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9883|回复: 15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老金 发表于: 2010-11-24 09:24:57|只看该作者|只看大图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文物·古迹谁知道武侯祠碑身上的方孔来历?

 [复制链接]
  谁知道这个石碑上的方孔是什么意思
  武侯祠里面的,碑身上有一个方孔,未贯通
  与之相对的神道对面的一个碑也是一样有一个方孔,大小深度都一样
  不知道来历

1.jpg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老金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老金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老金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老金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老金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老金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MM──FBB 世界军事图片欣赏
2# 四姑娘山
 leikang 发表于: 2010-11-24 10:57:55|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我也想知道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3# 峨眉山
 孟良 发表于: 2010-11-24 11:55:11|只看该作者
我也想知道

雷康 发表于 2010-11-24 10:57

就不告诉你
4# 金佛山
 司馬昭 发表于: 2010-11-24 20:28:25|只看该作者
問過武侯祠方丈沒有?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5# 华蓥山
 孟良 发表于: 2010-11-27 01:39:27|只看该作者
問過武侯祠方丈沒有?

司馬昭 发表于 2010-11-24 20:28

方丈?武侯祠是佛教?晕哦 ,武侯祠可不是寺庙,它是祠堂
6# 青城山
 孟良 发表于: 2010-11-27 01:43:47|只看该作者
成都武侯祠

成都武侯祠肇始于公元223年修建刘备惠陵时,名“汉昭烈庙”。后来祭祀诸葛亮的武侯祠并入汉昭烈庙。是中国唯一的一座君臣合祀祠庙和最负盛名的三国蜀汉遗迹博物馆。

简介

成都武侯祠又名“汉昭烈庙”,是纪念中国古代三国时期蜀汉皇帝刘备和丞相诸葛亮以及其他蜀汉英雄的君臣合祀祠宇,是中国惟一的君臣合祀祠庙。成都武侯祠是国内众多武侯祠中唯一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纪念诸葛亮名胜中最负盛名的一处。 纪念诸葛亮的武侯祠除成都武侯祠外,还有陕西勉县武侯祠、南阳武侯祠、襄樊古隆中武侯祠、重庆奉节白帝城武侯祠、云南保山武侯祠和甘肃礼县祁山武侯祠等。
成都武侯祠正门  成都武侯祠正门.jpg  保存到相册

成都武侯祠正门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7#
 孟良 发表于: 2010-11-27 01:44:39|只看该作者
概况
  整个武侯祠坐北朝南,占地面积五十六亩(37000平方米),祠内翠柏森森,殿宇重重,布局严谨,庄严肃穆。成都武侯祠主体建筑大门,二门,刘备殿,过厅,武侯祠五重,严格排列在从南到北的一条中轴线上,西侧是刘备陵园及其建筑。二门至刘备殿与东西殿、过厅至诸葛亮殿与东西两厢房,形成两组四合建筑结构。轴线建筑两侧配有园林景点和附属建筑。跨进汉昭烈庙,从大门到二门之间可见六通石碑耸立一道路

成都武侯祠
  二旁:四通清碑记述了当时建造和维修庙宇的情况,一通明碑介绍了祠宇的历史沿革,而东侧碑廊则耸立着那通被视为稀世珍品的"三绝碑"──“汉丞相诸葛亮武侯祠堂碑”。碑高367厘米,宽95厘米,立于唐宪宗元和四年(809年),由唐朝著名的大政治家、当朝宰相裴度撰文、著名书法家柳公绰书写,名匠鲁建勒石上碑。"三绝碑"之称始于明朝弘治十年(1497年),当时的四川巡按华荣在碑上题跋:“人因文而显,文因字而显,然则武侯之功德,裴、柳之文字,其本与垂宇不朽也”,赞美诸葛亮的功德与裴文柳书并称“三绝”;清道光九年(1829年)华阳举人潘时彬在纂修《昭烈忠侯陵庙志》时又对“三绝”提出新的见解:将文章,书法,镌刻都出自名家誉为"三绝"。看来,二种说法都言之有理,只不过评论的角度有所不同而已。就碑而言,后说为是;但碑毕竟是碑,难与诸葛武侯的不世之功相提并论。虽说裴度也是一代良相,在平定叛乱中也建立了彪炳的功勋,后人多加推崇,但裴度也自知难望诸葛之项背,景仰之心溢于言表。在武侯祠的所有建筑中,刘备殿最高,建筑也最为雄伟壮丽。刘备殿高大宏敞,正中供奉着3米高的蜀汉皇帝刘备的贴金泥塑坐像,诸多子孙中只有城破死节的皇孙北地王刘堪左侧配祀。据说建庙之初原有“阿斗”刘禅配祀,但在宋、明二代被毁,原因就在于刘禅昏庸无能,破国降晋后竟又“乐不思蜀”,远不如“宁可玉碎,不可瓦全”的北地王刘堪深得民心。刘备殿的东偏殿供奉着夜读春秋的大将关羽,身后是手把青龙偃月刀的周仓和关羽的义子关平,西偏殿供奉着张飞,身后是张苞等人。显然这是“桃园结义”定下的名分──同是五虎上将的赵子龙、马孟起和黄汉升却只有在过厅内尽人臣之礼了。刘备殿后即是过厅,两廊各有清代民间艺人制作的真人大小的塑像14尊,塑像前都有一块小石碑,镌刻着功臣的生平传略。那是蜀汉的文臣武将,东廊的文臣以“凤雏”先生庞统居首,西廊的武将则是一身是胆的赵云领先,称得上是“出类拔萃,人才济济“了。没有这一班左弼右辅的极力扶助,“扶不起的刘阿斗”怎能稳坐蜀中四十五年?
  出刘备殿,穿过挂有“武候祠”匾额的过厅,就到了诸葛亮殿。尽管与刘备殿相比,建筑低了一点──这也是封建时代君臣之礼──但却是整个武侯祠光辉凝聚的焦点。殿的东西厢是书屋、客室,钟楼、鼓楼峙立大殿二角。诸葛亮殿内供祀着诸葛亮的贴金泥塑坐像,羽扇纶巾,神态儒雅,那种“运筹帷幄之内,决胜千里之外”的镇定从容更是威严自生。在诸葛亮的身后,左侧是诸葛亮之子、蜀亡时死守绵竹的诸葛瞻,右侧是与父同赴国难的诸葛亮孙子诸葛尚。塑像前有铜鼓三面,铸于公元六世纪之前,传说是南征夷蛮时所用。大殿后壁嵌有许多石刻,东壁是当代书法家沈尹默书写的诸葛亮《隆中对》,表达的是“三顾频繁天下计,一朝开济老臣心”的壮志雄心;西壁则是宋代名将、“精忠报国”的民族英雄岳飞所书的诸葛亮《出师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名句传诵千古,忠诚执著的浩然正气气贯长虹。殿内外匾对甚多,都是对诸葛亮的讴歌和追思,有郭沫若“好为梁父吟,志见出师表”,有云“勤王事大好儿孙,三世忠贞,史笔犹褒陈庶子;出师表惊人文字,千秋涕泪,墨痕同溅岳将军”的,其中最著名的当数清代四川盐运使赵蕃的对联:“能攻心则反侧自消,自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据说此联曾受到毛泽东主席的好评。六十年代毛主席曾评说“诸葛一生唯谨慎”,谨慎,是诸葛亮一生事业之所系,也是诸葛亮治国

