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楼主: leikang|查看: 38682|回复: 86
[纪实·新闻

2008-08-02日:四川作家马边县采风

 [复制链接5熊猫
21#
 楼主|leikang 发表于: 2008-8-5 00:15:19|只看该作者
游览石仗空后,来到路边的野生鱼馆用餐,厨房里正忙碌着
R1115340.JPG(售价: 10 ¥金钱)玩得开心的殷世江脱掉上衣,要我为其拍摄一组钻进青纱帐亲近自然的照片
摘取藿香  R1115346.JPG  保存到相册
殷哥主动帮忙  R1115348.JPG  保存到相册
见老板娘为烹调鱼前来摘取藿香,殷哥主动帮忙
一边啃一边抚摸嫩苞谷  R1115352.JPG  保存到相册
一边啃一边抚摸嫩苞谷  R1115357.JPG  保存到相册
手拿苞谷粑,一边啃一边抚摸嫩苞谷
22#
 楼主|leikang 发表于: 2008-8-5 00:22:12|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殷哥手逮弯曲的嫩丝瓜  R1115362.JPG  保存到相册
殷哥手逮弯曲的嫩丝瓜  R1115364.JPG  保存到相册
殷哥手逮弯曲的嫩丝瓜
简单而有野味的午餐  R1115366.JPG  保存到相册
简单而有野味的午餐  R1115369.JPG  保存到相册
简单而有野味的午餐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23#
 楼主|leikang 发表于: 2008-8-5 00:26:10|只看该作者

荍坝古镇

⊙作者:刘华贵

  马边县城东南30公里处,有一古镇,名荍坝。
  古镇,清一色的石板街配以吊脚楼。街道沿南征古道而建。叙马险道穿镇而过,马新公路绕镇而行。交通方便,货运畅通。经济发达,市场繁荣。历朝历代都是区乡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是入境马边的窗口,是旅游马边的第一景,是进出口物质的转运站。

古镇风姿
  荍坝古镇背山面水,依山就势,东西延伸。街道中点处有一石桥,人们称此为“桥上一通碑,碑上一座桥”。以桥为界,上截街住王姓为主,下截街住向姓为主,人们称为王半截、向半截。
  古镇街道长逾千米,宽仅盈丈。全用青色石板镶嵌而成,平整如砥,洁净清爽。石板街两旁矗立着古色古香的木柱穿逗排列的小青瓦房。临河那排街全系风味别致的扶手走廊吊脚楼。外观古朴典雅,内感曲径通幽。而今这般保存完好的石板街、吊脚楼的小青瓦房街道,实为罕见。这的确属于古文化遗址。要不是“大跃进”时期把点缀在街道间的戏台、古庙、家祠破坏的一无所存,那就更具风姿了。
  街道两旁鳞次栉比的商店,琳琅满目的商品,令人眼花缭乱:吊脚楼上下,茶馆酒店,一家挨一家;炒菜馆、逗花店,一户接一户;小食店、杂货铺比比皆是,公司、银行、医药店,应有尽有。望江楼似的吊脚楼上,品茶聊天的人们,三皇五帝,古今中外,天南地北地谈过没完没了,是何等的开心!兴尽茶罢,或漫步迴廊消遣,或倚栏赏景:看远山近水,看渔翁垂钓,看长沱泛舟,看烟波浩淼的山光水影,是何等惬意!
  每逢赶集,穿戴入时的人们,潮水般的涌向古镇。石板街上人头攒动;百货店、杂货铺拥挤不堪;茶馆酒店,座无虚席;小食店、炒菜馆,笑语声声;菜市场、水果摊,讨价还价之声不绝于耳。尤其是茶叶市场上,外商内贾,人头涌动;小商采购,零星购买者,应有尽有。夕阳西下,人们渐渐散去,石板街又恢复了原来的平静。
  古镇四周,青山簇拥,绿水环抱;翠竹掩映,茶林依偎。星罗棋布的农舍,炊烟冉冉;窗明几净的房屋,紫燕翻飞。田野里歌声阵阵,山坡上牧笛声声;茶林中姑娘嬉戏;绿荫下朗朗书声。青草地牛肥羊壮,庄稼地男除女耕。绿水塘中鱼儿翻滚,青水池里鹅鸭成群。层层梯田闪绿浪;片片果林吐清香。乡村公路车来往;农家小道人穿梭。乡民们大厦千间居有所,存粮万担食无忧。满山遍野的笑语欢歌,余音绕林,三日不绝。

