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2780|回复: 3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姚兴国 发表于: 2004-2-27 10:07:08|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文化·节日各地彝族节日系列报导(收集)

 [复制链接]
各地彝族节日系列报导(收集)
火把节单独报导
彝族插花节

(2002-09-02 14:08:01)

每年春天到来之际,大姚县昙华山上漫山遍野的马樱花迎春开放。当地彝族在农历二月初八这天,上山采来鲜艳的花朵,在村前寨口搭起鲜花牌坊,把粉红的山茶、金黄的迎春、大红的杜鹃插满房前屋后。 晚辈要给长辈插在头饰上、衣服上,祝他们幸福吉祥。长辈也要给晚辈插,祝他们健康快乐。人们还给农具、牲畜也插花,预祝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大家带上美酒佳肴,穿上节日盛装,手捧鲜花,从四面八方聚集到昙华山,兴高采烈的唱起情歌,"跳起左脚舞,尽情欢乐。
插花节一般要举行3天,节日里,楚雄有许多彝族人会一家老少先到树林里找个地方住下,然后和伙伴们相约,吹响锁呐、芦笙、月琴、笛子,男女老少这里一圈,那里一伙,兴高采烈的跳起"左脚舞"。 在树林里、山坡边、公路旁,到处都可以看到彝族人手拉手,纵情欢歌的场面,从清晨跳到深夜,从黄昏跳到黎明。插花节期间的昙华山,是人的海洋,花的海洋,歌舞的海洋。
相传在很久以前,昙华山上有一个残暴荒淫的土官,修了一座"天仙园"供自己享受,每年马樱花开的季节,就强征彝女供他淫乐,*死了许多彝家姐妹。 有一位叫"咪依鲁"的彝家姑娘,为了拯救彝家姐妹,于二月初八这天只身闯迸"天仙园",荒淫的土司一见到她便被她的美貌所倾倒。咪依鲁将计就计,约他共饮"同心酒",乘机取下头上戴着的有剧毒的马樱花泡进酒里,与土司同归于尽。 人们为了纪念这位舍身取义的彝族姑娘,便把每年二月初八这天定为插花节,世代相沿至今。 责编:蒋秋 跳宫节,便是彝家人集体祭祀祖先最隆重的节日。传说古代彝人遭官府驱赶和屠杀,不得已从青海逃到四川、云南,后散居滇南各地,为反抗官兵,各部落在族长率领下,同心协力,与官兵进行抗争数年得胜而归,为庆祝胜利,各部族以胜利的时日为纪念日。是日,各村男女老少身着盛装,在宫坪里尽情地跳起铜鼓舞,后人称为“跳宫”。后来逐渐形成一年一小庆三天,十年一大庆九天的隆重节日。跳宫节中最富特色的当是彝家的铜鼓古舞。身着节日盛装的彝家男女满怀着对祖先的崇敬,围成圆圈,在悠悠的铜鼓声中跳起了铜鼓舞,舞姿古朴,悠远,富于叙事性。形象地再现了彝族先民们当年开拓这片疆土的情景,表达了彝家人对祖先的怀念与尊敬。 彝族泼水迎亲

──

彝族认为,清水能驱恶除邪,送走妖魔,带来幸福。因此,彝族新婚时一定要泼水,为能经受住这个考验,在迎亲时,男家选派未婚伙子去接亲时,既要身体强壮,又要精明能干,既能招架泼水的受寒之苦,又能完成“抢走”新娘的艰巨任务,往往在推荐人选时反复审议,择优录用,有的不惜长途跋涉,选拔良才。
彝族的迎亲是通过“抢”的方式完成的。在“抢亲”的头一天晚上,姑娘们向小伙子展开了猛烈的水战。姑娘们用泼、淋、灌、射等各种方式凶猛地攻击小伙子,使来“抢亲”的小伙子难以招架。于是,聪明的小伙子便在天黑以前找到存水的地方,悄悄地倒掉一部分,以减轻“水灾”的袭击。
经过一晚上的水泼,当早晨来临时,“抢亲”便开始了。这时,姑娘们拥着新娘,小伙子们前去“争抢”,姑娘们防守严格,小伙子必须机灵多变,乘一瞬间出现的漏洞,抢走新娘便跑,直跑出一二里山路才改为行走。可见,把新娘“抢”到婆家是多么的不容易!但彝族却认为,婚礼中的这一泼一抢才会驱除邪祟而保证日后生活不受侵扰。(《央视国际》)
彝族过年

