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10542|回复: 37
#
跳转到指定楼层
 孟良 发表于: 2010-11-14 21:14:40|只看该作者|只看大图|正序浏览回帖奖励|阅读模式

[企业·创业起底四川信托百亿资金暴雷:接盘烂尾楼、输血问题机构大股东

 [复制链接]
  四川信托有限公司(英文名称:Sichuan Trust Co., Ltd.)是在四川省信托投资公司、四川省建设信托投资公司历经十一年艰辛整顿、重组,最终采取剥离部分优质资产进行合并的基础上,引入战略投资者而设立的信托公司。公司经中国银监会批准,经四川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记注册,法定代表人为牟跃,注册资本为25亿元人民币,注册地址为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人民南路2段18号川信红照壁大厦。四川信托于2010年11月29日在成都隆重开业。

川汇沧海 信达天下  Image00000.jpg  保存到相册

〓 相关链接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孟良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孟良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孟良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孟良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孟良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孟良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韩国人不买日本货?中国人误读的世界 【个人观点】中国政府干什么的
37#
 今夜有雪 发表于: 2020-7-4 23:33:25|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起底四川信托百亿资金暴雷:接盘烂尾楼、输血问题机构大股东

源自:《财经》新媒体
原文标题:起底四川信托百亿资金暴雷:接盘烂尾楼、输血问题机构大股东

  如果不是监管层叫停四川信托TOT产品的发行,这场接盘游戏或许仍将继续。如今随着后续资金的中断,兑付危机自然浮现。
  与252亿TOT信托投资人一样焦虑的,还有四川信托的理财经理们,因为即便是作为内部人,也不知道投资资金究竟去了哪里。
  “川信(TOT产品)的底层资产到底是什么?涉及国之杰(安信信托控股股东)的融资规模到底有多大?”7月1日,四川信托成都总部川信大厦,多位理财经理在内部会议上对公司高层发出质问。
  这场会议从下午2点半开到傍晚5点多,原定主题是“解读《致投资者的公开信》”,但最终演变成自家理财经理对公司的“讨伐”大会。
  自6月11日,四川信托部分TOT产品兑付逾期以来,投资者数次到川信大厦讨要说法,但公司高层至今未能拿出一个令人满意的方案,部分投资者只能转而向负责销售的理财经理施压,多名理财经理反映已经遭受人身安全威胁。
  《财经》记者获得的几份现场录音显示,理财经理对公司的不满情绪重点指向TOT产品底层资产质量及其披露问题。
  一方面是底层资产查询程序繁琐,仍有部分产品无法查询到资金去向;另一方面则是底层资产质量极差,会议中一名“谢”姓员工将这些底层资产称为“垃圾”、“空气”。
  前文理财经理所质疑的“国之杰”,指的是A股上市公司安信信托(600816.SH)控股股东上海国之杰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其实际控制人高天国与四川信托控股股东四川宏达(集团)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刘沧龙之间复杂的关联关系一直令市场颇多遐想。
  安信信托暴雷后,业界预计其逾期资金数百亿,监管查证其涉及31个违约项目,处以1400万天价罚单。控股股东国之杰深陷负债和诉讼漩涡,实控人高天国因涉嫌违法发放贷款罪已被上海市公安局刑事拘留,与该公司相关债权面临的风险已经不言而喻。
  据《财经》记者多方查证,该名“谢”姓员工是四川信托成都总部第十六财富中心总经理。
  该员工发言中提到,公司底层资产包括浙江春天、成都国际商城、国之杰等,其中成都国际商城项目资产是成都市中心著名烂尾楼星汇广场。他进一步表示,这些问题资产最早可追溯至2012年,比其自己在公司的时间还长。
  多名四川信托内部人员告诉《财经》记者,“谢”言下之意就是,公司用TOT产品资金接盘过去的风险信托项目,之前的信托投资者顺利退出,风险资产却进入了TOT资金池延续至今。
  6月24日,四川信托与投资者的沟通会议上,四川银保监局非银处副处长周杉披露,四川信托存在“利用TOT产品隐匿底层风险资产,实质形成隐藏风险的资金池”的违法违规行为。
  值得注意的是,“谢”姓员工发言中称:“我相信我们公司但凡买了3个项目以上的客户,大概率会碰到国之杰,我们到底是安信还是川信?”也就是说,TOT资金池中大部分资金可能流入了“国之杰”。
  四川信托当前TOT产品总计存续规模为252.57亿元,若底层资产质量果真如此,四川信托该如何收场?

追问底层资产
  “我听了十几遍这个录音,把自己听哭了。”四川信托北方区域某理财经理李晟(化名)告诉《财经》记者,会议录音里说的内容就是她这段时间的遭遇。
  今年6月11日,四川信托发行的申鑫系列、百福系列等TOT产品到达最后兑付期限,但投资者却接到无法兑付本息、产品无限期延期的通知。四川信托通过TOT产品隐匿底层风险资产的盖子被逐渐揭开。
  据悉,四川信托TOT产品兑付逾期的直接原因是监管叫停TOT业务。
  四川银保监局非银处副处长周杉曾披露,四川TOT项目底层资产大多逐步固化为风险资产,如继续发行,则是依靠后续投资者认购的资金兑付前面的投资者。为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四川银保监局依法叫停了该项业务。
  在此之前,媒体报道称四川信托已被四川银保监局“贴身监管”,监管人员每天去公司上班,公司印章也被收走。
  逾期事件后,四川信托总裁刘景峰披露,四川信托TOT产品总规模为252.57亿元,对应45个信托项目。其中2020年5月29日至2020年年底TOT项目大概率延期,总规模为129.9亿元;2020年到期TOT规模103.45亿元;2022年到期规模19.22亿元。
  6月28日,部分TOT产品底层资产回款后提前兑付了约3亿元,四川信托TOT项目存续规模仍接近250亿元。
  所谓TOT,即信托中的信托(Trust Of Trusts),顾名思义是投资信托产品的信托。四川信托TOT产品介绍中,资金投向还包括银行存款、国债、银行理财产品等高流动性产品,以及券商资管计划或基金资管计划。
  尽管标明了TOT信托资金大致投向,信息披露却没有穿透到底层。也就是说,信托投资者对该产品底层资产状况一无所知。
  包括李晟在内的多名四川信托财富中心员工向《财经》记者表示,公司从未向理财经理说明TOT产品的底层资产状况,不少理财经理及身边的亲朋好友都购买了TOT产品,现在同样面临延期兑付。
  对于自己也买了TOT产品这件事,李晟一直无法释怀。“我都不愿意去跟客户讲我也买了,感觉自己像个傻子一样。”
  更让她难以接受的是TOT产品兑付逾期以来,公司始终没有向理财经理披露关于产品本身或者风险处置方案相关信息。“客户来问,我什么都答不上来,现在知道的好多信息还是客户告诉我的。”
  TOT兑付逾期之后,四川信托开通了底层资产定向查询通道,投资者可以通过理财经理提交查询申请。
  李晟介绍,每查询一个产品底层资产,理财经理都必须在OA系统上提交申请,层层审批通过后再由理财经理直接与对应项目经理联系,对方再电话告知底层资产情况。“查询过程很麻烦,有些项目还查不到,根本联系不上项目经理。”
  而已经查询到的部分底层资产,却让李晟等人觉得触目惊心。
  据李晟透露,她所查询到的底层资产包括星汇广场(成都国际商城)、北京三奇和国之杰,其中星汇广场是成都市中心著名烂尾楼,至今仍未完成建设。
  上述会议录音中,发言者“谢”姓员工提到的底层资产包括浙江春天、成都国际商城和国之杰,他直接称这些底层资产为“垃圾”、“空气”。
  《财经》记者透过投资者拿到了一份申富系列底层资产清单。该清单由四川信托某理财经理查询后整理而成,罗列出申富系列129期—150期信托计划部分底层资产状况,其中也包括北京三奇和国之杰。
据该清单不完全统计,上述信托计划融资规模达16.41亿元,其中6.72亿元投向北京三奇;2.85亿元投向国之杰、国之杰蜀德;1.78亿元投向汉能集团;1.34亿元投向济宁富邦;1亿元投向金花。
  《财经》记者查询发现,上述部分底层资产名称全部能够与四川信托已经兑付的信托计划对应起来。
  其中,济宁富邦指向四川信托2013年发行的“四川信托-济宁富邦万象和项目贷款集合资金信托计划”,融资方为山东济宁的开发商山东富邦盛世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东富邦”),期限2年。
  《财经》记者获得的多份裁判文书显示,2016年四川信托因山东富邦拒不偿还信托贷款,将其告上法庭,四川信托最终胜诉,但直到2018年该案件仍然未完成执行程序。然而,该信托计划早在2016年便完成兑付,2016年一季度管理报告中仍写着“项目进展基本顺利,目前尚未发现重大风险”字样。
  济宁富邦项目兑付资金从何而来?多方信息将答案指向了四川信托的TOT产品。