隶属和管辖
  周武王在叙州府(今宜宾市)设僰道县,荍坝属僰道县地,为僰人所居。历经春秋战国和秦汉几朝,到蜀汉时期,先后为安上、新道两县所辖,越西遥领,犍为代管。隋文帝开皇十年(591年)设牂牁州,下设宾化县。荍坝为宾化县所辖。唐时,荍坝为马湖府辖地。元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年)设马湖总官府,下设沐川等六长官司。荍坝属叙南宣慰司马湖府沐川长官司所辖。明神宗万历十七年(1589年)设马湖府安边厅于今马边县城,荍坝归属安边厅。清雍正五年(1727年)马湖府并入叙州府,荍坝为叙州府屏山县管理。干隆二十九年(1764年)改“马湖府安边厅”为“马边厅”,荍坝从屏山县划归马边厅所辖。
  民国三年(1914年)行政设道县制。改“马边厅”为“马边县”,设县知事。荍坝为四川下南道叙州府马边县所辖。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蒋介石入川,统一了军阀割据的川政,设第五督察区。荍坝为第五督察区马边县所辖。其后辖区再无更易。
  荍坝,自康熙年间建乡至光绪初期,所辖范围,除今荍坝、老河坝、靛南坝、玛瑙四个乡外,另有今建设乡的三溪、红光、晏家林、水流板等村。苏坝乡的向日坪、汤家坝、大罗等村及袁家溪乡的部分地区。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调整行政区划,除留今老河坝乡归荍坝管辖外,其余地区全部划出。
  一九五一年建立新政权,析出老河坝单独建乡。荍坝仅辖茶场、茶叶、凉桥、会步、双河等六个村,共43个居民组,今有村民1500余户,总人口5150余人。耕地面积4900余亩,林地二万余亩。

汉民入古镇
  荍坝古为边荒,荆棘丛林,舟舆不通,人迹罕至。周武王伐纣后,僰人渐次入境。战国至汉初,为僚夷所居。汉武帝采取进军、遣使、移民实边之策,始有汉民迁入,荍坝为汉、僚、夷杂居之区。两晋时僚、夷作乱,汉民外迁不返。唐僖宗年间,西川节度使高骈再次移民入内,但来者甚微。元惠帝至正二十三年(1636年)明玉珍居蜀,实行“以兵开屯,以屯养兵、寓兵于农”的军屯制和“以商带农、以农保商”的商屯制,招民实边。入荍者也屈指可数。
  明末清初,帝王之争,战火频频,加以张献忠之乱,汉民举家离荍,集队外迁。大片良田沃土,或为僚、夷所耕,或空旷无人,或草木丛生。康熙年间,屏山县在荍坝建乡,实行“招抚、裁军、屯田”制,招纳汉民。雍正年间,四川总督阿尔泰派永宁道知府孟端会同普安营参将哈迁梁入边“招集流亡复业”。入边之民,缺牛者发银三两,以为耕具;贫不能完婚者,发银二两,就地完聚。干隆二十九年,荍坝从屏山划出归马边管辖后,大量招民垦亩。入境者,不完粮纳税,不摊捐派款,并带搭茅屋,发放农具、口粮,所垦之地归其已有。
  通过上述各个时期的优惠政策,两湖两广及云贵地区的汉民担囊负笈,抱翁秉耒,擎妻负子而来。其时,荍坝地区之花马埂、菜子湾、青杠坪、困牛石、尖角老、龙洞溪等边鄙地区之汉民,田庐相望,鸡犬声相闻。本已田睦交错,烟户日增,商贾日盛的荍坝地区,历经嘉、道、咸、同几代,外地汉民还在鱼贯而入。使荍坝之汉民达到帝王时代的鼎盛时期。
  光绪末期至宣统,官场高度腐败,胥史猛力玩权,奸佞当道,贪盗成风,匪患猖獗,社会动荡。科捐杂税多如牛毛,人们不堪重负,成群结队外迁,邀朋结友离荍。民国时期,吏政败坏,苛政猛于虎,杂税胜于狼。特别是后期,官匪勾结,贪盗遍布,再加以周开富、陈超、贺胜华等几股土匪在荍坝轮番骚扰,闹得民无宁日。而政府又肆无忌惮的草菅人命,滥杀无辜。笔者亲见,荍坝乡公所一次在矮观音坎上露天粪坑处,枪杀一中年道人(后听说是解放军的侦察员)。一次在凉桥下坎处乱枪杀害九人。笔者之父受甲长指派参与掩埋,将九人埋于一露天粪坑内,其中有一不到二十岁的青年,叩头求饶也难以幸免。如此动乱之区,汉民何敢入境!
  解放初统计,荍坝仅有汉族人口七百余户,二千余人。

