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健民对岁差研究的意见 王金甲这人,勿需理睬他。岁差是虞喜最早发现并论述的。下面是我的《地球翻转》书稿中的一小段节录: 天文学上的岁差这个名词来源于虞喜。《宋史·律历志》记载,中国晋代天文学家虞喜写道:“尧时冬至日短星昴,今二千七百余年,乃东壁中,则知每岁渐差之所至”。从晋代至今约有1500年,岁差还在被更详细地研究着。科学家告诉我们,在太阳和月球的引力作用下,地球自转轴绕着黄道面的垂直轴(黄道轴)旋转,在空间描绘出一个圆锥面,绕行一周约须26000年。即春分点沿黄道每26000年旋转一周。这种由太阳和月球引起的地轴的长期运动称为日月岁差。学者们对这个26000年的周期是认可的,于是百姓们也不得不相信那个计算出来的周期是正确的,而笔者却确实不敢苟同!根据上千年的数据资料就推定26000年的周期,说起来有一点道理,但是更多的却是太玄乎,承认它无异于给自己的思维套上“紧箍咒”。这一点在本书的后面将会得到证明的。这是传统学者们错误运用数学推理惹的祸!(常健民 2010、1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