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9501|回复: 2
 1熊猫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罗子兰 发表于: 2011-2-14 19:01:32|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纪实·新闻汶川古镇水磨旧传

 [复制链接]
水磨咕噜转
  农耕时代的水磨,可能要算是最先进的大型机械了。它日夜旋转,磨面千斤,不但减轻了原始的劳动力,而且是无污染的环保磨面工具。因为靠水的冲动,石磨旋转得不是很快,磨子不会发热,面就不粘腻磨子,推出的面也非常香甜。真的要感谢这项发明创造的老祖宗。
  水磨主要由三部分构成:磨房、磨盘、磨轮。首要条件是河渠上要有“磨窠”,就是水源高、落差大、有退水去路的地方。磨窠选定后,在上游先修筑河堤,抬高水位。每座水磨房面积大约在10至30平方米。石条为基,木板为墙,先请石匠选坚硬花岗石材,料石料选自当地产花岗石。在原地凿成磨盘雏形后才向建磨房之地拉运。到达磨房附近,石匠再做仔细加工,加工中錾凿出一定走向的沟棱,要上下两扇磨槽“公母”吻合,才能磨碎原料。上扇沿周边等距离地凿开4个孔,以供用麻绳拴住从梁上提住并固定上扇。上扇中间凿一圆孔,供添加粮食由此流入两磨扇之间。磨轮我们也叫“大车”,也就是水冲动后带动磨坊里石磨的转动,材料是用坚硬柔韧的硬杂木做成,直径3米左右。
  公社那阵子,每个小队都有一个磨坊。磨坊就散落在各小队有山沟的地方。有的小队的土地没有山沟,就修在别的队上,修了也相安无事,不像现在为起一点大个事都互不相让。这样水磨方圆几里地,磨坊不下十座。放眼一看,非常壮观。由于磨坊多,以后谁要是提到这里,就以“水磨”代替,倒把原来“新仁镇”老名忘了。
  我们这个小队的水磨坊,据说那两扇石磨,都不晓得是几百年的。那石磨比其它任何一家磨坊的磨子都大的多,也厚得多。到了每年春节后,队上就派十几个年轻力壮的人把石磨下下来,抬出磨坊前的草坪上,这时就见守磨坊的光棍何驼子,拿了斩子和铁锤,天天就在草坪上敲打磨子上的槽。有次放学后到去打猪草,路过磨坊,看见何驼子光着上身,双腿分开骑在磨子上专心地崭磨槽子,他不远处一头牛安静地吃着春天的嫩草,并不理会何驼背崭磨子的刺耳的声音。这时一缕血红的阳光,如一笔油彩涂抹在他裸着的上身,他低着头,本来就打不直的腰这时弯得更像一个称钩;他的驼背,高高地耸立在他身上,那样子,活像一只吃力行走的骆驼。可是他那双臂肌肉异常发达,一块块隆起,跟着他崭子的起伏,那肌肉不停地鼓动,好像那是他用不完的力量的源泉。驼子和他手臂的肌肉,着两者同时在他身上拥有太不和谐了。我从来就不知道一个驼背的裸体会是这样,我看呆了。平时何驼子最怕人见他的驼背,曾经有个二杆子人恶作剧把他的衣服脱了要看他的驼子是怎么长起的,何驼子拿了砍柴刀追了那人两里路,以后只要见他一次就要拿刀砍他一次,吓得那个人见何驼子就要跑,从此以后大家都知道这样的玩笑是不能和他玩的,再没有人敢拿他驼背做笑料。
  过了秋收,年底核算了工分出来,玉米分了,往年的陈麦子也分了,这时候的水磨房就闹热起来。水磨坊成了婆娘、媳妇、大姑娘的社交活动中心和信息交流场地,也是小孩子们打天斗地的欢乐战场。各家妇女背了粮食就到磨坊。我们一大帮野小子因为有了粮食,又是学校放假期间,个个兴奋得过年似的,都到水磨坊去凑闹热。到了磨坊,各家个户很自觉地把背去的口袋或是背篼排在通往磨子上粮的方向,以次序排轮子。白天大人都要出工挣工分,所以推磨一般都在晚上。
  那时已经有水力发电,但只有乡政府的办公室和学校办公室才安有电灯,还轮不到我们这些农村人家,磨坊只有盏挂得高高的烧煤油的马灯。如果哪个妇女想凑在灯下做针线活,管磨坊兼推磨技术的何驼子就不客气地大声呵斥,被训的妇女就辛辛走开,其余的妇女就背过脸,幸灾乐祸得偷笑。哪个女人不想曾这空闲给娃儿纳几针鞋底,哪个大姑娘不想凑在灯下去扎绣几针绣花鞋帮,等到出嫁时显摆的嫁妆。可是马灯只照得到那么一小拓地方,去了一个人,就没有第二个人的位子,何况何驼子还要不断地调集磨子的紧松,影响他的操作,他是相当不高兴地。
  妇女们没有了手头活路,就聚在一起摆龙门阵。
