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楼主: 王德奎|查看: 1142|回复: 190
[历史文献

千秋功过──任凭说

 [复制链接]
111#
 楼主|王德奎 发表于: 2025-3-30 18:20:04|只看该作者
但这篇社论文章是汪东兴提议写的,是经过了当时的政治局讨论,华国锋也是同意的。“两个凡是”有特定的指向,目的是高举毛主席的旗帜,反对改变毛泽东处理过的任何人和事,含”天安门事件” 、邓小平复出及文化大革命中的冤假错案的平反等问题。其结果却延续毛泽东晚年的“左”倾错误,阻挠拨乱反正的进行。它违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基本原理,违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正如邓小平在1977524日明确指出“‘两个凡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
其二,华国锋和汪东兴一样,坚决反对为刘少奇、彭德怀平反的。对平反文化大革命中的大批冤假错案是消极的。
19761026日,华国锋在听了中宣部的汇报时说:要集中批“四人帮”,连带“批邓”;“四人帮”的路线是极右路线;凡是毛主席讲过的,点过头的,都不要批评;天安门事件(四五运动)要避开不说。后来华国峰在吉林考查时,吉林省委书记任仲夷,向他汇报要求为震惊全国的“张志新案”平反时,华国锋居然不表态。对文化大革命中大批老干部解放问题动作迟缓,引起老干部们强烈不满。
第三个错误是,阻止邓小平的复出。
因为在1976225日,他还在党中央召集的各省、市、自治区和各大军区负责人会议上,华国锋表态:“当前,就是要搞好批邓,批邓小平同志的修正主义错误路线,在这个总目标下,把广大干部、群众团结起来”,“对邓小平同志的问题,可以点名批判”。
所以,他在解决邓小平的复出上是反对的,这与他坚持两个凡是一致的。至少在内心深处是极不情愿的,是在叶剑英、李先念、陈云、王震等一大批老同志反复敦促下,才让邓小平出来工作。华还叫汪东兴,把59年庐山会议档案中,邓小平为彭德怀写的结论找出来,想阻止邓小平为彭德怀平反、复出……. 正因为上述种种原因,严重阻碍了拨乱反正,改革开放的进程,使得党内、全国人民怨声载道。
可以说,华国锋主政四年可用“一正四负”来概括。“一正”:“在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的斗争中有功,以后也做了有益的工作”。“四负”:一是“推行和迟迟不改正‘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压制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二是“拖延和阻挠恢复老干部工作和平反历史上冤假错案的进程”;三是“在继续维护旧的个人崇拜的同时,还制造和接受对他自己的个人崇拜”;四是“对经济工作中的求成过急和其他一些‘左’倾政策的继续,也负有责任”。
华国锋还有一个不足之处,是他太年轻,到中央工作时间不长,缺乏管控全国大局的经验和能力。他是19711月,华国锋同志才调到国务院工作,任国务院业务组副组长,之后列席中央政治局会议。19737月,任国务院计划生育领导小组组长。同年8月,在党的十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协助周恩来同志主抓农业工作。19751月,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公安部部长,同年2月,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才被确定为常务副总理之一。
华国锋还有一个致命的弱点,他没有在军队中担任过高级职务,对军队管理不熟悉,在军队中没有威信、影响,在开国将帅前难以服众。
正因为有上述诸多因素、使华国锋不得不辞去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职务,离开政治舞台。
5.4.4.4  如何评价华国锋
华国锋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1976年曾担任中共中央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国务院总理等党和国家重要领导职务,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奉献了毕生精力。
全国政协主席王沪宁,在华国锋诞辰100周年的讲话中,是这样评价他的:
华国锋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他为党和人民事业作出的重要贡献,将永载史册。
在中国共产党100年的光辉历程中,涌现出一代又一代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的优秀共产党人。华国锋同志就是其中的代表,他的革命精神和高尚品格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112#
 楼主|王德奎 发表于: 2025-3-30 18:20:42|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我们纪念华国锋同志,就是要学习他党性坚定、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华国锋同志党性原则强,始终以党的事业为重。他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讲党性、顾大局,发扬民主,遵守纪律”。他是这样要求的,也带头这样做到。在“文化大革命”的艰难环境中,他坚持“在党内要讲党性,不能讲派性,不允许在党支部内搞派性”。面对“四人帮”反革命集团妄图篡党夺权的危险局面,他毅然表示,“历史把我推到这个位置,我必须不计个人安危,勇敢担当起来”。新时期完成历史转折后,他自觉维护团结,顾全大局,不计较个人得失。
