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214|回复: 0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2017年兵马俑坑下面还有文物么

 [复制链接]
源自:澎湃新闻
  很多人都去参观过陕西考古发现的秦兵马俑坑,大家也都看到了那些兵马俑排列有序地站立在一条条的坑道中,这使我们仿佛穿越了历史,来到了秦代。
  在被兵马俑的恢弘阵势强烈吸引住的同时,绝大多数的观众可能都不太会去想,也不会去问这样的问题:在兵马俑站立的地下,还有没有别的文物呢?或者说是不是下面还埋藏着别的时代的文物呢?
  这个问题解释起来不太复杂,然而这个问题解决起来又相当不容易。

秦始皇兵马俑
  我们先从解释的方面来说,按照田野考古学的一般工作规程,通常的考古都是要挖掘到生土地层,才算完完全全地把清理工作做完了,行话叫“做到底了”。
  这个所谓的“底”,就是生土。而所谓的生土,也就是地质学意义上的自然界的原始地层堆积,既没有人在这上面生活过,也没有被人类活动扰动过,更不可能再出人类使用过的遗物,甚至包括人类自身的遗骸。
  考古学不是地质学,考古发掘的对象都与人类活动的遗存有关。亦即都是由于人类生产或生活等活动乃至死亡后,所形成和遗留下来的地层堆积。它们有的是地层,有的是墓葬,有的是房屋,有的是道路,有的是沟渠,有的是水井,有的甚至是河边码头遗存等等,形式多样。而且在这些堆积中,还间杂着各种各样的古代器物,种类繁多。
  考古发掘的要诀,是把这些地层堆积和不同时代的器物,按照地层叠压原理,即早期形成的堆积在下面,晚期形成的堆积在上面,一类类、一个个地清理出来。什么时候清理到底,什么时候清理到露出生土层了,什么时候才算挖完。
  那么问题来了:兵马俑下面是不是就是生土了呢?或者说,兵马俑下面如果还有别的文物,那不等于说考古工作没有全部做完么?如果万一下面还埋藏着诸如青铜器、铁器、玉器、漆木器呢?那岂不等于说考古工作者没有尽职尽责么?!
  显然,这就遇到了我们上面提到的“解决起来又相当不容易”的问题了。
  过去,考古发掘以解决历史问题的学术研究为主要目的,不太需要向观众作现场展示。所以,遇到地层堆积或挖到各种遗迹或遗物,直接提取出来,运回到博物馆里进行整理便是,该拼对的拼对,该修复的修复,该研究的研究。

秦始皇兵马俑考古发掘现场
  可是,这种纯粹的、只供考古研究的发掘传统,现在越来越多地遇到了面向公众参观展示的问题。这就是说,把地层清理出来或者器物取出来并不难,难的是挖土和取器会破坏原有地层的真实性和现场性。哪怕挖到生土后再复原重建起来,那也不是原来的堆积了。换句话说,那观众看到的就不再是真实的考古堆积和发掘现场了。
  因此,为了让观众看到原真性的而非清理到底之后再复原的现场,目前对一些特别重要的发现成果,采取了与过去的考古规程不太一样的做法,并称之为“半发掘模式”,或者叫做“不完全发掘模式”。也就是“适可而止”,不再挖掘到底,以确保原来的现场能客观如实地展现给观众。兵马俑考古就是在这样的理念中,没有再向堆积下面做发掘的。
  说了这么多,大家可能还是不禁要问,那到底兵马俑坑下面还有没有别的古代遗存呢?据我在秦俑馆工作的朋友告知,目前还没做更深入的工作,只搞过细部的解剖,发现的基本都是黄色生土和水淤土。另外,考古人员在俑坑周边区域做过钻探,目前还没有发现比兵马俑坑更早的遗存。
  (本文原载《科学画报》专栏,经原作者授权刊登)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奥燕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奥燕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奥燕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奥燕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奥燕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奥燕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盖茨捐出46亿美元微软股票 为其2000年来最大捐赠 茶文化课堂:看普洱茶“叶底”都有哪些学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5-30 14:47, Processed in 0.156000 second(s), 10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