文化大多靠口授相传、行为相传等方式来保护和传承,因为这一特性,要想使民族文化得到活态传承,“人”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现实情况却是,人口较少民族多在边远贫困地区,由于重视不够、经费不足等原因,人才出现“断层”现象。比如在黑龙江省仅有的两个县级民族文艺团体中,文艺人才偏老龄化,年轻人才大多流向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人才队伍陷入了培养、流失、再培养、再流失的怪圈。
  那么,应如何培养人口较少民族人才,提升这些民族文化的生命力?在委员们看来,首要的是发挥传承人的作用,不仅要对已发现的传承人采取针对性保护,还要继续发现传承人,扩大传承人队伍。特别是鉴于人口较少民族地区人口数量逐年下降、人才流失严重的现状,依靠人口较少民族自有人才传承民族文化显得有些“捉襟见肘”,政府可建立人口较少民族文化保护传承专项资金,对有兴趣和意愿的人员进行培养,不断壮大民族文化传承人队伍。
  青海省政协副主席李选生从管理部门扶持的角度考虑,建议有关部门应为人口较少民族传承人创造有利环境,建立传习所,积极引导、鼓励代表性传承人授徒传艺,做好新老接替,不断壮大传承人队伍,激活民族文化项目的良性传承,避免“人走歌息”与“人亡艺绝”。加强传习所建设可谓促进人口较少民族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在新疆、黑龙江,当地有关部门均将传习所的建设放在了十分重要的位置,截至目前,新疆已基本建立35个少数民族非遗项目传习所,黑龙江已建立12个人口较少民族文化非遗项目传习所,像黑龙江的同江市传习所现有固定学员60余人,其中15人已基本掌握伊玛堪小调,有力促进了赫哲族文化的传承。
  在全国政协委员赵长青看来,人口较少民族文化要想得到长久发展与活态传承,还需培育传承的土壤,其中,民族文化进校园是一种有效途径。在调研中,委员们了解到,新疆已开展并实施了自治区中等职业教育民族特色学校建设计划,首批评审立项3所学校开展6个民族特色专业建设。在黑龙江黑河市,黑河学院是该地区人口较少民族人才培育的摇篮,全国政协委员郝振省在听取当地民俗专家的汇报情况后,建议该地区可以黑河学院为依托,以现有人口较少民族问题学者、专家为基础,成立国家人口较少民族研究中心,在经费、编制、项目、设备等方面给予相应支持,和国家相关方面的研究机构形成上下呼应的态势,对人口较少民族的历史、现在和未来进行追踪,对国家相关政策进行绩效评估。
  人才培养,既包括传承人方面的教育培养,也包括相关管理人才方面的学习培训。全国政协委员陈力认为,应加大对人口较少民族干部的培养力度,提高其管理水平,增强其运用机制能力,为较少民族文化传承保护提供人才保障。新疆作为多个少数民族聚居地,在这方面有着可供其他民族或地区吸取的经验──重点加强对新疆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区主要领导干部、民族领导干部和后备干部、以乡镇干部为主体的农村基层干部,以及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工作队伍的培训,建立完善的新疆人口较少民族干部人才数据库,动态掌握情况,积极做好干部人才的教育培养和推荐工作。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飞翔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飞翔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飞翔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飞翔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飞翔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飞翔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少数民族诗歌翻译的哲学思维 民航法改动78个法律条文 搭飞机玩手机可罚5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5-6 05:10, Processed in 0.124800 second(s), 8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