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1943|回复: 2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睢文发 发表于: 2009-1-24 09:49:23|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植物·微生物成都贵族的弋射游戏

 [复制链接]
  游上
  射箭在成都有悠久历史,百花潭出土的一件战国铜壶,印证了二千多年前成都的冶炼铸造工艺居全国领先地位。铜壶上的一幅弋射图,描绘出战国时成都贵族弋射嬉戏的场景。张仪与张若两位蜀守扩建成都城时,都修建了射箭场,射箭场建在学射山,即现在北郊的凤凰山。唐代时,成都女子也喜欢在射箭场习射竞技。
  弓箭制作繁琐考究
  出土铜壶上的精美画面,描绘了战国时成都贵族发射带绳箭矢的游乐场面。
  上世纪七十年代,成都百花潭出土了一件战国铜壶,印证了二千多年前成都的冶炼铸造工艺居全国领先地位。而精美的造型和极具想象力的图案也令人惊叹,尤其是铜壶上刻的一幅弋射图,生动描绘出弋射嬉戏的场景。战国时期,只有贵族才能够使用铜器,这件精美铜壶,无疑是属于贵族的奢侈品。铜壶刻上弋射场景,显示出成都贵族十分钟爱弋射游戏。
  所谓弋射,就是发射带绳箭矢的射术,可用弩或弓作发射工具。三国时,蜀人谯周《古史考》说:“木名柘树,枝长而乌集,将飞,枝弹乌,乌乃号飞,后故以柘树为弓,名曰乌号”。谯周认为:古人看见柘树枝上的鸟儿飞走时,被枝条反弹,从中受到启发而制造了弓,由此弓又称作“乌号。”后来的学者追溯弓箭起源时大多是引述谯周的说法。先秦,弓箭制作大多比较简单,而弋射的弓箭制作既繁琐又考究。《淮南子》说:“好弋者,先具缴与矰。”矰,即系着丝绳的箭,箭镞上有倒刺,以防猎物挣脱;箭铤中有孔槽,用于系丝绳。缴,即系在箭上的丝绳。弋射还有一个重要的器械称作“磻”,最初是作为缴下端的坠石,以避免中箭后的飞鸟将箭带走,后来改用木头做成能够旋转的亚腰长圆形,其作用是缠绕丝绳,便于放缴和收缴。弋射有如此繁多的器械,所以只在贵族中流行。
  野鸭被弋射者猎获
  诸侯们外出田猎,由管理山泽林圃的官吏预先选择林木葱茏、有山有水之地。
  《华阳国志》记载:“鱼凫王田于湔山。”田,指田猎。是说:古蜀国鱼凫王朝的末代女国王到湔山(今都江堰一带)田猎。按照蚕丛、鱼凫、杜宇分别对应夏、商、周的说法,可见早在殷商时期,西蜀也有颇具规模的田猎活动。《礼记》曰:“天子、诸侯无事则岁三田。”意思是:天子、诸侯在无战争的情况下,每年要组织三次田猎。《尔雅》说:田猎在不同的季节有不同的称呼,“春猎为蒐、夏猎为苗、秋猎为狝、冬猎为狩。”此类田猎带有军事演习性质,使用的器械与作战相同。但是,娱乐性田猎可随时随地举行。弋射就只能是娱乐性田猎专用。
  成都出土的战国铜壶弋射场景有山、有水、有猎犬在阻挡鹿逃跑、有被长矛刺中的猛兽,而被射猎的野鸭是由一根线连接着。这显然是一次包括弋射在内的田猎。那时,成都已经非常富庶,贵族们的生活多姿多彩。田猎弋射自然成了一种休闲生活方式。我国古代的田猎有很多讲究。田猎前,由管理山泽林圃的官吏选好地点,插上旗标。参加田猎活动,迟到了要受处罚。田猎时,只准射杀损害庄稼或没有怀孕的兽禽,同时,禁止捕杀幼兽、掏取鸟卵和使用毒箭。如果是围猎也只是三面包围,南面要留一个缺口,不能把围中的兽禽都杀尽。田猎活动结束后,带着捕获的兽禽,鼓歌而归。
  射圃竞技世代相承
  成都北郊的凤凰山,在张仪扩建成都时,就被辟为射箭场,后代一直沿用。
  《华阳国志》记载:秦灭巴蜀后,“仪与若城成都……而置观楼射圃。”即,张仪与张若先后两位蜀守扩建成都城时,修建了可供远观的城楼和射箭场。据考,射箭场建在取土的地方。唐人崔致远《桂苑笔耕集·西川罗城图记》说:“蜀国无土,昔张仪筑子城,辇土于学射山,日役往返,九载后始成。”由此可见,射箭场建在学射山,即现在成都北郊凤凰山。贵族们也去射箭场习射竞技。当时,成都受秦文化影响,估计竞技方式也类同。首先,裁判宣布纪律和规则,即“戒宾”;其次,司射、教射为参赛者作示范,即“示射”;第三,是“竞射”,分两轮进行,每轮一人发四矢,以此决胜负;最后,比赛结束时跳舞玩乐,这叫“兴舞”。
  战国贵族习射竞技的射箭场,蜀汉时期,阿斗刘禅也在此操练射箭本领。唐代,学射山又名斛石山。元代成都人费著《岁华纪丽谱》称:唐宋时期,每年三月,蜀主或行政长官还要率众僚登上斛石山举办射箭竞技比赛,比赛结束后,回到万岁池,举办晚宴,与民同乐。在唐代,成都女子也乐于在射箭场习射竞技。花蕊夫人《宫词》曰:“苑东天子爱巡游,柳岸花堤枕碧流。新教内人工射鸭,长将弓箭绕池头。”看来,蜀宫中的女子则流行射鸭比赛。杜甫在追忆杨贵妃的《哀江头》诗中写道:“辇前才人(女官)带弓箭,白马嚼啮黄金勒。翻身向天仰射云,一笑正坠双飞翼。”这些随同皇帝和杨贵妃出游的女官,配弓带箭,射术非凡,抬手举弓,便射中天上的飞鸟,而且是一箭双雕。可见,唐代女子的射术可谓巾帼不让须眉。至于蜀宫中的女子随蜀王游斛石山时,是否也能一箭双雕?没有相关记载,无从知晓。直到上个世纪,战国贵族们射箭竞技的地方仍然是练习射击的场所,只是用的是枪,而不是弓箭。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睢文发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睢文发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睢文发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睢文发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睢文发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睢文发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内江糖业历史的见证──曾家大院 四川汉画中的“鱼”图
2# 四姑娘山
 纸帆船 发表于: 2009-1-24 12:19:30|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古代的成都玩哥!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3# 峨眉山
 孟良 发表于: 2009-2-17 23:39:56|只看该作者
射箭的,不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5-30 14:58, Processed in 0.124800 second(s), 10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