不论时代如何发展、条件如何变化,对党忠诚始终是第一位的要求。广大党员、干部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要求,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我们纪念华国锋同志,就是要学习他坚守初心、心系人民的深厚情怀。华国锋同志说过:“我们共产党干部,就是要把群众的疾苦放在心上。”“对于不利于人民的一切缺点错误、歪风邪气,都要敢于彻底揭露,坚决改正。”解放初期他刚到湖南工作时,就在湘阴县领导建立了第一批农村卫生所,培训了湘阴第一代医生,充实发展了县人民医院。1976年唐山大地震发生后,他立即组织召开紧急会议,成立中央抗震救灾指挥部,研究实施了一系列抗震救灾措施。他亲临灾区指导抗震救灾工作,慰问灾区群众,转达党中央对灾区人民的关怀,鼓励灾区人民抗震救灾、重建家园。之后,他又多次视察地震灾区,了解灾后居民住房生活等情况,调动各方面因素加快灾后重建步伐。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广大党员、干部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要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时刻关注人民安危冷暖,为人民群众做实事、办好事、解难事,不断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不断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
──我们纪念华国锋同志,就是要学习他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优良作风。华国锋同志坚持实事求是,工作扎实,作风务实。“大跃进”中,面对虚报、浮夸等不良风气和相互攀比、盲目追求高产的做法,他凭着自己多年基层工作经验和深入各地实际了解到的情况,当面向毛泽东同志谈自己对当时形势的看法,说:田瘦了,牛瘦了,人瘦了,产量不可能那么高了。他实事求是反映问题的态度受到毛泽东同志肯定和赞扬。毛泽东同志后来评价他“讲老实话,是老实人”。他重视农业生产,强调科学种田的重要性,对推动农业机械化、农业科学技术发展起了重要作用。粉碎“四人帮”后,他支持经济理论界开展的关于按劳分配问题的讨论,肯定社会主义历史阶段应该实行按劳分配原则。他认为,“一定要学习外国的好经验,其中包括学习科学技术,学习经营管理经验,开展广泛的经济合作”。
新征程上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涌现,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广大党员、干部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强化责任担当,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敢于直面问题,务求工作实效,以钉钉子精神推动党中央关于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各项决策部署落地生效。
──我们纪念华国锋同志,就是要学习他光明磊落、清廉自律的高尚品质。华国锋同志说:“一个人能力有大小,我们能为民族为人民在民族命运转折的斗争中做出努力就好。但还不够,年老了要保持晚节,要继续发扬艰苦奋斗为人民服务的好传统。”他谦虚谨慎,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生活俭朴,对家属和身边工作人员严格要求,始终保持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其实华国锋是一个极其聪明的一个人,是真正的“大智若愚”的智者 。
表面上看他为人忠厚老实,谦虚谨慎从不张扬,位高权重而不拔扈,品德高尚、有王者风范。所以,他才能顺风顺水,从一个小县委书记,受到毛泽东青睐,不声不响地一步步走向权力顶峰。在国家危急时刻,他敢于主动出手,挑战四人帮并获成功,而且深得老一辈革命家们的信任和支持。四人帮也许从未料到,自以为稳操胜卷的他们,竞栽在这个老实人──华国锋的手中。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113#
 楼主|王德奎 发表于: 2025-3-30 18:21:22|只看该作者
华国锋还有一个了不起的品德就是:有自知之明、不恋权不善权、高风亮节、
从善如流。作为集所有权力于一身的他(比毛泽东权力还要大,毛泽东未兼过国务院总理) 。他深知随着国际、国内形势变化,仅靠对毛泽东的忠诚、守业,无法带领百废待新、渴望改革图新的中国走向未来时,坦然放弃手中权力,辞去所有职务,回归平淡。这显示出华国锋的宽广胸襟和伟大、崇高的精神境界!(毛泽东为了交权,搞出个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 。这是盛举、不是耻辱。是他对党、国家和人民的伟大贡献,是永载史册的历史功绩。尽管他也犯过错,但他成功地、平稳地完成从毛泽东第一代领导人,到邓小平第二代领导集体的过渡,他仍不愧是国家的民族英雄,中国人民会永远敬重他、永远怀念他!
   
    5.4.5  毛泽东选的第五位接班人──-邓小平
毛泽东一直认为邓小平是“人才难得”, 抗日战争时期把129师交给刘、邓就是对邓的信任和培养,把邓小平作接班人,是他多年萌生的想法,也就是在文化大革命中,他对邓保护和关怀的原因。
早在1957年毛泽东在莫斯科,参加十月革命40周年典礼时,赫鲁晓夫就曾问毛泽东:“你的接班人考虑没有?”
