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4288|回复: 0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紫砂言传身教结壶缘,勤学苦练写华章

 [复制链接]
潘国新

  能与志趣相投的人携手在紫砂天地里闯荡,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一件乐事。潘国新和张学英师徒正是这样一对对紫砂艺术满怀一腔赤诚的有缘之人。师傅潘国新虽然长徒弟张学英十多岁,而且还是张学英走上紫砂艺术道路上的引路人,但他们俩都对紫砂有着浓厚的兴趣,相同的爱好,共同的话题,使两个人的心走得更近,逐渐有了共鸣。在紫砂创作的过程中,潘国新擅长创作新品,徒弟张学英擅长雕塑,他们相互切磋,取长补短,终成紫砂界的一段佳话。

麒麟壶

  丁蜀镇双桥村,是远近闻名的名副其实的紫砂村,“家家捶泥,户户制陶”。潘国新出生在这里,从小就与紫砂结下了不解之缘。小时候,母亲在泥台前打泥片,做紫砂壶,他就坐在泥凳上看,有时也帮着装嘴襻,打个下手。然而,他真正从事紫砂艺术,还是在他1985年高中毕业后。那时未满二十岁的小伙子好像浑身都是劲,打模型、浇模型……样样都学,样样都学得有模有样。那时在紫砂厂,很多人都认识这个个子不高,模样瘦瘦的小伙子,说他喜欢“搞挖丝”,做壶、刻字等都 有一手。说到这里,潘国新拿出了一套制壶工具给我们看。这些都是什么呢?初看是铅笔、废旧牙刷、竹筷,再凑近细看,原来这些铅笔芯、牙刷柄、竹筷头上都被 刻上了斜纹!这些工具都是就地取材,废物利用,简单、实用,而且管用,难怪他制作的仿生壶这么纤毫毕现,绞泥壶这么形神兼备了。

冰纹雨花情

  2000年,潘国新开始创作了绞泥壶,无论是“竹径壶”还是“石径壶”,甫一出现,都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咋一看,以为壶上装饰的雨花石是真的,但当潘国新告诉你这些都是用几种色泥绞成的之后,你定会啧啧称奇了:因为每种泥都有不同的烧成温度、不同的收缩比率,稍有变化就容易开裂,甚至脱落。再看这 几把壶的创意,冰裂纹片和用不同色泥制作的雨花石铺成的绞泥小径,画面简洁而又有张力。2006年,潘国新又在“绞泥雨花石”壶的基础上,创作了“雨花石提梁”茶具。原先的硬提梁被改用了软提梁,用绕老藤编成龙脊制成的软提梁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并且给它配上了杯子、杯托,杯子、杯托的底部还用绞泥 制作的三块雨花石架空,其匠心之独云,构思之巧妙,获得了同行们的一致好评。这套“雨花石提梁”茶具获现场手工制陶大赛二等奖并被无锡市博物馆永久收藏,宜兴电视台也闻讯上门,专门为他制作了一档绞泥节目请他现身说法,畅谈紫砂创作中的心得和收获。