成都武侯祠
  当政之道。不管是火烧新野还是水淹七军,不管是借东风还是华容道,都是诸葛亮深思熟虑、稳操胜算的结果,即便是变起仓促的空城计则是他一生谨慎给人的震摄。如果说六出祁山是一如既往、精心筹划的执著追求,七擒孟获则是稳操胜算、攻心为上的长治久安。由此可见,“千古一人”的赞誉并非溢美之词,于品德,于操守,于气度,于智慧,于才干,于忠诚,应是当之无愧。
  出诸葛亮殿往西,过小桥、桂荷楼,穿过幽深的红寺夹道,就到了刘备墓。刘备墓史称“惠陵”封土高12米,有一道道地180米长的砖墙环护。史载,刘备于公元223年4月兵败后病逝于白帝城,墓中还葬有刘备的先后死去的甘、吴二位夫人。在刘备墓前,情不自禁地想起西晋名士稽康的一句话:“世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刘备究竟算不算英雄?比之项羽、刘邦,刘备逊色多矣。煮酒论英雄时的机警,三英战吕布时的奋勇,三顾茅庐时的求贤若渴,携民渡江时的爱民如子,似乎只是初起草莽时才有那种英雄本色。待到基业初成,黄袍加身,就难免心浮气躁,忠言逆耳,刚愎自用,大敌当前,结记的只是个人恩怨,置诸葛亮和文武百官的劝谏于不顾,弃“匡扶汉室,拯救黎庶”的夙愿如敝履,终于酿成火烧连营八百里,败走白帝城,托孤永安宫的惨剧,蜀汉国势从此而大衰,这样的结局,不亦悲乎?民心是个秤,或许这也是先主庙香火不如丞相祠的重要原因吧。
8#
 孟良 发表于: 2010-11-27 01:45:52|只看该作者
历史沿革

成都武侯祠位于四川成都市南门武侯祠大街,由刘备、诸葛亮蜀汉君臣合祀祠宇及惠陵组成。始建于公元223年修建刘备陵寝。武侯祠(指诸葛亮的专祠)建于唐以前,初与祭祀刘备的(汉昭烈帝)昭烈庙相邻。唐朝大诗人杜甫曾有诗写到它:“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明朝初年重建时将武侯祠并入了“汉昭烈庙”,形成现存武侯祠君臣合庙。现存祠庙的主体建筑是在清朝康熙年间公元1672年(清康熙十一年)重建。1961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4年成立博物馆,2008年被评为四川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享有“三国圣地”之美誉。成都武侯祠现分文物区(三国历史遗迹区)、园林区(三国文化体验区)和锦里(锦里民俗区)三部分,面积约15万平方米。成都武侯祠是国内纪念蜀汉丞相诸葛亮的主要胜迹,是成都市一个主要的旅游参观点。成都武侯祠是中国影响最大的三国遗迹博物馆,以文、书、刻号称“三绝”的《蜀丞相诸葛武侯祠堂碑》最为知名。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9#
 孟良 发表于: 2010-11-27 01:46:55|只看该作者
碑廊内是唐代“三绝碑”
碑廊内是唐代“三绝碑”  碑廊内是唐代“三绝碑”.jpg  保存到相册
10#
 孟良 发表于: 2010-11-27 01:50:06|只看该作者
先声明,6楼到9楼不是俺的原创,是俺从百度里搜出来一些跑到这儿传上来的,可别以为俺水平真的这么高哈,俺可有自知之明,喷完口水俺可就溜啦──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5,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5-4-30 23:55, Processed in 3.354006 second(s), 11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