毛泽东回应道:“有。我们党里有几位同志,他们都不比我差,完全有条件。第一是刘少奇。这个人在北京和保定参加了五四运动,后来到你们那里学习,1921年转入共产党,无论能力、经验还是声望,都完全具备条件了。他的长处是原则性很强,弱点是灵活性不够。第二是邓小平。这个人既有原则性,又有灵活性,是难得的人才。”赫鲁晓夫点头:“是啊,我也感觉到这个人(邓小平)很厉害。”(1956年匈牙利事件时,他与邓小平打过交道)
    所以,在19719.13事件后,当周恩来、叶剑英向毛推荐邓小平时,毛很快就同意邓小平复出并委以重任。1975年初,邓小平被委任为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第一副是总理、中央军委副主席兼解放军总参谋长,已集党、政、军大权于一身。
那么又为什么毛泽东最终没让邓小平接班呢?其原因有三。
其一是,他不放心邓小平,对文化大革命的态度。因为在197511月,毛泽东找邓谈话,要他出来主持做一个总体能肯定文化大革命的决议,那怕. 七开也行,换做另一个人肯定会满口应承,可邓小平却说:“我是桃花源中人,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巧妙拒绝毛泽东的要求。
本来在毛泽东很希望在他活着的时候,有人以中央政治局的名义,为他和他领导的文化大革命做一个肯定的结论。他在一次政治局会议上,曾说过:“人生七十古来稀。我80多岁了,人老总想后事。中国有句古语叫盖棺论定,我虽未盖棺也快了,总可以论定了吧!”
“我一生干了两件大事。”他在一阵喘息之后说,“一是与蒋介石斗了那么几十年,把他赶到海岛上去了。抗战八年,把日本人请回老家去了。另一件事就是发动‘文化大革命’!”
在对自己盖棺论定后,他就好开始考虑“接班人”和交班问题,如接班人未定,
“怎么交?和平交不成就动荡中交。搞得不好,就血雨腥风了。你们怎么办,只有天知道哦!”
邓小平不愿意为毛泽东盖棺论定(是邓小平精明之处,他不愿意作违心的事),毛泽东非常失望,这对毛泽东打击很大。这时毛泽东可能已经萌生了换人的想法,只是没表露出来罢了。
其二是,毛泽东对邓还是有戒心。因为他毕竞是“党内走资本主义当权派”,仅次于刘少奇的二号人物。他从没有看到邓小平对文化大革命的明确表态,也没有看到有邓改正自己错误的行动,听到的全是四人帮说邓的坏话。所以,1976年元月周总理去逝后,理应由周总理推荐的、正主持全面工作的,第一副总理邓小平顶上,可毛泽东却换成了华国锋,说明毛泽东心中已经放弃了邓小平。

114#
 楼主|王德奎 发表于: 2025-3-30 18:22:01|只看该作者
其三是,四人帮的阴谋阻扰
1975年邓小平在抓整顿工作时,始终坚持“抓革命、促生产”,面对四人帮的攻击、威协时,邓淡然一笑“我是聋子不怕响雷打,死猪不怕开水烫。” 态度鲜明,要与四人帮斗争到底,令四人帮心惊胆战,恨之入骨。
    四人帮想夺权,江青做着女皇梦,邓小平是他们的最大的障碍和威协,恨不得除之而后快。他们在毛泽东面前,千方百计攻击、污蔑、陷害邓小平。恰好1976年,清明节人们悼念周总理引发的《天安门事件》,四人帮终于找到了借口,污陷邓小平。他们把先《天安门事件》定性为反革命事件,再污称邓小平是幕后黑手。毛泽东顺势拿下邓小平,撤销了邓小平党和国家的领导职务。邓小平再次被打倒。
    现在从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邓小平应该是毛泽东唯一选对的接班人。可是由于毛泽东从不信任人的认知局限性,和客观事物发展的原因,最终他放弃邓小平做接班人,这是历史的悲哀。然而历史和毛泽东开了一个大玩笑,选来选去,还是他几次选中而没有最后确定下来的邓小平,成为他真正的接班人。
   
5.5  毛泽东用人别具一格
    毛泽东选人用人是不讲学历、不讲知识也不讲阅历,真正别具一格选人材。
5.5.1   毛泽东的秘书
根据记载,毛主席一生总共有38位秘书,毛主席刚上井冈山时,胡波当毛主席的第一位秘书,在朱毛会师之前。公认的有政工大将之称的谭政,应是在胡波之后的第二位秘书
在毛主席身边时间较长,影响最大的有以下八位。
第一位胡乔木,被誉称中共中央一支笔、毛泽东的政治秘书。
1912年出生于江苏盐城,原名胡鼎新,笔名乔木,北乔。胡乔木由于其深厚的理论功底和文字修养为毛泽东所重视,他以渊博的学识、深邃的思想受毛泽东青睐。
胡乔木于1941年担任了毛泽东的政治秘书,并成为中央重要的笔杆子,他先后协助编选了《六大以来》、《六大以前》、《两条路线》等重要党史材料,并参与起草了《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等文件。
建国后胡乔木曾担任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社社长、中央宣传部副部长以及新华通讯社社长等职,参与编辑了《毛泽东选集》。