栩栩如生的旅游点
  荍坝,地处南征古道的军事要地。“叙马险道”之中心点,南丝绸之路的另一要冲。因此,境内有不少栩栩如生的旅游景点。众多的景点中,仅三国建兴年间,诸葛亮激烈鏖战累攻不下的石仗空景区内就有很多观赏点,如攻克石仗空后又在其景区内排兵布阵,指挥三军的指挥台:凉山坪。屯兵练阵的驻营地(含水观音处,属靛篮坝乡),操演八卦阵的八卦山。还有明时汪京筑“叙马险道”时,凿通石仗空栈道后题刻于悬崖之上,字径1.42米,字距0.2米的“凿开天险”四个至今隐约可见的大字;有四川按察司佥事,马湖府兵备道陈禹阅兵过石仗空,见其缘崖凿道,攀崖而上,行者如在虚空之险及其苍劲有力的凿开天险四字,深为感慨,即兴而赋206字的“石丈篇”,阴刻于岩壁今清晰如初,还有今人题刻的80公分大的“漫履雄关”及触景生情的对联等。另有被奸臣所害的忠良之后,逃难病死于彼的“叫化坟”拾银之处的“银子窝”(均属今靛篮坝乡)等。
  三国时留于荍坝的,还有诸葛亮冒雨激战后晒鼓的“晒鼓坝”,又是贡茶的生产地;顶烈日奋战的“小汗坡”(在石仗空村)等。
  明时“叙马险道”竣工之翌年,汪京全程视察路况,沿途乡民大赞其功,他说这是永宁道的官兵和赖因寨的人民的功劳。为此,在红溪岩壁上题刻“永赖同功”四字,至今众目观之,清晰可见(字中“永”,指永宁道的官兵,“赖”,指赖因寨的人民)。
  另有待字闺中,以待开发的长沱泛舟,柳岸垂钓(长沱边上杨柳岸),僚人洞穴读书声,出了喻氏几个秀才的“喻家寨”,望乡台赏景,闵家村的“九棺坟”,刺竹沟的僚人岩穴;文、喻两姓入荍相会的“遇头坝”等等。

