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555|回复: 0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飞翔 发表于: 2016-12-29 10:45:01|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少数民族文化自信:走好中国道路的底气所在

 [复制链接]
源自:光明日报  : 关利平 王学真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强调不断增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同时,多次论述文化自信,提出“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所谓文化自信,就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传统的深刻认知和高度自觉,是对自身文化身份和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是对其文化生命力和影响力所持有的坚定信心。文化自信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价值色彩。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中国共产党人不是历史虚无主义者,也不是文化虚无主义者。一方面,我国独有的历史文化传统决定了我们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另一方面,我们所秉持的文化自信,是继续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底气所在。
  历史文化传统决定了中国道路选择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道路决定命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要认识今天的中国、今天的中国人,就要深入了解中国的文化血脉,准确把握滋养中国人的文化土壤。这是因为,任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都是在承先启后、继往开来中走到今天的。当代中国是历史中国的延续和发展,当代中国思想文化也是中华传统思想文化的传承和升华。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习近平总书记形象地指出,“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们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注定了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道路才能引领中国进步、实现人民福祉。
  马克思指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在中华民族积贫积弱、任人宰割的时期,各种主义和思潮都进行过尝试,但都没能解决中国的前途和命运问题。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解决中国的问题只能在中国大地上探寻适合自己的道路和办法”。最好的发展道路,只能是既继承自身文化传统,又超越历史文化局限的特色发展之路。我们党在推进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进程中,经过反复比较和总结,历史地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我们要把党和人民90多年的实践及其经验,当做时刻不能忘、须臾不能丢的立身之本,毫不动摇走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开辟出来的正确道路。
  秉持文化自信 走好中国道路
  一个不记得来路的民族,是没有出路的民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展现中华审美风范,从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和国家发展的伟大成就中汲取精神力量和思想智慧,增强文化自信,不断激发广大干部群众继续沿着中国道路前进的信心和勇气。
  走好中国道路,要秉持高度的文化自信,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寻求这些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为治国理政和道德建设提供的有益启发,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走好中国道路,要努力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要积极推动中外文明交流互鉴,把继承传统优秀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促进中外民众相互了解和理解。
  走好中国道路,要积极贡献彰显中华文化独特价值理念的中国方案。中国“和”文化源远流长,以和为贵、与人为善等理念植根于中国人的精神中,体现在中国人的行为上。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致力于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方案。
  (关利平、王学真

@ 联系方式
  山东理工大学;本文系山东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点研究项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选择及实践研究”[15BZBJ07]的阶段性成果)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飞翔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飞翔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飞翔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飞翔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飞翔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飞翔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雠书重任 犹得神功:古代的图书校对怎么做 兰州地铁施工四穿黄河 填补世界同类施工空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4-30 08:52, Processed in 0.234000 second(s), 9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