TOT为谁接盘?
  6月24日,兑付逾期时间发生近2周后,四川信托忽然宣布丰盛系和锦绣系部分TOT产品提前结束,并于6月28日向受益人分配收益和本金,这些产品实际存续天数仅103天。
  对于提前清算兑付的原因,投资者和理财经理得到的答案都是:项目对应的底层资产北京后海回款了。
  《财经》记者未在四川信托官网查询到北京后海相关项目,不过通过其他渠道查询到“川信-北京后海文化创意工坊项目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和“川信-盛世3号北京后海项目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两支产品。前者成立于2013年6月,存续期24个月;后者成立于2018年4月,存续期12个月。
  这两个项目应该分别于2015年和2019年完成兑付退出,但现在却又出现在了四川信托的TOT项目中。
  一位在四川信托工作多年的内部人士向《财经》记者确认,北京后海项目融资方此前项目到期后无力兑付,四川信托就用TOT产品资金接盘,然后在资金池内“滚”,6月28日原北京后海融资方回款后,这部分资金得以提前清算兑付。
  据他介绍,四川信托TOT产品操作模式大多如此:信托项目出现风险无法兑付后,用TOT产品资金来接盘,有些项目后来能够回款,有些项目就一直在资金池里“滚”,依靠后续投资者投入的资金兑付前期产品。
  “这个东西说得难听点就是庞氏骗局,”该内部人士直言,“但这种模式的出现也与此前信托行业‘隐形刚兑’的潜规则有关,如果项目出了风险不能兑付,谁还会买你的产品呢?”
  前述四川信托内部会议中,“谢”姓员工亦称:“我们查底层资产看到的浙江春天、(成都)国际商城,还有安信(国之杰)那些,他们这些问题是在2012年、2014年就有了吧?这些产品在公司存在的年限比我在公司的时间都还长。”
  而在6月24日四川信托与投资者的沟通会上,四川银保监局非银处副处长周杉透露:“四川信托出现当前的局面,根本原因还是该公司无视监管要求,以隐蔽的方式大量开展违规业务,通过复杂的结构隐瞒资金的真实投向,利用TOT产品隐匿底层风险资产,实质形成隐藏风险的资金池。”
  同时,周杉表示,四川银保监局“按照会里面的要求,4月23号以后对他们新发TOT业务进行暂停”。TOT业务暂停一个月后,四川信托出现TOT兑付危机。
  对于监管认定情况,《财经》记者致电四川省银保监局和四川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请求置评,均未获得回应。

巨额资金流向国之杰
  据四川信托总裁刘景峰透露,截至6月24日,该公司TOT产品总规模为252.57亿元,对应45个信托项目。这些产品募集的资金到底流向何方?
  前述“谢”姓员工在内部会议上称:“我相信我们公司但凡买了3个项目以上的客户,大概率会碰到国之杰。”
  前述四川信托内部人士也向《财经》记者独家透露,这些资金相当一部分流向了安信信托的控股股东国之杰及其关联方,“我预料现在规模应该有100亿(元)了”。
  据他介绍,四川信托TOT底层资产中,融资规模较大的几个项目包括国之杰、成都国际商城等。
  国之杰项目对应的信托计划是2017年3月发行的“博邦i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该信托发行总规模30亿元,融资人为上海国之杰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资金用于受让国之杰持有的安信信托股票收益权。
  该内部人士指出:“这笔信托最早由华东分部发行了一批,大概20多亿,后来总部一位领导又做了一批,这一批没有公开发行,是隐性的,这部分规模很少有人知道,后来全都‘滚’进了TOT,到现在最早的已经‘滚’了3年了。”
  除此之外,四川信托以国之杰为融资主体的信托计划还有“宝鼎创赢27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该信托规模18亿元,融资资金用途同样是受让国之杰持有的安信信托股票收益权。
  该内部人士补充道,四川信托还曾通过“蜀系列”信托计划,为国之杰旗下或相关公司融资。
  《财经》记者查证发现,四川信托2015年时曾分别设立“蜀业资本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和“蜀德资本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向上海国业贸易有限公司和上海蓝亿德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分别发放流动资金贷款近3亿元。两支信托计划的风控措施均为国之杰及其实控人高天国提供的保证担保或个人连带担保。
  四川信托TOT底层资产为何大量涉及国之杰项目?市场传言四川信托控股股东宏达集团与国之杰关系匪浅,是否与此有关?
  四川银保监局非银处副处长周杉曾多次向四川信托投资者表示,该公司“违规开展关联交易,项目资金大量存在股东挪用等违法违规行为”。这些违规违法行为是否与国之杰相关?
  就上述问题,《财经》记者致电国之杰工商信息联系电话请求置评,对方表示公司没有对外部门,对此不予回应,并拒绝转接相关部门。

控股股东拒绝增资
  TOT兑付逾期后,投资者代表与四川信托高层以及四川银保监局、四川省地方金融监管局等监管部门已就四川信托TOT产品风险处置问题开展3轮沟通,其中2轮形成各方代表签字的正式会议文件。
  此前,四川信托高层承诺争取一年内解决问题,并初步给出风险处置方案。具体包括:出售川信大厦、宏信证券股权,股东增资或引入外部战略投资者,增加15亿元资本金。
  最近一次沟通会上,控股股东宏达集团和中铁八局宣布无增资意向,另有2家外部战略投资者已进入尽职调查阶段。
  刘景峰表示,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正在对四川信托自有资金项下和信托资金项下资产进行全面评估核查,预计7月底完成审计工作,评估结果中不涉及保密条款的内容将被公布。
  值得注意的是,鉴于宏达集团拒绝增资,投资者认为四川信托大股东没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愿,当场对监管机构代表提出(监管)接管四川信托和大股东宏达集团转让股权两大要求。
  四川银保监局周杉副处长回应称,限制大股东权力和接管都是特殊的监管措施,将向领导报告情况,后续具体措施还需要研究。
  截至目前,四川信托仍然未能给出一份让投资者满意的风险处置方案。
  《财经》记者就文中涉及问题向四川信托发去采访函,并通过微信与对方公关人员联系,截至发稿未获回应。
  【版权声明】本作品著作权归《财经》所有,独家授权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享有信息网络传播权,任何第三方未经《财经》授权,不得转载。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36#
 雅砻江 发表于: 2020-7-3 02:13:59|只看该作者