文革”期间,胡乔木离开了中南海,并多次受到批斗。197610月粉碎“四人帮”后,胡乔木随着邓小平的复出而复出,并为拨乱反正纠正“左”倾错误而努力。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他为恢复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而努力,之后又积极推动《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重大历史问题的决议》的发起、编写工作。他以高度的责任感对正确评价毛泽东,肯定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1992928日在北京逝世。
第二位田家英,毛泽东的总管家、生活秘书
田家英1922年生,原名曾正昌,四川成都人。他于194810月经胡乔木介绍,来到毛泽东身边担任了毛泽东的秘书。田家英于1937年到达延安,次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先后在陕北公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央宣传部工作。在此之前田家英曾经担任过毛岸英的老师。
田家英为人忠厚老实、细致干练,深得毛泽东的信赖、倚重,毛泽东的存折、稿费、印章都交给他,这充分显示了毛泽东对他的信任。但是由于毛泽东晚年过分强调阶级斗争,在思想上,田家英和毛泽东产生了分歧。使他成为江青和陈伯达的眼中钉,正因触怒了江青一伙,于是他们给田家英安了一个,在当时足以置之于死地的罪名“篡改毛主席著作”。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115#
 楼主|王德奎 发表于: 2025-3-30 18:22:44|只看该作者
1966523日,在中南海毛泽东的藏书室内自杀身亡,他离世之际不过44岁。1980年,田家英的冤案得以平反昭雪。
第三位叶子龙,长期追随毛泽东的机要秘书
叶子龙,原名叶良和、叶佐臣,19161229日生于湖南省浏阳县。叶子龙19308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5年年仅19岁的他就来到毛主席身边工作。从那时起一直到1962年,叶子龙一直在毛泽东身边工作,时间长达27年。作为长期在毛泽东同志身边工作的人,几十年春风秋雨,叶子龙一直跟随毛泽东南征北战,跟随毛泽东转战陕北,陪同毛泽东两次访问苏联,护送毛泽东进京,从延安的枣园,河北的西柏坡,到北京的丰泽园,这期间凡是毛泽东工作和生活过的地方也都留下了他的足迹和身影,他忠厚诚挚的品格,积极认真的工作态度,多次得到毛泽东和其他中央领导同志的肯定和称赞。
“文化大革命”中却被林彪一伙别有用心之人诬陷成所谓的“窃听器事件”,说成是在毛主席身边“搞特务活动",是“为彭、罗、陆、杨反革命集团搞情报”,在这所谓“秘密录音”一案中,不仅中央办公厅的领导干部和机要室的许多同志被迫害,而且还株连了中央和地方单位的一些负责人,使许多好同志蒙受了不白之冤,叶子龙也受到株连。
19625月,他告别了毛泽东,离开了中南海。叶子龙调任北京市委工业部副部长。叶子龙198211月任中共北京市顾问委员会副主任;19831月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咨询委员会委员;19837月任国家安全部咨询委员会委员;
19926月离职休养。20033月叶子龙在北京逝世,享年87岁。
第四位陈伯达,阴谋家野心家、毛泽东的政治秘书。
在毛泽东众多秘书当中,陈伯达是担任秘书时间最长的一个,前后共31年。
陈伯达1904年生,福建惠安人,原名陈尚友,早年就读于上海劳动大学,后去苏联学习,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到达延安。那是在延安一次座谈会上讨论孙中山思想时,陈的一席谈话受毛的的尝识,会后毛泽东还专门把陈伯达留下来了解了一下他的情况,随后毛泽东又邀他参加接待外宾的宴会。当他得知陈伯达通晓古代哲学,而他正巧也对中国古代哲学饶有兴趣时,他们之间便有了共同的话题,越谈越投机,竟把美国客人搁在一边……这一天成了陈伯达一生的转折点,从此他成为毛泽东的秘书。陈伯达成了毛泽东的秘书后,毛泽东让他超脱于一般秘书事务,主要从事政治理论研究工作。
陈伯达善于见风使舵,察言观色,在“文革”中红极一时,成为中共“第四号人物”,是中共九届政治局五位常委之一,同时又是臭名昭著的“中央文化革命领导小组”的组长,“文革”初他曾经是江青的亲密伙伴,后来又倒向林彪,成为林彪的“军师”,堕落成为反革命集团的主犯之一,犯下了严重的罪行,成为历史的罪人。
1976年9月被捕。作为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主犯之一,1981年1月25日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特别法庭判处有期徒刑18年。