闻名遐尔的土特产
  荍坝地区,属低山沟谷地林带,雨量充沛,土地肥沃,适宜各种土特产的生长。境内主产茶叶、竹笋、天麻、黄莲、木耳、黄柏、杜仲等。尤以茶叶和竹笋。曾作贡茶、贡笋献皇宫。解放后,荍茶又敬献党中央和毛主席,所以荍茶、竹笋均闻名遐尔。
  贡笋,为今老河坝乡白鸡池所产。因白鸡池一带地处低洼,土质肥沃、疏松,永无流失。长年累月竹木树叶,杂草等腐烂堆积,浮土深厚。竹笋被浮土深埋七、八寸,方能冒出笋尖。密封生长的竹笋,采摘剥壳后,其笋肉厚心细,白嫩如玉,胖如小姐中指。煎、炒、炖、煮或凉拌,其青脆爽口,是其它任何竹笋无可比的。这种竹笋,是各种宴席或家庭餐桌上的美味佳肴。以此之优,作为贡笋。其售价超过一般竹笋的几倍,还有不少人争相购买。
  荍坝地处亚热带山区,常年有低纬度的光照,高海拔的云雾雨露。其境山峦交错,沟壑纵横。昼夜温差大,湿润度高,轻云薄雾笼罩,茶叶终日吸雾饮露。加以地处山之阳,从日出到日没,光照不息,使得茶树叶肥芽壮,这是独占天时;茶场、茶叶等四个村,均系黄泥底子的红沙土壤。地质疏松,透水、透气性强,酸碱度适中,氮磷钾含量均和,使茶树生长众享地利;荍坝乡民惜茶如金,栽培管理精细,除草施肥及时,修枝剪叶恰当,杀虫灭菌谨慎,采摘按时令、留苔有分寸。这使茶树发芽、抽苔赢得人和。
  因为荍坝茶生长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所以茶树不但抽苔早,发芽多,生长快,而且芽肥苔壮,叶宽肉厚,芽梢嫩绿,叶片软嫩多毫。烘制出的茶不但饱满圆润,色彩光亮,而且条素紧,卷曲如螺,银毫现露。透光性强,吸水性快。冲泡时,茶在杯中如群龙起舞,上下翻滚之后,按采摘期不同,有的状如燕口,于杯中张望;有的芽芽直立,栩栩如生地插于杯中;有的颠鵉倒凤地卧于杯底;有的如潜龙隐身,藏于杯内。其茶在杯中嫩均成朵,汤色清纯翠绿,明亮清沏。瞬时,醇香盈屋,沁人五脏六腑,醉人神志。轻轻呷上一口,顿觉清爽异常;慢慢地咽下去,深感全身舒畅;细细的品味,有一种香溢透全身,疏筋松骨之感,有说不出的好受。这就是荍茶珍鲜香馥,名压群芳之处。乡党委书记邱云强说;全乡有茶6000余亩,人平一亩多。
  荍茶就因以上特点,于清朝末年进贡皇宫。解放初期敬送党中央后,还得以减免农税十一年的优待。
  贡茶之乡,荍坝当之无愧。

本文作者刘华贵在2008-8-3日的联谊会上发言,年已八十,系张坝中学退休教师。参见:http://www.phoer.net/thread-45695-2-1.html
24#
 楼主|leikang 发表于: 2008-8-5 01:01:38|只看该作者

在荍坝古镇触摸历史

⊙作者:廖大康

  这是一座沉静在大山深处的千年小镇,是从金沙江入川到成都、西昌的千年古蜀道所必经之处,也是诸葛亮南征古道之一。这里水绿山青,民风淳朴,物产丰富,人杰地灵。小镇只有一条街道,由红褐色石板铺筑,顺山势婉延,不过500米长,宽阔处近3米,狭窄处只有1米多。小镇建筑最大的特色是吊脚楼,小街临河的一面几乎全是的,悬于半空,自成一道古色古香的风景,令许多来考察的学者和摄影师们惊叹。小镇座落在小凉山鹿马边彝族自治县正东30公里处,名叫荍坝,至今流传着许许多多久远了的故事。
  在这里土生土长的刘华贵老先生是一位退休教师,是讲故事的能手。他说,小镇的一砖一瓦、老房老窗都“记录”着它的历史,能让人感受到古人的痕迹,让你触摸得到历史的余温。小镇原来曾叫“两半截街”,住着向、王两姓人家,关于小镇的历史和小镇人的来历都流传着两个版本。