四川信托违约追踪:监管已入驻搜证

源自:北京商报
原文标题:四川信托违约追踪:监管已入驻搜证

  因TOT(信托的信托)资金池信托项目违约事件被推向风口浪尖的四川信托,正寄希望通过卖股卖楼、引战投等方式脱困。股东增资一事尚待推进之时,7月2日,北京商报记者从投资者处最新了解到,监管目前已对四川信托进行贴身监管,并对四川信托违法违规行为搜集证据。另外,记者从多位投资者处了解到,四川信托将按照项目清收对应的产品进行兑付,目前已先行对8个项目提前进行了兑付。在分析人士看来,四川信托的结局大概率是引国资入场进行重组。
监管入驻贴身监管
  6月中旬,四川信托多个资金池类信托产品出现逾期一事迅速发酵并引发市场巨大关注,此次逾期涉及的信托产品主要包括“申富129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锦江69号第一期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申鑫74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等多个项目。在逾期出现后,四川信托已多次与投资者沟通,并给出初步解决方案。
  北京商报记者7月2日从多位投资者处了解到,监管目前正在对四川信托违法违规行为搜集证据,其中股东涉嫌挪用资金的也在追缴返回。初步制定的计划是先由四川信托自筹还款,包括处理底层、处理自有资产等。
  一知情人士向北京商报记者透露,“监管已经入驻四川信托并进行贴身监管的信息属实”。早在6月17日,四川银保监局副处长周杉在与投资人的沟通会上指出,四川信托的TOT业务存在未真实向投资者披露底层资产风险状况、违规开展无关交易、项目资金大量被股东挪用等违法违规行为,违反了《信托法》、银保监会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未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四川银保监局依法暂停了该项业务。
  尽快解决兑付问题将成为未来一年四川信托的重点工作。北京商报记者另从多位投资者处了解到,四川信托主要领导近期与多名客户代表召开了沟通会,对逾期的项目,拟与客户签署延期协议,拟定的协议草稿已报监管部门审核。目前该公司已加大力度,将约70%的工作重心放在对风险资产的清收上。将通过适当的形式,确认长期沟通机制,研究设立公共信息发布平台,披露项目及底层资产处置等相关情况。
  在6月29日晚,四川信托官网发布的“致投资者的公开信”中,该公司曾给出了“力争一年内”的期许。四川信托表示,将按照信托合同约定延期,力争在一年内通过处置底层资产回收资金,并根据资金回收进度及时分配。公开信还称,四川信托将通过处置变现自有资产、引进战略投资者等多种方式增强公司资本实力,补充流动性。
  两股东暂无增资意向
  项目资金遭挪用、行业整改加码、新冠肺炎疫情袭来等重重因素,让四川信托资金池“游戏”难以为继,多个逾期未兑付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款项也牵动着投资者的心。在逾期初期,四川信托就曾经向投资者给出初步解决方案,称将通过项目本身抵押物、自有资金、股东变买资产、信保资金、战略投资伙伴入股等方式来补救。
  如今,自有资产处置是否顺利?据投资者最新提供的信息,《关于出售川信大厦房产的议案》及《关于转让宏信证券有限公司股权的议案》两项议案,除该公司第二大股东中海信托董事暂未表决外,其余董事均签署同意意见。根据四川信托2019年年报数据,持有该公司10%以上(含10%)股份的股东分别为:四川宏达(集团)有限公司、中海信托、四川宏达股份有限公司,持股比例分别为,32.0388%、30.2534%、22.1605%。
  在资产评估工作方面,对川信大厦及宏信证券股权的资产评估工作进展顺利,中企华资产评估公司评估小组也正在进行当中。对于股权转让,按照产权交易所挂牌交易规则所需材料清单,四川信托已着手准备相关资料,主要包括产权转让信息发布申请书、基础资料及产权交易所要求的其他资料。
  但增资扩股方面的进展并不是那么顺利。根据投资者向北京商报记者透露的信息,四川信托初步商定先由原股东增资,若不能满足增资15亿元,再引进战略投资者,引资工作分为港澳海外组、央企组、地方和民营企业组。但目前已有两家股东表示无增资意向。
  资深信托业观察人士李奎霖预计,四川信托资金池项目批量逾期后必然引起市场对其他信托公司所发资金池项目安全性的担忧,全行业资金池信托的募集量会下降。四川信托的结局大概率是引国资入场进行重组,未来信托市场资金会越来越向“国家队”信托公司聚集。
  已有8个项目完成兑付
  资金池类信托是指没有直接披露投资具体标的,只给出了多个投资方向,例如,投向银行存款、国债、金融债、央行票据等方面的信托产品,广义的资金池业务还包括多对一、TOT等类型。
  根据投资者提供的信息,四川信托TOT项目规模为250亿元,涉及45个项目,目前已经有两个项目有较大进展,下个月预计可回款约10亿元。机构和个人兑付原则一致,不存在先后。按照项目清收对应的产品,兑付产品。
  据上述知情人士提供的信息,四川信托已先行对8个项目提前进行了兑付,分别为,“丰盛48号财富管理集合资金信托计划3期”“丰盛51号财富管理集合资金信托计划1期”“丰盛51号财富管理集合资金信托计划2期”“丰盛51号财富管理集合资金信托计划3期”“丰盛55号财富管理集合资金信托计划5期”“丰盛52号财富管理集合资金信托计划1期”“锦绣13号财富管理集合资金信托计划1-4期”“锦绣14号财富管理集合资金信托计划1期”。
  四川信托客服人员也向北京商报记者确认了这一信息,针对提前兑付原因,四川信托客服人员表示,“提前结束的项目或者通知了延期的项目都属于公司主动管理类型的产品,虽然类型相同,但属于不同的信托计划,也有不同的业务团队在操作,提前结束的项目有回款满足合同约定的提前结束条件,所以做了提前结束”。
  在金乐函数分析师廖鹤凯看来,信托资金挪用是严重的违法行为,严重背离了信托设立的基础,在资金池不透明的情况下,对于道德风险之前是靠公司内控为主、外控为辅。现在监管已经加强了资金池或者类资金池业务的管控,明晰底层情况,预计后续信托公司新增挪用的概率很小了。
  廖鹤凯进一步指出,从风险处置来看,监管对四川信托的反应和处置也很果决,当机立断,及时止损。对监管入驻、逾期项目处置方案等问题,北京商报记者试图多次联系采访四川信托,但截至发稿并未得到回应。
  北京商报记者孟凡霞宋亦桐
35#
 爱财小章 发表于: 2020-6-30 20:07:55|只看该作者