1989年9月22日卒于北京。
第五位江青,毛泽东妻子、生活秘书
江青,1913年生,山东诸城人,1938年她与毛泽东结婚。1953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开会时,经周恩来提议并正式决定任命江青,为中央军委办公室秘书,实际上就是照料毛泽东的生活,当毛泽东的生活秘书。此外她还兼中共中央宣传部文艺处副处长、文化部电影局顾问。文革中在中共第九次、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

116#
 楼主|王德奎 发表于: 2025-3-30 18:23:38|只看该作者
在婚后刚开始的一段时间内,她还扮演着“贤妻”的角色,但是江青本质上是一位颇具野心、不安分的女人,在她地位巩固以后,她便渐渐得意起来,她利用其“第一夫人”的身份,在毛泽东的支持下,充分发挥其以前的文化专长,开始干预起政治来。她出任“电影指导委员会”委员,批判电影《武训传》使她终于得以崭露头角,这令她颇为得意,从此江青便开始越出她应有的职权,步入了政坛。在“文化大革命”中,江青更是“中央文革小组”副组长,个人野心急剧膨胀,伙同林彪一起干了很多打击、迫害老干部,分裂党和国家、篡党夺权的、伤天害理的恶行。文化、艺术(音乐、美术、绘画)界老一辈的作家、音乐家、画家、戏剧界大师,差不多全都在文革期间被迫害至死,真是罪行累累、罄竹难书。她还恬不知耻地找美国作家、大学教授维克特为她写了一本名为《红都女皇》的传记,暴露其政治野心,在国内、国际造成十分恶劣的影响。
197610月被中央政治局审查。19777月,江青被永远开除出党,1981年被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后依法减为无期徒刑,被监禁在秦城监狱。
1991514日,在北京保外就医的江青,在其住地自杀身亡。
   
第六位周小舟,毛泽东的秘书
周小舟(19121111日-19661226日),湖南湘潭人。19318月湖南大学预科班毕业,后入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国文系就读,1935年毕业;在校入党,为“一二·九”运动领导人之一;193511月底,调到中共中央北方局联络部工作,1936年春奉中共中央指示赴南京,秘密与国民党宋子文、陈立夫的代表谈判国共停止内战、联合抗日的问题。8月,转赴延安向中共中央汇报谈判情况,旋任军委主席毛泽东的秘书。曾被派作毛泽东个人代表去新疆、太原宣传团结抗日,进行统战工作。
抗日战争爆发后,1938年秋调任中共冀中区党委常务委员兼宣传部部长。
解放战争时期,先后任中共北平市委常务委员兼宣传部部长,中共湖南省委常务委员兼宣传部部长等职。参加了华北解放战争和进军湖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部长兼省土地改革委员会主任,中共湘西区党委书记,中共湖南省委副书记兼省政府财经委员会主任。1953年后任中共湖南省委书记、第一书记,兼任湖南省政府副省长、湖南省政协主席,并兼湖南省军区政治委员、中共中南军区党委常务委员等职务。1958年,被补选为中共第八届候补中央委员。
1959年庐山会议上,为彭德怀讲公道话,被株连错误地定为“彭、黄、张、周反党集团”成员,受到撤销职务处分,被派到浏阳县大瑶公社任党委副书记,接受改造。19626月调任中国科学院中南分院副院长。
文革期间,于19661226日自杀身亡。
1979215日,中共中央恢复了他的名誉。
   
    第七位谢静宜,毛泽东的机要秘书(红笔杆)
谢静宜(19352017),女,河南商丘人。1952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在解放军长春七九三部队(今解放军电子学院毕业),随后进入中央办公厅机要局工作。1956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党支部组织委员,青年委员兼团支部书记、团总支书记等职。1958年进入中央办公厅机要学校进修。1959年任毛泽东主席的机要员,被匿称"小谢"
1968年,被毛主席派遣来到北大与清华了解校园文革情况,后任北京大学党委常委,清华大学党委常委、副书记,清华大学革命委员会副主任;1970年任北京市市委常委,
1973年,周恩来按毛泽东意图,派谢静宜任北京市委书记处书记,可以经过她向毛主席反映情况,传达毛主席的指示。因谢是中办机要局的人,是毛泽东的秘书。还担任共青团北京市委书记,北京市革命委员会副主任;同年在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1975年当选为第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117#
