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11670|回复: 30
#
跳转到指定楼层

[河流·湿地府南河综合整治工程的持续效益──让绿色成为最优质资产

 [复制链接]
  府南河,实名为锦江,是岷江流经成都市区的两条主要河流,锦江上游两大支流为府河、南河。在成都市区(1环内)合江亭处汇合为一条江,上游部分的两大支流以及合江后的一条江他们合称为锦江。据悉,“府南河”的称谓源于1992年成都市委、市政府的“府南河综合整治工程”。2005年成都市民政局收到省政府于10日关于锦江正名的正式批复:同意将府河金牛区洞子口至彭山县江口镇约97.3千米的河段更名为锦江。府河进入市区后绕城北城东而流。两河在合江亭相汇东去往南经乐山宜宾入长江。

历史锦江──今日府南河风光
合江亭 2004  CG3FjVbn.jpg  保存到相册

〓 相关链接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天府之国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天府之国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天府之国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天府之国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天府之国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天府之国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手抄本披露惊世新说:顺治被郑成功炮击身亡 宜宾打造能源之都
28#
 老乡亲 发表于: 2018-12-2 10:22:02|只看该作者

府南河综合整治工程的持续效益──让绿色成为最优质资产

源自:四川日报
如今的锦江合江亭一带新颜。周筱华摄
⊙记者:张红霞

  一纸“锦江春色回天地”的书法作品,落着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费孝通的题款,田军笑盈盈立于右侧──这张照片,成都市城市河流研究会副会长田军珍藏多年。
  那是1997年中秋的事,当时府南河(现称锦江)综合整治工程进入尾声,“在北京的费老听说府南河的整治非常顺利,上下同心、全城同力,十分高兴,写下了这句话。”11月12日,田军向记者回忆,在府南河综合整治工程获得联合国人居奖时,这诗句更是一时脍炙人口。
  府南河系源于岷江系四条河中的走马河,流到成都形成府河和南河,府河走北,南河绕南,在合江亭相汇东去。2005年,四川省政府正式批复:将府河洞子口至江口镇约97.3公里的河段更名为锦江。
  从1992年至2002年,府南河综合整治工程进行了10年。此后,成都治水的脚步一直没有停留。2013年8月,成都被列入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去年12月11日,成都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通过水利部验收。
  如今,锦江水生态治理如火如荼,“百水润城、水清岸绿”的水生态画卷,正在成都大地上渐次呈现。

十年整治
府南河工程连获国际大奖

  今年4月,在上海世博园展出8年的成都活水公园入选“上海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建筑实物案例”,与中国馆一起成为永久建筑。
  作为世界上第一座以水保护为主题的城市生态公园,活水公园自20年前建成,就一直被称为“成都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代表”。而活水公园的修建,恰是府南河综合整治工程的“硕果”。
  “五十年代淘米洗菜,六十年代水质变坏,七十年代鱼虾绝代,八十年代洗马桶盖”,30年前,这句顺口溜流传在成都坊间,更有市民形容府南河变成“腐烂河”。
  1985年5月,龙江路小学教师达鹏福带领学生沿河调查。在他的辅导下,孩子们给市长写了一封信,呼吁“救救锦江”。记者在府南河管理处查到当年的相关记录,“沿江两岸,650多个排污口,每天向河中倾泻60多万吨污水”。
  1992年,成都市决心对府南河进行整治,并以治水为核心,全面带动城市居住环境改善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1994年6月6日,四川日报一版刊发消息《成都府南河整治拉开序幕》,记录被列为成都“一号工程”的历史时刻。
  至1998年,府南河实施了五大整治工程。原来密布两岸的小工厂相继搬迁或关闭,新修的排污干管,将污水导向三瓦窑污水处理厂,不再直排。府南河城区段15公里两岸棚户区的10万人搬入二环路周围的24个居住新区,在原址上打造了687亩的新商贸区和860亩的商住区。包括活水公园在内,府南河沿岸以春夏秋冬主题修了多个小景园,美化河堤风景。
  时任府南河综合整治办公室的新闻发言人田军记得,当时政府、社会、媒体、市民达到空前团结。在沿岸棚户区改造过程中,居民们为了表达感谢之情,给府南河综合整治办公室送去了1000多面锦旗。
  1998年,著名作家魏明伦在四川日报《天府周末》发表了《府南河记》,为这一工程点赞。同年,府南河综合整治工程捧回多项大奖:联合国“人居奖”“国际环境地域设计奖励”“国际优秀水岸最高奖”,2000年又获得“地方首创奖”和“迪拜国际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奖”。

