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852|回复: 3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纪实·新闻四川奇花40多年一现 研究人员攀百米悬崖采种

 [复制链接]
源自:华西都市报
开花的峨眉拟单性木兰。
百米悬崖上,“玩命”采种子。
  它,学名峨眉拟单性木兰,是四川特有极度濒危物种,曾经在野外仅存74株
  为了拯救这朵奇花,从1989年开始,研究人员每年要爬上一百多米高的悬崖,玩命式的开展采种作业。经过几代科学家的努力,目前,峨眉拟单性木兰重新焕发了种群生机
红色的果实。
  3月21日上午,微雨的眉山笼罩在一片云雾之中。一头小骡踏着青石板哒哒而来,背上的数十株幼苗绿枝摇曳。这些1米左右高的幼苗看着不起眼,却有一个响当当的诨名──峨眉圣花。
  峨眉圣花学名峨眉拟单性木兰,上世纪40年代在峨眉山被首次发现,惊鸿一现后,在随后40多年里,杳无踪迹,直到1987年才重回世人视野。
  经过几代科学家努力,这种曾经野外仅存74株的四川特有极度濒危植物,重新焕发种群生机。3月20日,峨眉拟单性木兰研讨会在峨眉山植物园召开,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从会上获悉,随着220株峨眉拟单性木兰被“放归”野外、50株移植成都植物园,以及多方展开合作计划,在不久的将来,峨眉圣花有可能成为蓉城行道树,在成都遍地开花。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碾铁路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碾铁路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碾铁路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碾铁路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碾铁路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碾铁路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四川南部县国税局干部醉驾出车祸 谎称妻子开车被刑拘 清明将至绵成乐客专(成绵乐城际高速铁路客运专线)(成绵乐城际高速铁路客运专线) 成渝高铁热将再增开62趟客车
2# 四姑娘山
 楼主|碾铁路 发表于: 2017-3-29 07:53:01|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珍稀]
  峨眉拟单性木兰被列为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全国急需拯救保护的120种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将其列为极度濒危(CR)物种。

奇花40多年一现
比野生大熊猫还少见

  1940年,峨眉拟单性木兰在峨眉山被植物学家郑万均首次发现。随后40多年里,再也没有人见过这种木兰,曾一度被怀疑已经在野外灭绝。
  作为峨眉山特有物种,峨眉拟单性木兰生长在海拔约1200-1500米的区域,是一种常绿乔木,成树可以高达25米,胸径40厘米。开花时花朵呈乳白色,和普通木兰花形差别不大,但在野外自然环境中却极为稀少,甚至比野生大熊猫还少见。
  1987年,峨眉山生物资源实验站的一位工作人员在一处悬崖边,发现了一株峨眉拟单性木兰两性花个体。这种奇花在消失40多年后,再次重回世人视野。
  此后,峨眉拟单性木兰先后被列为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全国急需拯救保护的120种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全球红色名录更是将其列为极度濒危(CR)物种。根据2012年的野外调查,这种木兰树在野生环境中只找到了74株。

雌雄花期不相见
圣花“香火”延续艰难

  和大多数雌雄同体的木兰花不同,峨眉拟单性木兰具有两种性别:一种为雄性,即为“男性”;一种为雌雄同体,但由于雄性不育,又被叫做雌性,也即“女性”。在2012年野外调查中发现的峨眉拟单性木兰里,有20余株已开花,其中仅4株是两性花,具备孕育种子、繁衍后代的能力。
  “男多女少”已不利于种群的稳定和发展,更恼火的是,这4株雌花开花的时间,还和雄花打了个“时间差”。四川省自然资源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余道平说,仅有的4株两性花花期比雄花晚了5-7天,“两性花开的时候,雄花都要败了,自然授粉更是艰难。”
  此外,4株两性花生长在悬崖之上,“美人居悬崖兮,寤寐求之。”即使在万难之中完成了授粉,结出的果实也很难在悬崖上繁衍生长,再生植株不断减少,峨眉拟单性木兰的存续益发艰难。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3# 峨眉山
 楼主|碾铁路 发表于: 2017-3-29 07:53:01|只看该作者
[拯救]
  研究人员每年要爬上一百多米高的悬崖。爬上百米峭壁后,还得攀枝上树,采集种子,其艰难可想而知。

