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1658|回复: 19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孟良 发表于: 2009-10-6 15:29:24|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国庆阅兵

 [复制链接]
阅兵起源
  据记载公元前,古埃及、波斯、罗马等国,已有阅兵的活动。在我国,早在春秋时期就有“观兵以威诸侯”的记载。如在桓公六年8月,曾举行“大阅”。“大阅者何?阅兵车也。”近年挖掘出来的秦陵兵马俑,就很象古代阅兵的阵式。那时的阅兵,通常是在军队出征、凯旋或演习结束时,军事长官调集所辖军队进行检阅 
  据史料记载,在我国古代的春秋时期就开始阅兵了。最初的阅兵是以打猎的方式进行的。军队列好阵势,最高统治者成长官在阵前先用弓箭射猎禽兽,然后检阅部队,所以叫“搜”(春里打猎)。以后,又发展为定期检阅军队或战车。每年一次检阅步兵叫“搜”,三年一次检阅战车叫“大阅”,五年一次检阅步兵和战车叫“大搜”。
  统治者这样定期阅兵,其用意除了检查兵员装备状况外,主要还在于向百姓示威。如春秋时晋文公认为“民未知礼(威仪),未生其共(共同恭)”,于是乎“大搜以示之礼”。另外,还有在战前或战斗间隙进行的不定期的阅兵,叫“观兵”或“观师”。这样的阅兵,除在战前鼓舞士气外,更主要的还在于向敌方示威。公元前625年,郑国由于攻打宋国,遭到各诸侯国的讨伐。诸侯军队把郑国围住后,“观兵于南门”。郑国慑于诸侯军队的阵势,“乃行成”(求和)。
  “阅兵”这个名称是从汉代以后才开始叫起来的。在汉代,定期间兵常与立秋之日“祭兽”一起进行,其中增加一些打斗的内容。以后,各个建朝时间较长的朝代都有类似定期或不定期的阅兵仪式。但到清代,督抚三年一次的阅兵却仍叫“大阅”。
  现代最早的国庆阅兵来源于法国,7月14日国庆阅兵这是法国国庆的传统,来于拿破仑时代的法国。 法国的国庆阅兵式逢每年的7月14日举行,也即是纪念法国大革命时期民众攻陷封建王朝的象征──巴士底狱的那一天。
  我国最早的国庆阅兵是中华民国国庆阅兵,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爆发,推翻了清朝政府,建立了中华民国,10月10日便成为国庆日,每年都要组织庆祝活动。1912年10月10日上午,北平举行了阅兵仪式,袁世凯派段祺瑞进行了阅兵,袁世凯穿着军服就登上了检阅台,历时一个多小时。后来1913、1914年也都举行了阅兵。1915年袁世凯忙于复辟,因此没有阅兵,1916年恢复阅兵。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孟良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孟良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孟良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孟良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孟良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孟良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中国首艘界江湖地效型巡逻艇 人类手册--迈向解脱之路
2# 四姑娘山
 楼主|孟良 发表于: 2009-10-6 15:30:26|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概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根据全国政协决定,把阅兵列为国庆大典的一项重要内容。
  从一九四九年开国大典至一九九九年建国五十周年,共举行了十二次国庆阅兵。一九四九年至一九五九年建国十周年,共举行了十一次国庆阅兵。此后,连续二十四年没有举行国庆阅兵!
  直到一九八四年,根据邓小平的提议,中央决定恢复阅兵,并于一九八四年国庆三十五周年时举行大型的国庆阅兵式。一九九九年,党中央决定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盛大的世纪阅兵式,庆祝祖国五十年华诞。
  阅兵是展现武装力量建设成就,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的重要形式。一般而言,阅兵包括两部分,一是阅兵式,即阅兵者从受阅部队队列前通过,进行检阅;二是分列式,即受阅部队列队从检阅台前通过,接受阅兵者的检阅。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3# 峨眉山
 楼主|孟良 发表于: 2009-10-6 15:31:11|只看该作者
开国大典阅兵

