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504|回复: 1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纪实·新闻重庆一学校无垃圾桶 每个学生书包都携带环保袋

 [复制链接]
童心小学同学展示自制垃圾袋。
老师鼓励和帮助孩子们树立环保意识。
  公共场所不设垃圾箱,环境会不堪入目吗?在两江新区童心小学的校园里,你会发现,这个学校的公共区域真的没有一个垃圾箱,可校园里很难看到各种垃圾。垃圾去哪儿了?原来,每个同学的书包里都装着一个环保袋,孩子们自己产生的垃圾会随手放进去。

自制环保垃圾袋,每天带着它上学
  3月21日,童心小学2年级1班上午的课程有数学、语文、手工、足球。第三节课后,重庆晨报记者来到教室发现,每个同学的课桌旁都挂着一个环保垃圾袋,他们会随手把产生的垃圾放进去。这些垃圾袋都是孩子和家长一起制作的。刘雨鑫的垃圾袋是一件毛背心改成的,袋口有线条装饰。坐在前排的张梓翎的垃圾袋是用一条格子裙改成的,袋子上还绣了些花边。喜欢画画的苏睿宁,在她灰色的粗布袋上画上了一棵长满果树的幸福树。
  班主任赵小霞说,课堂上孩子们产生的垃圾都装在布袋里,放学时再分类处理,然后把布袋带回家清洗,“他们从读一年级开始,就是书包里每天装着环保垃圾袋来上学。”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小生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小生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小生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小生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小生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小生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重庆人又中1600万元大乐透 投1元多得600万元 重庆检出甲型H1N1流感合并副流感病毒感染者
2# 四姑娘山
 楼主|小生 发表于: 2017-3-23 09:51:00|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一直坚持,逐渐形成了自觉的习惯
学校干净整洁的走廊。本报记者 雷键 摄
  童心小学是两江新区新建的一所学校,2014年9月正式开学。德育处主任陈翔说,每一年的新生家长会上,学校都要提醒家长,校园里的公共区域是不设垃圾桶的,因此每个同学要准备好环保垃圾袋。而对新生家访时,老师们还会特意带上一个上一年级同学制作的环保垃圾袋给家长们展示。
  本周一,校长秦波在升旗仪式后作了一个小调查:“每天坚持用环保垃圾袋的同学请举手。”小手齐刷刷地举起。秦波说:“尽管不能保证百分之百每个孩子都做到了、做好了,但看得出来,绝大部分同学通过自己的努力已养成了垃圾随手放进自带垃圾袋的习惯。”
  苏睿宁说,同学们不会带零食来学校吃,也不会带饮料来喝,每天下午学校要统一喝牛奶,喝完牛奶后我们会把包装纸和吸管放进自己的垃圾袋,而牛奶盒被统一回收。

家长倡导全校师生少用不用纸巾
  “学校不设垃圾桶,真有点奇怪!”二年级1班谭熙祯的妈妈说,第一次开家长会听到这个说法时很吃惊,一开始还有些担心。但现在,谭熙祯的妈妈的担心变成了舒心,她说:“孩子养成了爱收拾、不随手乱扔垃圾的好习惯,我打扫卫生时发现她的房间比以前干净多了。”
  二年级1班副班长程焜余的爸爸说,一开始家长们都觉得这所学校的制度有些新奇,后来发现孩子们的变化可大了。在程焜余的爸爸看来,孩子主要有四大变化:一是懂得了节约;二是环保意识增强;三是有了责任感;四是健康意识提升明显。“程焜余放学后从来不吃辣条等不健康的饮食。”程焜余的爸爸说,这跟学校的文化氛围有很大关系,甚至与家人出去春游,他也成了环保监督员。
  二年级2班谭淦文的妈妈本身就是一名环保爱好者,她很赞成学校的做法,还进一步倡导全校师生少用、不用纸巾。2016年春季新学期,她在工厂定制了一批手绢,自掏腰包送给全校师生一人一张。

☆ 相关资讯
重庆推进生态文明进校园

  重庆晨报记者从市教委获悉,2017年市教委将着力推进生态文明进校园。具体而言有:落实中小学生态文明课程每三周一节的地方课程安排,保证每学年12课时生态文明课程;免费赠送一批中小学《生态文明》教材;确保全市中小学生态文明(环境教育)课人手一册循环教材;“4·22地球日”、“6·5环境日”,在全市中小学、职业学校及大学广泛开展学生生态文明社会实践活动和大学生环境志愿者活动。

■ 新闻面对面
做小事更能百年树人

  重庆晨报:学校为何要提倡“垃圾不落地”的文化呢?
  秦波:我们学校提倡了四大文化,“垃圾不落地”只是其中的一项,另外还有不剩饭菜、义工、升旗等。学校的办学理念是“向上上善”,引导孩子必须从一些小事着手。环保素养应该是一个现代人必备的素养。教育是百年树人的事,要尽可能“去功利化”。从小养成文明习惯,会让孩子终身受益。
  重庆晨报:你们是怎么推进的?有没有遇到过阻力?
  秦波:一开始没有喊出口号,只是学校方面努力做一些事情,潜移默化地引导孩子,让家长配合,途径主要是校内课堂、家访、家长会等。阻力是有的,有人觉得这太不方便了。我们学校不设垃圾桶的终极目的应该是倡导人人都尽可能地少产生垃圾,因此也不用一次性的东西,来校参观的客人喝了茶杯还要自己洗,对此很多人议论。
  不能说全校孩子都做得滴水不漏,但我觉得还是有成效。前两天,有一位爷爷跟我说,童心小学足球队的孩子们出去比赛,虽然输了球,但赢得了掌声。大家给童心小学学生鼓掌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别人进球了,观战的童心队员会由衷地鼓掌,为对方高兴;另一个是比赛结束后,童心小学的队员们会将垃圾随手放进自己带的垃圾袋里。
  重庆晨报:还会继续丰富“垃圾不落地”的校园文化内涵吗?目前有哪些打算?
  秦波:我们其实还提倡“向儿童学习”,老实说,现在学校做到了公共区域不设垃圾桶,但我们教师办公室还是有垃圾桶的。下一步,我们准备让老师向孩子学习,也自带环保垃圾袋。
  本组文/本报记者 黄晔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5-31 18:49, Processed in 0.046800 second(s), 9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