──

过年:除夕之夜,严禁说不吉利的话,不准恶言秽语,不准打妻子小孩。父亲或长子率领全家老小,用托盘托着酒、肉、饭、水等祭品,依次向祖宗、天地、土、水、日、月、龙、灶献祭,然后又向门、柱、水缸、畜厩、大农具一一献祭。
正月初一早上,鸡刚打鸣,天还未亮,各家男子就鸣枪放炮,到水井祭祀水神,争取第一个取回新水。(摘自《央视国际》)
少年牧羊节
少年牧羊节少年牧羊节是彝族腊鲁人饶有风趣的节日。腊鲁人喜好养羊,每逢红白喜事,婚丧嫁娶,节日祭祀,宴饮佳宾都要宰羊,并将羊皮做成衣衫,穿在身上,抵御风寒。腊鲁人的羊,从来都是由少年儿童牧放。不知从何年何时起,每年的农历正月初二,腊鲁人都要过"少年牧羊节"。
牧羊节的早晨,各家从羊厩赶出自家羊群后,统一由全寨女孩吆上山去放牧。据说这天羊群由女孩放牧更能瞟肥体壮,母羊能生下更多的羊羔。这天,所有的男孩在父母的热情支持下,凑出米、肉、干巴、豆腐、蔬菜和鞭炮、锣锅家什聚集在村外的一棵"羊神树"下进行野炊,尽情嬉闹玩耍。当村寨选出的"踩门人"带着各家各户赠送的礼品来到"羊神树"下时,孩子们欢呼雀跃,众星捧月般把"踩门人"围在中间,跳起欢乐的"三跺脚"。"踩门人"代表乡亲们向"少年牧羊人"表示美好的节日祝福。当夕阳西下,姑娘们赶着羊群归来的时候,男孩们便把做好的美味佳肴送到姑娘们面前表示亲切的慰问。男孩们拉出一头羊按着羊角向"羊神树"叩首,鸣放鞭炮,全体牧羊者围跪在"羊神树"下叩拜祈祷。
仪式结束,男女少年牧羊者席地而坐,共同品尝美味佳肴。太阳落山后,才唱着山歌,吆着羊群,快快乐乐的回家去。 跳公节 跳公节 彝族跳公节流传至今也已有千余年的历史,它是欢庆子弟兵凯旋和纪念胜利的节日,各地过这一节日的时间不相统一,不过大都集中在农历四月上旬。  彝族跳公节有一套组织机构,成员主要有摩公(为世袭,代表天公)、喃(或叫“萨喃”,代表土地公)、麻公爸、八浪,再加上村寨里的一些老人。他们也是村寨里民族习俗事务的主持人。机构办事地点是村寨里的公房。  跳公节一般要过三天,内容主要是祭天地、祭祖先、祭山神、讲本民族历史、唱歌跳舞、吃菜喝酒等。有一个盛大场面是不可少的,那就是在舞坪上举行的集体舞蹈。 三月会  牟定三月会,又名三月街,是当地彝族的歌舞盛会。白天以“街”为主,进行经贸物资交流;晚上以“会”为主,彝族群从,身着盛装,和着“琮琮”的月琴声和二胡声,围成无数大小不同的圈子,踏着欢快的乐曲,唱着悦耳动听的调子,跳起了左脚舞。活动一直要持续三天三夜。通过这场集会春耕栽种的物资备齐了,玩也玩够了,大家又以充沛的精力投入到春耕大忙中去。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姚兴国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姚兴国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姚兴国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姚兴国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姚兴国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姚兴国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彝人制造系列2(新彝人制造的激情演出) 故土依然情深依旧
2# 四姑娘山
