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1711|回复: 0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曹斌 发表于: 2004-4-25 00:05:24|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略谈刘邦的用人之道

 [复制链接]
略谈刘邦的用人之道摘自网络 刘恒心 一个布衣起家的刘邦,能够手提三尺宝剑,斩蛇起义,灭秦挫项,五年一统天下,建立了延续400多年之久的大汉王朝,其历史功勋当是不言而喻的。然而,他何以能由弱变强灭群雄而定一尊呢?其中的原因亦值得后人探讨、研究和借鉴的。本人就刘邦的用人之道,谈点个人的看法。 世界是人类创造的,只要有了人,甚么人间奇迹都可创造出来。作为人类社会的领导者,是否会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则是社会发展快慢的一个重要因素。正如刘邦在当了皇帝后,于洛阳召开的庆功会上对群臣所说:“列侯诸将,无敢隐朕,皆言其情。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项羽之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王陵对曰:“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之予之,与天下同利也。项羽嫉贤妒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刘邦说:“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而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人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史记·项羽本纪》)。这说明刘邦之所以得天下之原因,在于用人。至于用甚么样的人,当然是用能人。如张良、萧何、韩信懂政治、懂军事、懂经济,是汉初三杰,皆能忠心耿耿为刘邦所用。正如《史记·淮阳侯列传》所云,刘邦问韩信自己能领多少兵,韩信曰:“陛下不过能将10万”。刘邦说:“于君何如?”答曰:“臣多多而益善耳”。刘邦笑曰:“多多益善,何为为我擒?”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擒也。”这说明刘邦善能用人,能集中能人的聪明才智,为己所用,实在了不起。 刘邦用人的策略,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顺应历史潮流,平衡人们心理 刘邦能高瞻远瞩,看清社会潮流,民心所向,识大局,懂大理,顺应民心,敢于前进。他深刻了解几百年的诸侯战争,特别是“苦秦苛法”给人们带来的沉痛灾难,使人民陷于水深火热之中。更懂得“得民心者昌,失民心者亡”,“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的道理,便毅然加入了“诛暴秦,伐无道”的农民起义的行列,大胆地放走了刑徒,“斩蛇起义”,并对人民“诸所过,毋得掠卤”,“秦人喜,秦军解,因大破之”(《史记》)连投降的秦王子婴,刘邦也不杀害,特别进驻咸阳后,并不贪图享受,而是“乃封秦重宝、财物府库,还军霸上,并招诸县父老豪杰曰: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市。吾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吾当王关中。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诸吏人,皆案堵如故。”(《史记·高祖本纪》)刘邦的这此措施,不但深得人民拥护,由于秦官吏都能“案堵如故”,故而也得到旧官吏的拥护,因为不论是官是民,其心理都得到适当的平衡,而且不是强权压制所为,故“秦人大喜,惟恐沛公不为秦王”并“争持牛羊酒食献饷军士。”(《高祖本纪》)这一用人策略,一下子就调动了绝大多数秦人官与民的积极性,化阻力为助力,增强了自己的力量,也提高了自己的威望。和项羽、秦始皇的政策完全相反。正如英国学家汤因比先生所说:“汉朝的开国皇帝刘邦重新完成中国的统一……在这以前,秦始皇的政治统一,是靠武力完成的。因此,在他死后,出现了地方国家主义复辟这样的反动。汉朝的刘邦,把中国人民的感情的平衡,从地方分权主义持久地引向了世界主义,和秦始皇带有蛊惑和专制性的言行相反,他巧妙地运用处世才能完成了这项事业。”又说“将来统一世界的人,就要象中国这位第二个取得更大成功的统一者一样,要具有世界主义思想……,在人们能够居住或交往的整个地球,一定要实现统一的未来政治家的,原始楷模,就是汉朝的刘邦。”(《展望二十一世纪──汤因比与(日本)池田大作对话录》)以上内容均说明世界上的所有的人都希望和平,不希望强权政治的心理要求,刘邦恰是平衡人们这一心理的楷模。 2.知人善任,任人唯贤 刘邦的用人原则之一,就是用人唯贤,只要是有才能的人,不管出身、地位如何,一律因才录用,且不求全责备。正如孔子所云:“有大略者不问其短,有厚德者不非小疵”。(《后汉书》)刘邦本人亦曾说:“爵以功为先后,官以能为次序”。就从他所用的人的身份上看,却是不拘一格降人才。汉初三杰之一萧何是沛主吏椽,谋士张良是失魂落魄的游泳者,大将军韩信是个讨饭的叫花子。周勃是一个编席打篓子兼作吹鼓手的人,曹参是狱椽,张苍为秦御史,叔孙通为秦待博士,樊哙是剥狗的屠夫,娄敬为车夫,灌婴是小商贩,还有陈平、夏候婴等皆白徒,但他们各有其长,才为刘邦大胆任用,都成了刘邦手下的谋臣战将,忠心耿耿为刘邦效劳,形成了以刘邦为首领的中坚力量,对刘邦统一天下起到了极其决定的作用。 