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2220|回复: 1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何汀 发表于: 2008-12-17 20:11:51|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其他二十年的记忆──华西外语学校感言

 [复制链接]
一天又是一天,春天离去,秋天又来;冬天过了,转眼又见夏虫飞……

一年重复一年,花儿开了,瞬间变成五颜六色的果实;这山还在白雪皑皑,俄顷已是六月的艳阳高照……

柴米油盐,跟单贸易,工作和生活中,一切好像是简单的复印。

旅游在高山之巅,一览着众山之小,思绪中回忆着从前……有人这样说过:人一辈子可点三对大蜡:出生、成家以及告别人世。人到了这个世界,短暂的几十年,不知道要经历多少酸甜苦辣,人世间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但其中又有许许多多亮点值得我们回忆。

这天,我在清点着自己过去的物品,要搬家了,过去学生时代的东西,还是打个捆吧,毕竟是一个时代的故事, 睹物思人, 当年“华西外语学校”的同学们, 你们还好吗?

我整理到了很多的明信片,信件, 还有照片。那么多的同学在向我节日祝福,在信件中寄托遥远思念,我仿佛看到了同学们用英语说的GREETINGS, 看到了PARDON老师在圣诞节晚会的男扮女装,看到了那天的元旦晚会同学在高歌“SAY YOU, SAY ME”,看到了化妆舞会男男女女同学快乐的笑面。记忆的组合中,多少个大大小小的英语PARTY,多少个星期二,星期五的夜晚,“SAILING”伴随着人生的远航,“TAKE ME HOME, COUNTRY ROAD”不但成了直到今天我唱歌的保留节目,而且每次在远方听到这首歌,总能够想到家乡,想到“华外”。好多次,同学们簇拥着PARDON老师用各种交通工具:火车,汽车,自行车……到郊外旅游,许多回,锦江河畔的“英语角”,点亮了那个时代同学们如饥似渴地吸取着英语的源泉。我看到PARDON老师站在大家旁边,默默地看着大家收获着丰登五谷。是老师的辛苦耕耘,才有同学取得今天的成绩,里面有多少个挑灯夜读,又有多少个披星戴月……

红砖,这熟悉的校园,陕西街十中,那个被称为“华外”英语人才的发源地。二十年过去了,一切是那么的熟悉,一切又是那样的陌生,1987年的那个夏秋之交,是我一生中工作生活的铺垫和开始。那是一个下课时间,我们班被“合并”到新的口语班了,看着那个穿着风衣,带着礼帽,风度翩翩的老师在和同学说着什么,转眼间,才发现他就是我们班上的老师,他就是PARDON,一个英语出口成章的著名英语老师。接下来日子里,我欣赏到他惊人的组织能力,趣味的教学气氛,融洽的师生关系。班上的学生──我的同学,个个都成了英国绅士和淑女,你看:我的名字ROBIN,多么“侠盗”,男同学有KARL,BEN,BILL,GEORGE,JACK, JACKSON,TRUGLE, HARRY,MIKE,MATTHEW……不计其数;女同学有HELEN, NANCY,JERRY,SOPHIE, DANIA, JANE……好多好多。那个时代,大家在“华外”,既收获了知识,又建立了友谊。

同学之间,我们没有隔阂,没有单位里面的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同学们和老师的这种融洽关系,很多年以后,还为大家津津乐道,班上的很多同学成了我很好的朋友。

那个秋天,我通过“华外”英语的熏陶,走上了梦寐已久的外贸之路,二十年过去了,我在这个行道已经小有收获,我永远不会忘记我的老师,我们相互提携的同学们。

不久的冬季,BEN成了我的好朋友,我们常常在一起,激扬文字,畅谈友情,却幻想着自己成为“万户侯”,呵呵,大家都叫我们两人为“城隍庙的鼓槌”, 更有个女同学说我俩:“什么人找什么人”。每每我们在远方出差,相互来往的书信,传递这我们对生活的信念,多少年来,我们两人在事业上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我们都觉得“华外”造就了我们人生的起点。那一年,街上流行齐秦的《大约在冬季》。

我又认识了JACKSON,这是一个对生活充满着热情和幻想的同学,很久以前就开了公司,从事电子产品行道,接着又在安利产品上小有斩获,目前在深圳管理一个千人从业的电子工厂,他人生的信条,总是希望朋友们相会在顶峰,从他那里,我看到了乐观向上精神:那就是打不垮,折不弯。

GEORGE是我另外一个班的同学,他天性开朗乐观。那些年,生活无论怎样的困苦,他透支了下月工资也要花钱来学英语,在“华外”,他找到了追求的目标。经常,我和他谈论问题到深夜,一顿简单的面条宵夜,我们的话题可以谈到很久不间断……很多年以后,当我们回忆起那时的宵夜,总觉得比现在几百上千一桌的酒席价值更高。

KARL是那样的沉稳,不拘言语,令人想起日本电影明星高仓健,那时给我们的印象是在外资公司工作,朋友成群,知识面广。这些年来,他在IT行道收获颇丰,拥有了自己的著名网站,是我们同学中研究巴蜀文化的泰斗。

……

有些同学,已经到国外去留学,移民;有些同学,因经成为各自企业的掌舵人;有些同学,通过学习外语有了自己的涉外企业;有些同学,通过“华外” 学习过程中认识了自己心仪的对象,喜结了连理;更多的同学,虽然还在爬坡上坎,但是他们在“华外”找到了自己心中的支点,正努力工作,用自己的知识和汗水报效自己的国家。

二十年的风雨人生之路,华西外语学校就是我们的启蒙导师,当时,我们刚刚走上社会,一切正在从头开始,是“华外”引导和改变了我们的人生观。现在,我们都是四十出头的中年人了,我们在感言二十多年的成就时,一定不会忘记我们的“华外”,我们的PARDON老师,我真心的祝福老师,同学们在自己各自的行业中奋发努力,捷报频传。再过二十年,当我们再次相会的时候,我们会发现,我们受“华外”洗礼的心灵还是那样的清纯, 同学-朋友的情意还是那样浓厚,我们会真正认同“华外”是我们一生的良师益友。

望着窗外的高楼大厦,看着眼前的万家灯火,我的思绪从二十年前飞回到了今天,我们“华外”同学,又在策划今年的圣诞联谊会了,到时候节目自然少不了。我们相约,走过冬天,拥抱春天,用“华外”带给我们的心灵鸡汤──友爱,善良去感染别人,为这个社会建立起和谐,包容的人生观,尽自己一份绵薄的力量。

我们不会忘记,那个曾经教育,培养过我们的华西外语学校!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何汀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何汀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何汀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何汀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何汀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何汀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转帖]“欧洲厨房”──以色列的现代农业之路 我老婆写的《琵琶情》
2# 四姑娘山
 楼主|何汀 发表于: 2008-12-17 20:14:37|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不好意思,字里行间有些参差不齐,非本人文章原因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5-31 05:06, Processed in 0.171600 second(s), 10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