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2370|回复: 3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壳子 发表于: 2016-9-19 07:53:00|只看该作者|正序浏览回帖奖励|阅读模式

[纪实·新闻四川划定生态保护红线 总面积占全省国土面积四成

 [复制链接]
源自:成都商报
  四川是长江上游生态屏障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和土壤保持地,记者18日从四川省政府常务会议上了解到,四川省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总面积19.7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面积的40.6%。
  四川省政府常务会议18日审议通过相关方案,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其中一类管控区3.8万平方公里,二类管控区15.9万平方公里。一类管控区即禁建区,包括国家级、省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和缓冲区,地级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一级保护区,除必要的科学研究、保护活动外,禁止任何形式的开发建设活动。二类管控区即限建区,根据红线区主导生态功能维护需求,对开发建设活动实行负面清单管理,确保二类管控区用地性质不转换、生态功能不降低、空间面积不减少。 ●

〓 相关链接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壳子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壳子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壳子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壳子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壳子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壳子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达州宣汉3车连环撞 至少4人受伤 网上上搜索开网店 绵阳公司骗走700多万
4# 金佛山
 锦泉 发表于: 2018-7-25 08:54:00|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四川省划定生态保护红线 30.45%的面积纳入红线管控

源自:四川日报

空间分布格局“四轴九核”
  “四轴”:大巴山、金沙江下游干热河谷、川东南山地、盆中丘陵区
  “九核”:若尔盖湿地(黄河源)、雅砻江源、大渡河源、大雪山、沙鲁里山、岷山、邛崃山、凉山—相岭、锦屏山

4个重点区域
  若尔盖草原湿地生态功能区川滇森林及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秦巴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大小凉山水土保持及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
  (记者:殷鹏)省政府近日印发《四川省生态保护红线方案》,明确我省生态保护红线总面积为14.80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30.45%,涵盖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维护、水土保持功能极重要区,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石漠化极敏感区等各类保护地。
  我省通过将全省具有特殊重要生态功能、必须强制性严格保护的区域划定为生态保护红线,形成符合四川省情的生态空间保护格局,确保生态功能不降低、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省环保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划定并严守四川生态保护红线,是全面落实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是推进四川绿色发展的必要手段,对于优化开发国土空间、科学布局主体功能区、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具有重大意义。
  我省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突出依法依规、科学性、协调性、动态性和因地制宜原则。其中,空间分布格局为“四轴九核”,“四轴”指大巴山、金沙江下游干热河谷、川东南山地以及盆中丘陵区;“九核”指若尔盖湿地(黄河源)、雅砻江源、大渡河源、大雪山、沙鲁里山、岷山、邛崃山、凉山—相岭和锦屏山。
  根据《方案》,我省生态保护红线分为4个重点区域和13个区块。
  4个重点区域分别为:若尔盖草原湿地生态功能区、川滇森林及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秦巴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大小凉山水土保持及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
  13个区块分别为:雅砻江源水源涵养生态保护红线、大渡河源水源涵养生态保护红线、若尔盖湿地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保护红线、沙鲁里山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保护红线、大雪山生物多样性维护—水土保持生态保护红线、岷山生物多样性维护—水源涵养生态保护红线、邛崃山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保护红线、凉山—相岭生物多样性维护—水土保持生态保护红线、锦屏山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生态保护红线、金沙江下游干热河谷水土流失敏感生态保护红线、大巴山生物多样性维护—水源涵养生态保护红线、川东南石漠化敏感生态保护红线和盆中城市饮用水源—水土保持生态保护红线。
  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后,我省重点生态功能区内约80%的草本湿地和湖泊湿地,以及60%以上的森林生态系统被纳入红线管控,可有效保护四川自然生态系统60%以上的水源涵养功能和约50%的水土保持功能。全省95%以上的物种资源也将在生态保护红线内获得保护。
  值得关注的是,为确保生态保护红线划得实、守得住,《方案》明确,对违反生态保护红线管控要求、造成生态破坏的部门、地方、单位和相关责任人,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追究责任。对推动生态保护红线工作不力的,区分情节轻重,予以诫勉、责令公开道歉、组织处理或党纪政纪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造成生态环境和资源严重破坏的,实行终身追责。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3# 峨眉山
 锦泉 发表于: 2018-7-25 08:54:00|只看该作者