再如高阳儒生郦食其,想求见刘邦。此时刘邦正由两女子为他洗脚,不愿见郦,郦食其便闯了进来自称:“高阳酒徒,天下壮士”。“足下决心讨伐暴秦,用这种不友好的态度接见长者,不合适吧!”刘邦一听这话,顿觉来着不凡,立刻停止洗脚,光着脚走了下来,连连道歉,并请郦上坐,聆听郦讲述取得天下的道理。刘邦便采纳奉行,结果不折一兵一卒,便获得七十二城。不仅如此,刘邦对人的看法,也总是一分为二并看主流,既看到每一个人的长处,也深知每人的弱点。在他临终时安排后事和吕后的谈话中足以证明。吕后问道:“陛下百岁后,萧相国若死,何人可代?”高祖道:“莫若曹参”。吕后道:“参年已将老,此后当属何人?”高祖曰:“王陵可用,但陵愚直,不能独任,需用陈平为助。平知识有余,厚重不足,不可独任。周勃朴实少文,但欲安刘氏,非勃不可,就用为太尉便了”。事实证明,刘邦的分析和任用是完全正确的。刘邦临终前和诸将臣的“白马之监”,显然是看出吕后有篡权的野心。结果刘邦死后,吕氏要篡朝,陈平、周勃,一举诛诸吕,扶刘邦儿子汉文帝刘恒继续刘邦所创大汉基业。另外在封其侄刘濞时,刘邦却看出了刘濞的“反骨”,告诫他曰:“将来东南方有反乱之事发生,莫非你刘濞,望你勿反刘氏天下。”事实证明,后来真在东方发生了以吴王刘濞为首的七国之乱。 和刘邦用人完全相反的是项羽,他是“其任爱非诸项,即妻之昆弟。”致使“天下畔之,贤才怨之,而莫之用(《史记》)。”所以,连部下的能人如陈平、韩信、彭越、叔孙通等,皆陆续转到刘邦这边来了。 3.以国家为重,纳谏如流 刘邦在用人上的另一个特点,即一切以国家大局为重,抛弃个人的恩怨。如在对雍齿的任用上充分说明这一点。雍齿是刘邦亲自委任的第一任丰县县令,然而他却反叛刘邦而降魏。所以刘邦曾说:“丰,吾所生长,极不忘耳,只因雍齿故,反我为魏(《史记》)。” 所以谁都知道雍齿是刘邦最痛恨的人,总想把他杀掉。可是,当刘邦即皇帝位后,却有一些人议论谋反。刘邦问张良:“天下已定,他们为何要谋反?”张良说:“你当了皇帝,只封了几个亲故人,所杀的尽是你向来不喜欢的人。又有些是从项羽那边过来的人,他们怕你杀头,故欲谋反。”刘邦又问张良策,良曰:“大家都知道你一生最恨何人?”刘邦曰:“雍齿与我有旧仇,几次欲杀,念及同乡,功多,于心不忍,此事大家都知道。”张良说:“为国家之计,先封雍齿为王,诸将疑团自消”。于是,刘邦高声宣布:“封雍齿为什邡侯”。于是,诸将高呼万岁。天下大定。 大将军韩信,战功赫赫,破齐之后,拥兵自重,向刘邦提出要封“假齐王”的政治要求。刘邦一听十分生气,知其想借机独立,欲发誓攻打。张良、陈平劝刘邦不可轻举。刘邦即解其意,对来使说:“大丈夫要当就当真齐王,何必做个假齐王呢?”并将大印送给韩信,立刻稳住了韩信,也破坏了项羽拉拢韩信的阴谋。 鸿门宴之前,按先约,刘邦先入关,当为关中王。可项羽有40万兵,刘邦仅10万兵,自然不服。于是,想借鸿门宴之机杀害刘邦。刘邦为了将来一统天下之大计,故暂时委屈求全,忍辱去汉中为王。若非张良劝说,刘邦真想和项羽决一死战,后果将不堪设想。先入咸阳后,刘邦也是十分羡慕秦朝富丽堂皇的皇家宫阙,但经张良、樊哙劝说,立即回军霸上。为了国家大计,连娄敬的迁都和和亲建议,刘邦均一一采纳。刘邦是纳谏如流的一代明君。 4.大胆使用,用而不疑 刘邦另一个用人的策略即是大胆使用,用而不疑的原则。他从不偏听偏信,更不轻易怀疑所用之人。陈平弃楚投义,刘邦观其有才,便大胆使用,封为都尉,兼掌拥军,出入和自己同坐一辆车子。于是引起部下诸将的不满,便在刘邦面前说陈平的坏话。“陈平初至,心迹未明如何引以为亲?”还说陈平“虽美如冠王,未必有真才实学。”还有的说陈平作风“不正派”等。刘邦却没有轻信这些话,而是亲自做了一番调查后,更加信任和重用了。把陈平又升为护军中尉,监督全军将领。别人再不敢说三道四了。使陈平十分感动,全力匡扶汉室,矢志不渝,曾六出奇计,为汉朝立了大功。刘邦在对韩信的作用上,更是不拘一格,大胆使用,使其在平定项楚战争中立下了汗马功劳。韩信投奔项羽后,项羽不予重用,又投刘邦,又不被了解和重用,于是又想逃跑。可是,萧何深知韩信的军事才能,灭项楚定天下,没有韩信不成。于是,萧何月下追韩信,并说服刘邦要重用韩信。刘邦立即采纳萧何建议,破格提拔韩信为“大将军”,统帅全军。并下令,若有不服者“杀头”,使韩信感动不已,竭力扶汉诛项,四年一统天下。 由于刘邦用人有方,故四方贤士武将前来投靠,甘愿为刘邦效劳,形成了一个以刘邦为首的中坚集体。故而使刘邦能由小及大,由弱变强,五年一统天下,创建雄汉之伟业。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曹斌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曹斌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曹斌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曹斌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曹斌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曹斌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4 月20日.21日,壤塘肯定下了场大雪 毛泽东去世后讣告和悼词的出台前后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5,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5-5-3 15:21, Processed in 0.124800 second(s), 10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