绿色为底
加大生态保护和建设力度

  荣誉加身,府南河综合整治工程却并未停下。从1998至2002年,成都市又对府南河上至柏条河、下到黄龙溪河道24公里进行了整治,耗资15亿元。
  以府南河综合整治工程理念为基础,按照“生态投资是政府最优质资产”的理念,成都市加大了生态保护和建设力度。成都水环境治理进一步铺开,沙河综合整治、中心城区雨污分流、小流域综合治理等陆续实施。中心城区378条街道雨污分流、62条内河小流域治理;共建成245座污水处理厂(站),日污水处理能力达249.7万吨,实现城乡污水处理设施满覆盖。
  “成都,以2%的用水增长支撑了30%的GDP和25%的人口增长”“成都市民对水生态环境满意度达到91.2%”,这是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验收时,水利部给予成都的认可。“在试点建设过程中,成都真正做到了将节水优先贯穿到整个城市的发展过程中”,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资源所高级工程师何凡写下如此评语。
  2017年6月,成都颁布“治水十条”,同年12月1日启动了被称为“新时代的府南河综合整治工程”的锦江水生态治理和锦江绿道建设。“一年治污、两年筑景、三年成势”,相比过去,整治要求更高、更加注重人与自然的互动。
  截至今年5月31日,成都已全面完成了锦江干流和重要支流截污、清淤等工作,基本实现无污水下河的目标。今年8月,百花潭公园、文化公园退墙5米,24小时开放,全长14公里的锦江绿道西郊河综合改造工程全面建成开放。
  11月下旬,成都专题研究锦江水生态治理,将其与公园城市建设结合,以创新理念推进综合治理,今后将在人气旺景致美的河段,重点营造生活场景和消费场景,形成水润天府“锦江图”的优美画卷。同步塑造以绿色为底色、以山水为景观、以人文为特质、以街区为基础的人城境业和谐统一的新型城市形态。
  展开锦江水生态治理蓝图,未来更加令人瞩目:锦江流域2009平方公里水生态将得以重塑,形成110平方公里蓝绿空间和通风廊道,“锦城十八景”“成都大阳台”等新老景点将相互映衬,结合乡村振兴规划,成都平原“岷江水润、茂林修竹、美田弥望、蜀风雅韵”的美景将得以再现。
  “濯锦江边两岸花”“泛舟直达黄龙溪”,这是锦江的唐时景象,成都正在加快努力,让城区水网变打卡胜地,让“夜游锦江”早日实现。

记者手记
水生态治理的成都“样本”

  时隔20年重访,当年的亲历者已多不在岗。成都市府南河管理处向记者推荐一个人,说她“全过程经历”。
  11月3日,记者拨通了“她”──成都市城市河流研究会副会长田军的电话。随后的两小时面对面采访如入时光隧道,府南河整治过程历历在目。
  田军提及最多的是活水公园,她说这是“府南河综合整治工程的经典之作”。
  她记得,1995年一位名叫贝西·达蒙的美国明尼苏达州的环境艺术家来到成都,发起“水的保护者”宣传活动,并在府南河畔进行多次以唤醒环保意识为目的的行为艺术。在田军的沟通下,正在进行府南河综合整治的成都市接受了贝西·达蒙提出的建设一座水保护主题公园的构想,并引入府南河水,利用湿地塘床和各类植物进行净化,成为一个水生态治理的“活样本”。
  这段生活也深深影响了田军。2002年退休后,她和16位专家一同发起成立了成都城市河流研究会,继续为成都治水奉献热情和智慧。随着成都“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目标提出,优化城市绿色格局、构建城市生态本底的需求进一步增强,生态保护力度进一步加大,田军和她的河流研究会同仁们也更加活跃。

川报见证
  1998年,经多个国家的多个项目的角逐,有关专家评审团反复评审,成都市府南河综合整治工程获得1998年度联合国人居奖。《四川日报》在1998年10月24日一版刊发了这一消息。府南河综合整治工程作为改善城市环境的标志性工程,不仅改善了生态环境和城市人居条件,也是对公众环境保护意识的一次培养和再教育,有力地推动着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府南河综合整治大事记
  20世纪70年代,成都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口膨胀,农业和工业用水急剧增加,府南河污染严重。
  1985年,龙江路小学学生写给成都市市长一封信,呼吁“救救锦江”。
  1992年,成都市决定综合整治府南河并做准备工作。
  1994年6月,府南河综合整治工程全面启动,并被定为政府“一号工程”。
  1998年11月,府南河综合整治工程荣获联合国人居奖。
  2000年,相继获“地方首创奖”及“迪拜国际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奖”。
  2005年5月,省政府批复同意将府河金牛区洞子口至彭山县江口镇约97.3公里的河段更名为锦江。
  2017年6月,成都启动“治水十条”行动。同年底,锦江水生态治理和锦江绿道建设两项重点工程在成都同时启动。
  2018年5月,成都全面完成了锦江干流和重要支流截污、清淤等工作,基本实现无污水下河的目标。
  2018年8月,全长14公里的锦江绿道西郊河综合改造工程全面建成开放。
  本报记者张红霞整理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26#
 蓉蓉 发表于: 2014-4-18 07:22:00|只看该作者

网曝蓉府南河有泡沫还发臭 水务局:已转河道管理处调查处理

源自:四川在线
图据网络
  四川在线消息(四川在线记者 颜雪)今(17)日下午13时许,网友“shirley丹丹”发布微博,“我们的母亲河府南河,面上飘了一层层的白色泡沫,路过河边还有恶臭刺鼻味!你到底怎么了?”
  此事引来了很多网友的担心,截至记者发稿,微博引来了28次转发,超过20人微博评论。15时许,成都水务局官方微博“成都水务”回复:“此问题我们已经收悉,正安排我局相关职能部门查明原因。”
  记者联系上成都市水务局,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已经得知该情况,“已将具体情况转给了府南河河道管理处,由他们负责调查处理。”待情况查明清楚后,“也将回复网友,给一个说法。”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25#
 hellodongd 发表于: 2004-5-5 20:31:17|只看该作者
好漂亮,up!!
24#
 hellodongd 发表于: 2004-5-4 22:23:15|只看该作者
顶顶顶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23#
 hellodongd 发表于: 2004-5-4 22:22:39|只看该作者
hao hao hao hao hao hao hao hao hao hao
22#
 宦嘉煜 发表于: 2004-5-2 17:13:34|只看该作者
不太玩论坛的,所以不好意思~~~~~~~~~~~~~~~~
我看好像只能贴180K的图片,哪有那么小阿???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21#
 楼主|天府之国 发表于: 2004-5-2 15:04:31|只看该作者
楼上的怎么还不会帖图吗???
不会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5,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5-5-6 07:56, Processed in 1.341603 second(s), 11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