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689|回复: 1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生态·环保成都破烂王汪剑超 曾把垃圾分类箱带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

 [复制链接]
源自:成都商报
⊙记者:韩利

汪剑超在环保教育活动中与小朋友一起玩垃圾分类游戏 受访者供图  yRD5-fykcpsc5617089.jpg  保存到相册

  8月19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播出的《垃圾 垃圾》,通过成都奥北环保创始人汪剑超带领团队致力垃圾分类的创业故事,讲述了大众环保意识觉醒后,成都在垃圾分类方面的尝试与探索。
  在成都环保界,汪剑超可是个名人。从成都商报到人民日报,从凤凰卫视到中央电视台,全国很多主流媒体都曾报道过汪剑超“收破烂”的故事,2012年,年仅32岁的他就受邀参加了在多哈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推介了的“垃圾分类箱”。但你知道么,在2011年以前,他还是微软的工程师,那么,他是怎样走上致力垃圾分类之路的呢?

离开微软 他要“捡破烂”
  汪剑超是个80后,从小在西安生活长大,2005年从中科院软件研究生毕业后,进入微软,成为一名软件工程师。
  但2011年,让很多人,也包括很多亲戚朋友不理解的是,他离开了微软,放弃了高大上的软件工程师,来到成都,加入绿色地球公司,一下子变成了跟垃圾打交道的垃圾分类创业者。谈起往事,他笑着回忆,从小就被父亲教育“要好好学习,否则只能捡破烂”,如今真的是“捡破烂”了,且一做就是6年。
  从一名软件工程师为什么会突然转行去做垃圾分类?汪剑超说,10多年前,他住在北京的时候,每天上班都会路过一个垃圾遍地的地方,一旦有风,特别是在春秋两季,垃圾堆里塑料袋和废纸就会被吹起来,漫天飞舞,后来他通过一些摄影师的镜头了解到北京有很多这样的垃圾场。
  一个偶然的机会,他第一次去美国出差,在一家企业餐厅就餐,他看见员工们自觉将垃圾进行分类投放,喝过的牛奶盒和易拉罐等投入到可回收垃圾桶,而餐厨垃圾投入到不可回收的垃圾桶。经过询问,汪剑超这才明白,如此投放更有利于垃圾的回收利用,降低环境污染。
  这对汪剑超的触动很大。回国后,汪剑超算了一笔“账”,如果成都每天产生垃圾有5500吨,垃圾处理方式为直接填埋或焚烧,这样会造成土地浪费和环境污染。如果从源头上进行垃圾分类,将有用的垃圾进行回收利用,不仅能减少垃圾对环境的负担,也能节约资源创造商业利益。
  就这样,汪剑超燃起了和朋友“绿色创业”的火苗,2011年,他获邀加入了绿色地球公司。如今,绿色地球已在为成都全城数百个小区,数十万用户服务。2012年11月,年仅32岁的他就受邀参加了在多哈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推介了“垃圾分类箱”。

〓 相关链接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蜀猴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蜀猴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蜀猴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蜀猴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蜀猴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蜀猴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成都龙泉湖封闭保护 不再接待游客 保姆突发重病 成都六旬雇主连夜送医通宵陪护
2# 四姑娘山
 楼主|蜀猴 发表于: 2017-8-21 09:22:00|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创业再出发 推共建共享式回收系统
  2017年春天,在进入绿色地球公司5年多后,汪剑超选择了离开绿色地球,成立了成都奥北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单飞”,仍然做垃圾分类。
  “绿色地球得到了大家的认同,我是很开心的,但我希望这件事不仅仅只是在成都发生,因为垃圾分类处理是全中国普遍的问题。仔细思考后,我觉得是时候突破以前的模式,摆脱自我的限制,重新开始了”,在谈到为何离开绿色地球时,汪剑超表示“希望公司的发展要突破一些限制”。
  他说,与绿色地球相比,奥北环保最大的差异是灵活,“就是垃圾分类回收点不用非得进入小区,可以在小区内,也可以在小区周边的学校、超市、商场以及房产中介等很多场所,参与的市民可以提供点位”。
  汪剑超把这个模式称为“共建共享式垃圾分类回收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有两个重要的环节。一是用户,在新的模式下,用户可通过微信注册成为会员,找到线下的合作回收点,领取一个简单并且可以重复使用多次的回收袋,回收袋上有一个二维码,扫描二维码便可以把用户的身份与袋子绑定起来,把袋子装满交到回收点以后,用户可以再去领取一个新袋子。公司会根据袋子里面的垃圾种类、重量,在微信上直接转帐给用户,“直接给钱”。第二个环节是合作回收点,在城市里面寻求愿意参与环保,愿意贡献一定力量的商户进行合作,利用他们剩余的空间来回收和分发袋子,形成一个“共建共享”可循环的系统。
  他介绍,目前奥北环保主要在做服务流程,构建体系,还没有进行大规模推广,所以自6月初试运行以来,用户范围还比较小,领取袋子的用户目前有几百位,全市的回收点也只有20多个点位,“我们相信这个模式,构建好这个模式就会取得良好的社会价值和商业价值”。
  汪剑超算了一笔账,从收到1吨垃圾的前期投入,成本付出,到出售营收,“用户规模达到3万户就不再亏钱了,超过这一规模就可以盈利”。他说,成都人的环保意识越来越强,垃圾分类市场空间很大,对于公司未来发展,他充满信心。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5,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5-5-2 03:50, Processed in 0.358800 second(s), 11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