川南唯一的“僰人道”及僰人的后裔
  史载,世代居住在大山深处的僰人晓勇善战,助周武王打得天下,于是被封为“僰候”,获得封地,建“僰道县”,县址就是今宜宾县,又称僰候国。当时僰人往来于宜宾和嘉定府之间,只有唯一的一条通道,时称“僰人道”,而荍坝正是其必经之地。《叙州府志》卷一建置5页《僰道县考》称:僰人道在南安东南四百里。南安即今嘉定府。当地民间传说,因张献忠进川,下令剿杀僰人,僰人四处逃散,改头换面,有的变成汉人,有的变成彝、苗等族人,僰人族由此灭亡。当地有一种说法:小镇人就是僰人的后裔。
  究竟小镇人是不是曾经英勇俊美的僰人后裔呢?这是不是纯属一种无稽之谈呢?笔者多方打听,查了许多史料,都无法找到有力的证据。正当无可奈何时,已近80岁的喻姓老大娘告诉我,在小镇下河一公里远有一条茨竹沟,沿半遮半露的深沟往上行十来里路,有一座高大的悬崖,名叫大红崖,上面曾经悬挂着许多僰人祖先的棺材。
  一个天气晴朗的周末,笔者邀约几个朋友来到大红崖,崖下一只1米多长的左脚印深达0.5米,五根指拇齐全,据传是僰人祖先留下的,几里外的凉桥村还有一只同样大小的右脚印。直立陡峭而又光滑的崖壁上并没有悬棺,但还看得到一些钉在上面的朽木桩,以及碗口大的黑洞。仅仅这些能证明当地人就是僰人的后裔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我试图寻找新的证据,在当地老人带领下来到后山下一块很开阔的平坝,平坝中有一座残亘的青石塔基,旁边是一堆线条很流畅的乱石板,固执地延续着一丝儿历史的气息。向导说,这曾经是一座高大的僰人塔。我凑近细看,塔基上的字迹已模糊不清,有一些汉字,也有一些说不清文体的符号字。我想,这些也不能证明什么。
  那么,这僰人道旁的小镇究竟还有什么秘密呢?小镇人家的来龙去脉到底是怎么样的呢?

三国古蜀道及诸葛亮部将后裔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相传,三国时,诸葛亮率部渡过泸水,一路披星戴月,顺金沙江而上,进入川南边境蜀道,经新市镇、中都镇到荍坝,安营扎寨。粮草官看到这里山青水秀,土地肥沃,便命兵士广种荞麦,以充粮饷。此地由此得名荍坝,并沿用至今。这种说法虽没有什么根据,但荍坝境内的十几处三国遗迹及其故事《马边县志》等多有记载:茶场村晒鼓坝,因孔明部队遭遇滂沱大雨后在此凉晒战鼓而得名;凉桥村石仗空,诸葛亮在此遇敌,十丈不克,因而得名;翻过石仗空,进入靛兰坝乡旭光村,有一处叫水观音的地方,相传这里有龙虎洞,是武候藏兵之地……
  刘老师说,后来孔明的部队沿水流湍急的黑水河(今荍坝河)行进到古树参天的石仗空,遇南人摆下石阵阻击,而石仗空又是一夫挡关,万夫莫开的天然险地。诸葛亮想尽办法,攻打十次都未能取胜,后来在当地人帮助下,兵分两路,一路赶着上千只尾巴上拴着火信的羊子,从正面猛烈佯攻;另一路在向导带领下绕道百十里路,攻上石仗空后山,两面夹击,方大获全胜。如今,石仗空险峰上还立着几座残败的石砌堡垒,据说是1000多年前南人留下来的。这个故事《三国演义》上有所描述,似乎证据确凿,故事是不是发生在这里,难以考证。
  诸葛亮攻下石仗空后挥师北上,有向姓、王姓两员受伤百夫长带着伤员留在荍坝,农耕畜牧,开坎砌田,挖山栽杉,娶妻生活。小镇人就是诸葛亮部将的后裔。
  刘老师说,小镇人是不是武候部将后裔谁也说不清楚,只能算是野史趣闻了,但“两半截街”的故事现在还能听到人们言说。

