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5452|回复: 5
 1熊猫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方言用字黄葛树?黄桷树!

 [复制链接]
本市某高校内的“黄葛树”  DSCN9938.jpg  保存到相册
    南方多榕树。四川各地,包括成都市都有很多这样的树子。四川人,包括成都人,都把这种树子喊成(叫做)“黄 go2 树”。

最近在本市某高校的校园里,看见了一窝(株)这样的树子,但仔细看上面的牌子,却让人吃惊:竟然写着“黄葛树”!而且落款还是“成都市林业和园林管理局”!(见所附照片)

习惯上,人们都把这种树子写成“黄桷树”,包括李劼人先生在其名著中都这样写。那么,问题出在哪儿喃?应当是出在读音上。

“桷”字在《新华字典》里读作 jue (音同“决”),而四川人却把它读作 go (音同“葛”)。如果输入“huang ge shu”,那是找不到这个字的。必须按照普通话的读音输入 huang jue shu,那才找得到“黄桷树”。

这使我想起另外一件事。成都人爱吃“豆豉”,并把它喊成“豆斯”。有人在网上说,没有“豆豉”,只有“豆鼓”。那是因为他找不到“豆豉”输入。其实,问题也出在读音上。成都人说的“豆豉”,其中的“豉”字普通话读作“chi”。如果按 si 去查找,当然找不到。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张世光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张世光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张世光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张世光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张世光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张世光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江涵秋影 孙中山不是国民党……
2# 四姑娘山
 楼主|张世光 发表于: 2009-4-6 14:05:37|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有重庆朋友提供了有关资料,说“黄葛树”是正名,“黄桷树”只是别称。现转载如下:

黄葛树,学名 Ficus virens,别名黄桷树、大叶榕树,桑科榕属落叶大乔木。黄桷树根部粗大,露于地面;叶薄革质,长椭圆形或椭圆状卵形;花期5~8月,果期8~11月,果生于叶腋,球形,黄色或紫红色。黄桷树树冠庞大,浓荫覆盖,是优良的观叶花卉。
  【别名】大叶榕、马尾榕、雀树、黄桷树
  【来源】桑科榕属植物黄葛树Ficus lacor Ham.,以根、叶入药。夏秋采,晒干,或随用随采。
  【性味归经】
  根:微辛,凉。
  叶:涩,平。
  【功能主治】
  根:祛风除湿,清热解毒。用于风湿骨痛,感冒,扁桃体炎,眼结膜炎。
  叶:消肿止痛。外用治跌打肿痛。
  【用法用量】 5~8钱;叶外用适量,捣烂敷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形态特征
  落叶乔木,高15~26m,胸径3~5m。树冠广卵形。单叶互生,叶薄革南,长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长8~16m,全缘,叶面光滑无毛,有光泽。隐花果近球形、径5~8mm,熟时黄色或红色。
  产地分布
  产于我国华南、西南,多生于溪边及疏林中,耐寒性较榕树稍强
  观赏应用
  川西栽培最佳,宅旁、桥畔、路侧随处可见,新叶展放后鲜红色的托叶纷纷落地,甚为美观。是当地最常用的庭荫树、行道树之一。是重庆直辖市市树。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3# 峨眉山
 leikang 发表于: 2009-4-6 22:13:59|只看该作者
1# 张世光
谢谢张老师从发音的角度来讲解黄桷树。我编写有词条:

黄桷树,见:geography/plant/ficus_virens.htm
4# 金佛山
 韦建生 发表于: 2009-4-8 20:13:51|只看该作者
《说文》曰,桷,古岳切,四川话“桷”的读音,正是古音。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钱 +20收起理由
leikang + 20

查看全部评分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5# 华蓥山
 楼主|张世光 发表于: 2009-4-8 22:15:42|只看该作者
韦老师所说甚是。

据《说文》:桷,榱也。椽方曰桷。从木角聲。《春秋傳》曰:“刻桓宫之桷。”古岳切。

而四川人,包括成都人,一般都把“角”读作“葛”音。

因此,四川人把“桷”读作“葛”音应当是古音。所以,如从读音来讲,用“黄桷树”并非错误。而且,决不能读作“黄决树”或“黄脚树”。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钱 +30收起理由
leikang + 30谢谢回复

查看全部评分

6# 青城山
 丁芝萍 发表于: 2009-4-8 22:51:09|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丁芝萍 于 2009-4-9 09:41 编辑:

读"葛"音者,宜宾县人也.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5-3 04:16, Processed in 0.171601 second(s), 17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