奠定了新中国阅兵式的基本框架
  1949年6月,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共中央指定华北军区副司令员杨成武、参谋长唐延杰为开国大典阅兵指挥所主任、副主任。阅兵仪式在整个开国大典内容中占了很大的比重,从毛泽东主席到下面的各级指挥员对此都非常重视。对人民解放军来说,如此大规模的集体活动和队列合成还是第一次。这是一个全新的课题。虽然并不像在战场上那样真 枪实弹,但受阅部队作为百万人民解放军的代表,要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表现出人民军队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的确是不容易的。为了圆满完成阅兵盛大典礼,杨成武、唐延杰亲自带领阅兵指挥所的工作人员,查阅了中外历史上和当代世界军队的许多阅兵资料,并到处求教。
  刘伯承司令员早年曾在苏联留学,目睹了苏军在莫斯科红场的阅兵,知道一些有关苏军阅兵的情况,他详细向杨成武谈了阅兵的具体情节和注意事项,最后概括地说:“阅兵无非就是一种特定内容的礼仪,是一种形式。这种形式搞好了,目的也就达到了。”他的这一讲话,使担负阅兵具体工作的人员心中有了谱。陈毅司令员的解说更直截了当,他说:“组织阅兵不难,没有什么了不起。多少仗都打胜了,还愁搞不好一次阅兵?不就是队列吗?通过队列,把我们的军威显示出来,让中国老百姓看看,这就是我们新中国的军队。”
  阅兵指挥所根据众人提出的意见,对阅兵程序和细节进行了调整和补充,在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的统一部署下,初步形成了《阅兵典礼方案》,内容包括受阅部队的选调、编组、阅兵程序、阅兵礼乐、受阅前的训练等。拟定阅兵式分为检阅式和分列式两个大部分。党中央批准了这个方案。开国大典中的阅兵式基本是依照这个方案进行的,人民解放军在天安门广场成功地进行了第一次盛大阅兵。
  新中国开国大典中的阅兵式,是我国现代阅兵式的蓝本。至今,我军的阅兵程序和内容基本无大的改变,仅在方队和人员的规模、数量上有所增减和变化。
4# 金佛山
 楼主|孟良 发表于: 2009-10-6 15:32:34|只看该作者
1950年国庆阅兵
  新中国诞生后的第一次国庆阅兵
  当时的天安门广场时称人民广场,新闻媒体在报道这一年庆祝活动时,冠以“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国庆节”的称呼,这一“届”的称谓一直沿续到1954年国庆节。1950年庆典大会首先举行了阅兵式,由阅兵司令朱德检阅陆海空三军和公安部队。朱总司令乘检阅车检阅部队之后,返回天安门城楼宣读命令,接着进行分列式。由此至1959年国庆,阅兵基本按照这一年的程序进行。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5# 华蓥山
 楼主|孟良 发表于: 2009-10-6 15:33:01|只看该作者
1951年国庆阅兵
  走在最前面的是军事学院的学员
  这次阅兵走在最前面的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的学员,他们都是身经百战、功勋卓著的我军高级指挥员,当时正在军事学院学习军事科学。接着是各军校的学员方队,然后是各军兵种部队。这种以军事学院方队为“龙头”的队列排序方法,一直延续到1959年。
  1951年阅兵队伍中引人注目的还有民兵方队,他们是华北老解放区民兵的代表,都是战斗英雄和先进模范。
6# 青城山
 楼主|孟良 发表于: 2009-10-6 15:33:51|只看该作者
1952年国庆阅兵
  民兵方队是一道最亮丽的风景携带着先进轻武器的民兵们来自全国各地,分属汉族和10多个少数民族,构成了与以往国庆节阅兵分列式不同的一道风景,充分体现了毛泽东“人民战争”的指导思想。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7#
 楼主|孟良 发表于: 2009-10-6 15:34:38|只看该作者
1953年国庆阅兵
  引人注目的是各种口径的大炮拖拉机牵引着巨大的加榴炮隆隆而过。“拖拉机拖炮”的摄影照片,是当时风靡全国的佳作,现在则成了那个年代国庆阅兵的经典之作。
8#
 楼主|孟良 发表于: 2009-10-6 15:35:38|只看该作者
1954年国庆阅兵
  “逢五小庆”的年头
  这年,全国转入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刚刚胜利闭幕。因此,其阅兵规模是新中国成立后较大的一次。受阅部队从全军60个单位抽调编成,共10384人。徒步方队由200人编成,横排面20人,共10个排面。骑兵受阅部队来自内蒙古草原,功臣模范占50%,他们共编成6个方队,每个方队都是毛色相同的军马,侧面看,骑兵和战马各成一直线,队形整齐。坦克、火炮每方队横排面4台车(炮),共4个排面,三轮摩托车横排面6辆,共27个排面。受阅航空兵由111架作战飞机编成,由3机按三角形编队,通过天安门广场的高度为600米,航速每小时为400~650公里,这对中国年轻的飞行部队来说,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这次阅兵与开国大典阅兵相比,在部队编成和武器装备等方面都发生了较大变化。开国大典的受阅部队主要由陆军编成,海军和空军数量很少,而国庆5周年的受阅部队由诸军兵种编成,它反映了解放军的海军、空军和陆军特种兵的迅速发展。开国大典受阅部队的武器装备是“万国牌”,型号、口径、出产国极不统一,国庆5周年受阅部队的武器装备则基本上是苏式的,这是中国军队武器装备的一大进步。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9#
 楼主|孟良 发表于: 2009-10-6 15:36:08|只看该作者
1955年国庆阅兵

人民解放军将士换了新装
  受阅部队指战员,身着崭新的新式军装 ,佩带军衔肩章、领章,军容严整地通过天安门广场。刚授衔的元帅和大将等,在阅兵结束后,兴致很高地在天安门城楼上合影留念,这些照片现在成为开国将帅们着新军装、为数不多的珍贵图片,有的还成了将帅们的标准照,照片上他们个个露出会心的微笑。
10#
 楼主|孟良 发表于: 2009-10-6 15:36:53|只看该作者
1956年国庆阅兵
  阅兵式在滂沱大雨中进行
  这次阅兵是新中国前12次大阅兵中惟一一次冒大雨阅兵。这天的北京从清晨就开始下雨,受检阅的队伍在雨中进行,分列式开始时,雨下得更大了,天安门广场成了一片汪洋,指战员们的衣服全被雨打湿了。他们身上蒸发出的热气,成了一层乳白色的薄雾。他们踏着军乐的节奏,高挺胸膛,踏起水花,齐步向前。指战员们所乘坐的都是第一批出厂的国产"解放牌"汽车,雷达探照灯也初次公开亮相。由于下雨,原定参加阅兵式的国产喷气式飞机未能参加受阅。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5,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5-5-13 15:01, Processed in 0.234000 second(s), 10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