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2041|回复: 5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壳子 发表于: 2016-10-21 07:53:01|只看该作者|只看大图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纪实·新闻四川十强县出炉龙泉居榜首 涪城人均消费额全省最高

 [复制链接]
关于2015年四川省县级经济综合评价结果的通报
  四川在线消息(记者:董世梅)10月20日,省统计局通报了2015年四川省县级经济综合评价结果,龙泉驿区、双流区、涪城区、新都区、温江区、郫县、旌阳区、青白江区、新津县、翠屏区为全省十强县。
  据了解,此次县级经济综合评价主要遵循科学性、客观性和可比性等原则,从经济规模、发展水平、经济结构、发展速度、经济效益等五个方面,对2015年全省175个县市区的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综合评价。

一:十强县
  龙泉驿区、双流区、涪城区、新都区、温江区、郫县、旌阳区、青白江区、新津县、翠屏区

二:类区先进县
  平原地区:广汉市、什邡市、都江堰市
  丘陵地区:江阳区、简阳市、雁江区、顺庆区、龙马潭区、船山区
  山 区:眉山市、沙湾区、仁和区
  少数民族地区:西昌市、会理县、汶川县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壳子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壳子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壳子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壳子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壳子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壳子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斯洛伐克总统会见达赖 中方敦促消除不良影响 松鼠爱上柚子 泸州果农伤不起
2# 四姑娘山
 楼主|壳子 发表于: 2016-10-21 07:53:01|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关于2015年四川省县级经济综合评价结果的通报

绵阳涪城人均消费额38700元 全省最高
  四川在线消息(记者:陈岩 董世梅)10月20日,省统计局通报了2015年四川省县级经济综合评价结果,龙泉驿区、双流区、涪城区、新都区、温江区、郫县、旌阳区、青白江区、新津县、翠屏区进入前十强,其中9个位于成德绵地区,仅一席旁落,龙泉驿区实现“三连冠”,经济总量首次突破1000亿元,达到1002.1亿元。

连续4年入围名单 无进出变化
  从榜单来看,“十强县”连续四年入围名单无进出变化,但排位有小幅变化。相比之下,上一年排名第七、第八的青白江区和旌阳区,今年互换位置;上一年排名第九、第十的翠屏区和新津县今年互换位置。前6强位次与上年一致。
  从经济总量来看,2015年,“十强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433.6亿元,占全省经济比重达18.1%,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除新津县外其余9县经济总量均超过300亿元,其中5个县超过500亿元。“十强县”县均GDP为543.4亿元,是全省县域平均水平(148.1亿元)的3.7倍。
  从产业结构看,“十强县”工业表现优异,实现全部工业增加值3107.5亿元,占全省工业比重超过1/4。“十强县”服务业拉动作用明显,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0.0%,比全省平均水平高0.5个百分点;初步测算,服务业对“十强县”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0.5%,拉动“十强县”经济增长4.5个百分点。
  从消费水平看,“十强县”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0652元,是全省平均水平的1.2倍,其中涪城区38700元,居县域首位。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3# 峨眉山
 楼主|壳子 发表于: 2016-10-21 07:53:01|只看该作者
城镇化较高的区 未纳入评价范围
  四川省县级经济综合评价工作自1994年启动,至今已走过21年,它重在反映参评的175个县(市、区)的经济综合实力,主要从经济规模、发展水平、经济结构、发展速度、经济效益等五个方面,对全省县区的经济发展情况进行综合评价。除了评出经济综合实力的“十强县”外,还按照平原、丘陵、山区、民族四大类区划分,分别评选出综合实力靠前的“先进县”。
  其中,平原地区先进县为广汉市、什邡市、都江堰市;丘陵地区先进县为江阳区、简阳市、雁江区、顺庆区、龙马潭区、船山区;山区先进县为峨眉山市、沙湾区、仁和区;少数民族地区先进县为西昌市、会理县、汶川县。
  成都市青羊区、武侯区、金牛区、成华区、锦江区,攀枝花市的东区、西区和自贡市自流井区等8个区,因为城镇化率较高,农业人口没有达到30%的标准,未纳入评价范围。
4# 金佛山
 楼主|壳子 发表于: 2016-10-21 07:53:01|只看该作者
各项指标

10强县成员名单连续4年不变“阶层固化”明显?
  四川在线消息(记者:梁现瑞 陈岩)“郡县治,天下安”。县一级治理在国家治理中居于重要地位。10月20日,省统计局发布了2015年四川县级经济综合评价情况,除了评出经济综合实力的“十强县”外,还按照平原、丘陵、山区、民族四大类区划分,分别评选出综合实力靠前的“先进县”。从这份榜单中传递出怎样的信号?