攀百米悬崖采种
耗费20多年培苗60株

  为了拯救峨眉拟单性木兰,四川省自然资源科学研究院和峨眉山生物资源实验站的科技人员从上世纪80年代起,启动了相关研究保护工作,并得到四川省科技厅、四川省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项目、四川省植物资源共享平台建设项目的资助。
  要培育树苗,首先得有种子。两性花生在悬崖上,研究人员就每年爬上一百多米高的悬崖。爬上百米峭壁之后,还得攀枝上树,采集种子,其艰难可想而知。2008年5·12大地震发生时,研究人员李策宏正好在悬崖上拍摄花朵,剧烈的晃动让他几乎无法站立,场面十分惊险。
  从1989年开始,玩命式的采种作业持续了10余年。随着峨眉山生物资源实验站对峨眉拟单性木兰的迁地保护,2010年后,峨眉拟单性木兰成功繁育了子一代实生苗60余株。从这种濒危植物再次被发现到人工培育开花,科研人员整整耗费了20多年时间。

人工植株是男是女?
20年后才能见分晓

  3月21日,继2016年4月首批人工培育的120株峨眉拟单性木兰回归野外后,第二批220株峨眉拟单性木兰,被分布栽种到峨眉山上。
  21日上午9点30分,李策宏带着数名工人,牵着小骡子,沿峨眉山道一路往上。在海拔约1450米处,已经挖好的数百个树坑,正静待新一批峨眉拟单性木兰入住。右边是山道,左边是悬崖,挂着数字铭牌的幼苗一棵棵被种下,压土,润水。“现有研究还无法分辨树苗性别。”种下最后一棵树苗,李策宏站起来擦擦汗,“20年后,等他们都长大、开花,我们才能知道,可以繁殖后代的两性花──也就是雌株,能增加多少。”
  目前,人工重建的峨眉拟单性木兰种群已超过野生种群数量。2013-2016年,四川省自然资源科学研究院和峨眉山生物站研究团队,连续四年对其人工授粉技术和嫁接技术进行攻关。目前,已成功获得了1400株峨眉拟单性木兰树苗。
  在国际植物园保护联盟(BGCI)的资助下,未来几年,还将有100余株峨眉拟单性木兰树苗被”野放“。
4# 金佛山
 楼主|碾铁路 发表于: 2017-3-29 07:53:01|只看该作者
[前景]
  来成都种植,其目的是考察该濒危物种在成都地区的适应性以及开展相关科普教育活动。

圣花落户成都
有望成为成都行道树

  每个树种都具有经济、文化、生态等价值,是地球生态系统中成千上万种动植物赖以生存的基础。在3月21日“国际森林日”这一天,50株峨眉拟单性木兰幼苗正式落户成都植物园。
  “峨眉拟单性木兰是一种常绿乔木,树型优美、花香怡人,叶片光亮、种皮鲜艳,不仅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同时也是一种优良的园林绿化树种。”成都植物园相关负责人称,该物种在成都植物园落户,系项目采取的近地保护、迁地保护和野外回归三位一体保护体系中迁地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来成都种植,其目的是考察该濒危物种在成都地区的适应性以及开展相关科普教育活动,希望该物种能在城市绿化建设中得到推广和应用。根据项目进展,峨眉拟单性木兰有成为成都行道树的可能。”

[档案]
峨眉圣花发现研究史

  1940年
  植物学家郑万均在峨眉山首次发现了峨眉拟单性木兰,由于该木兰科植物是两性花向单性花过渡的中间类群,因此具有较高科学价值。
  1986年
  刘玉壶先生在编写《中国植物志》过程中,为了核实峨眉拟单性木兰是否真的已经灭绝,委托四川专家进行野外调查,直到1987年5月下旬,从海拔1200米处采到一份雄株标本,并在周边找到了七八棵相同植株。
  1987年
  峨眉山生物资源实验站的科研人员在一处悬崖边首次发现了一株雌性个体。此后,研究人员围绕峨眉拟单性木兰形态分类、花粉形态、群落特征及光合效率等进行了研究。
  2010年
  峨眉拟单性木兰成功繁育了子一代实生苗60余株。
  2016年
  首批人工培育峨眉拟单性木兰回归野外。
  2017年
  50株峨眉拟单性木兰“嫁入”成都,落户成都植物园。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杨雪摄影报道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5-31 03:29, Processed in 0.109200 second(s), 9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