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208|回复: 0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2017年会稽县衙《公文封套》

 [复制链接]
源自:新浪浙江
  王如尧
  这是一枚121年前从会稽县衙寄发的《公文封套》,它经历漫长岁月的磨难,也经受鼠咬虫蛀,得以幸存。
《公文封套》正面
  这枚《公文封套》一面:“临投不去外封,内乙件。光绪二十二年四月廿五日自会稽县发,限日行百里。”于年月处盖有会稽县县印。另一面:“内封紧要公文仰沿途马夫毋分雨夜星飞递至,温州府乐清县正堂何,衙门告投。毋得擦损、迟延,致干查究,不贷,速速!”封套由木刻雕版印就,做成套袋状,封套正面与背面留有空白,须临时填写时间、始发县名及告投县衙名。
  它留存至今,意义何在?我认为,远去的脚步,历史的遗存,都含有可研读的细节,或借鉴的依据。旧日驿站运作,其功能与操作程序,在套封上呈现它的面貌。“临投不去外封,内乙件。光绪二十二年四月廿五日自会稽县发,限日行百里”。说的是投寄的单位、时间、要求。“沿途马夫毋分雨夜星飞递至”,说的是“快”。
  像这样的《公文封套》,人们称它“驿站封”,而它的格式与邮局投递的封式也大相径庭。对这种通讯形式的研究,似乎不多,只是从集邮的角度才有所论述。
  长达两千多年的通讯手段──驿站投递,在研究上应有一席之地。对于“驿站封”的收藏,仅限于集邮爱好者,至于别的部门很少问津,但它毕竟是旧衙门的遗物,可归旧衙门的遗档,有一定的文化价值。但对历史文化遗存的收集和研究,因我学识浅薄,不敢信口开河。可它是从会稽县衙寄发的旧物,今又亮相,这就意义所在!
  从会稽县衙寄发温州府乐清县衙的《公文封套》,它怎么会留到今天的?它是我家传的。我的曾祖父王春龄公在乐清县衙做过师爷,他为人谨慎仔细,凡是他经手的东西,从不丢弃,都一一带回。
  清光绪庚寅进士何士循,其先后三任乐清县知县,我曾祖父在他手下做事也有三任,因此带回不少手稿。手稿虽然不少,却大多损毁,仅留少数,而《公文封套》则是幸存者。时隔一百多年,路途数百里,从绍兴出去,又回到绍兴,可说是缘分吧!
  翻捡旧物,拂去尘埃,看看它的原貌,读读它的内容,也是一件非常有味的事。
源自:上虞日报(杭州)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花花大姐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花花大姐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花花大姐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花花大姐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花花大姐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花花大姐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平谷发现康熙六年版本县志 将收藏版本推前110年 国学大师陈寅恪收藏柳如是的红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5-15 04:22, Processed in 0.093600 second(s), 10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