看分布:“十强县”九个在成德绵
  从分布范围来看,全省“十强县”中,有9个来自成德绵地区,成都一家独大,独占七席,分别是龙泉驿、双流、新都、温江、郫县、青白江和新津。
  十强县中,除新津县外其余9县经济总量均超过300亿元,其中5个县超过500亿元,最高的龙泉驿区首次突破1000亿元,达到1002.1亿元。
  从经济规模来看,龙泉驿区已经相当于一个中等市州。2015年,全省依然有三分之一的市州经济总量不及千亿。“十强县”过分集中于成德绵地区,且总体在全省的占比还在提升。2015年,“十强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400多亿元,占全省经济比重达18.1%,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
  省统计局总经济师熊建中表示,这主要是由自然条件和发展环境所造成的,成德绵地区位于成都平原,经济基础较好,发展速度长期在省内领先,而丘陵地区、盆周山区和民族地区要改变当前的落后状况,还有一个长期艰难的过程。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5# 华蓥山
 楼主|壳子 发表于: 2016-10-21 07:53:01|只看该作者
看成员:入围成员4年不变,“阶层固化”明显?
  拿到2015版全省“十强县”,几乎所有人都有种面熟的感觉。
  确实,最新版全省十强县名单与2012年相比,连续4年成员没有任何变化,都是龙泉驿区、双流区、涪城区、新都区、温江区、郫县、旌阳区、青白江区、新津县和翠屏区。
  从排位情况看,前6强位次与上年一致,7-10位有小幅换位,位次波动仅1位,其中旌阳区、青白江区从上年的第8、第7交叉换位,新津县、翠屏区从上年的第10、第9交叉换位。
  “十强县”成员名单连续四年不变,这不是“阶层固化”吗?对此,省统计局相关负责人解释,导致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十强县”的评价体系。
  县级经济综合评价是根据经济规模、发展水平、经济结构、发展速度、经济效益等五个方面,对全省各个县(市、区)经济发展进行的综合评价,而不是针对某一项经济指标而言,所以其中某项指标出现变动,短期内也很难改变其综合排位。
  放宽视野,从中长期来审视,情况就大不同。受5·12大地震影响,翠屏区、青白江区、新津县自2008年起跻身全省十强县;龙泉驿区在工业尤其是汽车产业等拉动下,自2013年起,挤掉双流,连续3年居十强县榜首。
  “先进县”中期排位同样变动较大。与2005年相比,平原先进县中除都江堰稳定外,广汉市、什邡市退出十强县、青白江区、新津县则从先进县升位进入十强县。
6# 青城山
 楼主|壳子 发表于: 2016-10-21 07:53:01|只看该作者
看速度:高山跑过低山,山区县后来要居上?
  从经济总量来看,平原地区比丘陵地区大,丘陵地区又比山区大。以2015年为例,三类地区县的GDP平均值分别为328.8亿元、197.5亿元和95.8亿元,相邻两个类比之间的差差距超过100亿元。显示出越是自然条件好的地区,经济越发达。
  从增速来看,情况又有所不同。2015年33个山区县GDP平均增速为8.8%,比全省平均水平高0.9个百分点,比丘陵县快0.2个百分点,仅比平原县慢0.1个百分点。高山快过低山的特征明显。显示出山区县追赶发展势头较好。
  更细致地分析,工业是带动山区县追赶发展的主要动力。2015年,山区县实现全部工业增加值1611.1亿元,增长9.6%,增速居4个类区之首,比全省县域平均水平高1.3个百分点,比平原、丘陵分别高0.7、1.0个百分点,半数以上的山区县工业实现两位数以上的较快增长。
  看动力:三产快过二产,民族地区致富靠服务业
  从产业发展看,由于民族县多数属于全省重点生态保护区或者限制开发区域,工业发展相对较慢,相比之下,服务业增长势头较好,2015年实现服务业增加值615.8亿元,增长7.9%,增速比工业高8个百分点。
  在服务业的推动下,同时伴随着全省脱贫攻坚工作深入推进,“六个精准”、“五个一批”、“五个一”等脱贫部署稳步实施,民族县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2015年分别实现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396元、9220元,分别相当于全省平均水平的93.1%、90.1%。由此来看,接下来,民族地区要实现脱贫攻坚的任务,未来主要还要靠服务业。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5 08:50, Processed in 0.109200 second(s), 8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