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10月,受中共派遣,离开商务印书馆,到青浦发动农民举行武装暴动,后历任中共青浦县委书记、淞浦特委组织部部长,中共江苏省委沪宁巡视员、江苏省委常委兼农委书记,中共上海闸北、法南区委书记和江苏省委组织部部长、省委书记等职。 1932年3月14日,任中共临时中央常委、全国总工会党团书记。年底,在上海会见鲁迅,并将秘密在鲁迅家中居住的瞿秋白夫妇接出转移。 1933年,前往位于江西瑞金。次年出席中共六届五中全会,被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兼任国统区工作部部长,并被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二届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主席团成员。随后以红五军团中央代表身份参加长征。 1935年1月,红军占领贵州遵义后,陈云任警备司令部政治委员,期间出席在遵义会议,撰写《遵义政治局扩大会议传达提纲》。5月上旬,红军渡金沙江时,任渡河司令部政治委员。6月,奉命从四川省天全县灵关殿秘密离开,由当地中共组织派人护送,经荥经、雅安、成都到达重庆,后只身去上海,从事地下工作。9月,抵达苏联、向共产国际报告情况,并入列宁学校学习,并在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任教。 1936年12月8日,陈云奉命离开莫斯科,赴新疆援接西路军。1937年,到达新疆迪化,任中共中央驻新疆代表,并援接李先念等率领的西路军余部。同年11月29日,抵达陕西延安,出席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被增补为中央书记处书记,并任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次年3月,同于若木结婚。5月,任中共中央青年工作委员会书记。 1942年5月,任中共中央总学习委员会委员,参加整风运动。 1944年3月6日,任中共中央西北局委员、西北财经办事处副主任兼政治部主任,主持陕甘宁边区的财经工作。 1945年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在毛泽东赴重庆谈判期间,并增选陈云、彭真为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 1945年9月,出席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会议决定成立中共中央东北局。陈云任东北局委员,同月18日,他从延安经山海关到达沈阳。11月,任中共中央北满分局书记,后兼任东北民主联军(后改称东北人民解放军)北满军区政治委员,创建北满根据地。 1946年4月,任东北民主联军北满军区哈尔滨前线野战司令部政治委员,进驻哈尔滨。6月16日,任东北局副书记兼东北民主联军副政治委员。10月31日,任中共中央南满分局书记兼东北民主联军辽东军区政治委员。12月至翌年4月,同萧劲光指挥辽东军区部队,与国军在吉林临江地区交战,即东北临江战役。 1947年7月,领导辽东地区的土地改革。1948年,陈云从辽东回到哈尔滨,任东北财政经济委员会主任。8月,任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席。8月17日,任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军区副政治委员,主管经济;11月,东北人民解放军攻克沈阳,陈云任沈阳特别市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 1949年,参加西柏坡会议。3月,周恩来起草的《中央关于财政经济工作及后方勤务工作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中央应即成立财政经济委员会,首先与华北财政经济委员会合并,并加入东北、华东、西北、华中各区财政经济工作负责人为委员,依靠华北政府各部及其直辖的各省市,进行业务。并决定由陈云任中央财政经济委员会主任,主持全国财经工作。 5月9日,陈云抵达北平参加筹组中央财政经济委员会的工作。9月,他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被选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在解放军攻占上海后,为贯彻中央政府推行人民币为法定货币的指令,陈云发动了著名的“银元之战”。毛泽东对陈云曾有一番评价:“我看他这个人是个好人,他比较公道、能干,比较稳当,他看问题有眼光。……不要看他平和得很,但他看问题尖锐,能抓到要点。所以,我看陈云同志行。” 10月1日,陈云出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10月19日,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被任命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副总理兼财经委员会主任。11月,主持政务院财经委员会会议,研究稳定市场物价,使得半年多时间内全国财政收支接近平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