 楼主|姚兴国 发表于: 2004-2-27 10:07:29|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彝族赛装节  每年农历正月十五,聚居在永仁县直苴地区及附近中和、大姚县桂花等地的彝族人民,都要集聚在一起欢度赛装节。所谓赛装节,就是服装、服饰大比赛的日子。这是一个充分显示彝族人民聪明智慧和勤劳能干的节日,也是一个爱美比美的节日。  彝族的赛装节,已有数百年历史。相传在很早以前,彝族猎手朝里诺、朝拉诺两兄弟,在打猎时发现了山青水秀、土地肥沃的泥泽薄,并告诉了附近村寨的乡亲们。大家一起开垦出大片大片的田地,种上了粮食。到了金秋时节,彝家喜获大丰收,家家过上了安居乐业的好日子。  乡亲们为了报答朝里诺、朝拉诺两兄弟开拓泥泽薄的功劳,都争着为他们说亲,姑娘们也对他们有爱慕之情。可两兄弟却说:“哪个姑娘心最灵手最巧,就和哪个姑娘成亲。”姑娘们经过多方观察和打听,知道朝里诺两兄弟最喜爱彝山的花草树木鸟虫。于是,趁农闲时节就绩麻、纺线、染丝线,精心地将彝山的花草树木鸟虫绣在自己的衣服上。到了第二年的正月十五,姑娘们就穿上漂亮的服装,集中到村旁的森林里,让兄弟俩来挑选意中人。从此以后,每年正月十五这一天,便成了直苴彝族人民的赛装节。  赛装节这天,一大早,彝族姑娘们便穿上精心绣制的艳丽服装,成群结队地从一条条山间小路汇集到赛装的中心场地上来。有意要到赛装场上寻访意中人的彝家小伙子,也三五成群地吹着葫芦笙来了;关心儿女亲事的彝家乡亲,扶老携幼地来了;附近的汉族、傣族同胞兄弟也来了;前来观光的外地客人来了;摆地摊赶山街的生意人也来了。不多一会,赶会的林间空地便熙熙攘攘,欢声笑语,热闹非凡。  中午时分,赛装活动开始了。先是各村寨的刺绣能手组成的赛装队,在唢呐、芦笙的伴奏中翩翩起舞,展示自己漂亮的服饰和优美的舞姿。然后就分散开来自由活动。有的全家男女老幼穿着新衣,围坐在树下,品尝着自家的饭菜,让人们观赏身上的服饰;有的将自己刺绣的帽子、围腰、手袖和裤脚花边,挂在树上或摆在地上,如同开展览会一般,供人们观赏或选购;有的姑娘则不断更换自己带来的服饰,在人群中穿来穿去,以引起人们的注目,展示自己精巧的手艺,有的一天内要换七八套衣服。这时,如果有彝族小伙看上哪个姑娘,便可以上前抓取她的一件绣品向场外的树林中跑去。如果姑娘对这个伙子无意,自可不加理会,小伙子无趣便会托人将绣品送回;要是姑娘也对伙子有意,便可假装向小伙子索回绣品的样子,追着伙子到树林中去,并以此为由,开始谈情说爱。  到彝族赛装节盛会上观光,是一次赏心悦目的审美享受。赛装场上,色彩纷呈,满眼都是花花绿绿的鲜艳服饰,令你目不暇接。彝族妇女不光是在帽子、衣服、围腰上绣花,而且还在挎包、鞋子、鞋垫上也绣满了各种图案。并且各人的工艺、构图、用色都互不相同,各有千秋。风雨雷电,日月星辰,山水木石,花鸟禽兽,各种人物都可以入绣。其构图上的繁简虚实,形象的夸张变形,色调上的对比反差,令人叹为观止。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3# 峨眉山
 楼主|姚兴国 发表于: 2004-2-27 10:07:41|只看该作者
虎节  农历正月初八至正月十五日,是居住在双小麦地冲一带的彝族的虎节,彝语称为“罗麻”。居住在双小麦地冲一带的彝族属罗罗濮支系,自称“阿罗”。据说阿罗人的祖先居住在深山密林中,常被豺豹蟒蛇惊扰,庄稼经常被野狗毁坏,此外还有山外的人来骚扰,阿罗人防不胜防。后来阿罗人把猎到的虎皮剥下来,套在身上跳起“虎舞”,以守卫寨子,并表阿罗人都像虎一样勇猛,不惧怕任何邪恶,阿罗人得到动物之王的守护,寨子安宁了,庄稼有了好收成,牛羊也平安了,寨子中出现一片吉祥景。从此他们就把跳虎作为节日固定下来,并伴以乐曲和大锣笙,使之更生动活跃。
4# 金佛山
 楼主|姚兴国 发表于: 2004-2-27 10:07:58|只看该作者
夏历六月初六,山上的杨梅熟透,楚雄市小黑梁子吸引了成千上万当地彝族前往过节。人们在山头上唱歌跳舞,青年男女则在歌舞后采摘杨梅,寻找心上人。现在,杨梅街发展成为一个集物资交流.歌舞娱乐为一体的节目盛会。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5,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5-5-1 04:58, Processed in 0.156000 second(s), 11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