“两半截街”的故事
  小街上原来只有向、王两姓人家,人口渐渐壮大,贫富差距也拉大,逐渐产生了矛盾,相互斗志,一条不足500米的小街便成了“上半截街”和“下半截街”。
  下半截街居住向姓人家,日积月累,经打细算,家道日渐殷实富足,修筑了许多精致考究的深宅大院,以及福禄双喜木雕至今还古风古貌依旧的吊脚楼。上半截街居住着王姓人家,不知什么原因,变得越来越穷,以至于团年饭都要等到下半夜才吃。吃的时候一家人还大呼小叫:吃肥肉喽!吃瘦肉喽!很是热闹。向姓人家好奇地从窗缝窥视,原来桌上摆着两碗罗卜,一碗白的,一碗红的。
  置身荍坝,只见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古人留下的青石板长街及吊脚楼纵横山水之间,让笔者感受到先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夜色中,现代的烛光映亮古老的窗框,倍感朴素幽静。据小街居民介绍,近几年,外面常来的学者、专家说,镇里的“老房老瓦”就是最具特色的乡土旅游资源,当地人大受鼓舞,正筹划着将荍坝建成一个人文旅游景点,传承历史,惠泽后人。

☆ 相关资讯
僰候国

  据史料记载,马边、屏山、沐川、雷波等县古为僰候国之域,“僰”意指丛林中的人。僰于夷中最仁,有仁道者,故从人字。据传僰人在商代跟随周武王伐纣有功,被封僰候,定都今天的宜宾,称僰候国。

诸葛亮南征古道及石丈空
  马边地方志载:“蜀汉时期马边建新道县,公元218年,越隽夷高定遣军围之,犍为太守李严驰往赴救,击退高定军。公元225年,诸葛亮南征曾带主力沿岷江转金沙江经安上县(今屏山县新市镇)上岸,其中一支部队经新道县进军越隽,马边现今留有许多蜀军遗址。”《四川通志》载:马边厅东八十里有龙虎洞、观音塘,相传武候藏兵处。《诸葛亮集》载:张澍案《马边志》作石仗空,明代陈禹谟有石丈篇,序云:“石丈空者,上题凿开天险,其岩畔有铁枪若干,插置石罅,相传孔明所藏。”《马边厅志略》载:石丈空治东八十里,通屏邑,其道缘岩而上,行者如在虚空。明万历年间,时任马湖兵备道陈禹谟率兵过此,感慨万千,作五言律诗《石丈篇》镌刻于石壁:

  来登石丈空,天险足称雄!
  一时低回留,良钦蜀相风。
  德威乘判服,南人绝内讧。
  崖畔藏锋镝,坦然推赤衷。
  信可孚豚鱼,精感殊族通。
  邈矣卧龙迹,仰止意何穷!
  蠢兹遗薛在,陆梁倚深丛。
  出入诡难测,筹边亟守攻。
  龙湖正错壤,震邻且震躬。
  谁渡五月泸?载竖七擒功。
  虎窟歼余种,麟阁表元戎。
  顾言各努力,此日骒蠹弓!
  万历癸丑春,王正月下浣。

诗写出了“秦时明月汉时关”的雄险,其字至今清晰可见,诗中除了抒发作者感慨外,还赞颂了诸葛亮南抚夷越“七擒孟获”,以攻心为上,以“抚”为目的的民族和解政策。

古丝绸之路
  从史料看,荍坝古道原来是古丝绸之路的另一条。诸葛亮南征时,从安上县(今新市镇)上岸,到夷都(今屏山县中都镇),到马边再与犍为方向开通,故称新道,建新道县。《僰人恩仇》一书记载:从叙南至耳海,各地豪族奴仆中都有僰人后代,他们的祖先参加了周武王伐纣,有功被封为僰候国,定都叙州。他们既聪明又能干,种庄稼勤奋如牛,植果木手又灵巧,煮盐炼铁更是能手。在《卓文君奔相如》这出戏中,文君的父亲卓王孙就是靠僰僮煮盐炼铁才成为三蜀富豪的。僰人还善于做生意,以马换茶,以香酱换蜀布。张骞出访西域在天竺尝到这种香酱时又惊又喜,象回到了家乡,打听之下,才知道从马边古道经过也可到西域,回去报告汉武帝,武帝一高兴就下旨修筑僰道。这说明,马边古道与南方丝绸之路是相通的,是另一条丝绸之路。