四川信托已有部分项目完成兑付 两股东暂无增资意向

源自:华夏时报
⊙记者:冉学东 见习记者:马雪飞 北京报道

  近日,《华夏时报》记者从投资人处了解到四川信托提前兑付了8个项目。
  从产品分配通知来看,此次提前兑付的项目多为一年期,信息显示项目于6月24日提前结束,6月28日按信托合同分配本金和收益,项目存续期均在三个月左右。
  TOT项目有了新转机?
  对此《华夏时报》联系相关人士,其表示确实有项目提前兑付,部分投资人已经收到相应的本金和收益,总金额大概约3个多亿。四川信托给出的解释是,底层资产质量较好,提前结束了项目。
  据了解,信托项目大都是各自独立的,从发行、运行、核算都能保证项目之间的独立性,这是由制度决定的。四川信托也曾解释道,TOT项目涉及45个独立项目,不存在交叉违约。此次未到期项目的提前兑付大概率是项目本身没有太大问题,提前结束。但也有投资人表示此部分项目成立时间在三月,可能还没有投入到具体项目中。
  记者了解到,有项目经理曾向投资人透露,此前申鑫系列底层资产是金安桥水电站的股权收益权,而锦江系列则是成都金沙国际商城,蜀都系列是成都星汇广场,底层资产不一样,不同项目的处置进度也会不一样。
  在近期的会议中,四川信托也表示当前有两个项目有较大进展,预计7月可回款10亿元,将尽力在2020年清收约80亿元现金。对于进度不一,此前四川信托总裁刘景峰就曾解释道,部分项目的兑付会出现延期,但如果有项目如期收回本金也会进行分配,仅收回部分也会按照权益分配。
  用益信托研究院此前也曾对《华夏时报》记者分析道,四川信托现在到期的大概有40-50亿元,未来两年大概还有200亿到期,短期内其实不好处理,需要时间对项目内的不良资产进行集中整理和处置。
  对于当前四川信托目前的处置进展,《华夏时报》记者也向参会人士进行了求证,他表示属实。
  TOT项目兑付的窟窿到底有多大,其实很大的问题在于资产变现如何。
  此前四川信托公布的三个措施,一是处置底层资产、二是自有资产变现、三是增资扩股引进战略投资者。而在最新的会议也对当前的进度进行了披露。
  推进资产穿透
  资金到底投向了哪里这是当前投资者最为关心的问题。
  参会人士透露,四川信托总裁刘景峰在最新的会议中表示对于底层资产披露的推进已经开始,目前70%的工作重心在对风险资产的清收上。也将定期定向披露底层资产,用于客户查询,目前还在研究公共信息平台,披露项目及底层资产处置情况。
  记者从投资人处了解到这一披露工作的进度尚处于初始阶段,目前还无法查询。
  从四川信托的信息来看过去只披露了上层资产,未做进一步穿透,预计接下来项目管理报告会进行穿透式披露。当前毕马威已经进入一个半月进行资产评估,大概7月底完成。
  资金池其实有一部分是用于承接不良资产的,而这些项目的处置一般比较困难,回款周期也比较长,评估仅仅代表的预计的资产价值,关键的问题还是在于如何变现。而这方面需要关注的是这些不良资产到底是什么、逾期的怎么收回、如果无法回收后续如何处置。
  “非标资金池很大可能是融资人的情况不怎么好,以前可以通过滚动发行的办法借新还旧。现在宏观经济的大环境不好,融资人经营有困难,借新还旧的套路可能不好使了。而投资人不能接受出现损失,因此信托公司清理也比较缓慢。”用益信托喻智解释道。
  这也是此前监管下发要求后非标资金池清理和穿透比较慢的原因。
  另外,对于投资人关注的个人和机构的清偿顺序,四川信托答复到,原则一致不存在先后。将按照项目清收对应的产品,兑付产品,可能存在后到期的先兑付。另外也提到正常项目房地产的抵押率在5-7折,证券项目设立时为5折,目前股份跌了折扣更高。
  两股东暂无增资意向
  “光靠四川信托自身很难解决这次这么大体量的问题”业内人士曾指出。
  从四川信托公布兑付方案来看,也确实在寻求增资扩股、引进战略投资者。
  四川信托董事长牟跃在会议中表示当前正在推进出售川信大厦和转让宏信证券股权,议案除中海信托董事暂未表决外,其余均签署同意意见。而对于川信大厦和宏信证券股权的资产评估目前也正在处理,资产挂牌交易已经开始着手准备前期工作,按照产权交易所相关要求准备材料。
  据了解,宏信证券的22亿元净资产,挂牌价不低于30亿元,当前已经有不少于三家的意向方进行洽谈。川信大厦的评估价约为10亿元,暂时没有意向客户。
  “关于增资扩股公司也正在积极和股东对接,目前宏达集团和中铁八局无增资意向,另外公司也在广泛寻找意向投资方。”牟跃解释道。
  记者在会议记录中也看到,四川信托的增资计划是先要求原股东增资,如不能满足15亿元的要求,再进一步引进战略投资者。目前引资已经分为港澳海外组、央企组以及地方和民营组在分别推进,也有部分机构进行尽调。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34#
 璀璨夕阳 发表于: 2020-6-29 15:44:00|只看该作者

3个月后,吴玉明再次担任四川信托党委书记

源自:澎湃新闻
原文标题:3个月后,吴玉明再次担任四川信托党委书记

  深陷兑付危机的四川信托党委书记发生变更。王万峰不再担任党委书记、委员;增补吴玉明为党委委员、书记。
  四川信托方面回复澎湃新闻称:“吴玉明同志今年三月之前就曾担任四川信托党委书记,熟悉公司管理团队和各项经营工作,有助于公司后续各项资产处置及筹资工作的有效推进。他是经济学博士,过去长期在央企和大型金融机构担任主要高管,工作阅历和管理经验都很丰富。职业素养好,工作能力强。”
  值得一提的是,王万峰5月份才刚刚到任四川信托集团党委书记。据《中国经营报》5月20日报道,王万峰从蓝光发展(600466.SH)副总裁赴任四川信托党委书记,并拟任董事长。
  吴玉明是四川信托控股子公司宏信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宏信证券”)的董事长,亦是四川信托大股东四川宏达集团的党委委员、董事局董事。
  根据天眼查信息,宏信证券前身为和兴证券经纪有限责任公司,于2011年8月经中国证监会批准,由四川省的6家信托投资机构剥离证券资产合并成立。和兴证券经纪有限责任公司2012年11月更名为宏信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公司前三大股东分别为:四川信托有限公司(占总股本的60.376%)、凉山州发展(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占9.589%)、南充市国有资产投资经营有限责任公司(占6.705%)。
  6月24日,在位于四川信托总部所在的成都市川信大厦37楼会议室内,吴玉明以四川信托党委书记的身份首次参与了投资者沟通会。而一周前的沟通会上,出席党委书记还是王万峰。

背后的四川宏达集团
  作为四川知名的金融企业,四川信托和宏信证券均属于宏达集团旗下。
  四川信托2010年11月28日正式成立。注册资本为35亿元。持股10%以上(含10%)的股东分别为四川宏达(集团)有限公司、中海信托股份有限公司、四川宏达股份有限公司。四川宏达(集团)有限公司与四川宏达股份有限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同为刘沧龙。宏达股份季报显示,截至2020年一季度末,宏达股份营业收入4.60亿元,同比下降25.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29万元,同比下降125.42%,基本每股收益-0.0075元。
  官网资料显示,宏达集团作为中国500强企业,产业涵盖工业、矿业、金融、地产、贸易和投资六大板块,管理资产逾5000亿元人民币,员工20000余人,国内外成员企业60家,控股1家上市公司,实现年销售收入400多亿元,利税30多亿元。
  公开资料显示,四川信托有限公司是在四川省信托投资公司、四川省建设信托投资公司历经十一年整顿重组,最终吸收和兴证券股权、华西证券股权和川信红照壁大厦三项资产进行合并的基础上,引入战略投资者而设立的信托公司。
  经历了2011年的重组后,四川信托“涅槃重生”,刘沧龙出任四川信托董事长直至2015年。四川信托网站披露的年报数据显示,2011年、2012年公司净利润分别为3.69亿元和8.33亿元,这也使得公司有跻身国内一线信托公司的趋势。期间刘沧龙力邀信托业元老李南峰接棒董事长一职,但据《证券时报》报道,这一人事变动迟迟未得到银监会批复。2015年8月,牟跃由四川宏达集团推选为四川信托董事长。四川信托2019年年报信息显示,牟跃此前担任宏信证券党委书记,现任四川信托党委副书记、董事长。
  今年4月,宏达集团在官网发布消息称,4月19日,四川宏达集团一季度工作会上,集团党委书记、董事局主席刘沧龙说,这次会议让他想到了“十年前的今天”。就在2010年4月18日,举行3天的“峨眉山会议”确定了宏达二次创业的任务与举措。宏达二次创业历时十年,毫不客气地讲,根本没有达到我们的初衷和目标,既有客观原因,更有主观因素。
  在宏达集团体系内,位于云南的金鼎锌业和四川信托一度被认为是最优质的两块资产。不过在2017年,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民事判定书》判决称,四川宏达(集团)有限公司、四川宏达股份有限公司持有云南金鼎锌业有限公司 60%股权无效。在失去这一板块后,四川信托在宏达集团资产版图内的地位更加凸显其重要性。

兑付危机何时了
  四川信托TOT产品风险仍在持续发酵。
  四川信托此前位于行业中游,近年来业内普遍认为其经营风格大胆激进。本次引发兑付危机的TOT正是四川信托近年来发展迅猛的产品,一方面收益率高,另一方面门槛低,部分项目投资门槛仅30万元。
  根据信托业协会介绍,TOT/FOF(TRUST OF TRUST/TRUST OF FUND)从字面上理解就是“信托中的信托”、“基金中的信托”,是一种专门投资信托产品的信托。从广义上讲,TOT/TOF是FOF(FUND OF FUND,基金中的基金)的一个小分类,而在国内,TOT普遍被认为是私募中的私募,FOF则被普遍认为是公募中的公募。
  从经营数据来看,四川信托近年来业绩不佳,2016年至2019年,四川信托净利润逐年下降,年净利润从2016年的12.7亿元锐减至2019年的5.21亿元。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四川信托财务数据显示,其年末自营资产信用风险较年初大增。其自有资产在2019年年末的不良率达到22.10%,而年初仅有4.2%。
  四川信托目前的危机还连累到了上市公司购买的理财产品。6月15日晚,杭锅股份(002354.SZ)公告称,四川信托6月11日兑付了公司购买的“天府聚鑫3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之信托产品20%即1000万元的本息1038.1万元,剩余4000万元本息未能如期兑付。但四川信托称,杭州锅炉集团所认购的天府聚鑫3号并不是TOT项目。
33#
 逃之夭夭 发表于: 2020-6-29 09:33:38|只看该作者

