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509|回复: 0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大卫 发表于: 2016-12-27 11:38:00|只看该作者|只看大图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2016年明代宣铜镇纸赏析:案上萌宠

 [复制链接]
  陈一清
  《长物志卷六·镇纸》:玉者有古玉兔、玉牛、玉马、玉鹿、玉羊、玉蟾蜍、蹲虎、辟邪、子母螭诸式,最古雅。铜者有青绿虾蟆、蹲虎、蹲螭、眠犬、鎏金辟邪、卧马、龟龙、亦可用。其玛瑙、水晶、官哥定窑,俱非雅器。宣铜马、牛、猫、犬、狻猊之属,亦有绝佳者。
  《长物志》是吴门文人文震亨撰著的一部关于生活和品鉴的著作,集中体现了作为文化高峰时代的晚明文人士大夫审美趣向。
  所谓“宣铜”,是指制作宣德炉所用之铜,即传说中的“风磨铜”。宣德三年铸制的香炉铜料,是选用了暹逻国朝贡的风磨铜,结合明朝皇宫冶炼工艺精炼而成的。传宣德铜料经6炼后,会出现珠光宝气,12炼后质地更加紧密,手感更沉。“宣铜”不仅限于制作香炉,也有其他工艺品。宣铜镇纸可以说是继宣德炉之外代表明代治铜工艺的最高水准、倾注了文人意趣的铭心之作。

铜鎏金瑞兽纸镇
铜鎏金瑞兽纸镇(拙隐斋旧藏)
  镇纸长9厘米。雅昌论坛拙隐斋(网名)先生旧藏。据其自叙,此镇为其家传旧物,传为出自宫掖。此镇制作精绝,似龙似兽,四臂火焰纹,圆浑可爱,明味十足。鎏金完好,可能为清宫后鎏金。从北京故宫收藏明永宣剔红器看,内壁多被重新上漆翻新处理过,甚至被写上“大清乾隆年制”款。笔者认为清乾隆时宫内翻新其他前朝物品的可能性应该是存在的。难得的是此镇兽足上刻有“宣德五年周芳监制”纪年铭文,笔划细如针刻,与永乐漆器上的针划款颇为相类。一定程度上为此类宣铜文镇的断代提供了参照依据,应是一件十分珍贵的明初重要器物。

铜鎏金狻猊镇纸
铜鎏金狻猊镇纸
  见于匡时2012年春季艺术品拍卖会《瓷玉工艺品专场(一)》。明早期,长8.2cm。“精铜雕造,通体鎏金,品相佳美,金色灿烂。麒麟伏身昂首,状貌温驯,鳞甲分明,嶙峋有致。该镇纸立体圆雕,大小适中,入手盈握,而敦厚贵重,具有极高的赏玩收藏价值。日本藏家旧藏”。
  笔者认为,此物拍卖公司定名为麒麟镇纸并不准确,应属《长物志卷六·镇纸》记述的狻猊镇纸。狻猊,传说是龙生九子之一,排行老五,是一种猛兽,形如狮。唐代高僧慧琳说:“狻猊,即狮子也,出西域。”此镇似狮似龙,大为吻合。

铜瑞兽镇纸
铜瑞兽镇纸(作者自藏)
  笔者收藏,宣铜质,原包浆。长7.5cm、高约2.5cm,应是铜镇较常见的尺寸。牛首、羊角、狮项、麟身、虎爪、鳄尾,作匍匐状。写实中略带些许装饰味,横生古趣。细鳞如松江之鲈,柔嫩可掐。肌骨关节隐隐可摸,脊尾如劲鞭一气相贯,饱含气势。腹下之毛亦细细镂出,为明代工艺之特征。四臂火焰纹,合于大明之尚火德。温婉可亲,明风盎然。2011年购于徽商故里的屯溪(黄山市),为徽商遗珍。

铜鎏金太师少师镇纸
  子母瑞狮嬉戏,温情可亲,寓民间太师少师之意。此镇造型接近写实,尾大如帚,四臂火焰纹,小狮如狮如螭,与黄玄龙《竹器──嘉定竹刻海外遗珍》苍龙教子竹书镇情形颇为相类,应为晚明之物。
铜鎏金太师少师镇纸
清 铜鎏金海水瑞兽纹笔筒
  明尚火德,清尚水德,其在朝代更替之初器物上多有表现。
  明初瑞镇四臂多火焰纹,清初多海八怪。清代铜镇等类似器物鲜见火焰纹。
  宣铜镇纸的制作清初之后明显式微,无论工艺水准与审美意趣皆远不及明代。唯清初的寿山石雕于此得到了很好的继承,呈现出新的艺术高峰。譬如清初寿山石圆雕大师杨玉璇传世的田黄镇纸就隐约看到明代宣铜镇纸传承的影子。

田黄瑞狮纸镇
  这件田黄纸镇出于17世纪福建省漳浦县雕刻大师杨玉璇之手,是《玉璇》款的狮形纸镇中最大的一件作品,重量超过200克,石质温润细腻、雕刻玲珑细致,是难得一遇的精品。杨玉璇是明末清初首屈一指的工艺美术家,其技艺高超被誉为绝技,曾于康熙初年供奉内廷。
杨玉璇田黄瑞狮纸镇
  在明代制作的铜镇中,还有一类是仿前代的泥古之作。如嘉德2013年春季拍卖会《一案四时春──牧心斋藏文房清供》上的明早期铜鎏金辟邪纸镇,长6.5cm;高5.6cm。就是一件仿汉魏六朝之作。
铜鎏金辟邪纸镇
  窃以为,明代文玩是明代文人文化的渗透,是文人与艺人长期交往形成审美情趣上的高度一致,是明代文人优游林下营造书斋文化极致的产物。如何客观评判明代宣铜镇纸的历史人文价值,除了年代和工艺以外,笔者以为还是要“笔墨当随时代”,侧重的是明人自己的时代创作与艺术表达。借用董桥先生《今朝风日好·紫铜罗汉》中的那句比较允当:“那股永恒之美比明代仿高古的铜器动人一百倍:毕竟是明人的创作不是明人复制宋人的《宣和博古图》。”其实这种端倪不难从更早些的元人朱碧山的身上可以窥见。传说朱碧山原就是个画家,因不能与同乡的吴镇、盛懋争胜而改艺治银,逐成绝响。所制槎杯成为后世达官文人争相搜求、赋诗题咏的稀世珍玩。特别是晚明,可以说文人文化的高峰。譬如时大彬的紫砂,初看并不精致,却明韵扑扑,反倒美不可言。后人虽穷极工巧,审美上始终无法超越。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大卫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大卫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大卫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大卫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大卫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大卫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黄釉瓷曾为明清皇室独享瓷器 却被低估 纽约第二大道地下铁化身美术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5,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5-5-4 00:39, Processed in 0.187200 second(s), 8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