本文作者廖大康在2008-8-1日迎接我们一行的马边县境公路边,系县委宣传部干部、乐山市作协会员、马边文艺创作协会秘书长。参见:http://www.phoer.net/thread-45802-1-1.html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25#
 楼主|leikang 发表于: 2008-8-5 17:30:25|只看该作者
午饭后,大家来到荍坝老街继续采风
荍坝吊脚楼下合影,左起:牛放,殷世江,王平中,张三才,郭嘉,胡容,王敦贤,杨坤美,郭佐政,钟靖,阿洛夫基,雷康,夏书龙

荍坝老街
荍坝老街  R1115384.JPG  保存到相册

荍坝老街
荍坝老街  R1115395.JPG  保存到相册

荍坝老街
荍坝老街  R1115397.JPG  保存到相册

荍坝老街
荍坝老街  R1115402.JPG  保存到相册

荍坝老街
荍坝老街  R1115406.JPG  保存到相册
26#
 楼主|leikang 发表于: 2008-8-6 01:27:40|只看该作者
在“茶叶村298”号,先是我在这个门口由韩维松给我拍摄,然后是美女前来(见上图),阿洛夫基也过来与钟美女合影,并用他艺术家的表演,演绎各种表情
夏书龙与钟美女合影  R1115410.JPG  保存到相册
夏书龙与钟美女合影
王敦贤与钟美女合影  R1115430.JPG  保存到相册
王敦贤与钟美女合影
敦哥:媳妇在家,不接客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27#
 楼主|leikang 发表于: 2008-8-6 01:55:36|只看该作者
张三才在“茶叶村298”号
“茶叶村298”号  R1115452.JPG  保存到相册
一个普通的民居的门口,因为快乐!众人象着了魔似的围绕着它──“茶叶村298”号,大家各自相互组合,并摆出各种姿势,在古镇上放松心情,亲近古镇,溶入古镇
“茶叶村298”号的房主  R1115454.JPG  保存到相册
大家的快乐也感染了“茶叶村298”号的房主,他推开了窗户,感受快乐
28#
 楼主|leikang 发表于: 2008-8-6 02:04:49|只看该作者
感受快乐!  R1115467.JPG  保存到相册
享受快乐!  R1115469.JPG  保存到相册
留住快乐!  R1115478.JPG  保存到相册
感受快乐!享受快乐!留住快乐!

快乐其实很简单,只要有个好心情,随时随地都在身边
拖把作道具  P8020280.JPG  保存到相册
抗了个锄头  R1115493.JPG  保存到相册
殷哥,今天的心情也特别好,先是找了个拖把作道具扮相演流口水的哈儿,然后又抗了个锄头步出“家门”去找“三嫂子”……回归到生活的另一面:简单而纯洁的快乐
【老照片回顾】杨轻抒和我一路寻问,找到了另一条标语所在的房子──“茶叶村298”号,只见斑驳的墙上依稀可见1950年代初期的红色标语:“反对美国侵略台湾!反对美国侵略朝鲜!”
时间:2008-3-7 13:04:51 详见:http://www.phoer.net/thread-45912-1-1.html

摄影摄像雷康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29#
 蓉城阿蓉 发表于: 2008-8-6 09:38:31|只看该作者
好耍呢,杂个不喊我切呢
30#
 楼主|leikang 发表于: 2008-8-6 09:53:04|只看该作者
殷哥买肉  R1115555.JPG  保存到相册
殷哥买肉  R1115559.JPG  保存到相册
殷哥买肉  R1115561.JPG  保存到相册
殷哥买肉  R1115566.JPG  保存到相册
殷哥买肉  R1115573.JPG  保存到相册
殷哥买肉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5-16 12:55, Processed in 0.140401 second(s), 10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