 楼主|王德奎 发表于: 2025-3-30 18:24:19|只看该作者
1976年文革结束后,因谢静宜为四人帮干了不少错事,被撤销党内外一切职务并接受审查;后“因坦白认罪较好,被免予起诉”。
谢静宜任毛泽东主席机要秘书长达17年,于2017325日凌晨6时零7分,在北京病逝,享年81岁。
谢静宜对毛主席怀有深厚感情,曾写下了许多回忆和怀念的文章与书籍,主要作品有:《在毛主席身边》、《毛主席给予我们的教育、理解和关怀》、《跟随毛主席在外地视察》、《在外地视察的毛主席》等。
   
    第八位戚本禹,毛泽东的文字秘书
戚本禹(1931-2016420),男,山东威海人。1949年后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中央办公厅信访科科长、《红旗》杂志历史组编辑组长、中央文革小组成员、中央办公厅秘书局副局长、《红旗》杂志副总编辑、中共中央办公厅代主任。
1966年后任中央文革小组成员、中央办公厅秘书局副局长、《红旗》杂志副总编辑、中共中央办公厅代主任。文革发起初期,由于田家英在一些观点上与毛泽东相左,自杀后戚本禹取而代之,成为毛泽东、江青的秘书。
196654日至26日,为了全面发动“文化大革命”,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根据毛泽东的指示起草了《五一六通知》,戚本禹是起草人之一。1966年第7期《红旗》杂志发表《评〈前线〉、〈北京日报〉的资产阶级立场》。528日,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设立中央文化革命小组的通知,戚本禹成为中央文化革命小组的成员之一,名列穆欣、姚文元之前。
1967330日《红旗》杂志第5期发表《爱国主义还是卖国主义?──评历史影片〈清宫秘史〉》。41日,《人民日报》予以全文刊登。从此为针对“党内最大的一小撮走资派”和“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的“革命大批判”定下了基调。文化大革命中、上窜下眺,煽风点火作恶多端。有人指称他曾暗示、鼓动中央办公厅造反派批斗刘少奇、邓小平、陶铸、朱德,并指使红卫兵把彭德怀从四川揪回北京批斗……
1967414日,戚本禹污蔑遇罗克所写《出身论》是大毒草,导致其最终于197035日被判死刑。
1967年夏天,极左思潮对外交工作的冲击达到顶点,中共中央一度失去对外交大权的控制。毛泽东在同美国友好人士斯诺的谈话中说:“外交部就闹得一塌糊涂。有一个半月失去了掌握,这个权掌握在反革命手里。”这在新中国的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19677月毛泽东、周恩来、谢富治乘专机,到武汉解决造反派内斗问题。720日,王、关、戚在武汉挑起.二零事件、冲击解放军,揪军内一小撮、冲击外交部、烧英国驻北京代办处等一系列事件,也使毛泽东、周恩来开始注意到了中央文革小组,并认定中央文革小组里面有坏人,这些坏人,就是王力、关锋、戚本禹。周恩来向毛泽东进言解决“王力、关锋、戚本禹问题。戚本禹为求自保,将责任推到了王力、关锋甚至是江青等人身上。而江青、陈伯达、康生等人为逃避责任,又把全部责任反推给“王、关、戚” ,并扣上了“变色龙”、“小爬虫”的帽子。
毛泽东经过慎重考虑后,下决心解决“王、关、戚”问题。在被毛泽东批示为“坏人”和“小爬虫”后,1968114日,戚本禹被中央宣布“请假检讨”,直接被送到了秦城监狱。他是中央文革小组“小三”,王、关、戚中最后被隔离审查的,最终也未能逃脱被审判的下场。此后,全国冲击军队,派性间武斗现象才得以控制。
1980714日,戚本禹被北京市公安局依法逮捕。1983112日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以反革命宣传煽动罪、诬告陷害罪、聚众打砸抢罪判处有期徒刑18年,剥夺政治权利4年。
2016420758分,戚本禹在上海病逝。

118#
 楼主|王德奎 发表于: 2025-3-30 18:24:52|只看该作者
5.5.2  毛泽东钦点并提拔的政府要员
    毛泽东特别喜欢随意提拔他看中的人,无论有无学历、知识、能力和从政经验。因为在文化大革命那些岁月,他有无限崇高的威望和权力,只要他提出来,周恩来等人只能照办,别无它法。
    一、陈永贵,农民副总理。
陈永贵(19141986)山西昔阳人。出身贫农家庭。解放战争时期加入农会,参加本地土地改革运动。194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新中国成立后,先后任山西省昔阳县大寨村政府生产委员,中共大寨村支部书记、大寨农业生产合作社主任。他积极领导全村群众,响应中共中央和中央政府“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号召,大干苦干,修造梯田,兴修水利,为改变大寨村贫穷落后的面貌、促进当时山区农业生产发展做出了贡献。他被评为全国农业劳动模范。大寨生产合作社(后为生产大队)受到中共中央、国务院和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的赞扬和表彰。
