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454|回复: 0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奥燕 发表于: 2017-12-22 11:38:00|只看该作者|只看大图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2017年战国圜钱点评“古”字币

 [复制链接]
  战国圜钱中,有一枚钱一直搞不清,就是下面这枚钱。这钱面世极少,研究的人更是寥寥无几。
  注意一下这钱,左边的“古”字口字无点,右边的“古”字口中有一点。
  这枚钱有三个问题:
  1、币文是“吉”字还是“古”字?
  2、这是哪一国的货币?
  3、这是哪个城市?
  我们试着来搞清这三个问题。
  首先看这钱上的字。
  这二家拍卖公司认定这字是“古”字。
  咱们不说古今通宝和中都国际信誉怎么样,但他们二家请的专家都认定这是“古”字钱。
  著名古币收藏家丁福宝在《历代古钱图说》中,将此钱币文分别认定为“吉”字和古字。他认为,中间有点的是“吉”字,没点的是“古”字。
  其实丁福葆犯了个错,这字有点没点都是“古”字。我们查一下张颔的《古币文编》或者何琳仪的《战国古文字典》,就可以认定这是古字。下面是《古币文编》中的资料。
  本文前面的三枚钱亦证实了这一点。
  因此,我们认定此圜钱就叫“古”字钱。
  第二个问题:这是战国时哪一国的钱呢?
  战国圜钱主要有四种:一是周王的东周、西周、长安、文信等钱,特点是钱形比较小,有的还有廓。二是齐国的燕化类,特点也是有廓。三是秦国的半两。这三类钱与这枚“古”字钱差别太大,明显不是一类。和“古”字钱比较近似的,只有第四种,魏国圜钱。
  我们把魏国的钱按大小分一下。
  最大:共、共屯赤金,钱径43mm左右。
  次大:垣、古,钱径40mm左右。
  中:济阴、安藏,钱径38.5mm左右。
  小:长垣一釿、离石,钱径36.5-38mm左右。
  最小:封坪,钱径31-34.5mm左右。在封丘,郑州北面,还是魏国钱。
  魏国圜钱还有一些罕见的不在上面,就不提了。
  从上图中可以看到,不论从形制、文字风格,“古”字钱都应当是魏钱。
  第三个问题:“古”是哪个城市?
  魏国钱都是地名,所以古也是个地名。
  先看山西临汾的古县,这个县历史短,北魏才开始建县,肯定不是。
  再查古文献。
  在东汉王符的《潜夫论·志氏姓》中有“苦城、城名也,在鹽池東北。後人書之或為‘枯’;齊人聞其音,則書之曰‘库成’;燉煌見其字,呼之曰‘車城’;其在漢陽者,不喜‘枯’、‘苦’之字,則更書之曰‘古城氏’。……”。说明一下,古文枯苦同字。
  古城就是苦城,很有道理!地方在盐池东北,盐卤当然是苦的!好好的,叫什么苦城?谁喜欢?但在盐池边上,就很自然了。古苦同音,钱文自出。
  查古姓起源,其中一脉就是从这里发源的。《通志》讲,苦成城因一个叫苦成子的人封在那里而得名。《风俗通》上讲,古成氏是苦城氏之后,随音改字。
  查苦姓,有一脉“系出姬姓。春秋时晋大夫郤隹食邑于苦(今山西解县东、安邑南),号苦成子、苦成叔,其后有苦成氏、苦氏。”解县就是今天的运城的一部分。
  另外河南还有一个苦城,是老子的故乡,在今之河南省鹿邑县,也叫过苦县。但这个苦城的西南没有盐池,所以不会是潜夫论中的苦城。鹿邑当时还是楚国地方,不会有魏国钱。
  我们在地图上看一个苦城的地理位置,就是山西运城南面,离山西垣曲县也就是垣字钱的地方不远,两地相近,所以两种钱的大小也一样,这也是一个佐证。

■ 结束语
  这枚钱叫“古”字钱,出自苦城,今之山西运城。因靠近秦国,公元前353年,秦商鞅率兵夺下安邑,古城与安邑只隔一个盐池,故当同时落入秦手。既入秦手,自然不再有“古”字钱,所以此钱传世稀少。
⊙作者:西安风土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奥燕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奥燕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奥燕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奥燕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奥燕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奥燕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如果国宝会说话》演绎一眼便千年 关于辽金祭祀铸母的假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5,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5-5-8 14:26, Processed in 0.171600 second(s), 8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