四川信托TOT项目处置进展曝光,未来将定期定向披露底层资产

源自:界面新闻
原文标题:四川信托TOT项目处置进展曝光,未来将定期定向披露底层资产 来源:财联社

⊙作者:财联社 林汉垚

  近日有投资者对财联社记者表示,四川信托TOT项目向投资者公布处置进展。
  2020年6月24日,四川信托应投资者要求再次召开沟通会,对爆雷的TOT项目的处置进展向投资者代表进行披露。根据投资者所提供影像资料与会议纪要,四川信托方面对投资者所关心的部分问题进行了回答。
  四川省银保监局副处长周彬此前称四川信托TOT项目的确存在未向投资者真实披露底层风险的情况。对此,四川信托总裁刘景峰表示,对底层资产的披露问题已召开专门会议,未来将定期定向披露底层资产,客户需要查询的,可进行查询。并且对逾期的项目,拟与客户签署延期协议,拟定的协议草稿已报监管部门审核。
  底层资产的披露问题得到四川信托的保证,但四川信托自救及股东救助进展却不太顺利,四川信托董事长牟跃称《关于出售川信大厦房产的议案》及《关于转让宏信证券有限公司股权的议案》两项议案,中海信托董事目前尚未表决。
  据了解,川信大厦评估约10亿,目前没有意向购买者。宏信证券公司22亿净资产,挂牌价不低于30亿。四川信托称,目前有不少于三家意向方进行洽谈。
  同时关于增资扩股,四川信托表示正在积极征求现有股东意见,但是目前也仅收到宏达集团和中铁八局回复,而且两家均表示无增资意向,其中中铁八局已于5月29日在北京产权交易所发布招商公告,拟将持有四川信托股权全部转让。
  四川信托方面称,将先由原股东增资,若不能满足增资15亿元,再引进战略投资者。目前四川信托设立港澳海外组、央企组、地方和民营企业组分别寻找适格的战略投资者进行引资工作。已与多家机构进行接洽,部分进入尽调阶段。
  此前就曾有业内人士分析,四川信托股东较多,其中也牵涉国有企业,其资产处置和增资过程必然是漫长的。
  另外,四川信托新任党委书记吴玉明在会上称,目前让川信拿出解决方案,是不太现实的,但保证公司各层面解决问题的意愿与各投资者是一致的,不会回避,会尽力去解决。请求投资者给予四川信托稍宽裕的时间,研究制定较为完善的措施方案后再汇报,努力解决好,不希望投资人受损失。
  据了解,吴玉明刚刚上任不久,四川信托6月18日的发布通知,免去原四川信托党委书记王万峰党委书记、委员职务,同时增补吴玉明为党委委员、书记。吴玉明就任前为四川信托控股子公司宏信证券法人、董事长,也是四川信托大股东四川宏达集团的党委委员、董事局董事。
  而就在一个月前的5月20日,媒体报道称王万峰任四川信托党委书记,拟任董事长,并已开会传达。有消息人士证实,王万峰此前在蓝光发展主管融资工作,在四川银保监局对四川信托深入监管后,被四川省银保监局“调往”四川信托。
  四川信托方面在会上称,TOT项目总规模达250亿,涉及45个信托项目,不存在交叉违约。四川信托表示将尽力2020年清收约80亿现金。目前有两个项目取得较大进展,下个月预计可回款约10亿。
  据了解,6月15日杭州锅炉集团发布公告称,四川信托部分兑付了所认购信托产品的本息。就此,投资者向四川信托询问机构投资者与个人投资者的优先兑付权问题以及具体清偿原则。四川信托表示,个人与机构在兑付时不存在先后顺序,会按照项目清收来兑付对应产品,因此可能存在后到期的先兑付。另外,四川信托称,杭州锅炉集团所认购的天府聚鑫3号并不是TOT项目。
  根据信托业协会介绍,TOT/FOF(TRUST OF TRUST/TRUST OF FUND)从字面上理解就是“信托中的信托”、“基金中的信托”,是一种专门投资信托产品的信托。从广义上讲,TOT/TOF是FOF(FUND OF FUND,基金中的基金)的一个小分类,而在国内,TOT普遍被认为是私募中的私募,FOF则被普遍认为是公募中的公募。
  有信托业内人士曾向媒体介绍,两年前的资管新规中对信托行业的“资金池”仍留有口子,过渡期内,一些大型信托公司的“资金池”业务早已停止,部分原有规模较大的信托公司也在逐渐压缩规模中,但仍有一些信托公司通过创新方式“TOT”模式发行,采取滚动发行、期限错配等方式打“擦边球”。
  周彬曾曾表示,TOT项目本身是不违规的,产品设计的初衷是信托公司运用组合投资能力为客户做好资产配置。但现实中,个别信托公司利用TOT产品逃避监管要求、变相期限错配、隐蔽风险资产且不向投资者披露真实信息,四川信托存在这样的违规产品。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32#
 绿油油 发表于: 2020-6-24 13:01:51|只看该作者

四川信托发公开信,承认TOT停发并称“一年内为客户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源自:21世纪经济报道
原文标题:四川信托发公开信,承认TOT停发并称“一年内为客户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四川信托总部川信大厦遭遇投资者维权已持续了一周有余,在此期间,四川信托多次与投资者代表进行沟通协商,现场视频断断续续流传出来,四川信托TOT项目真实面孔开始见诸报端,但从未得到四川信托官方披露。
  6月24日,四川信托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公开信,承认了其TOT项目停发一事,并称,“将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在一年内为客户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而在其官网上,还挂着2020年5月11日发出的一份郑重声明:“我公司经营管理工作一切正常,各项业务均有序开展。”
附《致全体干部员工的一封公开信!》全文:
  2020年国际国内宏观经济下行及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尤其是4月24日公司TOT项目停发,给全体干部员工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工作压力。在此,公司真诚地向你们道一声:辛苦了!
  令公司欣慰的是,不管遇到怎样的挫折与困难,承受多大的压力与委屈,你们始终与公司站在一起,忠于职守,敢于担当,再一次诠释了风雨同舟之情。公司向你们致以亲切的慰问和崇高的敬意!
  我们深知信托以“信任”为基础,客户的利益是我们的使命,公司将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在一年内为客户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特别是各位理财经理:你们是公司的财富!四川信托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没有你们就没有十年四川信托的今天。公司充分理解你们的工作难度与心情,感谢你们的辛勤付出!
  我们要着眼长远,坚守岗位,积极做好与投资者的有效沟通。希望我们同甘苦、共命运,相信公司一定会以最大的努力来化解风险;相信明天的四川信托一定会更加美好!
  四川信托有限公司
  2020年6月22日
  (作者:朱英子 编辑:曾芳)
31#
 东京热 发表于: 2020-6-18 01:14:00|只看该作者

