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331|回复: 0

[纪实·新闻人民日报政文:民进党让台湾“最美的风景”褪色

 [复制链接]
源自:澎湃新闻
原文标题:民进党台湾“最美的风景”褪色

图片来源于微信公众号“人民日报政文”
  十几年前,采访两岸交流活动时,一台湾朋友讲起,年轻时穷,聚会时没有下酒菜,大家你一句、我一句以《长恨歌》佐酒,诗情酒兴,意气风发;也曾遇到这样的乐事:两岸记者在成都武侯祠前,情不自禁背诵起《前出师表》,争先恐后,异口同声……
  类似镜头不知以后还会不会再出现。因为台湾年轻一代的古文功底已大不如昔,语文课本中文言文比例越来越少,一些千古名篇也因为作者籍贯是大陆,被筛选出局。尽管因为反对声浪太高,台湾相关部门将高中文言文篇目微降至45%至55%,30篇推荐选文是否减少有待讨论,但缩至10篇的声音分贝仍然很高,一些传统名篇也屡屡中弹,哪怕传诵上千年,在当今台湾却被批不合时宜。
  作为一个爱台湾的大陆人,看到这一消息没有隔岸观火的超脱,而是满怀遗憾和悲哀。坦白说,实在看不出“本土化”与学习中华文化有什么实质冲突,毕竟生活在这块土地的人与大陆一样,同为华夏儿女、炎黄子孙。黑头发、黄皮肤只是其一,从小耳濡目染,从语言到思想都脱不了中华传统、儒家文化的体系和脉络。文言文可能与台湾日常生活关系不太密切,但文化是根,是滋养灵魂、涵养气质的食粮。放弃古诗文学习,不说“腹有诗书气自华”,恐怕连很多成语都理解不了。用这种课纲教育台湾年轻一代,还会有大陆人赞叹“台湾最美的风景是人”吗?
  实际上,如果真是从教育本身出发,文言文在中学语文中多少适宜,是可以探讨的,在学生的学习压力与古文学习的意义之间,找到合理的平衡点。可惜的是,民进党当局缩减文言文篇目,几乎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根本不是基于文化教育的考虑,而是作为推动“去中国化”的一部分,试图从文化上淡化台湾年轻一代对中华民族的归属感。但文化的向心力岂是一个政党的浅薄政治企图可以轻易左右? 即使在50年日据期间,台湾民众向往中华文化之风仍暗流潜藏、绵绵不息。1915年生于台湾的文学家钟理和,仍写出“原乡人的血,必须流返原乡,才会停止沸腾”的动人篇章。
  令人深深忧虑的是年轻一代的前途乃至台湾的未来。人们常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民进党短短几年的执政,修改课纲造成的影响与损害,有可能伴随在此期间学习的年轻一代的一生。生为炎黄子孙,看不懂诸子百家,读不了红楼三国,也许耽误不了他们每天吃饭喝茶,但受过诸子百家启迪的人、享受红楼三国之美的人会明白,这是多大的损失与缺憾。
  顺便说一句,几乎同一时间,大陆正在增加中学语文中文言文比例。实在不愿看到,在大陆人民的眼中,台湾最美的风景褪色成回忆。
源自:微信公众号“人民日报政文”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大惊失色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大惊失色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大惊失色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大惊失色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大惊失色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大惊失色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谈核色变?你吃的洋葱马铃薯或用放射性元素辐照保鲜 专家析未来10年中国经济10大变化:GDP将超美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5,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5-5-7 17:24, Processed in 0.062400 second(s), 8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