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912|回复: 1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园丁与玫瑰 发表于: 2008-9-21 00:20:09|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1978-2008年[转帖]“高度重视”是什么?

 [复制链接]
“高度重视”是什么?

毛牧青/文

  这些年,无论是“红头文件”还是相关报告,以及新闻媒体,在谈到某些地区某些部门某些领导对某件(些)事情的关注时,总爱用“高度重视”这个词,似乎不这样形容不足以显示领导或部门的重视。
  “高度重视”是什么?按词典解释,“重视”就是看重、认真对待的意思。一旦加上“高度”的修饰,显然就不是不是低度重视、一般重视或中度重视。究竟“高”到什么程度(呵呵……直至目前还没有人使用“超级重视”这个词的),撰文或报告始作俑者没有列出具体内涵和外延解释成分,那我感觉这种“高度重视”,似乎相当于“最”,或“文化大革命”中的“最最”的旗鼓相当含义了。
  现实中无论是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教育的、医疗的、各方安全的、社会的、治安的等等等等问题,在引起相关领导或部门重视时,我敢打赌:保证每时每刻人们在不经意中总会被“高度重视”这样的口号灌满耳朵。然而往往也会看到,以往“高度重视”的老问题,如今再会成为“新问题”而高喊这种老调,导致问题年复一年继续悬而未决,顶多是风靡一阵的躁动呼隆走过场──当然,某种关系到生死存亡对外影响的“原则”、利害重大问题除外。譬如这次“结石婴幼奶粉事件”,过去多年对奶粉等其它关系民众安全健康的食品的整顿监管治理,从未少喊过“高度重视”的一拨一拨的“规范”,可实际效果如何呢?想必大家心知肚明无须再费口舌罗嗦。
  “高度”愿意是指垂直距离的长度。后引申而来成为意识的形容和借用词,有时使用不当会产生与“拔高”有着异曲同工的妙用和效果。一旦类似于“高度重视”这样的一些专用词汇,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固定词汇贬值使用或胡乱套用,就会成了“党八股”的一种形式主义表现。如同其它一些官样文章专用褒义词汇一样,滥用多了就会走向反面成了逆向理解的贬义词了。一些人不分场合频繁固定套用,客观将“歌德”演化为“缺德”。当多数人嗤之以鼻感到厌烦时,少数人或许还自我感觉良好浑然不觉。此刻,“高度重视”等类似褒义词汇,成了一种阿谀风气在文字修饰上的下流。
  重视就是重视,没有三心二意的“重视”。只要认真解决问题了,就是重视的最好说明。对久而不决的“老大难”问题屡屡重复屡屡得不到纠正,这些陈辞滥调更是少喊为妙。道理很简单:对某些常年困扰国人的事情老不改老喊,时间长了就成了“狼来了”的忽悠口号,没有人再会相信你的诚意。实际上,扎扎实实解决一个实际问题,远比喊一万个“高度重视”空洞口号来得实在。但愿通过这次全国大范围内整治奶业问题的紧急行动,不单单要求各级领导“高度重视”,更需要拿出一点实际颜色来证实这种看得见磨得着的力度,并举一反三推动其它领域“打假绝毒”的共同行动,挽回严重受到损害的信誉,免得让“高度重视”这个词彻底玩儿完!

  2008年9月17日晚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园丁与玫瑰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园丁与玫瑰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园丁与玫瑰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园丁与玫瑰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园丁与玫瑰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园丁与玫瑰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作協副主席PK韓寒 韓寒反唇相譏 高下立見 《母亲让我出国》:三鹿董事长深陷囹圄仍神通广大
2# 四姑娘山
 楼主|园丁与玫瑰 发表于: 2008-9-21 00:20:22|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文章提交者:和谐前列线

(转述)预计毒奶粉的处理过程如下:

1、对报道、讨论严加限制。估计今日网上会禁止讨论毒奶粉事件。

2、大事化小:抓几个替罪羊“严惩”,对主要的罪犯放纵,以掩盖事件的严重性。

3、打击索赔:对受害者家属的合理要求以“扰乱社会治安”进行打压,或者关精神病院,严禁上访。

4、某领导人现场喝牛奶,表示无毒,鼓励民众食用。

5、媒体不再提此事,让民众淡忘。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5,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5-5-8 21:14, Processed in 0.249600 second(s), 10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