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6246|回复: 0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睢文发 发表于: 2010-4-11 11:46:39|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文物·古迹发轮镇遗事

 [复制链接]
内江日报记者:黄慧 冯俊强

“龙水县”遗址

发轮镇龙水村是“龙水县城”的遗址。《发轮镇志》记载,“龙水县”建于隋文帝开皇七年(公元587年),《旧唐书》记载,隋恭帝义宁2年(公元618年)时就有龙水县,1243年,宋朝废除龙水县,原因则无从考证。

66岁的退休干部周燮钢住在发轮镇田坝街,他曾参与编写《发轮镇志》。在收集资料时,他听到当地群众关于“龙水县”的一些传说,说“龙水县”的消失,是因为发生了“孙孙打奶奶”的事,县城因犯忌而搬迁的。

周燮钢长期在基层工作,还在龙水村住过一年多时间,当地群众还能指认县衙门的遗址、“太平缸”和“八卦古井”。实地查看地形后,周燮钢认为,“龙水县”可能毁于自然灾害。龙水坝原来有两口盐井,有盐就繁华,就有了“龙水县城”。“龙水县城”在龙水河边,城墙离河边只有60多米,县城可能毁于洪水,现在还有一座“龙水桥”(石坪桥)被淹没在水里。

龙水村“大佛”是发轮镇历史久远的又一见证。在龙水河的对岸岩石上,有一座雕塑于唐朝的大佛,佛像高8.4米,宽7.1米。更为独特的是,宋朝有人在大佛像的两耳边各雕塑了一尊小佛像,现在,这些佛像保存完好。

水位不变的水池

发轮镇现存寺庙中有一座名为“云台寺”,当地人称为“塞子寺”。据《发轮镇志》记载,该寺的历史已近千载,寺院曾遭雷火焚烧,只剩一片荒凉。民国年间,原寺僧释昌明为光复“云台寺”大殿多方奔走,广大居士鼎力相助,终于恢复了寺院。

59岁的发轮镇干部李志林是学田村土生土长的人,他对“云台寺”的故事知道得多一些。据他介绍,从解放前到现在,“云台寺”的香火都很旺,院坝里有一座石桥,在第二次文物普查时被鉴定为明朝修建,被列为文物。

李志林说:“特别是在农历二月,我们文化站都会派几个人与派出所的工作人员去‘云台寺’维持安全秩序。‘云台寺’路陡人多,很容易出事,一定要保护村民出行安全,还要注意防火。”

重建的“云台寺”有200平方米左右。“以前的‘云台寺’只有100平方米,石墙青瓦房,大殿里有10来座佛像,两边是耳房,平时来帮忙的村民和前来拜佛的人都住耳房。如今‘云台寺’的耳房只有一排保留完好。”李志林说。

“云台寺”里有一口奇特的水池。记者在“云台寺”院坝里看到,一座三拱小石桥连接观音殿和天文殿,桥下两个水池相通,呈边长4米的正方形。池边石壁已长满青苔,但水质依然清澈。李志林指着石桥说:“石桥下水池里的水,雨季不涨旱季不降,总是那个水位。”

发轮民风民俗

发轮镇地处低地,据史料记载,清嘉庆二十年,在接近河边的地方逐步建立起了场镇。场镇边有一条大水沟,大路经水沟通过,就修建了一座两眼过路桥,因排水不畅又在上面加了两眼引桥,所以叫“四眼桥”。民国三年改称“发轮乡”,上世纪七十年代,在老街栅子门横檐上还有用青花瓷碎片镶拼成的“发轮乡”三个字。

发轮镇历史悠久,民风民俗独特,如结婚时男方要到女方接亲,婚后第二天要“回门”。生孩子后三天内要到岳父家报喜,提公鸡表示生儿,带猪肉表示生女。发轮人习惯在腊月二十九或三十中午吃团圆饭,年饭中必须有鱼,取“年年有余”之意。正月初五龙灯出动,耍到正月十五结束。

发轮镇还有许多民谣传唱至今:像“爬山豆,叶叶长,爬山爬岭去看娘。娘又远,路更长,走到河坝哭一场”、“大月亮,小月亮,哥哥起来学木匠,嫂嫂起来打鞋底,婆婆起来舂白米”、“月亮走,我也走,我给月亮打烧酒”等。

发轮镇地处三县交界地方,文化底蕴厚重。周燮钢、李志林对家乡的发展寄予很大的希望:“现在,发轮镇的经济发展越来越好,文化发展也应该跟上,这样,才能做到两个文明同步前进。”

内江日报2010-04-11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睢文发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睢文发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睢文发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睢文发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睢文发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睢文发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一个人和一座城 甘家渡石牌坊寻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5,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5-5-6 05:18, Processed in 0.078000 second(s), 10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