252亿TOT项目存在违规如何兑付? 四川信托打算先卖楼再转让宏信证券

源自:21世纪经济报道
原文标题:252亿TOT项目存在违规如何兑付? 四川信托打算先卖楼再转让宏信证券

  四川银保监局副处长周杉说:“四川信托的TOT底层资产大多为风险资产,如果继续发行,则是依靠后续投资者认购的资金兑付前面的投资者,却并未向投资者真实披露底层风险,这是不符合相关监管规定的。”
  四川信托的兑付风波正在进一步发酵。
  近日,四川信托部分TOT(信托中的信托)项目发生逾期,多位投资者前往四川信托总部进行沟通。目前,四川信托TOT项目的总规模超过252亿元。
  据四川信托的投资者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透露,6月17日上午,在四川信托总部川信大厦37楼的会议室内,十余位投资者代表和四川信托、地方金融局、银保监局方面进行本周第二轮协商沟通会,其余投资者在另外的会议室通过现场视频连线收听。
  据参会人员称,会议从上午10点持续到了下午19点。截至发稿,双方尚未就处置方案的时间期限达成协议。
  252亿元规模处置方案:
  卖楼是第一步
  四川信托总裁刘景峰在上述沟通会上向投资者介绍了目前四川信托TOT项目的情况。
  刘景峰称,据公司进一步统计,自2020年5月29日第一笔延期项目出现后,到2020年底,这期间涉及到期的TOT产品规模为129.9亿元,大部分可能延期;2021年内到期的TOT产品是103.45亿元;2022年内到期的TOT产品是19.22亿元。总计存续规模为252.57亿元。
  在本周一的投资者沟通会上,刘景峰表示,由于受国内外宏观经济下行及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四川信托TOT项目无法及时偿还信托融资,加上4月底TOT项目被全面叫停,导致出现流动性问题。
  对于后续如何处置的问题,四川信托董事长牟跃公布了处置方案的时间进度表。
  第一个方案是,出售川信大厦房产。
  争取6月下旬完成出具出售房产的董事会决议,7月上旬完成委托资产评估,8月下旬完成召开董事会股东会审议具体方案,9月上旬完成向产权交易所递交资料,根据交易情况抓紧推进产权交易所审查并挂牌、交易。
  第二个方案是,转让宏信证券股权工作计划。
  争取6月下旬完成出具转让宏信股权的董事会决议,7月上旬完成委托资产评估,7月下旬完成向宏信证券其他股东征询行使优先认购权,按宏信证券内部流程召开董事会及股东会,8月下旬完成召开公司董事会股东审议具体方案,9月上旬完成向产权交易所递交资料,根据交易情况抓紧推进产权交易所审查并挂牌、交易,待意向投资者和交易细节确定后通知未放弃优先购买权的股东行使优先购买权,意向投资者交纳10亿元履约保证金后,投资者资格报证监部门审批,时限3个月,再办理交割。
  “我们用宏信证券的股权和大厦做抵押,所以要用10亿元履约保证金先还给信保基金,把抵押权、质押权解冻出来。然后才能签订协议。”牟跃说。
  第三个方案是,增资扩股及引入战略投资者工作计划。
  争取7月中旬完成向现有股东征询增资意向,8月中旬完成召开公司董事会股东审议具体增资方案,若现有股东增资则报监管审批,时限3个月,若引入战投则大力寻求并按规定报监管审批,时限3个月。
  四川信托管理层还在沟通会上透露,股东方面及管理层正在利用自身人脉寻找战略投资者。
  监管实锤:四川信托TOT资金遭股东挪用
  监管为何暂停四川信托的TOT产品发行?
  此次参会的四川银保监局副处长周杉详细回应了这一事件:“四川信托的TOT底层资产大多为风险资产,如果继续发行,则是依靠后续投资者认购的资金兑付前面的投资者,却并未向投资者真实披露底层风险,这是不符合相关监管规定的。”
  周杉表示,TOT产品本身是不违规的,设计的初衷是信托公司运用组合投资能力为客户做好资产配置。但是现实中,存在个别的信托公司运用TOT产品逃避监管要求,变相进行欺骗投资者,隐蔽风险资产,不向投资者披露等问题,四川信托就存在这样的违规行为。
  事实上,从2018年4月开始,四川银保监局便关注到了川信的风险问题,加强了对其的现场管控。
  周杉指出,四川信托的TOT业务存在未真实向投资者披露底层资产风险状况,违规开展无关交易,项目资金大量被股东挪用等违法违规行为,违反了《信托法》、银保监会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未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四川银保监局依法暂停了该项业务。
  投资者有疑问:“为何四川信托TOT到现在这个规模才暂停?”
  “我们按照工作程序,和上级部门和省委省政府报备,一直采取监管措施。监管和发行项目不是一回事,挪用等问题是逐步发现的。”周杉解释称,风险的形成、累积和风险的判断以及风险的初始决策有一定的过程,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加之四川信托操作手法较隐蔽,未报告底层资产的真实风险程度,未向投资者披露,项目资金存在大量的窟窿漏洞,监管部门也是通过今年多次风险排查,才初步查清了其存在的一些违法违规行为。
  在此过程中,四川银保监局对四川信托依法采取了相关的监管措施、监管谈话、责令整改和内部问责,暂停部分业务,限制股东分红,采取行政处罚等,目前正在积极推动风险处置以维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上述沟通会上,投资者代表提出诉求主要有:3个月内,已到期TOT产品全部兑付本金及收益;未到期TOT产品立即终止合同,分期、分批兑付本金及收益。
  四川信托的大股东四川宏达
  (作者:朱英子 编辑:“3个月时间内解决是不太可能的)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30#
 醉荒非独此 发表于: 2020-6-17 08:07:58|只看该作者

四川信托资金池项目暴雷 "中招"上市公司卖楼能否脱困?

源自:新浪财经综合
原文标题:四川信托资金池项目“暴雷”,有上市公司“中招”!靠卖楼、引战投能否脱困?