  妇女家的龙门阵永远都是张家长,李家短;谁家的母鸡下了蛋;哪家娃娃长得乖。这时有个妇女说她看见某某家媳妇和某某家男人那天在场口一起赶场,两个人有说有笑,亲热得很。大家就互相猜测他们怎么会在一起?在一起就肯定有新鲜的事情发生。然后越说越大胆,越说越荤躁,结过婚的婆娘们就放肆地大笑,那些大姑娘红了脸装着听不懂的样子折身走出磨坊去看天上的星星。结果第二天或者是第三天就会闹出一些是是非非。被议论的媳妇在村头田间就指桑骂槐地发泄不满,虽没有指名道姓,被骂的人心里也是有数,只是恼那传话的多嘴婆,如果对方不泄气地骂,两人就会打起来。众人就拉的拉,劝的劝,也有在一边落得看闹热的,巴不得她们打凶点,好给平静单调的日子找点乐趣。
  我们这帮野小子才不管老娘们儿的事呢,尽管学了电影里打仗的镜头。最喜欢的就是抓特务。都想当抓特务的解放军英雄,都不愿意当特务。这时候大家就“试雀儿”。于是十几只黑黢黢,脏乎乎的小手在“试──雀儿”齐发狠声中,从背后伸在一起。那被“剪刀”剪了的“布”,被“布”包了的“石头”又重新来,直到输赢人员双方一样多。这时候双方人员就一趟子出,一趟子进,磨盘下面也在藏,背篼口袋下也在躲,这个时候就是天王老爷也吼不住我们了。等月亮偏西,我们闹累了,大家才在大人的骂声里不情愿的回去睡觉。留下等着推面的大人在磨子声中打瞌睡。而我们的兴奋劲要维持好长一段时间。因为分的粮食只有那么多,到磨坊的机会太少了。
  70年代后,有了用电带动的“钢磨”,水磨坊离我们渐行渐远,磨坊的外建筑已经没有了,被遗弃的磨扇,偶尔还能看到他们落寞的身影,更多的是被粉碎机打成了碎石作为别用。幸运的是在我们的禅寿老街,还有一副完整的水磨向你展示着缱绻的乡土情思,昔日的喧闹与辉煌。

磨房旧事
  “很早以前。”
  我爷爷给我讲故事的时候总是这样开头。
  “我们祖先的大禹,离开家乡广柔石纽山去完成他“岷山导江,东别为沱”的治水大业。路经一个山寨,就是我们今天这个地方。见当地人用石窝石杵擂玉米或者麦子,功效慢不说,擂出的粉也很粗。大禹是个很聪明的人,他治水是专家,创造发明也是个行家。见此地大小河沟不少,为什么不利用水来为人服务呢?于是他发明水推动石磨来磨面,这样大家就学会了”
  这是我刚上小学那年,我爷爷给我讲的水推磨的来历。那时候小,爷爷讲得津津有味,我听得心驰神往。因为我们家附近就有磨坊,磨房里的石磨咿咿呀呀地转动起来,合著渠水、石磨和筛面萝筐的哐啷声,就构成乡村最动听的原始交响曲。只要听见这个声音,大人娃儿都会有种莫名地感动和兴奋。我们一帮在水渠边玩耍的小孩就要扯开喉咙大声地吼唱:
  “两座山,
  空中挂,
  底下青龙翻八卦,
  石山一动大雪下”。
  这时候,磨坊里那个50来岁的光棍何驼子,就气急败坏地跑出来骂我们:“嚎,嚎伤啊?”也不知道他咋个听得到我们闹,其实磨坊里那个打箩筛的声音比我们的声音大多了。
  我们才不虚这个老光棍呢,更大了声地吼,边吼还边向他做怪相。他就拿了扫面的扫帚来赶我们。
  见他一身扑满了白色的面粉,那脸也只看到两个眼珠在转,头发眉毛全是白的。大家就又是笑又是怕的四散逃跑。我隔壁邻居家李三娃跑的时候袢了腿,一扑扒跌在渠沟里,渠底下那三米直径的木轮,被小木轮带动得飞快,水被卷起翻着白浪水花,那仗势看久一点头都要晕,吓人得不得了。更别说李三娃半截身子都栽到渠里,他也是命大,双手抓住了渠边栋大一笼刺芭,我们吓呆了,看着那刺芭摇摇欲坠,就要和李三娃一起掉进渠沟。这时候,只见何驼子丢了扫帚,一个箭步就跳了过来,拖住李三娃手臂就提出了渠沟。何驼子那动作,威武勇猛得不得了,当时的我们简直就把他当了英雄侠客。
  好惊险,要是李三娃下去了,后果就是被大木轮搅成肉酱。后来,大人再不准我们到磨坊边去了。晚上,李三娃的妈为了感谢何驼子救了自己的儿子,就提了礼品到磨坊去感谢。后来我问李三娃,提了什么礼品,李三娃说是一小土罐子鹿耳韭腌菜。
  只要不推磨,嘈杂的磨坊就显得异常的清冷。我是泥鳅变的,就喜欢水。见磨坊好几天都没有动静,天气又热得不行,磨坊大轮下那一凼清汪汪的水就让我忍不住了。小娃儿没有记性,忘了大人的警告,就叫了隔壁的李三娃,一人只穿个短裤,打了光胴胴,看看大人都在山上玉米地里薅草去了,和李三娃飞叉叉就往磨坊跑。
  跑到磨坊,我们跳下渠沟,踩着没有了水的渠沟扑进磨坊下面的渠溏。渠溏水不深,刚好淹到我的脖子。我们像两条泥鳅,在水里扑腾,那个凉爽,别提有多爽快。末了,又去搬动那木轮子。那木轮哪里是我们两个小屁孩搬得动的,就是两个成年人未必也能动得了。我们索性又爬上轮子去玩个够。正当我们高兴的时候,看见远处有个黑点出现,我们怕是家里人,看见我们在渠塘里泡澡,一定会像老鹰抓小鸡样把我们拧回去,再拿了门背后的油竹竿,脱下裤子打净屁股。那个滋味可不好玩。就算不是自己家的人,去告了我们的状一样会挨打。