1967年后,担任山西省革命委员会第一副主任、中共山西省委副书记等职。19694月出席中国共产党九大,被选为九届中央委员。19738月被选为中共十届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19751月,担任国务院副总理,主管全国农业工作。
19809月辞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和国务院副总理的职务。
1986326日因病在北京逝世。
二、吴桂贤,纺纱工副总理
吴桂贤(女)(1938年— ),河南巩县(今巩义市)河洛镇胡坡人。
1951年,吴桂贤进陕西省咸阳市西北国棉一厂细纱车间当挡车工。
195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任全国纺织先进集体“赵梦桃小组”党小组组长,连续被评为先进工作者。
1968年后曾先后担任西北国棉一厂革命委员会委员、主任,咸阳市革命委员会副主任,陕西省革委会委员、常委。
1969年出席中共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被选为中央委员。后任中共陕西省委副书记。
1973年中共十大上继续当选为中央委员,在中共十届一中全会上还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
1975年在全国人大四届一次会议上当选为国务院副总理。
女副总理吴桂贤上任时才只有37岁,一九六三年,吴桂贤还是“西北国棉一厂”的工人、全国劳动模范。但是从1969年开始,她8年中三次当选中央政治局委员。
19779月,吴桂贤本人坚持认为自己年轻识浅,不能胜任工作,于是上任两年后,她就向中央提出辞职,同年,经中共中央批准回到陕西省咸阳市西北国棉一厂。
三、李素文,售货员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李素文,女,1933年生,河北省乐亭县马头营镇郭庄子村人,生于沈阳市。
195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在当地当过儿童团长,团支部书记,高级社副社长。1956年,她投奔爱人从河北农村老家来到沈阳,在沈阳南塔第二副食门市部卖菜。平凡的工作,竟让她干得风生水起。
1956年到沈阳市南塔第二副食门市部当营业员,先后当选为沈阳市劳动模范,辽
宁省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省财贸系统"五好"职工标兵。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119#
 楼主|王德奎 发表于: 2025-3-30 18:25:33|只看该作者
李素文被评为各级劳动模范,多次见到毛主席。1959年,她出席了全国群会。1963年,她光荣地出席了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她那篇以《为革命卖菜》为题的发言,朴实之处见思想,让人们看到了卖菜之外的东西,看到了为人民服务的可贵精神。这不仅感染了在座的普通听众,也深深地感染了中央高层领导,周总理7次带头鼓掌。
19753月,劳模从政。李素文被选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1975年,中央让李素文协助李先念同志分管财贸工作。当时正赶上“批邓”,李素文自然在财贸战线狠抓“批邓”,也成了“批邓”的先锋。粉碎“四人帮”后,李素文也逐渐从政界淡出。
1978712日,李素文回到了家乡沈阳,组织上安排她到市糖果厂劳动锻炼。
   
四,姚连蔚造反派工人当人大副委员长
姚连蔚,陕西省长安人,193511月生。1951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4年参加工作,在西安八四七厂当学徒、四级车工,后兼任车间政工员、政工组长、政治指导员,初中文化。1960年,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取得了生产突击手、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的称号。文革中他参加了西安机械厂的造反派组织,因此,很快当上了厂革委会副主任。那时,西安分为两大派群众组织,其中一派叫“工联”,姚连蔚被拥戴为头头。