  来源:国际金融报 作者:吴林璞
  四川信托资金池之“困”愈演愈烈。
  近期,据多位投资者爆料,四川信托多只资金池产品出现逾期的情况,目前风险规模未知。
  记者从多个微信群中传出的照片和视频了解到,6月12日与15日,已有多位投资者与四川信托总部沟通所投资产品的逾期状况与处理方案,四川信托的高管也出面做了沟通。
  而“踩雷”的不只是个人投资者,上市公司也未能幸免。6月15日晚间,杭锅股份公告称,该公司购买的四川信托管理发行的“天府聚鑫3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尚有剩余4000万元本息未能如期兑付。
  6月16日,《国际金融报》记者致电杭锅股份,相关负责人表示,兑付相关进展以其所发公告为准。
  实际上,近两年来,信托产品逾期并不罕见。深感“受骗”的投资者、出面解释的高管、备受关注的责任划分、不知何时能落地的解决方案无疑是其中几大看点。
  欲卖楼、引战投
  据悉,四川信托此次逾期涉及的信托产品主要包括“申富129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锦江69号第一期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申鑫74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等多个项目。
  据四川信托监事会主席孔维文6月12日对投资者透露,四川信托资金池业务目前遇到流动性问题。此外,四川信托已被四川银保监局贴身监管,每动一次章、每办一次事都要银监同意。
  紧急时刻,四川信托正在尝试“自救”。
  记者了解到,在6月15日召开的投资者面谈会上,四川信托方面已经给出了初步的兑付方案,包括引战投、拟用自有资金兑付、股东变卖资产等方式解决目前的困境。
  据相关媒体报道,四川信托拟定的“补救措施”具体为准备转让所持有的宏信证券60%股份;股东增加注资,将注册资本由35亿元增加到50亿元,变卖川信大厦总部来抵扣资金;引进战略投资者,进一步清理底层资产回收资金等。
  6月16日,《国际金融报》记者试图联系四川信托方面了解兑付的最新进展,但遗憾的是,截至发稿未有回复。
  有分析人士认为,四川信托出具的解决方案,是目前比较务实的选择,只是相关措施落实需要较长时间,亦需要多方协调,对于短期部分投资者的迫切需求难以解决。
  “一般来说,在落实相关措施的基础上,随着底层资产的逐步清理,客户资金会逐步到位。”不过,分析人士指出,差额部分是这个方案较难落实解决的问题,例如,部分款项先回款,另一部分款项需要有个较长期的过程。可以说,这是一场“持久战”。
  警示意义强烈
  按照四川信托方面的说法,此次兑付问题是停发TOT产品造成的。
  所谓TOT/TOF(TRUST OF TRUST/TRUST OF FUND),从字面上理解就是“信托中的信托”、“基金中的信托”,是一种专门投资信托产品的信托。在国内,TOT普遍被认为是私募中的私募,FOF则被普遍认为是公募中的公募。
  四川信托的TOT类产品项目主要涉及申鑫、申富等系列,期限为12个月或14个月不等,预期收益率多处于8%~9%。
  “经营层保证在川信努力工作,保障投资人的权益,力争一年内解决问题。”刘景峰表示。
  此次四川信托TOT项目的流动性风险对行业来说无疑会在一定程度上起到警示作用。
  金乐函数信托分析师廖鹤凯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川信的TOT逾期是行业的标志性事件,与其自身的情况也有很大关系,历史的偶然性并非随机出现的。
  “川信事件对于资金池业务后续的开展是有较大的警示意义的,特别是民营信托公司,相关业务会受到更大的阻力。哪怕是不在清理范围的正常合规业务,也会一并受到冲击,流动性管理难度增加,在指定资金池清理完成前的风险会随之提升。”廖鹤凯分析道。
  整改遭遇波折
  “川信正在面临的问题并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已经有一定时间的积累了,对信托行业的冲击会很大。”有不愿具名的信托业内人士告诉记者。
  该人士坦言,尽管很久之前就觉得资金池不靠谱,但风险这么快暴露,而且从川信开始也还是没想到。
  可以说,资金池业务在行业的存在并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那么,资管新规颁布以来,信托公司资金池业务的整改进度如何?
  廖鹤凯告诉记者,资管新规颁布以来,信托公司资金池业务整改逐步展开,在过程中遇到了一些波折和实际的困难,考虑到行业实际情况,资管新规对资金池的过渡期延迟执行。实际操作中并没有采取一刀切的手段,而是更多采用相机抉择,具体情况具体解决,对个别公司甚至有额外的宽限。
  “这主要是考虑到特殊的经济环境下,保障信托行业整体平稳的重要性。避免在清理不符合规定的资金池业务底层资产的过程中,出现流动性危机从而导致系统性风险。”廖鹤凯进一步分析。
  他指出,考虑到资金池业务的合规性清理工作持续了多年,资管新规只是严格了这个过程,开启了资金池业务的新阶段,监管层对相关业务的熟悉度非常高,相信可以妥善安排。
  还能买信托吗
  近年来,逾期信托项目不断增加。不少投资者发出疑问:还能和信托好好玩耍吗?
  有资深信托业观察人士告诉记者,“对于非资金池产品的投资者来说,不必过于担心。”该人士表示,信托作为监管准入的牌照经营业务,这部分产品的财产与信托公司的独立性应该是可以得到保证的。只要底层资产没有问题,产品最终的兑付问题不会太大。
  而资金池产品的底层资产并不透明。某从业近10年的三方财富理财经理莉莉(化名)告诉记者,其实,一些投资者购买时并不是不知道是资金池产品,只不过在市场整体情况较好的时候,投资者对此并不是很敏感,而一旦市场对兑付失去信心,资金池业务风向很可能迅速生变。
  “此外,监管合规要求之下,其运作环境越来越弱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莉莉指出。
  记者注意到,“自融”、“借新还旧”也是与资金池产品紧密相关的敏感词。因此,一旦市场环境发生变化,资金池产品的投资者往往会处于一种高度警惕和怀疑的状态。
  对此,业内人士提醒,投资人在做资金池项目前,有必要权衡利弊,警惕相关风险。
  转型与盈利承压
  对于市场上的不利因素,在2019年年报中,四川信托指出,资管新规的一些影响逐渐显现。从信托行业自身看,随着配套细则的逐渐出台,总体上资金信托和非标债权的收紧趋势明显,整个行业的业务转型和盈利能力承压。
  实际上,四川信托净利润已连续数年下滑。天眼查信息显示,2016年至2018年,四川信托分别实现13.88亿元、9.99亿元和7.78亿元的净利润。
  根据用益金融信托研究院发布的《2019年信托公司单项指标排名之净利润》,四川信托以5.21亿元的净利润位列第40名;人均净利润68.33万元,位列第55名。
  公开资料显示,四川信托是在四川省信托投资公司、四川省建设信托投资公司整顿重组,合并部分优质资产并引入战略投资者的基础上改制设立的信托公司,于2010年11月28日正式开业。
  四川信托2019年年报显示,目前,四川信托注册资本35亿元,共有10家股东,包括省内外大型的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上市公司等,管理信托资产规模逾2000亿元。
  具体来看,持有四川信托10%以上股份的股东分别为:四川宏达(集团)有限公司(32.0388%)、中海信托股份有限公司(30.2534%)、四川宏达股份有限公司(22.1605%)。
  其中,四川宏达(集团)有限公司和四川宏达股份有限公司有关联关系,实控人均为刘沧龙。
  四川信托的兑付危机将如何发展,记者将持续关注。
29#
 今夜有雪 发表于: 2020-6-17 06:44:00|只看该作者

四川信托何时走出兑付泥潭

源自:中国证券报
原文标题:四川信托何时走出兑付泥潭

  近日,四川信托有多个信托计划已经到期,投资者却接到四川信托无法兑付本息、产品延期的通知。自6月9日以来,已经有多名四川信托投资者来到四川信托总部大楼就投资产品兑付方情况寻求解决方案。6月15日,数百名投资者前往四川信托总部,参与接待的四川信托高管表示,将通过变卖资产、股东增资以及引入战略投资者等方式积极解决相关产品的兑付问题。
⊙记者:康曦张玉洁

  争取一年内解决问题
  6月16日,中国证券报记者来到了四川信托总部所在地大楼──成都市川信大厦。记者在一层大厅就被工作人员拦住。工作人员称,必须是投资人才能进入,而且需填写一份表格,内容包括投资人姓名、身份证号码等。记者在外等待的时间,陆续看到一脸凝重的投资人来了解情况。工作人员表示,现在四川信托所在的37层已经没人了,当天也没有召开会议,投资人了解情况可以去四楼找自己的理财经理。
  记者采访了多位前来咨询的投资人,一位投资人称,目前已经降低了预期,她购买的产品尚未到期,她表示:“投资的项目只要能收回本金就好。”
  记者在大厅出口碰到了一行3位投资人,当记者向他们询问情况时,他们表示刚询问了理财经理,理财经理也不清楚情况,一位投资人说:“现在兑付方式、兑付时间什么都没明确,大家心里都七上八下的,本金可能拿不回来了。大家选举了10位投资人代表,明天将继续跟四川信托开会。”
  5月底以来,已经有投资者陆续接到所投资项目无法按期兑付本息的消息。记者了解到,6月15日,有数百名投资者来到四川信托总部大楼,与四川信托高管、四川银保监局以及四川省金融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进行了情况反映。一些当时交流的影像资料显示,四川信托总裁刘景峰表示,按照信托合同和监管规定,无法确定延期期限,但是公司经营层、管理层和股东争取在一年内解决相关问题。同时透露,造成现在流动性问题是因为TOT(信托中的信托)产品停止发行,资金缺口目前无法回复具体数据,有待进一步评估后确定,目前正在考虑处置资产。
  而当投资者问及一年内解决的资金来源时,四川信托方面表示,将考虑通过出售川信大厦、引入战投、转让所持宏信证券公司股权、加强催收等方式积极解决资金缺口。
  风波隐现
  四川信托2010年11月28日正式成立。注册资本为35亿元。持股10%以上(含10%)的股东分别为四川宏达(集团)有限公司、中海信托股份有限公司、四川宏达股份有限公司。其中,四川宏达(集团)有限公司与四川宏达股份有限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同为刘沧龙。这意味着,四川信托是业内少数几家实控人为自然人的信托公司。
  四川信托此前位于行业中游,近年来业内普遍认为其经营风格大胆激进。本次引发兑付危机的TOT正是四川信托近年来发展迅猛的产品,一方面收益率高,另一方面门槛低,部分项目投资门槛仅30万元。据介绍,TOT是一种专门投资信托产品的信托。而在实际运作中,存在变成资金池的隐患。
  从经营数据来看,四川信托近年来业绩不佳,2016年至2019年,四川信托净利润逐年下降,年净利润从2016年的12.7亿元锐减至2019年的5.21亿元。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四川信托财务数据显示,其年末自营资产信用风险较年初大增。其自有资产在2019年年末的不良率达到22.10%,而年初仅有4.2%,增速惊人。
  进入2020年,关于四川信托经营陷入危机的传言更是频现。3月,有消息称四川银保监局暂停了信托所有TOT产品的备案与发行,而后传出四川信托被四川省银保监局接管等信息。随后四川信托在公司网站发布声明予以否认,称即将被接管以及资金池业务全部停止为不实信息,公司经营管理工作一切正常,各项业务均有序开展。
  随后,四川信托高管发生变动。5月22日,四川信托相关负责人对外界确认“王万峰现任四川信托党委书记”,并称因该公司上届董事会届满,正常启动董事会换届选举工作,董事、董事长的任职需经选举和监管部门任职资格核准。资料显示,王万峰此前曾担任蓝光发展副总裁,已于今年4月中旬辞职。
  杭锅股份“踩雷”
  四川信托目前的危机还连累到了上市公司购买的理财产品,杭锅股份就不幸踩雷。6月15日晚,杭锅股份公告称,2019年12月4日,公司购买了由四川信托管理发行的“天府聚鑫3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之信托产品,金额为5000万元,期限为6个月,预期年化收益率为7.6%。2020年6月11日,四川信托兑付了公司购买的“天府聚鑫3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之信托产品20%即1000万元的本息1038.1万元,剩余4000万元本息未能如期兑付。
  从产品的投向来看,这本应是一款低风险产品。公告显示,“天府聚鑫3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为受托人根据委托人的指定,将信托合同项下的信托资金投资于银行存款、逆回购、货币市场基金、债券基金、交易所及银行间市场债券以及低风险的固定收益类产品(包括信托受益权、债权或债权收益权、附加回购的非上市公司股权收益权、固定收益类银行理财产品)等。
  业内人士称,一般来说,投资于固定收益的产品很难实现如此高的收益率。这一低风险产品无法兑付本金,从侧面凸显了四川信托目前的困境。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28#
 魏承 发表于: 2020-6-16 14:14:00|只看该作者