  我和李三娃赶忙在木轮背面蹲在水中藏起来。
  那个黑点近了,是何驼子!何驼子打开磨坊的锁进去了。
  我心里想;何老汉可能要不了一会就要走的。可是等了很久驼子都没有走,也不晓得他在里面磨蹭什么,就在磨坊里走来走去,木地板就在我们头上嘎嘎地响过去,嘎嘎地响过来。就在我们咒骂何老汉还不快走的时候,又来了个人!这回是个女的。穿了件蓝布长衫,头上缠了块绣花头帕,背了个尖钩子背篼,背篼里有些青草草,有点象是猪草。等走近了看时,拐了,是李三娃他妈!我和李三娃吓得大气都不敢出。
  李娃他妈在我们寨子里头算是一支花。一支啥子花?羊角花花?还是狗尾巴花?我不晓得,反正我听人家这样说过。
  见三李娃他妈走到磨坊时四周看了看,然后快速地闪进磨坊。听得磨坊门关了上撇的声音。这时候听见何驼子说你咋个才来?我等你老半天了。李三娃他妈说人多,不好走。何老汉嘻嘻地笑,两个人都小声地在那里叽叽咕咕地说些我们似懂不懂的话。地板又是一阵乱响,好像两个人在打架。
  李三娃,看看我,脸一下红到脖子,我的心也跳得咚咚响。好像是我和李三娃在做什么见不得人的事一样。
  曾这机会,我们悄悄爬上水渠,猫着腰,跑出很远才直起身把短裤套起。我和李三娃分手的时候,他一直马着脸没和我说一句话。
  第二天要放学的时候,李三娃塞了一个锅盔在我书包里。他不看我,还是马起脸对我说:“昨天磨坊的事你别给哪个说哈。”
  昨天的事的确又惊险又喜剧。反正没有被大人逮到打屁股就行了,何况还有白面锅盔吃。要知道我和李三娃他们大多数家里,玉米蒸蒸里别加萝卜丁丁在里面就算是高级得很的饭了。那二年,有啥子比粮食更重要的?
  再饿,我也不是吃独食子的人。我拿着锅盔回家给了我妈。我妈拿着这块香喷喷的锅盔,惊讶地问我是哪里来的。我说是李三娃给的。她说李三娃怎么会有这个东西,他又怎么给你呢?结果,我还是忍不住把昨天我和李三娃在磨坊渠塘里去泡澡,怎么看见了李三娃他妈背了个背篼进了磨坊的事说给我妈听了。
  我妈看着锅盔说:怪不得。
  然后拉着我,很严肃地对我说:李三娃他妈的事,你千万不要对任何人说,说了要出人命的!他妈也够可怜的,家里就她一个劳动力挣工分,他爸瘫了三年都起不了床,造孽哦。
  末了还加重语气对我连说三个“晓得了不”?我妈说的“怪不得”我就不知道指的是什么.那句“要出人命”的话我很害怕,好像我是个即将要去杀人的强盗。却不明白怎么会就“要出人命”?只是李三娃妈和那老光棍之间在磨坊里发生的事,我懵懵懂懂猜得到点,但也不是太明白是怎么回事。这个“晓得了不”是要我一定要记住不往外传的意思。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罗子兰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罗子兰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罗子兰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罗子兰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罗子兰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罗子兰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情史》 作者:冯梦龙 问陶园:为纪念清代蓬溪籍伟大诗人张问陶而命名
2# 四姑娘山
 luozhenglun 发表于: 2011-2-15 10:55:53|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本帖最后由 luozhenglun 于 2011-2-15 11:51 编辑:

非常精彩的近代文学作品,作者很有天赋。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3# 峨眉山
 楼主|罗子兰 发表于: 2011-2-17 01:26:25|只看该作者
谢谢 luozhenglun,请多多指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5-12 00:20, Processed in 0.202800 second(s), 10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