196791日,在全国的武斗高潮中,西安的两大派也在胡家庙发生大规模武斗。92日,西安西郊未央路地区的战斗又打响了。由于双方都有军工厂的人,动用了大量汽车、消防车、坦克和步枪、机枪等武器及电台。姚连蔚亲临一线,指挥“工联”冲锋陷阵。几天下来,这场武斗打死100多人,打伤290多人,在全国的武斗中虽算不上是最大的,但也名列前茅。西安筑路机械厂、西北金属结构厂、国营544厂、西安制药厂、庆安机械制造公司等企业的厂房、设备都遭到严重破坏。其后,省革命委员会成立,姚连蔚的“工联”派占了上风。
196941日,中共九大在北京隆重召开,姚连蔚被推选为九大代表,来到了北京。 在中共九大上,姚连蔚当选为候补中央委员。回陕后,任省工代会负责人、中共陕西省委常委。19738月,在中共十大上,他继续当选为候补中央委员,出任陕西省总工会主席兼党组书记,这时已不在原厂工作了。
1975年当选第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197610月,"四人帮"被粉碎。1977712日,姚连蔚被送回西安接受审查。19792月,在正月十五闹元宵的那一天,他被逮捕,关进了西安北郊的监狱。后经审判,免于起诉。
2012102日因病医治无效逝世。
五、孙健 工人副总理
1936年,他出生在河北定兴一个贫苦家庭里,从小过着饥寒交迫的日子,父母每天靠干农活为生,而新中国的到来改变了他的命运,让他开启了不一样的人生。孙健有了学习的机会,有了建设国家的能力。1951年开始,孙健努力学习,不怕吃苦不怕受累,从基层干起,很快成为了一名优秀的工人。1958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在天津大成电锯厂、天津中国机械厂当一名翻砂工。19566月后,任天津内燃机厂工人、干部、武装部副部长、党委副书记、党委书记、革命委员会第一副主任。
19709月任天津一机局革命委员会副主任。19731月任天津市生产指挥部副主任。同年11月后,任中共天津市委常委、书记。19741月任天津市革命委员会副主任。19751月至19783月,任国务院副总理。19783月,被免去职务,再次回到天津机械厂基层,成为了一名普通的工人。
199711月,在天津病逝,享年61岁。

120#
 楼主|王德奎 发表于: 2025-3-30 18:26:24|只看该作者
这是毛泽东时代的奇葩事件和产物。恐怕这些坐火箭上去的农民、工人总理和人大副委员长们,坐到大会主席台上,都会手足无措,还要让他们去主持一方面的工作行吗?
让我们去听听他们的心里话吧。姚连蔚说:“担任候补中央委员和人大副委员长,对我来说是一种不堪重负的压力。自己只有初中文化程度,就那么点儿见识和能力,而天天要处理的都是国家大事,一举一动都可能载入史册,简直如坐针毡。但是不说话,不点头,又不行,只好硬着头皮撑。”
更搞笑的是中央对他们一起提升的吴桂贤、孙健、李素文等人,实行的都是巴黎公社式的工资制度,提职不提薪。姚连蔚当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拿的还是1959年的四级工人工资,每月几十元。他们的粮食关系、工资关系一直留在原单位。因此,他实际上还是个工人,只是领取一些补贴而已。
好可怜的工人、农民政府高官呀!干总理级的事(暂不论干好干怀) ,拿工人工资,是不是觉得有点荒唐可笑。这种事绝对是,古今中外,绝无仅有的旷世奇闻。就是封建王朝,皇帝选人用人,也要从科举考试中选录,绝不会选农民、工人做他的位高权重的大臣吧。如若这样,离亡国恐不远已!!
5.6  毛泽东的诗、词和书法
5.6.1  毛泽东的诗、词 。        
毛泽东是中华文明史中最伟大的诗人,无论是唐代的李白、杜甫、王维,宋代欧阳修、苏轼、王安石等,都无法望其项背。无论他们诗词意境和语言如何精美,但永远无法与毛泽东那王者所独具的气势,霸气所能媲美的。不妨读读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你必定会领略到种那前无古人的恢弘气势。而这种气势一直贯穿他一生所写的诗词之中。
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少年时代的毛泽东诗词
(语出惊人,志冲宵汉;湘江击水,浪遏飞舟。)
七绝·咏蛙
独坐池塘如虎踞,绿荫树下养精神。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
七绝·改西乡隆盛诗赠父亲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沁园春·长沙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5,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5-5-6 09:31, Processed in 0.093601 second(s), 7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