拆解四川信托“天府聚鑫3号”:逾期4000万,钱去哪儿了?

源自:21世纪经济报道
原文标题:拆解四川信托“天府聚鑫3号”:逾期4000万,钱去哪儿了?

  6月15日晚间,杭锅股份(002534.SZ)发布公告称,购买了由四川信托管理发行的“天府聚鑫3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下称“天府聚鑫3号”),目前已发生逾期兑付。
  此公告给本就陷入投资者维权风波的四川信托又添一道裂缝。

4000万逾期
  2019年12月4日,杭锅股份购买了由四川信托管理发行的天府聚鑫3号信托产品,金额为5000万元,期限为6个月,预期年化收益率为7.6%。
  2020年6月11日,产品到期后,四川信托只兑付了1000万元的本息,剩余4000万元本息未能如期兑付。
  据上述公告,该信托计划总规模不低于人民币3000万元(受托人同意的除外),期限为10年,自信托计划成立之日起计算。
  资金投向为,受托人根据委托人的指定,将信托合同项下的信托资金投资于银行存款、逆回购、货币市场基金、债券基金、交易所及银行间市场债券以及低风险的固定收益类产品(包括信托受益权、债权或债权收益权、附加回购的非上市公司股权收益权、固定收益类银行理财产品)等。
  可以看出,天府聚鑫3号属滚动发行的资金池产品。
  该款信托计划的成立可以追溯至2014年。2014年1月28日,四川信托发起设立“天府聚鑫3号”信托计划,其产品的常规期限有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而投资1000万资金以上,期限可以是1-12个月,自由选择。
  据当时南方周末的报道,在原银监会发布《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信托公司风险监管的指导意见》(俗称“99号文”)不到1年后,四川信托发行的天府聚鑫3号的产品上,却继续增加新的“非标准化理财业务”规模。
  原银监会对信托公司“资金池”中的“非标业务”,给予的定义是:“信托资金投资于资本市场、银行间市场以外没有公开市价、流动性较差的金融产品和工具,从而导致资金来源和资金运用不能一一对应、资金来源和资金运用的期限不匹配(短期资金长期运用,期限错配)的业务。”
  而不断扩大“天府聚鑫3号”非标业务的原因在于,四川信托部分其他项目,出现兑付困难,需要动用“天府聚鑫3号”里的钱,去承接兑付。
  其具体指,在2015年3月18日,四川信托从“天府聚鑫3号”中,拿出约20亿元的资金,去兑付了“汇富”等其他信托项目。
  四川信托的“汇富”项目,全称为“川信汇富基础设施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主要投资方向是四川境内的基础设施类项目,包括但不限于旧城改造、城乡一体化新农村建设、成都天府新区、成都北改等项目。
  彼时的2015年3月25日,原四川银监局对此回复称:“按照银监会99号文要求,为避免因一刀切引发流动性风险,要求四川信托认真清理非标资金池业务,余额只减不涨,各个资金使用端项目逐步到期后停止相应滚动产品发行。”
  时隔5年,一条逾期兑付公告让天府聚鑫3号再次成为关注焦点。
  与此同时,四川信托各个资金池产品的逾期开始爆发,牵一发而动全身可以说是非标资金池产品的属性,亦可说是互为因果。

“钱到哪去了?”
  “我就问一句,我们的钱到哪去了?”
  2020年6月15日上午,在四川信托总部的投资人沟通会上,一位投资人用成都话向台上的管理层发出质问。
  根据沟通会现场视频,四川信托总裁刘景峰称,此次兑付问题是停发TOT(信托中的信托)产品造成的,四川信托其他正常项目、非TOT项目不受影响,公司经营层、管理层和股东“要拼尽全力”在一年内解决相关问题。
  TOT产品,是一种专门投资信托产品的信托,属资金池的一种“创新”模式。有业内人士认为,四川信托近年发行大量TOT项目或与前些年大量投向四川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有关。
  这亦是近日开启的第二次投资人沟通会。据界面新闻报道,6月12日下午1点左右,部分投资者前往四川信托总部了解情况。四川信托监事会主席孔维文在会上表示,四川信托资金池业务目前遇到流动性问题,目前在考虑处置资产和引进战投。
  并透露,“现在四川信托已被银监局(四川银保监局)贴身监管,每动一次章、每办一次事都要银监同意”,“目前出现的缺口在30亿~40亿”。
  目前四川信托逾期规模到底有多少?非标资金池整体规模有多少?处理方案是什么?
  对此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向四川信托管理层及信批办公室求证,截至发稿,均未得到正面回复。
  对于逾期的项目处置方案,有传出多个解决途径,包括:转让子公司宏信证券股份;股东增加注资;处置底层资产;引进战略投资者,四川国资等等。
  资管新规发布后,非标资金池业务再度收紧。有接近监管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透露,2019年底地方银保监局在治乱象的时候摸查了辖区内信托公司的资金池业务,有的地方银保监局在2020年一季度末时对辖区内信托公司资金池业务进行了例行排查。
  2020年5月8日,银保监会正式发布的《信托公司资金信托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更是给信托公司非标资金池业务下达了“死刑”。
  征求意见稿中明确要求,信托公司应当做到每只资金信托单独设立、单独管理、单独建账、单独核算、单独清算,不得开展或者参与具有滚动发行、集合运作、分离定价特征的资金池业务,不得将本公司管理的不同资金信托产品的信托财产进行交易。
  此外,资金信托直接或者间接投资于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的,应当为封闭式资金信托。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的终止日不得晚于封闭式资金信托的到期日。
  据银保监会数据,经大力整治,三年来已累计压降影子银行16万亿元,其中大部分为结构复杂、存在较大监管套利和风险隐患的高风险业务,影子银行和交叉金融风险持续收敛。
  (作者:朱英子 编辑:曾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5,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5-5-2 02:52, Processed in 0.078000 second(s), 10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