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661|回复: 0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飞翔 发表于: 2017-3-29 14:45:01|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少数民族在解码草书文献中触摸西夏经济脉搏

 [复制链接]
源自:光明日报  : 史金波
  在研究西夏的新资料中,包括经济文书在内的社会文书的发现尤其引人注目。这批文书的发现、译释和研究经历了近20年的历程,为揭开西夏的神秘面纱起到了关键作用。在《西夏经济文书研究》出版之际,我作为当事人,为完成这桩重任感到无比荣幸。
  上世纪初,俄国探险队在我国黑水城遗址发掘出大量西夏文献和文物,藏于今俄罗斯东方文献研究所(圣彼得堡)。1993年,中国社科院民族研究所开始与俄方合作整理、出版这些珍贵文献,我作为项目总负责人,4次带队前往圣彼得堡整理、登录、拍摄黑水城出土文献。这些文献已经过几代俄国专家的整理和登录。鉴于这批文献的数量巨大,加之文献残卷、残页很多,我总有一个疑问:在俄国专家整理、登录的文献以外,还有没有未登录的文献?为此我多次询问俄国专家。得到的回答是:你们要整理的文献够多了,还有一些很破烂的残卷,等以后再说。我表示很希望看到并整理这些文献。
  1997年第三次到东方文献研究所工作时,在我的坚持下,终于被允许披览未登录的文献。原来这是俄国专家们在整理西夏文文献时,将一些无头无尾难以定名、登录的残卷,分别放在了110个盒子中。当我打开盒子时,看到的确实是缺头少尾、形形色色的西夏文残卷,其中多数是佛经,但我从中发现了一些反映西夏社会真实面貌的社会文书。这些文书多用西夏文草书写成。因为我过去接触过西夏文草书文献,能看懂部分内容,可以区分这些文书的大致属性、类别,逐渐了解到这些文书包括户籍、账籍、契约、军籍、诉讼状、告牒、书信等。我深知这些文书对于研究西夏社会的特殊价值。于是,我将这些文书全部拣选出来,详细登录,请摄像师拍照。当年我整理了50多个盒子,带回几百张图片。
  2000年第四次到圣彼得堡整理文献时,我将其余50多个盒子的西夏文残卷全部整理完。此外,在一些西夏文佛经的封面中也发现了裱糊在其中的西夏文文书残页。加在一起共得1000多件编号、1500余件文书。这是一项巨大的重要资料收获,虽有一定的偶然性,但也是我们在搜集资料方面一贯执着追求的结果。其他国家的专家到俄国查阅西夏文文献比我们要早,有的专家比我们去的次数多,但这批深藏在“闺中”的秘籍,是由我们首先发现、全面刊布的。
  我在反复阅览这些文书时,不断对比西夏文楷书和草书的字形,以便寻找特点、总结规律。经过漫长的八个年头,于2005年交出了《俄藏黑水城文献》社会文书部分(12-14册)的定题目录,顺利完成了《俄藏黑水城文献》第12、13、14册的出版任务。在整理、定题过程中,基本破解了西夏文草书,先后译释了不少重要文书,为学术界提供了很多新的资料。同时,本书也为学习西夏文草书者提供了可资对照的参考和教材。
  研究社会文书对我而言是一个新领域。这首先要熟悉中国经济史,不仅需要重新学习包括户籍、租税、典贷、商业、契约等中国经济史各领域以及相关的研究著述,还要对敦煌、吐鲁番出土社会文书及研究情况有全面的了解。我如饥似渴地阅读有关书籍,查阅资料,并请教多位专家。经过十几年的积累,对上述经济史领域有了一定理解,并逐步撰写了西夏户籍、租税、契约等方面的论文。2006年我申请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西夏经济文书研究”被批准立项。此后我继续挖掘西夏社会文书宝藏,对诸如土地买卖、人口买卖、雇佣、租佃、交换、互助契约等关乎西夏社会最重要的问题,加大力度深入研究,又有了新的收获。由于文书数量多,工作难度大,项目延至2012年以“优秀”等级结项。在随后的几年中,我又做了重要补充,将西夏主要经济文书完成翻译、研究,使之愈趋系统、完整。
  此外,近些年敦煌、武威、银川、国家图书馆等处也发现了部分西夏文和汉文西夏社会经济文书,我也尽量纳入《西夏经济文书研究》中。本书利用这些新资料,结合西夏法典等文献进行研究,对西夏经济有了更为具体、真实的认识,再现了西夏社会经济情况,并进一步解析了西夏社会全貌。通过本书鲜活的资料仿佛可以看到:800年前在黑水河畔生活着党项族、汉族、藏族、回鹘、契丹人,甚至还有远道而来的大石人,他们种植麦、谷、大麦、糜、秫、豆类等,居住在自己耕地的房院中,畜养着马、牛、骆驼、羊等家畜,过着半农半牧的生活;这里基层有里、甲组织,定期进行户口登记;一般人穿着番布和汉布做的衣服,有钱人衣着绢帛;当地农民要缴纳耕地税,还要负担劳役,缴纳草捆和水税、人头税,政府于秋后令农民将上缴的粮物车载畜驮,运至国库;这里多用实物粮食交易,有时也使用铁钱和铜钱,金、银也时有流通,交易后官吏收缴买卖税;在青黄不接的春季,贫民被迫以高利贷借粮,利率超过五分,甚至达到倍利,有的还出卖土地或牲畜,以换取口粮,地主和寺庙则乘机兼并土地;在寺庙中贷粮、卖地、租地、卖牲畜、租牲畜的农民无奈画押,更有甚者,处于奴隶、半奴隶状态的使军、奴仆被主人买卖;熟悉西夏文的小吏和先生忙着书写各种文据、契约──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徐徐展开,无声地诉说着西夏社会的种种秘密。
  (作者:史金波 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西夏文献文物研究”首席专家、中国社科院研究员)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飞翔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飞翔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飞翔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飞翔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飞翔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飞翔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号称“世界最难伪造硬币”:英国发行新版1英镑硬币 从“浙学”品牌到中国气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8 01:26, Processed in 0.062401 second(s), 9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