四川划定生态保护红线 30.45%的面积纳入红线管控

源自:四川在线
  四川在线消息(记者:殷鹏)近日,省政府印发《四川省生态保护红线方案》,明确四川省生态保护红线总面积为14.80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幅员面积的30.45%,涵盖了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维护、水土保持功能极重要区,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石漠化极敏感区等各类保护地。
  省环保厅相关负责人表示,生态保护红线是保障和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底线和生命线,划定并严守四川生态保护红线,是全面落实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是推进四川绿色发展的必要手段,对于优化开发国土空间、科学布局主体功能区、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具有重大意义。
  四川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热点地区之一,是我国重要的物种基因库,有高等植物近万种,占全国总数的33%,居全国第2位;大熊猫数量、栖息地面积均占全国的70%以上,被誉为“大熊猫的故乡”。
  近来年,我省积极实施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等重大生态工程建设,全省森林覆盖率提高到38.03%,但生态屏障功能仍较脆弱。
  为此,我省通过将全省具有特殊重要生态功能、必须强制性严格保护的区域划定为生态保护红线,形成符合四川省情的生态空间保护格局,确保生态功能不降低、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
  我省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突出依法依规、科学性、协调性、动态性和因地制宜原则。其中,空间分布格局为“四轴九核”,“四轴”指大巴山、金沙江下游干热河谷、川东南山地以及盆中丘陵区;“九核”指若尔盖湿地(黄河源)、雅砻江源、大渡河源、大雪山、沙鲁里山、岷山、邛崃山、凉山—相岭和锦屏山。
  根据方案,我省生态保护红线分为4个重点区域和13个区块。4个重点区域分别为:若尔盖草原湿地生态功能区、川滇森林及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秦巴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大小凉山水土保持及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
  13个区块分别为:雅砻江源水源涵养生态保护红线、大渡河源水源涵养生态保护红线、若尔盖湿地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保护红线、沙鲁里山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保护红线、大雪山生物多样性维护—水土保持生态保护红线、岷山生物多样性维护—水源涵养生态保护红线、邛崃山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保护红线、凉山—相岭生物多样性维护—水土保持生态保护红线、锦屏山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生态保护红线、金沙江下游干热河谷水土流失敏感生态保护红线、大巴山生物多样性维护—水源涵养生态保护红线、川东南石漠化敏感生态保护红线和盆中城市饮用水源—水土保持生态保护红线。
  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后,我省重点生态功能区内约80%的草本湿地和湖泊湿地,以及60%以上的森林生态系统被纳入红线管控,可有效保护四川自然生态系统60%以上的水源涵养功能和约50%的水土保持功能。此外,全省95%以上的物种资源也将在生态保护红线内获得保护。
  值得关注的是,为确保生态保护红线划得实、守得住,方案明确,对违反生态保护红线管控要求、造成生态破坏的部门、地方、单位和相关责任人,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追究责任。对推动生态保护红线工作不力的,区分情节轻重,予以诫勉、责令公开道歉、组织处理或党纪政纪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造成生态环境和资源严重破坏的,实行终身追责。
2# 四姑娘山
 染姐 发表于: 2017-1-9 07:53:00|只看该作者

巴山蜀水绿屏障 四川超四成面积划为生态保护红线区块

源自:四川日报
  “旌湖发现青头潜鸭!”近日,四川德阳“贵客临门”──旌湖经过水环境治理,吸引3万多只候鸟前来越冬,并在这个冬天发现极危鸟类青头潜鸭。重工业城市德阳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是四川坚持绿色发展、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缩影。
  四川地处长江上游,生态屏障意义重大。近年来,四川系统实施江河流域整治和生态修复工程,连通江河湖库水系,维持水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同时实施水库、湖泊“清水工程”。2015年底,四川出台“水十条”,计划到2020年,使全省水环境质量得到阶段性改善,并在本世纪中叶使生态环境质量全面改善,生态系统实现良性循环。
  东坡城市湿地公园,3000亩;响水六坊湿地公园,3000亩……在眉山市,这样规模的湿地公园已有10多个。近年,眉山启动“千湖之城”项目,依湖傍河建设湿地公园,收到良好生态效益。以该市仁寿县为例:湿地建成后不仅气候和降雨量明显改善,而且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持续达到每年300天以上。
  湿地活水凸显综合效益,生态功能改善区域环境。四川湿地众多,仅国家级和省级湿地便达40多个。推进湿地修复治理,发挥“地球之肾”功能,四川在完善湿地保护网络的同时,依托河流、湖泊等湿地资源,积极开展退耕还湿、退生态补水,稳定和扩大湿地面积。
  走进宜宾市鸭池乡大坝村,只见片片梯田种满了果林:通过种植水保林和改土治水,全村2015年水土流失量比2013年减少70%以上。在该村的水土流失治理中,仅中央和省级财政投入便超过1200万元。
  据统计,四川现有水土流失面积超过13万平方公里,超全省国土面积的1/4。控制水土流失,才能加固长江上游屏障的脆弱环节。“十二五”期间,四川共投入中央及省各级财政专项资金138.38亿元,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近1.4万平方公里,使治理区水土流失面积比治理前减少了70%。根据规划,“十三五”期间四川将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35万平方公里,进一步遏制土地沙化趋势。
  “冬天一过游客又会多起来,新年要多修几间客房。”坐在漂亮的藏式新屋门前,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若尔盖县66岁的牧民巴甲计划着新一年。
  随着若尔盖湿地面积恢复,当地旅游业逐渐兴旺。目前,若尔盖县已被划入“黄河源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保护红线区”,实施以草定畜和草畜平衡政策。虽然畜牧规模受到控制,但牛羊品种改善、村集体旅游收入分红等,让牧民们收入不降反增。
  守住环境生态红线,便是守住发展增收“金线”。2016年,四川划定总面积近20万平方公里的13处生态保护红线区块,超过全省面积的40%。此外,四川还筹划建立红线管控负面清单和生态补偿、绩效考核等制度,层层落实红线责任。
⊙记者:刘裕国 张文

  (原载2017年1月6日《人民日报》)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5,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5-5-1 14:01, Processed in 0.171600 second(s), 11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