松段壶

  潘国新不仅在技艺上努力钻研,更在理论上不断提高,在2006年至2009年修完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大专本科;另外被同好和收藏界看重是2012年月独立设计制作的《龙鸣茶具》在第二届《希望杯》紫砂壶艺大赛中荣获二等奖。独立设计制作的《鱼跃龙腾》、《貔貅》壶在 第十七届中国(国家级)工艺美术师精品博览会中分别获得了“中国工艺美术创新艺术金奖”及“中国工艺美术金奖”。
  最近让他颇为满意的是他最近创作的“松段壶”。说起这次创作经历,还有一个小插曲呢。原来这是他今年6月份,有一次几个朋友相约去山里吃杨梅,在爬到树上摘杨梅时,他看到了树上几只松鼠活蹦乱跳,于是,他们几个哥儿们就“聊发少年狂”去追,哪里追得到啊。这段趣事,别人可能一笑了之,但潘国新回家后一直对活蹦乱跳的松鼠念念不忘:能不能制作一把以松鼠为题材的作品呢?1个月之后,这把“松段壶”已经初步设计成型于图纸,2个月之后,一把“松 段壶”已经呈现在他的案头。说实话,以松鼠、松段为题材的作品很常见,但如何推陈出新、古为今用却颇费思量。爱动脑筋的潘国新他想到了松树的苍劲有力,还 联系到了“五鼠闹东京”的故事,于是在这把壶上,这五只松鼠或立于盖子上面,凝望松果,或蹲下身子嬉戏林间,个个娇羞可爱,只只活灵活现。令人拍案叫绝的是,这把壶的身筒部分,作者巧妙制作了一段露出树皮的部分,细微处连树皮的肌理在历历在目。如果再进一步细细观赏的话,这一露出树皮的部分又何尝不是一段 瀑布呢?“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那种气势,那种气韵生动!真正体现了潘国新创作时的初衷:就是无论从哪一个点看过去都是一副完整的图画,无处不是风景。

如意仿古壶

  张学英来自四川,中学毕业后跟着嫁到丁蜀的姐姐做雕塑,一做就是七年,打下了扎实的功底。后来跟着师傅潘国新做紫砂后,她在紫砂创作上的那种天份很快得到 了更大的发挥。与师傅触类旁通、兼学别样、样样都能并都能有所成就不同,张学英钟情花货,尤其对云龙壶、鱼化龙壶情有独钟。2015年,张学英在景舟杯全手工大赛上以一款“鱼化龙壶”斩获二等奖,令人刮目相看,足见其在紫砂壶制作上独特的眼光,七年刻苦的雕塑的经历的厚积薄发终于收到了丰硕的回报。
  张学英在虚心学习师傅及同行的实际技能之外,同时进修完了地质大学工美大专的学习,使她在成型设计方面有了更进一步的提升,故张学英设计制作的“云龙”壶在2015年中国(国家级)工艺美术师精品博览会上获得了金奖。
  西门吹雪撰稿

★ 人物履历
  潘国新 青年陶艺家 国家级工艺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江苏省陶瓷行业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设计协会会员
  1966年出生于宜兴丁山陶艺世家,自幼受到紫砂文化熏陶,高中毕业后即进入宜兴紫砂工艺厂开始紫砂茶壶的学习,受到各位老师的严格而又正规的训练、树立了较高的艺术着眼点。2004年8月即被中国宜兴紫砂艺术馆聘为助理工艺师。2005年紫砂《竹经壶》即被无锡市博物馆收藏,后经良师益友壶坛怪杰邹跃君的指点技艺飞进,2006年《心心相印壶》获全手工制陶大赛优秀奖,《雨花石》茶具获参评作品二等奖,同年十一月获得了无锡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的高技能职业资格证书,以及无锡市人事局颁发的国家级工艺美术师专业技术资格证书。
  经过三年大专(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工艺美术方向)的系统学习。对制陶工艺学有了更多的了解,提升了自己的艺术素养,尤其对陶瓷造型设计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除了设计制作光素器、花器外、尤对紫砂壶绞泥制作有了更深的研究,紫砂《方舟壶》《雨花石壶》被无锡市博物馆永久收藏。2009年2月被中国工艺美术吸收为会员。所制作品先后刊登于《中国紫砂第一村》《壶论》《茗壶赏析》《2006年手工制陶大赛暨参评优秀作品集》《中国紫砂名人录》并深受海内外人士喜爱与收藏。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奥燕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奥燕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奥燕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奥燕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奥燕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奥燕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环保部:12月2日至4日京津冀及周边将迎重度污染 代驾司机驾驶途中出事故 公司推诿不肯理赔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5-10 21:52, Processed in 2.527204 second(s), 8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